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1)
- 2023(12187)
- 2022(10854)
- 2021(10435)
- 2020(8717)
- 2019(20231)
- 2018(20515)
- 2017(40584)
- 2016(22220)
- 2015(25144)
- 2014(25183)
- 2013(25039)
- 2012(23322)
- 2011(21346)
- 2010(21428)
- 2009(19821)
- 2008(19396)
- 2007(17268)
- 2006(15641)
- 2005(13994)
- 学科
- 济(86607)
- 经济(86444)
- 管理(65537)
- 业(62759)
- 企(51205)
- 企业(51205)
- 方法(38814)
- 数学(33534)
- 数学方法(33129)
- 农(26232)
- 中国(25486)
- 财(22795)
- 业经(19261)
- 制(18205)
- 地方(17807)
- 学(17658)
- 贸(17273)
- 贸易(17264)
- 易(16828)
- 农业(16785)
- 策(15580)
- 银(15084)
- 银行(15052)
- 行(14414)
- 和(14311)
- 理论(14181)
- 技术(13824)
- 务(13524)
- 财务(13434)
- 环境(13418)
- 机构
- 大学(318487)
- 学院(317731)
- 管理(128502)
- 济(128256)
- 经济(125319)
- 理学(110528)
- 理学院(109334)
- 管理学(107675)
- 管理学院(107071)
- 研究(106843)
- 中国(80930)
- 京(68493)
- 科学(64257)
- 财(61358)
- 所(53538)
- 农(49257)
- 财经(48372)
- 研究所(48332)
- 中心(47723)
- 江(46767)
- 业大(45417)
- 北京(43950)
- 经(43790)
- 范(42294)
- 师范(41986)
- 院(38768)
- 农业(38427)
- 州(38142)
- 经济学(36768)
- 财经大学(35739)
- 基金
- 项目(208499)
- 科学(163200)
- 研究(157011)
- 基金(149703)
- 家(128837)
- 国家(127718)
- 科学基金(109119)
- 社会(96628)
- 社会科(91406)
- 社会科学(91384)
- 省(80578)
- 基金项目(79490)
- 教育(71876)
- 自然(70276)
- 自然科(68529)
- 自然科学(68513)
- 划(67974)
- 自然科学基金(67270)
- 编号(66213)
- 资助(62341)
- 成果(55298)
- 部(46728)
- 重点(46008)
- 课题(45291)
- 发(44546)
- 创(42620)
- 项目编号(40666)
- 教育部(40017)
- 创新(39622)
- 人文(39332)
- 期刊
- 济(145342)
- 经济(145342)
- 研究(98831)
- 中国(59064)
- 管理(48449)
- 学报(45545)
- 农(45203)
- 财(43942)
- 科学(43300)
- 教育(36946)
- 大学(34744)
- 学学(32419)
- 农业(31780)
- 融(30575)
- 金融(30575)
- 技术(27459)
- 业经(24674)
- 财经(22914)
- 经济研究(22509)
- 问题(19419)
- 经(19388)
- 图书(17783)
- 理论(17202)
- 实践(15828)
- 践(15828)
- 业(15804)
- 技术经济(15633)
- 现代(15472)
- 贸(15412)
- 科技(14770)
共检索到474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玉茹
经济新常态对农业尤其粮食产业发展影响较大,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新形势,需求量与质的变化、供给结构的变化、资源功能多元化、经营模式集约化以及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化。同时,粮食安全面临粮食供求压力、价格和补贴约束压力以及资源和环境压力三大考验。为确保"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安全,应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转变粮食产业发展方式;实施粮食安全全球化策略;创新粮食支持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腾飞 亢霞
粮食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基石。本文首先分析了"十三五"期间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与进口激增对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冲击,以及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引发的粮食需求变动。之后,审视和评估了未来五年期间粮食安全的发展趋势,如粮食对外依存度有所上升,居民消费对品种结构的要求日益增强,品质和营养越来越成为普遍化的价值追求。研究认为,"十三五"期间保障粮食安全应坚持宏观安全与微观安全相统一,兼顾长期安全和短期安全,在保证数量安全的同时突出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主张从生产环节保产能,流通环节强调控和消费环节促减损等方面建构链条式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罗重谱
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等对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产生较大冲击,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呈现高产量、高库存、高价格、高贸易量、高成本等特征,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对我国粮食进口、价格等产生一定输入性传导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仍需坚持长短结合,积极应对短期可能的冲击挑战,更要面向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聚焦市场化改革,完善收储制度和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聚焦重点区域,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区域性粮食安全风险;聚焦关键主体,推进种粮主体结构有序转换;统筹国际国内,千方百计扩大外部粮源获取能力。要提高粮食供给的稳定性、可靠性、可持续性,牢牢握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构建与现代化目标相匹配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产业链 粮食供应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罗重谱
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等对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产生较大冲击,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呈现高产量、高库存、高价格、高贸易量、高成本等特征,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对我国粮食进口、价格等产生一定输入性传导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仍需坚持长短结合,积极应对短期可能的冲击挑战,更要面向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聚焦市场化改革,完善收储制度和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聚焦重点区域,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区域性粮食安全风险;聚焦关键主体,推进种粮主体结构有序转换;统筹国际国内,千方百计扩大外部粮源获取能力。要提高粮食供给的稳定性、可靠性、可持续性,牢牢握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构建与现代化目标相匹配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产业链 粮食供应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姜 王志丹 张琳 吴敬学
保障粮食安全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该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消费状况的分析,认为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任重道远,并提出了必须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发展道路,努力降低粮食产后损失,充分利用政策手段调动粮农的生产积极性,从而达到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目标。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科技支撑 政策保障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学君 周沁楠
