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1)
- 2023(14320)
- 2022(12428)
- 2021(11643)
- 2020(9616)
- 2019(22080)
- 2018(22256)
- 2017(42895)
- 2016(23391)
- 2015(26432)
- 2014(26646)
- 2013(26634)
- 2012(24911)
- 2011(22795)
- 2010(23025)
- 2009(21210)
- 2008(20669)
- 2007(18274)
- 2006(16534)
- 2005(15001)
- 学科
- 济(101302)
- 经济(101203)
- 管理(64615)
- 业(61432)
- 企(48403)
- 企业(48403)
- 方法(40526)
- 数学(34988)
- 数学方法(34650)
- 中国(31402)
- 农(27847)
- 地方(27301)
- 业经(22501)
- 财(21878)
- 学(20493)
- 制(19107)
- 农业(18723)
- 贸(18612)
- 贸易(18596)
- 易(17981)
- 银(17595)
- 银行(17555)
- 行(16965)
- 融(16606)
- 金融(16604)
- 环境(16487)
- 和(15920)
- 技术(15438)
- 地方经济(15198)
- 理论(14997)
- 机构
- 大学(338073)
- 学院(336932)
- 济(135429)
- 经济(132348)
- 管理(131493)
- 研究(117853)
- 理学(112508)
- 理学院(111181)
- 管理学(109448)
- 管理学院(108827)
- 中国(89121)
- 京(73962)
- 科学(72550)
- 财(63267)
- 所(60033)
- 研究所(54209)
- 农(53190)
- 中心(52315)
- 江(50331)
- 财经(49698)
- 业大(48305)
- 北京(47820)
- 范(47136)
- 师范(46738)
- 经(44948)
- 院(42949)
- 州(41542)
- 农业(41310)
- 经济学(39809)
- 师范大学(37788)
- 基金
- 项目(222421)
- 科学(174116)
- 研究(166031)
- 基金(158602)
- 家(137486)
- 国家(136290)
- 科学基金(115962)
- 社会(102930)
- 社会科(97438)
- 社会科学(97414)
- 省(87449)
- 基金项目(84543)
- 教育(75577)
- 自然(73982)
- 划(73758)
- 自然科(72146)
- 自然科学(72128)
- 自然科学基金(70784)
- 编号(69312)
- 资助(65150)
- 成果(57284)
- 发(51623)
- 重点(49838)
- 部(48797)
- 课题(48314)
- 创(45830)
- 创新(42769)
- 项目编号(42196)
- 科研(41838)
- 教育部(41499)
- 期刊
- 济(157215)
- 经济(157215)
- 研究(106120)
- 中国(68613)
- 学报(50641)
- 管理(49725)
- 农(49138)
- 科学(47824)
- 财(44378)
- 教育(41802)
- 大学(38036)
- 学学(35387)
- 农业(34430)
- 融(32922)
- 金融(32922)
- 技术(29628)
- 业经(26991)
- 经济研究(24650)
- 财经(23502)
- 问题(21046)
- 经(19973)
- 图书(19460)
- 理论(17667)
- 业(17182)
- 技术经济(16511)
- 科技(16469)
- 实践(16204)
- 践(16204)
- 商业(16044)
- 贸(15954)
共检索到514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华 王青云
现阶段,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区域差距依然较大,区域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还存在一定缺陷,区域治理的法律体系还有待完善。"十三五"时期,有必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重新审视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构建"两区、三带、若干点"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完善我国区域政策体系,健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基础和管理框架。
关键词:
“十三五” 区域协调 “两区三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史彦泽
30多年的严格人口控制已经让我国的人口状况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人口结构问题已经开始影响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人口与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不协调的状态。"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应该通过进一步放开生育政策、人口管理政策重点转变以及试点人口政策新路径的方式,促进人口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大力发展老龄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对我国现存人口结构的适应。
关键词:
人口结构 经济发展 生育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荫凯 张明强 宋志强
"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稳步实施,国土开发格局明显优化,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显著增强。"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汪阳红
"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要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加快推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培育多极带动的国土空间格局,促进东中西地区良性互动发展,健全区际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区域政策管理体系。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背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长子中
城镇群已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政府需要推动城镇群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城镇群发展仍受到恶性竞争、基础设施同构、生态环境污染、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尚不健全等多方面制约,亟需从规划、基础设施、产业、生态、体制机制等方面着力,推动城镇群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镇群 协调发展 生态 产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滕飞 申红艳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更注重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现阶段市域经济协调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要紧扣"发展"主题,把握"协调"方向,打破行政分割,合理分工,提升落后地区与优化发达地区并举,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促进市域各区县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新时期 市域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勇
