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54)
- 2023(7068)
- 2022(5915)
- 2021(5319)
- 2020(4276)
- 2019(9666)
- 2018(9366)
- 2017(18694)
- 2016(9971)
- 2015(11046)
- 2014(11071)
- 2013(10859)
- 2012(10738)
- 2011(10101)
- 2010(10709)
- 2009(9986)
- 2008(9680)
- 2007(9048)
- 2006(8613)
- 2005(8077)
- 学科
- 济(64985)
- 经济(64944)
- 管理(28277)
- 业(24213)
- 企(18794)
- 企业(18794)
- 地方(18022)
- 方法(17464)
- 数学(15271)
- 数学方法(15117)
- 中国(14962)
- 农(13228)
- 地方经济(12841)
- 业经(11574)
- 学(10882)
- 财(10415)
- 制(9981)
- 策(9872)
- 贸(9087)
- 贸易(9080)
- 农业(8774)
- 易(8733)
- 融(8722)
- 金融(8722)
- 银(8504)
- 银行(8502)
- 行(8307)
- 环境(8109)
- 及其(7905)
- 经济学(7461)
- 机构
- 学院(150793)
- 大学(148781)
- 济(78537)
- 经济(77037)
- 研究(58644)
- 管理(55025)
- 理学(45753)
- 理学院(45249)
- 中国(45114)
- 管理学(44671)
- 管理学院(44362)
- 财(35076)
- 京(31063)
- 科学(30527)
- 所(29491)
- 财经(26669)
- 研究所(26106)
- 中心(25631)
- 经济学(25419)
- 江(24509)
- 经(23996)
- 经济学院(22405)
- 院(20691)
- 北京(20406)
- 范(20123)
- 师范(20034)
- 农(19916)
- 财经大学(19280)
- 州(18896)
- 科学院(17323)
- 基金
- 项目(87709)
- 科学(69960)
- 研究(68515)
- 基金(63690)
- 家(53720)
- 国家(53270)
- 社会(45801)
- 科学基金(45626)
- 社会科(43431)
- 社会科学(43422)
- 省(33219)
- 基金项目(31826)
- 教育(30550)
- 划(27476)
- 编号(27468)
- 资助(27111)
- 自然(26299)
- 自然科(25645)
- 自然科学(25639)
- 自然科学基金(25187)
- 成果(23895)
- 发(21239)
- 课题(20031)
- 部(19961)
- 重点(19782)
- 国家社会(19008)
- 发展(18348)
- 展(18082)
- 性(18036)
- 教育部(17579)
共检索到253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小广
对"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的趋势怎么看?我认为,"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还要调整,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很大。传统的宏观调控(如刺激投资)可能不会产生大的效果。现在我们开始从改革入手,结构性改革就是目前的思路。经济调整主要在房地产、工业、投资,还有下行的空间。我认为,经济增长在2017~2018年会稍微有所回升。我们搞预测分析时,能否预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课题组 周万阜
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发展进入新常态,"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速继续从高速向中高速转换,经过情景假设和测算,6.5%左右的增速将更加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十三五"期间,包括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内外结构在内的经济结构将进入加速调整期,经济将处于低通胀周期,货币信贷将呈现增速明显回落、结构明显变化的格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本文首先分析了"十三五"开局之年所面临的宏观经济波动态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的四种可能性:一路下行、一路走平、一路冲高,以及遵循经济波动规律,在合理区间正常波动。本文说明新常态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速一路下行,亦说明宏观调控采取"微刺激"与"保下限"的政策越来越被动,提出2015年党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编制,以及2016年初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启动和实施,将会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情况下,对未来经济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将会形成对经济增长具有中长期持久推动的力量。这样,2015年我国经济增速的回落有望触底,即有望完成阶段性探底过程,"十三五"时期有可能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磊 张朝
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它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进入减速期,而且还伴随着经济的转型和结构的优化升级。文章对"新常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新常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一个由初级到优化,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并持续演进的过程。文章将"新常态"划分为两个阶段:"新常态I"阶段为2014-2017年在"三期叠加"的特征下完成去产能、去泡沫、去杠杆任务;"新常态II"阶段为2017-2020年继续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文章研究重点是在"新常态I"阶段下,根据"新常态"的内涵从经济增速、结构调整、增长动力机制以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转型 宏观调控 宏观经济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范剑平
通过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主要亮点的分析,以及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阐述,结合今年宏观调控将会采取的主要措施,可以看出今年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继续延续过去4年以来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并对“十一五”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形势 调控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彦斌 刘哲希
