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60)
- 2023(10762)
- 2022(9112)
- 2021(8504)
- 2020(6748)
- 2019(15547)
- 2018(15150)
- 2017(28783)
- 2016(15421)
- 2015(17464)
- 2014(17184)
- 2013(17179)
- 2012(16675)
- 2011(15646)
- 2010(15920)
- 2009(14619)
- 2008(14513)
- 2007(13046)
- 2006(12148)
- 2005(11387)
- 学科
- 济(74090)
- 经济(74022)
- 业(42158)
- 管理(41826)
- 企(31652)
- 企业(31652)
- 中国(27510)
- 方法(23804)
- 农(22169)
- 数学(20833)
- 数学方法(20643)
- 地方(20635)
- 贸(16928)
- 贸易(16911)
- 易(16480)
- 业经(16425)
- 财(15318)
- 农业(14752)
- 制(14486)
- 银(14130)
- 银行(14122)
- 行(13857)
- 策(13851)
- 融(13351)
- 金融(13351)
- 发(12928)
- 环境(11780)
- 学(11610)
- 地方经济(11540)
- 技术(10652)
- 机构
- 学院(223897)
- 大学(222525)
- 济(106388)
- 经济(104447)
- 研究(88472)
- 管理(82686)
- 中国(70301)
- 理学(68997)
- 理学院(68153)
- 管理学(67384)
- 管理学院(66908)
- 京(49300)
- 财(48320)
- 科学(48183)
- 所(44630)
- 研究所(39907)
- 中心(38738)
- 财经(36826)
- 江(34914)
- 农(34072)
- 经(33572)
- 经济学(33412)
- 北京(32749)
- 院(31707)
- 范(31479)
- 师范(31257)
- 经济学院(29899)
- 州(27839)
- 财经大学(27010)
- 业大(26725)
- 基金
- 项目(137561)
- 科学(110020)
- 研究(106507)
- 基金(100468)
- 家(86427)
- 国家(85688)
- 科学基金(72921)
- 社会(70152)
- 社会科(66680)
- 社会科学(66671)
- 省(51111)
- 基金项目(50792)
- 教育(47973)
- 划(43826)
- 自然(42933)
- 编号(42578)
- 资助(42168)
- 自然科(41941)
- 自然科学(41931)
- 自然科学基金(41215)
- 成果(36428)
- 发(36087)
- 部(32086)
- 重点(31351)
- 课题(31141)
- 发展(30344)
- 展(29843)
- 国家社会(29777)
- 中国(28554)
- 创(28472)
- 期刊
- 济(128639)
- 经济(128639)
- 研究(79332)
- 中国(53122)
- 管理(34734)
- 财(34503)
- 农(33591)
- 科学(29863)
- 融(28908)
- 金融(28908)
- 学报(28054)
- 教育(27854)
- 农业(23219)
- 大学(22351)
- 经济研究(21741)
- 学学(20618)
- 业经(20534)
- 技术(19376)
- 财经(18904)
- 问题(16780)
- 经(16516)
- 贸(16366)
- 国际(15329)
- 世界(14749)
- 业(13001)
- 技术经济(11581)
- 坛(11315)
- 论坛(11315)
- 现代(10811)
- 经济问题(10547)
共检索到372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季成 徐福缘 贾雷 朱华燕
在对上海、北京、武汉等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首先研究了中国研发外包的现状和特点,认为当前产业已经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然后,分析了中国研发外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最后,从促进贸易投融资便利化、制定产业指导目录、统筹相关行业融合、搭建公共平台、应对人才问题、提升企业竞争力等六个方面提出"十三五"时期中国研发外包战略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研发外包 发展战略 “十三五”时期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申桂萍 王菲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经济日益融合,国际分工协作逐渐从传统的制造环节向生产性服务业等高端环节延伸,进而引发了全球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带动了服务贸易快速发展,使服务贸易在世界范围内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WTO的国际贸易统计数据表明:本轮全球经济危机以来,服务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2009年为20.38%,2010年为23.27%,2011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业强 魏后凯
"十二五"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以四大区域为地域框架,并针对特殊问题区域给予国家援助。随着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发展形势的变化,中央先后提出一系列的"经济发展带"战略,包括"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基本上勾画出了"十三五"时期区域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即"四大区域+经济支撑带+陆海统筹",从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两个维度丰富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拓展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空间感和层次性,形成东西联动、全面开放、区域协同、陆海统筹的新型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格局。未来应以深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为重点,坚持创新驱动区域发展和大力促进区域信息化,实施东西并重,内外联动的全方位开放战略,进一步完善区域补偿政策,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昌文
"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方面要与发达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另一方面要与发展中国家在新兴市场展开竞争,产业发展亟需寻找新的增长点。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提升中国制造业的质量、水平和竞争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应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发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联动作用,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促进作用,处理好政府职责与产业特征相匹配、公共政策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相补充,以及产业政策与创新政策相适应等问题...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闵维方