地狭人稠的日本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粮食安全保障策略与国内支农政策和农业发展计划均密切相关,是历届日本政府优先考虑的工作之一。纵观日本粮食安全保障策略的演进,可见:首先,日本根据发展阶段适时调整粮食安全保障策略的总体思路;其次,日本转化思路从高度重视自给率转向注重提升潜在生产能力,转换策略适时调整海外农业投资战略与布局,审时度势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以上日本经验值得现阶段中国参考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孟 李文川
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解决好吃饭问题,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不仅是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落地落实,也是应对世界风云变幻和动荡的有效法宝。我国粮食安全经历了粮食生产恢复与发展、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粮食安全支持与保护、粮食安全系统性巩固四个阶段。当前及中长期内,粮食供给层面生态资源短缺、粮食需求层面产销供求失衡、粮食贸易层面国际粮价波动明显是我国粮食安全生产面临的主要挑战。新时代有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要持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优化粮食进口结构。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粮食生产 保障策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和平 尧珏 蒋黎
本文基于改革视角,从粮食生产和消费角度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粮食供需发展的现状,并指出了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新问题,提出了构建国家粮食安全新观念的四个重点:即粮食生产应构建一套保障粮食安全的供需改革双轨机制,从注重粮食供给的数量安全转向兼顾供给价格安全和粮农收入安全,由主要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向保障流通安全和储备安全转变以及粮食生产方式由耕地粮食向立体粮食转变。最后,文章提出了新时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未来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包括切实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适度调整品种布局,引入粮食市场化观念,促进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提高粮食生产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水平,推进粮食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海平 顾益康 胡豹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面临全新的形势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必须全面总结借鉴国内外粮食安全的经验教训,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购销市场化的粮食产业现代化新路子,致力于培育现代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强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强化粮食市场物流体系建设,强化国家对粮食的支持和保护政策体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课题组 童泽圣
本文首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供求状况,然后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供求变化趋势,指出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隐忧。研究发现:"十三五"期间我国粮食产量将在波动中提高,粮食消费总量将平稳增长,其中饲料粮和工业用粮需求增幅较大,粮食供需缺口有所扩大。因此,本文建议要进一步完善粮食安全调控机制,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合理引导粮食消费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促进粮食贸易平衡,加强粮食流通体系建设。
关键词:
粮食供求 BP神经网络 粮食安全
[期刊] 改革
[作者]
蒋和平 蒋辉 詹琳
我国农业保险在国家有关政策扶持下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仍然面临五大问题:当前农业保险创新有效激励不足;农业保险产品设计不合理;缺乏大型灾害风险分散和防范机制;农业保险理赔程序复杂;农业保险专业人才匮乏。“十四五”时期要确定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新思路,通过准确把握农业保险定位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选择好的重点项目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创新农业保险模式来打造发展新机制,通过构建新的保险产品体系来满足各类主体需求,通过与绿色生产相结合来发展生态高值粮食产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小平 廖亚君 毛雨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大食物观下,粮食安全已不仅局限于稻谷、小麦、玉米等谷物的供给保障,而应包括肉、禽、蛋、奶、水产品、蔬菜、油、糖、水果及饮料(如酒类)等各类食物。我国饲料粮消费已于2015年开始超过口粮消费,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发生的历史性转变,指出我国口粮供给非常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的重点应转移到饲料粮供给保障上,并提出合理利用耕地资源、调整种植业及养殖业结构、改进饲料配方等措施来保障饲料粮供给。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丁冬 杨印生
"十三五"时期,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应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优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新形势下我国粮食生产经营出现一些新动向。为更有效防范粮食生产经营风险,应重视土地经营行为、新型经营主体与资金配置行为、资本投资行为及经营模式创新等方面的风险因素。通过构建风险防范与转移体系,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改善资本经营模式,创新粮食生产经营信息化路径等措施,防御粮食经营风险,提升粮食经营管理质量,稳定粮食产能。
关键词:
粮食安全 风险识别 安全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课题组
1.完善粮食安全调控机制。一要建立政府责任体系。由于公共产品、市场垄断、外部经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以及粮食生产受价格调节、粮食产业的天然弱质性等原因,粮食市场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前提下,建立政府责任体系,政府要通过建立宏观政策组合,提高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二要完善粮食产业政策。完善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农业科研和推广力度,提高收入补贴和农业结构调整补贴规模,提高农业财政投入比重。建立由目标价格、最低收购价和市场价格构成的粮食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辉尚 孔繁涛 沈辰 马娟娟
"十二五"以来,我国蔬菜生产稳定发展,技术水平稳步提高;价格波动上涨,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出口稳定增长,贸易竞争优势日趋明显。在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蔬菜产业仍面临重大挑战。"十三五"时期,应进一步增强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市场平稳运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经营主体市场把控能力,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