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
- 2023(1489)
- 2022(1370)
- 2021(1329)
- 2020(1224)
- 2019(2554)
- 2018(2510)
- 2017(4854)
- 2016(2885)
- 2015(3150)
- 2014(3083)
- 2013(2988)
- 2012(3066)
- 2011(2732)
- 2010(2784)
- 2009(2369)
- 2008(2656)
- 2007(2362)
- 2006(2245)
- 2005(2020)
- 学科
- 管理(11138)
- 济(11069)
- 经济(11063)
- 业(9532)
- 企(8969)
- 企业(8969)
- 财(6204)
- 务(4949)
- 财务(4946)
- 财务管理(4935)
- 企业财务(4718)
- 制(3580)
- 方法(3533)
- 中国(3122)
- 数学(2905)
- 数学方法(2860)
- 银(2741)
- 银行(2740)
- 行(2531)
- 学(2448)
- 体(2369)
- 策(2260)
- 农(2251)
- 融(2212)
- 金融(2212)
- 业经(2133)
- 体制(2039)
- 划(2000)
- 地方(1852)
- 及其(1835)
- 机构
- 大学(35943)
- 学院(35717)
- 济(14876)
- 经济(14521)
- 研究(13825)
- 管理(12096)
- 中国(11627)
- 理学(9786)
- 理学院(9660)
- 管理学(9477)
- 管理学院(9410)
- 财(9263)
- 京(8325)
- 科学(7552)
- 所(7217)
- 财经(6619)
- 中心(6315)
- 研究所(6221)
- 经(5997)
- 江(5926)
- 农(5584)
- 北京(5479)
- 院(4979)
- 财经大学(4954)
- 州(4766)
- 业大(4666)
- 范(4654)
- 师范(4593)
- 经济学(4531)
- 省(4473)
共检索到63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红驹
《建议》提出:"按照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举、短期和中长期结合、国内和国际统筹、改革和发展协调的要求,完善宏观调控,采取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措施,适时预调微调,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宏观调控必须充分考虑这些趋势和要求,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进行调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立平 张前荣
"十三五"时期,宏观调控应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潜在增长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引领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关键词:
“十三五” 完善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继国
一、引言 近来我们开始注重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在靠国债资金进行基本建设投资增长速度大幅下降的条件下(今年1~2月,国家预算内资金和债券占整个资金来源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2%下降到4.1%),今年一季度GDP增长却达到9.9%,居民消费价格终于摆脱了持续一年多的下跌趋势,实现了0.3%的正增长,其中36个大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光弟
转轨时期金融宏观调控的转变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刘光弟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金融学家、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刘光第同志,因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于1996年4月2日下午2时15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79岁。刘光第同志一生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温桂芳
一、新时期价格宏观调控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我国正在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时期,步入一个新的高增长与高价格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价格呈现以下特征:(一)我国正在进入一个高成本的时期,价格的上涨以成本推动为主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较大的物价上涨。其中,前两次都是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发生的,属于需求拉动的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保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卢锋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应对偏热通胀"和"金融危机,V型强劲反弹"两个阶段,宏观调控政策也随之调整演变。总体来看,总需求管理较多采用产业政策和数量性、部门性、行政性工具手段,宏观调控手段更加多样化,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更加科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利
"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国财政宏观调控应进一步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努力寻求经济增长的平衡点,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需要与可能、逆向调节与顺势而为的关系,以"稳增长"为主要目标,以"扩内需"为主攻方向,以"调结构"为重要着力点,以"惠民生"为根本目的,以"促改革"为实现路径,不断提高要素投入效率,释放经济发展潜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十二五”时期 财政 宏观调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利
"十一五"时期,通过实施发债、增支、补贴、减税和税改等一揽子强有力的政策措施,财政宏观调控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社会公平和正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罗伟忠
宏观调控倚重行政手段虽然见效快,但有悖于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方向,对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不良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快改革步伐,消除宏观调控的体制性障碍,使宏观调控方式由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手段为主。
关键词:
宏观调控 行政手段 制度障碍 市场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勒系琳
考察从计划体制的行政分权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演变过程,着重分析这一转变过程中宏观调控手段的使用,展现我国宏观调控由政府直接控制到间接调控的渐进过程。分析了过去宏观调控手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有关宏观调控手段实现良性转变提出思考,认为深化政治体制改变、经济体制改革、政府退出直接干预、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法律手段作用等是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手段 变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小广
对"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的趋势怎么看?我认为,"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还要调整,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很大。传统的宏观调控(如刺激投资)可能不会产生大的效果。现在我们开始从改革入手,结构性改革就是目前的思路。经济调整主要在房地产、工业、投资,还有下行的空间。我认为,经济增长在2017~2018年会稍微有所回升。我们搞预测分析时,能否预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利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外需有增长趋势,但依然不够稳固;内需增长潜力较大,但充分释放还面临障碍;供给基础更加牢固,但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要素优势在一定时限内继续存在,但劳动力、环境成本上升的压力明显加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加宁 张承惠 张永生
自1993年年中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使中国经济避免了1992年大起之后随即发生大落的危险,而且还有效地防止了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说这一次的宏观调控比以往的历次调整都要成功得多,成熟得多。但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予以进一步完善。主要是:第一,宏观调控力度时紧时松。自去年年中加强宏观调控以来,虽然从总体上采取的是偏紧的货币政策,但总量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长才
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隐性失业的基础上得出:总失业率(登记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与经济增长率存在着一个稳定的奥肯关系,即由于宏观调控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我国的总失业率实际上在以较高的速度下降。由于总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这种稳定的关系,因此总失业率可以做为一个内生变量进入笔者根据泰勒模型改造的宏观调控模型。本文暗示的政策建议是: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会使隐性失业率迅速下降到一个临界值,之后才会使登记失业率下降。
关键词:
宏现调控 总失业率 经济增长率 就业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