2014年我国区域经济适应新常态,进一步发挥了我国区域经济巨大回旋余地的作用。全国经济增长继续缓慢下降,各地区增长也大多继续呈趋缓态势;区域发展继续呈现地区经济总量与水平,与地区增长呈合理相反关系,地区相对差距继续收敛,协调性继续提高。三大地带总量格局"东部大、中西小"不变;在"7+1"综合区中长江中游GDP已连续3年居第一;各省区总量相对差继续有所缩小。"十三五"时期将是构建我国完整的区域经济体系的关键时期。本文提出了构建未来我国区域经济"新空间"的一个具体的细化方案,即"四纵四横"的空间结构总体框架和"二实三虚"的空间分区分层系统。此外,本文还在解决地区数据与全国数据不一致问题(平减系数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汪阳红 袁朱
"十一五"时期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但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空间失衡、东中西产业互动关系不强、欠发达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勇
"十二五"规划建议和纲要根据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未来我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这里将就如何落实和贯彻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与建议。一、建立完善的区域经济体系应该说,经过多年的规划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几个五年规划的不断探索和城乡区域的普遍快速发展,我国建立相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彩英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正进一步加大,区域经济差异不仅影响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而且还会引发社会动荡。所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目标。本文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税收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指出了现行税制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扭转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财税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城乡差距 财税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荣华
文章从制度供给背后的国家逻辑、地方逻辑、个体逻辑三个层次入手,重点对微观主体的行为和各逻辑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观察,发现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的制度供给都受到来自下层制度逻辑的影响,同时各微观主体个体逻辑的运行,也受到来自上层制度逻辑的约束。地方政府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者,应努力把自身制度逻辑融入国家制度逻辑,结合国家政策提供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区域发展战略 新常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荣华
文章从制度供给背后的国家逻辑、地方逻辑、个体逻辑三个层次入手,重点对微观主体的行为和各逻辑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观察,发现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的制度供给都受到来自下层制度逻辑的影响,同时各微观主体个体逻辑的运行,也受到来自上层制度逻辑的约束。地方政府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者,应努力把自身制度逻辑融入国家制度逻辑,结合国家政策提供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区域发展战略 新常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荣华
文章从制度供给背后的国家逻辑、地方逻辑、个体逻辑三个层次入手,重点对微观主体的行为和各逻辑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观察,发现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的制度供给都受到来自下层制度逻辑的影响,同时各微观主体个体逻辑的运行,也受到来自上层制度逻辑的约束。地方政府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者,应努力把自身制度逻辑融入国家制度逻辑,结合国家政策提供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区域发展战略 新常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毕吉耀 李大伟 杨长湧
"十三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外贸新常态的特征将更加明显。应紧紧围绕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这一目标,以大进大出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为主线,把握好家电贸易、服务贸易、投资贸易和进口贸易等四个主要抓手,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在外贸稳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一、"十三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姜江 韩祺
过去5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我国科技实力大幅上升,创新能力快速提高,创新理念深入人心,创新工作部署贯穿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各面。但总体看,有重大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仍然偏少,与主要发达国家差距仍较大,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任重道远。迫切需要做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明确未来5年到10年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部署,完善激励创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强化企业主导的协同创新机制,夯实创新驱动的科教人才基础,建立健全创新驱动导向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十三五”时期 创新驱动发展 思路 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