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90)
- 2023(2706)
- 2022(2388)
- 2021(2354)
- 2020(2093)
- 2019(4693)
- 2018(4656)
- 2017(8868)
- 2016(5010)
- 2015(5477)
- 2014(5132)
- 2013(5343)
- 2012(5130)
- 2011(4525)
- 2010(4290)
- 2009(3865)
- 2008(3578)
- 2007(3101)
- 2006(2786)
- 2005(2313)
- 学科
- 济(20839)
- 经济(20831)
- 管理(15830)
- 业(14918)
- 企(11379)
- 企业(11379)
- 方法(8856)
- 地方(8265)
- 数学(8078)
- 数学方法(8014)
- 农(7653)
- 环境(6086)
- 农业(5635)
- 财(5485)
- 划(4929)
- 业经(4446)
- 学(4119)
- 中国(3916)
- 技术(3731)
- 制(3605)
- 地方经济(3507)
- 务(3239)
- 财务(3234)
- 财务管理(3228)
- 企业财务(3069)
- 体(2983)
- 规划(2904)
- 环境规划(2818)
- 资源(2761)
- 人事(2647)
- 机构
- 学院(62823)
- 大学(61698)
- 管理(26824)
- 济(25902)
- 经济(25322)
- 理学(23589)
- 理学院(23344)
- 管理学(22905)
- 管理学院(22792)
- 研究(21635)
- 中国(15687)
- 科学(14226)
- 农(13516)
- 京(12234)
- 州(11780)
- 财(11513)
- 业大(11450)
- 江(11433)
- 中心(11189)
- 所(10862)
- 省(10520)
- 农业(10439)
- 研究所(9944)
- 财经(8749)
- 范(8453)
- 师范(8373)
- 院(8189)
- 经济管理(7847)
- 经(7805)
- 经济学(7043)
- 基金
- 项目(47083)
- 科学(37878)
- 基金(34201)
- 研究(33651)
- 家(29628)
- 国家(29380)
- 科学基金(25933)
- 省(22727)
- 社会(21631)
- 社会科(20420)
- 社会科学(20412)
- 基金项目(18832)
- 自然(17832)
- 自然科(17391)
- 自然科学(17386)
- 自然科学基金(17037)
- 划(16522)
- 教育(14944)
- 资助(13764)
- 编号(12983)
- 发(10927)
- 重点(10652)
- 部(10181)
- 创(10103)
- 课题(9623)
- 创新(9487)
- 成果(9386)
- 科研(9345)
- 计划(9298)
- 发展(8697)
共检索到93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国霞 赵学涛 於方
利用环境经济学方法,对贵州省"十一五"大气污染减排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十一五"期间大气污染SO2减排绩效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贵州省"十一五"期间SO2减排政策实施后,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尤其是酸雨pH值上升明显,许多城市的酸雨频率已降低到零;(2)"十一五"期间,贵州省SO2的减排成本为22.8亿元,SO2的减排收益为27亿元,SO2减排效益大于成本,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倒逼、引导、推动作用开始显现,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经济结构趋于优化和升级;(3)贵州省火力发电的脱硫装置安装率已达90%以上,表明其大气污染SO2的工程减排空间有限,今后要实现贵州省大气污染减排的...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芳 李婷慧 董佳丹 陈晓玲
我国从“十一五”开始实施了一系列严格的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然而,由于大气污染源复杂多样,尤其对分散污染源监测上存在盲区;相关的统计数据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切实的减排成效.卫星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大范围全覆盖的监测手段,能反映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变化趋势,从而客观反映减排成效.因此,研究通过对OMI卫星遥感长时序大气污染监测产品的时空趋势分析,解析了湖北省内“十一五”以来SO_2与NO_x减排成效,结果显示湖北省内大部分地区SO_2浓度呈显著下降趋势,NO_2浓度则无显著变化趋势,宜昌、荆门等地区表现为显著增加,亟需重点关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伟娜 杨永福 王珍珍
制造业集聚作为最具活力的空间组织形式,在有关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中一直被忽视。本文通过中国30个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制造业集聚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与大气污染之间呈N型曲线关系;目前中国制造业处于中级集聚阶段,大气污染总量随集聚度提高而增加,但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制造业大气污染的缓解主要来自环境规制、FDI等外部因素,内在节能减排动力不足。因此,政府应在大力推进制造业向高集聚阶段发展的同时,引导产业通过自身的环保节能需求来实现节能减排。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国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包彤
在我国积极推进绿色发展的背景下,环境目标约束对引导制造业减排增效与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将2006年“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环保目标责任制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十一五”期间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数据构造了“年份-城市-二位数制造业”三维面板集,使用三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环保目标责任制对重污染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目标责任制显著促进了重污染制造业升级,这一效应并非短期存在,并且在市场化程度越不完善、污染治理能力越低的地区,该效应越明显;机制分析表明,环保目标责任制一方面通过城市间、城市内行业间和行业内企业间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推动了重污染制造业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增加污染企业创新数量、强化污染企业的策略性创新行为实现重污染制造业升级;进一步研究发现,环保目标责任制借助重污染制造业升级效应提高了行业能源效率和清洁程度,实现了节能减排,推动了重污染制造业绿色转型。因此,应设立具体并滚动调整的减排目标,打破市场分割,引导各地区依照比较优势打造产品,提高政府对高质量创新的评估准确性与扶持力度,充分发挥环保目标责任制对制造业高质量转型升级的赋能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月 王凤 吴燕杰
