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03)
2023(5367)
2022(4415)
2021(4295)
2020(3598)
2019(8251)
2018(8452)
2017(15544)
2016(8838)
2015(9416)
2014(9643)
2013(9238)
2012(8662)
2011(7818)
2010(7947)
2009(7149)
2008(7337)
2007(6358)
2006(5882)
2005(5415)
作者
(24791)
(20919)
(20474)
(20258)
(13218)
(10158)
(9539)
(7873)
(7862)
(7559)
(7237)
(7004)
(6913)
(6793)
(6775)
(6468)
(6092)
(6070)
(6050)
(5878)
(5455)
(5151)
(5058)
(4823)
(4783)
(4713)
(4577)
(4370)
(4361)
(4182)
学科
(33486)
经济(33345)
(21499)
管理(21433)
(17650)
企业(17650)
方法(13276)
数学(11755)
(11723)
数学方法(11623)
(11372)
中国(10823)
(9638)
(8575)
(8044)
体制(7618)
业经(7326)
(7271)
银行(7256)
(7113)
金融(7113)
(7005)
地方(6778)
结构(6311)
(5939)
财务(5896)
财务管理(5872)
企业财务(5728)
理论(5344)
(5335)
机构
大学(119508)
学院(117850)
(50317)
经济(49296)
研究(46579)
管理(41364)
理学(35302)
理学院(34809)
中国(34428)
管理学(34106)
管理学院(33850)
科学(27854)
(27268)
(25604)
(24357)
(22223)
研究所(21973)
财经(20295)
中心(19955)
(18544)
(18543)
业大(17461)
农业(17231)
(16879)
(16509)
北京(16488)
经济学(16380)
师范(16288)
财经大学(15278)
(14870)
基金
项目(77523)
科学(60959)
基金(56748)
研究(55857)
(50657)
国家(50219)
科学基金(42069)
社会(36318)
社会科(34257)
社会科学(34247)
(29555)
基金项目(29326)
自然(26760)
教育(26240)
自然科(26133)
自然科学(26120)
自然科学基金(25695)
(25406)
资助(23530)
编号(21138)
成果(18580)
重点(18289)
(17881)
(16687)
(16619)
课题(15973)
(15742)
国家社会(15610)
教育部(15273)
创新(14880)
期刊
(58076)
经济(58076)
研究(40734)
中国(28849)
(21646)
学报(21386)
(20426)
科学(18860)
管理(16523)
教育(16448)
大学(16119)
学学(15186)
(14140)
金融(14140)
农业(13141)
财经(10952)
经济研究(10304)
(9498)
技术(9187)
业经(8592)
问题(7675)
(7003)
(6332)
(5884)
改革(5324)
(5324)
统计(5259)
国际(5243)
业大(5212)
世界(5104)
共检索到189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宜勇  关博  
一、坚守底线,加快推动基本制度公平覆盖。一是继续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对城镇就业群体,以小微企业、非公单位员工、农民工、劳务派遣员工、灵活就业人员、城镇个体户等为重点,通过严格执法、扩大宣传、权益累计以及适当降低费率等方法,持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并积极向家政服务、网络就业、农村新兴产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宜勇  关博  
一、坚守底线,加快推动基本制度公平覆盖。一是继续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对城镇就业群体,以小微企业、非公单位员工、农民工、劳务派遣员工、灵活就业人员、城镇个体户等为重点,通过严格执法、扩大宣传、权益累计以及适当降低费率等方法,持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并积极向家政服务、网络就业、农村新兴产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裴长洪  刘洪愧  
一、经济新常态、新理论(一)在经济新常态中开创新局面"十二五"期间,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重大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绩,"十二五"规划的主要指标均得以实现或超额完成,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十二五"期间,虽然面对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我国经济仍然保持持续较快发展。第一,我国经济年均增速达到7.8%,远高于世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宜勇  关博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了伴随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最根本国情,"十三五"时期又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机遇期。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使养老保障制度面临保障需求与制度供给失衡问题。"十三五"时期要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需求和约束条件加快推进养老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顶层设计,改革不适应人口形势转变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防范制度运行风险,健全可持续发展机制,注重改革风险化解,为应对老龄化筑牢织密社会托底安全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宜勇  关博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了伴随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最根本国情,"十三五"时期又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机遇期。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使养老保障制度面临保障需求与制度供给失衡问题。"十三五"时期要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需求和约束条件加快推进养老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顶层设计,改革不适应人口形势转变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防范制度运行风险,健全可持续发展机制,注重改革风险化解,为应对老龄化筑牢织密社会托底安全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建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提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重大举措。