"十三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关键的时期,是实现GDP比2010年翻一番、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因此,全面提高质量,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优化整体结构,完成高等学校的科学分层分类;强化财政导向,把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落到实处;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在教育与人才的竞争中争取战略主动权等问题都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雷德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深入阐述"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绿色化的国内外背景,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绿色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德雨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文章分析"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绿色化的国内外背景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十三五"中国经济发展绿色化对策:应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建设绿色化社会价值观,倡导消费方式绿色化;实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绿色城镇建设;采取市场化手段推动经济发展绿色化;建立科学的绿色经济考核、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生产力学会课题组 郑新立 高铁生 翟立功 陈胜昌 常义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本文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状背景,分析其面临的形势与遇到的挑战,提出了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以及可行性政策建议。经研究认为,"十三五"时期创新驱动的战略重点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研究应从全球视野出发、战略高度着眼、密切联系实际,体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色,反映出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它会对"十三五"时期以及今后更长时间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具有战略性的深远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荣华
文章从制度供给背后的国家逻辑、地方逻辑、个体逻辑三个层次入手,重点对微观主体的行为和各逻辑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观察,发现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的制度供给都受到来自下层制度逻辑的影响,同时各微观主体个体逻辑的运行,也受到来自上层制度逻辑的约束。地方政府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者,应努力把自身制度逻辑融入国家制度逻辑,结合国家政策提供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区域发展战略 新常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荣华
文章从制度供给背后的国家逻辑、地方逻辑、个体逻辑三个层次入手,重点对微观主体的行为和各逻辑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观察,发现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的制度供给都受到来自下层制度逻辑的影响,同时各微观主体个体逻辑的运行,也受到来自上层制度逻辑的约束。地方政府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者,应努力把自身制度逻辑融入国家制度逻辑,结合国家政策提供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区域发展战略 新常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大地
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当前能源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采用系统性思维来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要按照问题导向来强化顶层设计;合理确定规划目标,避免出现系统失误;加强宏观调控,避免恶性竞争;加强全局协调,避免局部失衡。我国能源中长期战略的实施路径:一是坚持节能优先战略;二是以低碳化为长期目标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三是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关键词:
能源革命 能源战略 转型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荣华
文章从制度供给背后的国家逻辑、地方逻辑、个体逻辑三个层次入手,重点对微观主体的行为和各逻辑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观察,发现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的制度供给都受到来自下层制度逻辑的影响,同时各微观主体个体逻辑的运行,也受到来自上层制度逻辑的约束。地方政府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者,应努力把自身制度逻辑融入国家制度逻辑,结合国家政策提供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区域发展战略 新常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岷峰 虞鹏飞
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科学地研判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新内涵,对充分利用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将会出现一系列新变化、新特征。由于金融与经济的内在统一性,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会发生深刻的改变,对中国金融改革、金融稳定协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以及金融机构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改革来调整金融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以促进实体经济良性运行,成为新时期中国金融发展的核心内容。要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的高度来定位中国金融改革的目标与方向,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中...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宏伟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旅游业有望逆势增长,逐渐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预计2020年旅游及相关产业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贡献率将超过6%,综合贡献率超过14%。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投资潜力巨大、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人才队伍水平提升等诸多增长动力,亟须从释放改革红利、推进结构转型、强化创新驱动三个维度着力培育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新动力,切实扩大旅游生产要素有效供给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
旅游经济 “十三五”增长潜力 动力转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攻坚期。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持续推进广西财政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全面总结了"十三五"以来广西财政发展情况,深刻分析"十三五"以来广西财政发展面临的经济形势及存在的困难,并从狠抓财政收入组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强化风险防控意识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十三五” 广西 财政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