我国于2018年起开征环境保护税。排污费改环境保护税是完善现代环境治理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环境保护税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开征有效改善城市综合空气质量,但具体污染物中的臭氧治理效果欠佳;环境保护税税率提升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效应更显著,但税率提升中的税率中等地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的治理效果欠佳;环境保护税对高污染地区的综合空气质量以及细颗粒物、二氧化氮和臭氧治理效果均欠佳。因此,建议将全部臭氧前体有机物纳入环境保护税征收范围,并且税率提升的中等税率地区应将氮氧化物税率提高至较高税率水平,税率提升中等税率地区的山西省应将一氧化碳税率提高至高税率水平,将挥发性有机物中的细颗粒物的前体物纳入环境保护税征收范围,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税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全方位效应。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 大气污染治理 税率 征税范围
[期刊] 征信
[作者]
汪军 朱建军 杨萍 龙俊林
研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评估体系及方法。建立了考虑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信用服务体系建设、社会诚信创建活动等3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绩效评估的灰靶决策方法。以上海市为例,根据上海市信息化年鉴的数据,对"十一五"期间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志华 吴建南
大气污染具有流动性,跨区域特征明显,协同治理至关重要。基于2010-2015年27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法(DDD)研究了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对污染物减排的影响。从全样本分析结果来看,大气污染协同治理降低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工业烟(粉)尘排放量,而此结果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从子样本分析结果来看,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显著降低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但对工业烟(粉)尘排放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城市在促进不同污染物减排时存在差异,减排难度较低的污染物往往被优先完成。从时间效应来看,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对污染物减排的影响存在时滞性,而且这种时滞性在不同污染物减排之间存在差异。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协同治理 政策效果 三重差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逯元堂 吴舜泽 陈鹏 朱建华
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投资力度逐步加大。本文从环保投融资政策、投资规模、投资构成、空间分布、资金来源等方面对"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投资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认为,我国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政策进一步完善,环保投融资渠道逐步拓宽。"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总额为2.16万亿元,相对1.53万亿元的投资需求而言,实际投资超出投资需求6 320亿元。环保投资年度分布上呈现先慢后快的态势,五年计划第一年环保投资增长率较低;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环保投资增长率明显提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环保投资总额的比重达一半以上。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园林绿化投资是重点,占比达42.6%。东部...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投融资 评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长明 李跃
以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包含个人、企业、政府的PSM-DID法检验各类地级城市舆论爆发前后工业废气排放差异。检验表明,存在舆论政策效应的城市主要为产业结构转型阶段的发达地区,舆论政策效应表现出加快工业去污染化作用;雾霾"积重难返"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在于城市转型困境。其次,依据"中心外围"理论初探性地提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理,并对城市大气污染相关程度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大气污染波及带宽为700 km左右,城市间污染波及强度取决于污染量与距离。最后,从城市与区域联防联控两个视角提出雾霾治理中舆论监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佳佳 孙星 张牧吟 蒋平 朱韵 高烁
