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85)
- 2023(4552)
- 2022(3941)
- 2021(3802)
- 2020(3234)
- 2019(7204)
- 2018(7649)
- 2017(15031)
- 2016(8517)
- 2015(9958)
- 2014(10125)
- 2013(9946)
- 2012(9583)
- 2011(8968)
- 2010(9073)
- 2009(8649)
- 2008(8354)
- 2007(7856)
- 2006(7232)
- 2005(6648)
- 学科
- 济(29620)
- 经济(29577)
- 管理(21833)
- 业(18121)
- 中国(12728)
- 企(12404)
- 企业(12404)
- 方法(11670)
- 农(11300)
- 制(10427)
- 数学(10364)
- 数学方法(10281)
- 财(8197)
- 银(8126)
- 银行(8106)
- 行(7882)
- 体(7872)
- 学(7497)
- 贸(6716)
- 贸易(6710)
- 融(6626)
- 金融(6619)
- 易(6571)
- 农业(6475)
- 业经(5928)
- 教育(5341)
- 体制(5315)
- 度(5241)
- 制度(5240)
- 理论(5187)
- 机构
- 学院(124553)
- 大学(124291)
- 济(49807)
- 经济(48587)
- 研究(46507)
- 管理(42528)
- 中国(37002)
- 理学(35105)
- 理学院(34702)
- 管理学(34118)
- 管理学院(33896)
- 科学(27963)
- 京(27861)
- 财(26544)
- 农(25498)
- 所(24963)
- 研究所(22339)
- 中心(20354)
- 农业(20291)
- 江(20168)
- 财经(20014)
- 业大(19111)
- 北京(18159)
- 经(17996)
- 范(16918)
- 院(16727)
- 师范(16691)
- 州(15893)
- 经济学(14800)
- 技术(14630)
- 基金
- 项目(73460)
- 研究(55825)
- 科学(55282)
- 基金(50150)
- 家(44498)
- 国家(44101)
- 科学基金(34874)
- 社会(32943)
- 社会科(31025)
- 社会科学(31020)
- 省(28984)
- 教育(25909)
- 基金项目(25886)
- 划(24787)
- 编号(24559)
- 成果(21846)
- 资助(21089)
- 自然(21065)
- 自然科(20464)
- 自然科学(20451)
- 自然科学基金(20054)
- 课题(17792)
- 重点(16721)
- 部(16612)
- 发(16110)
- 性(14702)
- 项目编号(14419)
- 年(14408)
- 创(14400)
- 科研(13756)
共检索到202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腾飞 亢霞
粮食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基石。本文首先分析了"十三五"期间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与进口激增对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冲击,以及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引发的粮食需求变动。之后,审视和评估了未来五年期间粮食安全的发展趋势,如粮食对外依存度有所上升,居民消费对品种结构的要求日益增强,品质和营养越来越成为普遍化的价值追求。研究认为,"十三五"期间保障粮食安全应坚持宏观安全与微观安全相统一,兼顾长期安全和短期安全,在保证数量安全的同时突出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主张从生产环节保产能,流通环节强调控和消费环节促减损等方面建构链条式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玉茹
经济新常态对农业尤其粮食产业发展影响较大,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新形势,需求量与质的变化、供给结构的变化、资源功能多元化、经营模式集约化以及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化。同时,粮食安全面临粮食供求压力、价格和补贴约束压力以及资源和环境压力三大考验。为确保"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应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转变粮食产业发展方式;实施粮食安全全球化策略;创新粮食支持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建利 雷永阔
本文以我国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综合评价理论和方法,构建了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多目标兼顾的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粮食安全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近年来,尽管我国粮食数量安全系数不断提高,但粮食质量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系数下降的趋势不可逆转,而且超过粮食数量安全提高的程度,因此,兼顾多目标的粮食安全系数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基于此,本文提出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以确保粮食数量安全、正本清源以确保粮食质量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确保粮食生态安全、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以确保粮食资源安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测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课题组 童泽圣
本文首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供求状况,然后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供求变化趋势,指出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隐忧。研究发现:"十三五"期间我国粮食产量将在波动中提高,粮食消费总量将平稳增长,其中饲料粮和工业用粮需求增幅较大,粮食供需缺口有所扩大。因此,本文建议要进一步完善粮食安全调控机制,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合理引导粮食消费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促进粮食贸易平衡,加强粮食流通体系建设。
关键词:
粮食供求 BP神经网络 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兰
粮食安全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国家自立安全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非常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问题。进口粮源的保障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粮食安全,应从建立粮食进口管理制度、确定合理的粮食净进口依存度目标、降低粮食进口集中度等方面有效构建我国进口粮源保障体系,并从发展的角度确保进口粮源保障体系的有效实施,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系数。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进口粮源 保障体系 机制 构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金旺,陈智