在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持续乏力,我国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放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新形势下,一方面要积极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方式的创新,灵活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搞好需求管理;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用好产业政策和改革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完成"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为"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到实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夏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是中央首次在顶层设计层面提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指金融业深层次问题,突出了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金融工作的科学指引和行动纲领。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领域资源供给体系中的主体,金融总资产比重达80%以上,但金融服务的供给长期存在一些结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先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最大限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使人民得到更多幸福感、满足感。创新驱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它有利于化解供需结构矛盾、提高传统产业要素资源利用效率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企业创新能力偏低、科研创新机构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是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主要对策是建立健全创新驱动统筹协调机制,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生动力;增强创新合作共生性,打造创新联盟共同体;营造激励创新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科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先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最大限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使人民得到更多幸福感、满足感。创新驱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它有利于化解供需结构矛盾、提高传统产业要素资源利用效率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企业创新能力偏低、科研创新机构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是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主要对策是建立健全创新驱动统筹协调机制,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生动力;增强创新合作共生性,打造创新联盟共同体;营造激励创新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科研主体的创新活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华强  王永志  殷明郁  何希德  王敬东  
研究了中国农业品种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引申对育种资源保护、目标设置、经费投入、环节分工的制度性启示,提出了推进农业品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一要推动育种观念从"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二要推动育种方针从"引育结合"向"自主选育"转变,三要推动财政育种科研经费"扶优扶强"的理念向"扶弱补强"转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关博  邢伟  
(一)以扩大救助对象范围为重点,筑牢织密低收入群体民生保障网1.保障扩面,化解边缘群体支出贫困风险。参照国际通行灾难性卫生支出救助办法,把医疗支出规模作为重特大疾病救助的主要判断依据,做到有大额支出必保。探索将重特大疾病救助覆盖范围延伸至全部低收入家庭,根据家庭收入、负担能力和医疗支出规模实施阶梯化比例报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我国正处在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交替接续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在这一阶段里,一些有别于以往的发展新特征越来越明显。数量型扩张的经济模式已经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实现高速增长,特别是随着人口红利减少、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资源配置效率、要素供给效率以及潜在增长率下降。我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提升经济长期持续发展能力,摆脱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重构国家竞争优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国军  刘素婷  孙彦东  
面对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和迫切的养老需求,"互联网+"养老成为信息时代养老问题的重要解决途径和实现手段。"互联网+"养老具有交叉、跨越产业界限,多种业态渗透融合,改变养老资源配置方式和创新企业聚合方式等特征,应通过大力发展"互联网+"养老事业,聚集各类养老资源,创新养老模式和业态形式,构建养老服务平台,完善养老产业链,深化"互联网+"养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养老服务需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国军  刘素婷  孙彦东  
面对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和迫切的养老需求,"互联网+"养老成为信息时代养老问题的重要解决途径和实现手段。"互联网+"养老具有交叉、跨越产业界限,多种业态渗透融合,改变养老资源配置方式和创新企业聚合方式等特征,应通过大力发展"互联网+"养老事业,聚集各类养老资源,创新养老模式和业态形式,构建养老服务平台,完善养老产业链,深化"互联网+"养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养老服务需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魏杰  汪浩  
2016年5月1日,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项改革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完善财税体制,发挥税收调节效应;减轻企业税负,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保障政府收入,实现就业与税收的平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等。然而,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营改增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度设计,主要是优化不同行业税率设计,发挥产业引导作用;严格税收监管机制,防止发票伪造现象;做好相关配套工作,减少行政干预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