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24)
2023(13074)
2022(10211)
2021(9306)
2020(7595)
2019(16567)
2018(16591)
2017(32182)
2016(17521)
2015(19262)
2014(18996)
2013(18748)
2012(16966)
2011(15132)
2010(15326)
2009(14433)
2008(14400)
2007(13510)
2006(12308)
2005(11350)
作者
(49840)
(42046)
(41827)
(39371)
(26572)
(20068)
(18724)
(16367)
(16082)
(15054)
(14349)
(13916)
(13595)
(13333)
(13175)
(12764)
(12376)
(12369)
(12160)
(12116)
(10618)
(10359)
(10344)
(9919)
(9590)
(9506)
(9450)
(9359)
(8575)
(8558)
学科
(84190)
(74322)
经济(74211)
(66970)
企业(66970)
管理(59037)
(46491)
农业(31155)
业经(30387)
方法(26662)
(24531)
中国(22909)
数学(18808)
数学方法(18656)
(18024)
(17103)
财务(17085)
财务管理(17065)
技术(16506)
企业财务(16123)
(15598)
地方(14594)
(14329)
(13365)
(13172)
理论(13023)
(12761)
贸易(12751)
(12471)
(12406)
机构
学院(249632)
大学(240597)
(107258)
经济(105289)
管理(98119)
研究(84920)
理学(83751)
理学院(82978)
管理学(81820)
管理学院(81393)
中国(68433)
(59855)
(50689)
科学(50196)
(48963)
农业(45868)
(43552)
业大(42105)
(41266)
中心(39558)
研究所(38908)
财经(37553)
(34048)
(31733)
北京(31402)
经济学(31283)
(30042)
(29616)
(29444)
师范(29093)
基金
项目(161743)
科学(128492)
研究(121300)
基金(117070)
(101963)
国家(100855)
科学基金(86940)
社会(79282)
社会科(74652)
社会科学(74632)
(66061)
基金项目(61799)
自然(54257)
教育(53214)
(53179)
自然科(53010)
自然科学(52994)
自然科学基金(52103)
编号(50248)
资助(45546)
成果(39767)
(38779)
(37544)
(36635)
重点(35994)
(35402)
课题(33950)
创新(33418)
(33355)
国家社会(32703)
期刊
(133551)
经济(133551)
研究(73956)
(63343)
中国(56112)
农业(42599)
(39955)
管理(39702)
学报(38397)
科学(38195)
大学(30417)
学学(29254)
业经(28950)
(27039)
金融(27039)
教育(22772)
技术(22629)
(22254)
经济研究(19702)
财经(18477)
问题(17876)
(16076)
农村(14725)
(14725)
世界(14404)
农业经济(14393)
技术经济(14116)
(13987)
现代(12827)
商业(12272)
共检索到390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金三林  
据调查,全国农民工在省内转移就业的比重已超过70%,中西部地区也接近60%,且呈逐年上升态势。同时,大多数农业转移人口愿意在省内长期居住,农业转移人口省内就近市民化已具有坚实的基础。"十三五"及未来更长一个时期,应把省内就近转移和市民化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引导出省农业转移人口返乡就业和创业,引导新增农业转移人口在省内就近就业,鼓励乡内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市民化,使全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大多数在省内就业并实现市民化。在政策层面,要增强省域城市体系的连通性,提升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落实好户籍制度改革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星林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是我国现在和未来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存在四大障碍,即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障碍、成本障碍、农户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障碍、城市综合承载力制约。针对这些问题,文中提出通过加强制度改革,建立合理成本分担机制,强化农户自身综合水平,提高中小城镇吸引力,增强大中城市承载力等措施,促进我国农业专业人口市民化进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曰春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核心所在,这对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路径在于:深化改革,构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动力机制;提供服务,筑牢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承载平台;发展经济,壮大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产业支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波  
户籍制度是市民化过程中一个最基本的方面和绕不开的门槛,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2014年7月30日,户籍改革新政的正式出台,将有利于消除传统户籍制度对人口迁移流动的负面影响,成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重要保障。由此,通过对户籍新政的解构,围绕"规范有序、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统筹配套"的推进机理,重构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推进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青  魏义方  何彦仪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任务。为综合评估市民化对迁入地的财政影响,本文构建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迁入地财政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财政成本与收益进行综合评估的方法。选择代表性农业转移人口流入大省——江苏省,基于其新型城镇化的背景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首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迁入地的经济增长、税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平衡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其次,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农业转移人口对迁入地财政会产生明显压力;再次,迁入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在财力上的可承受和支出责任的落实,是推进市民化工作的关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涛  
一、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紧密结合,探索建立有效政府推动实施的制度体系。第一,坚持中央统筹,顶层设计。坚强的中央领导核心,是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证城镇化人本方向,破除"四大鸿沟"产生的制度障碍,必须加强中央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从更高层面破解制度背后的利益问题,确保一张蓝图插到底。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沫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以户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市民化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前仍面临着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地方政府市民化的财政支持和激励效应不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不足和城市融入水平较低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市民化过程中仍存在地方政府市民化事权与财权不匹配、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权益改革不协同、农村人力资本增长速度滞后于城市产业升级速度、城乡之间存在文化差异和冲突四个方面的主要矛盾。为有效解决当前市民化面临的现实问题和主要矛盾,需要坚持“目标确立、分类施策、逐步推进、城乡联动”的基本思路,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衡供给,提高地方政府财力保障水平,完善农村权益流转与退出机制,重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与技能培训,增加城市的包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园  
随着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已持续不断地涌入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着缺乏"顶层设计",法律制度不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体制不健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导致城乡两种身份在利益上的严重不平等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以下方面去考虑: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提供硬性的制度保障;政府应加大对市民化的经费投入,努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社会氛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露霜  郭凌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践活动仍面临着制度不完善、管理体制落后、成本分担机制不成熟、时序不协调、空间分布不均衡以及农业转移人口思想观念落后与自身素质偏低等现实困境。因此,我国应从户籍制度、基本公共服务、成本分担、生存空间打造、市民观念培养、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秀玲  陈贵珍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和实现途径。近年来福建晋江通过本地农民市民化和外来人口本地化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有序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本文通过对晋江新型城镇化实践的调研,结合学术界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探讨,得出一些启示与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丙辰  
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认真贯彻党中央城镇化工作部署,努力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当前城镇化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三农工作的重头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冬梅  袁欣  
"农业转移人口"这一称谓出现已有相当长的时间,而真正为人们所认知的却是中共"十八大"中所提出的"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虽然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研究开始不久,其时代的特性却已经使之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对当前学术界对于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对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和社会实践有所借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司翼  高飞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除了需要进行相关制度创新,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二元体制障碍外,还需解决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共成本和社会成本问题,需要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提出,政府要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基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寇琳琳  
在我国,城镇化不仅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且承载着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在我国2012年城镇人口达到7.1亿的情况下,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目前应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着力增加政府财政投入,用于解决已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海军  谢飞燕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由此,推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仍然面临诸多困境,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有效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