本文运用粮食安全指标客观评价我国粮食安全现状,结果表明粮食安全形势严峻,提出应建立合理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状况 保障体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鲜祖德 ,盛来运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meaning and extension of food supply security, forwards the rules to choose indicators, established a set of indicators and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s and measures indexes of food security.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业 指标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晓
加强农业法制,是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的稳定性、强制性等特征,使其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把粮食安全中带有根本性、普遍性、长期性的问题,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相关法律,从更深层次着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志澄
积极推进我国粮食安全体系的建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刘志澄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它是关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所以,世界上任何国家都非常重视粮食问题,特别是粮食安全问题。所谓粮食安全,1996年11月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磊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主要有粮食生产总量和增速的波动、粮食消费的增长、粮食贸易逆差的加大和粮食价格的波动,风险的存在使得粮食安全评价非常有必要。本文从粮食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和流通安全三个方面构建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二阶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动态、定量的评价。结果显示,从2000年至今,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状况稳定,粮食消费安全呈现下降趋势,粮食流通安全下降幅度最大,由此引起粮食总体安全状况不断恶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粮食净进口量的增加和粮食流通成本的变动。调整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和完善粮食流通体系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国庆
我国粮食行政系统内一系列频发的大案显示粮食安全责任机制正处在失灵的边缘。问责对象不加区分、问责内容刚性不足、发现违法行为的触发机制失效等因素,严重制约了现行粮食安全责任制效能的发挥。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推进,迫切需要建立起与其相匹配的粮食安全问责制度。粮食安全的考核问责,将依法行政和政府绩效的科学性评价融为一体,是矫正我国粮食安全问责失灵的制度性创新。
关键词:
粮食安全 问责制 省长负责制 考核问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颜景虎 姜明文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事关国计民生,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连年减产,出现了播种面积、总产、单产与人均占有量的"四个下降",缺口逐年增大,2003年缺口0.5亿吨,如按人均400公斤计算,到2030年缺口将达两亿吨之巨,粮食安全已成为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一系列因素决定了仅靠"土里抠食"的常规农业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必须将之置于大农业的理论背景下,多方着手、多业并兴,从而加快粮食替代品的开发步伐,确保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文明 唐成 谢颜
本文通过建立国家粮食安全的指标评价体系,采取实证分析方法测算出2001—2009年我国粮食安全综合系数,在客观衡量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的基础上,对现阶段我国粮食安全状况作出了趋势分析和基本评价,提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指标评价体系 粮食安全 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晓梅
本文对粮食安全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全面介绍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美国农业部的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结果,对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具体的评价。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构建和完善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建立了新的更加符合实际的粮食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一方法对我国及其他主要粮食生产国或消费国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测算,得出了我国粮食安全程度较高的结论。
关键词:
粮食 粮食安全 评价指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仇焕广 李登旺 宋洪远
在农业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的背景下,中国对农业发展战略做出了适当调整,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新目标。文章梳理了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农产品供需结构矛盾、高农业补贴政策面临的困境和农业资源环境破坏严重等三个"难以持续"的严峻挑战。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中国传统的"粮食安全"观念,分析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转变"的逻辑思路,并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业发展战略转变的六大"政策调整"。
关键词:
农业发展 战略转变 粮食安全 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