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一直面临周期性与趋势性放缓叠加的局面,宏观经济政策要从短期、中期、长期层面予以积极应对。短期:要将货币政策的定位由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并进一步提高财政政策的赤字率,以降低负向产出缺口;中期:注重对消费需求的拉动和全面减税,从需求和供给两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长期: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以保证经济长期增长动力。
关键词:
增速放缓 宏观经济政策 短中长期组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会欣 李进英
"十三五"时期是河北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面临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未形成、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重、民生问题短板较多和改革开放滞后等诸多问题,围绕突出战略引领、把握发展定位、优化区域布局、强化产业支撑和完善制度保障等五方面提出了河北省"十三五"时期宏观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河北省 “十三五” 宏观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 张宇贤 王远鸿 牛犁 闫敏 邹蕴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尽管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我国"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但是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扬 张平 张晓晶 汪红驹
当前中国经济处在企稳回升过程中,但基础尚不牢固。2013年增长有望超过8%,略好于2012年。展望未来5~10年,我国经济已经从过去30余年的"结构性增速"逐步转向"结构性减速"轨道,潜在增长率水平将会趋缓至"七上八下"格局。根据对GDP的非农就业弹性和劳动力供给之间关系的分析,2013-2017年,我国经济增长若保持在7%左右的水平,就能保障城乡就业稳定。这意味着,未来5~10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目标,应当从重经济增长速度,切实转变到全面提升质量、微观经济效率、竞争力和技术创新水平上,我国经济运行的指导方针应从"平稳较快"转变到"稳速增效"上来。相应地,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应当从侧重需...
关键词:
结构性减速 供给管理 稳速增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娅莉 唐诗磊 何绍周 彭博
农业农村经济与宏观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根据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平稳,但经济增长率可能出现小幅下滑,预计平均增长率为9.27%。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既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农业投入有望持续增长,农民收入有望不断增加,农业产业化可能加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趋势将更为明显,农产品价格波动可能增加,农产品贸易逆差可能持续加大,粮食安全面临压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本文分析了2015年前三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认为,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在波动中实现平稳增长,继续处于合理区间;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困难,经济的长期基本面依然向好;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加速积聚,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有坚实基础。文章提出,要继续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以改革创新落实好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一是创新调控方式,增强宏观政策的效力;二是促进有效投资,挖掘扩大内需的潜力;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的动力;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五是提升开放层次,打造合作竞争的助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敬琏
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在这里我讲六点意见。 1、对今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应如何评价。今年上半年事态发展已非常明显,经过这一段的讨论,现在争论已不太多了。是否可用一两个月以前统计局发言人的一句话——通货膨胀的压力正在释放——作为判断?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刘世锦 谢伏瞻 张军扩 张小济 谢扬
一、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和基本估价 1996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呈现出一些重要特点。第一,以控制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宏观调控继续取得明显成效,物价水平回落至低位,但基础尚不稳固。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从2月份起呈回落之势,与上年同期相比,6月份降至5.9%,上半年平均为7.1%。物价回落首先是由于近两年涨幅最大的食品价格回落,影响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晋生
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中国面对恶化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各种困难的压力,不仅需要尽快摆脱过剩经济的困扰,还必须推进体制改革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为在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因此,如何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应是当前我们深入研究的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