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
2023(904)
2022(762)
2021(704)
2020(594)
2019(1227)
2018(1040)
2017(1995)
2016(1114)
2015(1106)
2014(943)
2013(985)
2012(1086)
2011(1029)
2010(914)
2009(733)
2008(636)
2007(627)
2006(589)
2005(539)
作者
(2696)
(2364)
(2204)
(2172)
(1350)
(1092)
(982)
(885)
(852)
(823)
(791)
(746)
(743)
(713)
(710)
(706)
(679)
(668)
(614)
(582)
(573)
(552)
(539)
(537)
(535)
(519)
(510)
(508)
(462)
(456)
学科
(3534)
经济(3533)
管理(3508)
(2643)
环境(1795)
(1647)
中国(1588)
(1531)
企业(1531)
农业(1381)
(1244)
(1236)
收入(1061)
规划(1046)
(1036)
环境规划(1012)
(954)
税收(919)
(915)
地方(895)
业经(879)
分配(879)
(827)
(733)
银行(733)
(707)
金融(707)
(703)
方法(697)
(669)
机构
大学(12317)
学院(11946)
研究(5888)
(5834)
经济(5733)
中国(4700)
管理(4303)
理学(3460)
理学院(3410)
管理学(3369)
管理学院(3350)
科学(3067)
(3028)
(2873)
(2795)
中心(2540)
研究所(2442)
(2302)
(2213)
北京(2010)
(1993)
财经(1992)
(1823)
研究院(1817)
(1792)
(1785)
师范(1773)
(1745)
经济学(1706)
农业(1697)
基金
项目(7788)
科学(6184)
研究(5983)
基金(5705)
(5219)
国家(5170)
科学基金(4222)
社会(3909)
社会科(3711)
社会科学(3711)
基金项目(2771)
(2757)
教育(2601)
(2570)
自然(2511)
自然科(2441)
自然科学(2440)
自然科学基金(2406)
编号(2350)
资助(2141)
(2010)
成果(1977)
重点(1924)
(1790)
国家社会(1761)
课题(1733)
(1661)
发展(1582)
中国(1579)
(1574)
期刊
(7019)
经济(7019)
研究(4682)
中国(4418)
(2435)
教育(2176)
管理(2133)
(2024)
学报(1958)
科学(1904)
(1619)
金融(1619)
大学(1595)
学学(1459)
农业(1401)
经济研究(1288)
技术(1071)
(951)
国际(916)
(884)
财经(876)
业经(796)
(758)
会计(753)
(746)
问题(746)
资源(738)
(710)
经济管理(680)
(642)
共检索到23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慧娴  
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任务,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十一五"以来,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期专题回顾了"十一五"前四年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成绩,展现了2010年各级各部门决战"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情景,并介绍了部分地区财政部门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经验做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家荣  
一、2009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2009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把节能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平  
"十一五"时期以来,我国各地区、各部门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强化目标责任、调整产业结构、实施重点工程、推动技术进步、强化政策激励、加强监督管理、开展全民行动等措施,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到去年底,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4.38%,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13.14%,扭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地所课题组  卢伟  
一、"十一五"时期节能减排工作回顾(一)节能减排相关指标变化趋势分析单位GDP能耗。我国单位GDP能耗呈现长期下降、局部反弹的趋势。199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为每万元2.31吨标煤,2009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庆育  
节能减排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重庆市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紧紧抓住设立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契机,全面实施"一圈两翼"(即一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渝东南两翼)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军  
一、两年来财政部门支持医改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自2009年4月启动医改工作以来,五项重点改革稳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不断扩大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取得明显进展,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公立医院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立  
打好科技扶贫攻坚战罗立贵州省科委副主任为了完成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实现我省贫困地区到2000年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黔战略。贵州省科委明确把工作重点摆在农村,把科技扶贫,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摆到全省科技工作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雅琴  古德丹  
"十一五"开局之年节能、减排指标双双失灵引人深思。以政策阶段视角和正式-非正式规则视角审视"十一五规划"中主要指标的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发现规划编制过程中,正式制度赋予地方政府的自由度被非正式的削减,导致地方政府在指标制定过程中缺乏表达意志的能力;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目标责任制表面上强化了地方政府的义务,但中央政府却无法提供可预期的责任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苏国霞  
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发出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动员令。会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对"十三五"脱贫攻坚做出全面部署,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途径、政策举措和保障措施。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苏国霞  
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发出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动员令。会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布,对"十三五"脱贫攻坚做出全面部署,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途径、政策举措和保障措施。确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立峰  
阳春三月,万物生辉。在这美好季节,大家相聚北京,共同展望中国转型发展的美好愿景,交流探讨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课题,很有意义。张高丽副总理发表的主旨演讲,对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作了深刻阐述,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我和各位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立峰  
阳春三月,万物生辉。在这美好季节,大家相聚北京,共同展望中国转型发展的美好愿景,交流探讨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课题,很有意义。张高丽副总理发表的主旨演讲,对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作了深刻阐述,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我和各位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向军  张天姣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决消除贫困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切实改善民生的充分体现,是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们只有深刻认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价值意蕴,才能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俊兰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硬任务。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武  
从我国实际看,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风险形成的条件和机制也出现很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金融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存在政府干预、法律基础薄弱、公司治理不规范、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监管不足等种种问题,导致银行出现了大规模坏账。亚洲金融危机极大提高了社会各界对金融安全稳健重要性的认识,加大了中国金融改革的紧迫感。国家通过财政补充资本金、剥离不良资产、股份制改革等一系列举措加快推进大型商业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