对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开展温室气体减排和大气污染控制的协同效应的研究对于理解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十余年来国内外进行了大量关于协同效应的研究,包括政策分析、模型应用、案例讨论等,形成了丰富的协同效应理论,为能源和环境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文章对近年来国际层面和中国层面的协同效应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力图反映协同效应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总结现阶段最新研究的特点,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大气污染 协同效应 综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国富 李妍 刘晓丹
基于广义的低碳经济视角,将能源消耗强度低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作为筛选高技术制造业的标准之一,在界定高技术制造业基础上,采用基于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分解技术对天津市各产业部门在消耗能源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PM2.5一次源等主要污染物进行了结构分解分析,研究了各种污染物排放强度、技术水平和最终需求变动各自的影响,并据此测算了高技术制造业对这些污染物减排的贡献度。研究发现,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对这几种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仪器仪表制造业对减排的贡献相对较小,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这几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都在显著增加,化学产品加工业对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也有所增加。通过原因分析,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加锋 岳丽艳 郑林昌 刘倩
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成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单指标协同减排弹性和协同减排协同度等多维度协同减排分析方法,对2013—2019年京津冀地区CO_2排放量与SO_2、NO_x、烟粉尘的排放特征和协同减排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的CO_2排放量整体上处于增长的平台期,三类大气污染物(SO_2、NO_x、烟粉尘)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减排,然而与全国对比,京津冀地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仍面临较大压力。(2)京津冀地区CO_2与SO_2、NO_x和烟粉尘三类大气污染物之间存在不连续的协同减排年份、不稳定的协同减排交叉弹性、中低程度的耦合协同度,反映了该区域协同减排程度均处于较低水平,尚未形成稳定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状态。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引领下,提出如下建议:(1)加快推动污染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从源头上实现产业发展和能源消费的低碳化。(2)将产业结构优化作为推进京津冀减污降碳的主要途径,统筹规划项目布局和产能分配。(3)发展能源替代和节能减排,优化调整京津冀的能源消费结构。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减污降碳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加锋 岳丽艳 郑林昌 刘倩
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成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单指标协同减排弹性和协同减排协同度等多维度协同减排分析方法,对2013—2019年京津冀地区CO_2排放量与SO_2、NO_x、烟粉尘的排放特征和协同减排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的CO_2排放量整体上处于增长的平台期,三类大气污染物(SO_2、NO_x、烟粉尘)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减排,然而与全国对比,京津冀地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工作仍面临较大压力。(2)京津冀地区CO_2与SO_2、NO_x和烟粉尘三类大气污染物之间存在不连续的协同减排年份、不稳定的协同减排交叉弹性、中低程度的耦合协同度,反映了该区域协同减排程度均处于较低水平,尚未形成稳定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状态。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引领下,提出如下建议:(1)加快推动污染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从源头上实现产业发展和能源消费的低碳化。(2)将产业结构优化作为推进京津冀减污降碳的主要途径,统筹规划项目布局和产能分配。(3)发展能源替代和节能减排,优化调整京津冀的能源消费结构。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减污降碳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长明 李跃
以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包含个人、企业、政府的PSM-DID法检验各类地级城市舆论爆发前后工业废气排放差异。检验表明,存在舆论政策效应的城市主要为产业结构转型阶段的发达地区,舆论政策效应表现出加快工业去污染化作用;雾霾"积重难返"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在于城市转型困境。其次,依据"中心外围"理论初探性地提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理,并对城市大气污染相关程度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大气污染波及带宽为700 km左右,城市间污染波及强度取决于污染量与距离。最后,从城市与区域联防联控两个视角提出雾霾治理中舆论监督方面的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