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1)
2023(6530)
2022(5703)
2021(5383)
2020(4729)
2019(10453)
2018(10499)
2017(21190)
2016(12078)
2015(13694)
2014(13850)
2013(14082)
2012(13780)
2011(12660)
2010(13164)
2009(12641)
2008(12676)
2007(11686)
2006(11121)
2005(10571)
作者
(37600)
(30970)
(30723)
(29684)
(19678)
(14804)
(14171)
(11944)
(11842)
(11280)
(10639)
(10487)
(10168)
(10023)
(9848)
(9825)
(9252)
(9146)
(9112)
(9107)
(8038)
(7804)
(7683)
(7199)
(7109)
(7092)
(7033)
(6903)
(6490)
(6229)
学科
(51055)
经济(50987)
管理(32326)
(28059)
(20891)
企业(20891)
中国(17902)
方法(17871)
数学(15747)
数学方法(15474)
(15265)
地方(14196)
(13996)
(13371)
(11572)
(11084)
银行(11060)
(10636)
(9917)
贸易(9906)
业经(9883)
农业(9655)
(9606)
(9318)
金融(9317)
(8530)
地方经济(8518)
(8335)
税收(7978)
(7908)
机构
大学(177138)
学院(175198)
(71743)
经济(69846)
研究(67607)
管理(59938)
中国(54993)
理学(48737)
理学院(48060)
管理学(47148)
管理学院(46822)
科学(40958)
(40674)
(38219)
(36475)
研究所(32032)
(31672)
中心(31032)
(30894)
财经(28023)
北京(27151)
(25037)
(24985)
农业(24814)
(24789)
(24756)
师范(24754)
业大(24521)
(23426)
经济学(21672)
基金
项目(101179)
科学(77733)
研究(74437)
基金(70813)
(62652)
国家(62122)
科学基金(50463)
社会(45063)
社会科(42502)
社会科学(42490)
(39482)
基金项目(36189)
(34878)
教育(34225)
自然(32113)
自然科(31232)
自然科学(31215)
编号(31122)
资助(30629)
自然科学基金(30597)
成果(27991)
重点(23680)
(23432)
课题(23304)
(22520)
(19790)
科研(19319)
(19263)
计划(18719)
创新(18681)
期刊
(91639)
经济(91639)
研究(63490)
中国(41463)
(29452)
(28873)
学报(28300)
科学(25473)
管理(24747)
(23971)
金融(23971)
教育(23456)
大学(20928)
农业(19442)
学学(19154)
业经(14660)
经济研究(14515)
技术(14514)
财经(14162)
问题(13029)
(12268)
(11190)
图书(10614)
理论(9856)
国际(9832)
(9387)
实践(8807)
(8807)
技术经济(8312)
(8237)
共检索到300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毅仁  
"十一五"规划期间,国家将把区域规划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区域规划既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区域上的细化,也不是行业规划在区域上的汇总,而是为解决特定区域的特定问题或达到区域内特定目标而采取或实施的战略、发展思路、政策等。区域规划的内涵决定了区域规划的特点和性质,"十一五"期间加强和重视区域规划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区域重大问题、加速与国际现代管理体制接轨、完善我国规划体系以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的迫切需要。文章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研究确定区域规划编制主体、编制程序及审批主体等问题,加强我国重点区域规划范围的研究,开展新的地区经济发展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爱民  
区域规划从建国以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随着我国发展内外环境的变化、区域问题日益复杂、区域规划职能上升等因素影响,区域规划更是密集出台,受到空前关注,先后经历了探索起步期、密集出台期、稳定发展期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区域规划体现出区域规划类型多样化、覆盖四大区域板块、国家批复具有层次性、中央和地方共同推进等特征,在增强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丰富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突破地方发展经济的体制困境、推动区域内外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区域规划体系、管理实施等方面积累了诸多问题,亟待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加以破解。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殿廷  李瑞  吴昊  
区域规划是一个过程,包括编制、实施、评估及反馈调整等。目前国内普遍存在重规划结果轻规划过程、忽视规划实施评估及反馈调整现象。分析了区域规划评估的必要性,论述了规划评估的内容和方法,结合国家"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反思了区域规划本身在目标制定、重点确定及其在规划实施中的调整问题。建立完善的规划评估制度既是提高规划工作质量的手段,也是改进社会决策、保障区域科学发展的需要;不论规划本身多科学合理,都必须根据区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加以调整;一个好的规划,也应该具有相当的弹性,允许在实践中修正和完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广斌  王喜  王勇  
在国家研究制定“十一五”规划中,区域规划被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但其理论发展长期滞后于区域发展的现实需求。文章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分析了我国区域规划实践弱化的理论、体制等根源,并从区域规划编制组织形式、编制方法和实施管理体制对新时期区域规划的革新提出若干建议,包括:建立区域规划利益协调机制;在部门规划、行业规划、次区域规划的基础上编制高一层次的区域规划;提高区域规划过程管理和理顺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间的职责分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欧阳慧  
目前,无论宏观经济部门,还是学术界,对区域规划都越来越重视。然而,我国区域规划的实践操作还步履蹒跚。原因在于,尚未明确区域规划到底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区域规划应控制什么,不应控制什么。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区域规划的内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曾海鹰  何计文  
区域差距是我国发展的现实,不同时期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将促进区域差距的改变。本文主要用单一指标和系统指标法考察全国31个省市区在2006~2010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差距,通过聚类分析法找到欠发达地区的集合,并进一步分析欠发达地区与我国发展水平产生的差异的主要方面,为下一步制定欠发达地区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严重敏,周克瑜  
本文在讨论了我国区域规划地域单元和区域规划类型的基础上,从城市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三角度,分析论证了跨行政区区域规划的必要性,并提出应重视和解决利益协调机制、政策调控手段、组织管理与政区体制改革四关键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依敏  刘敏  
区域规划历来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导向性内容,其编制工作在我国已经持续进行了几十年,虽然没有阶段性特点的明确分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区域发展格局的日渐变化,区域规划的编制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从区域规划编制的门类拓展、功能完善、内容深化和方法创新4个方面出发,对当前我国区域规划编制归纳总结,对未来区域规划的发展趋势特点预测判断,认为:未来应更加注重与时代发展主题的结合;注重中观操作性和微观落地性;注重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社会功能以及资源环境的有效协调;注重现代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等等,意在为区域规划的编制指明方向,持续强化其战略决策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秀岩  
国际经验表明,高投资率对应的是经济高增长,但过高的投资率会給宏观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我国投资率一直持续高位,“十一五”期间是否要降低投资率?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明确提出了我国“十一五”期间仍需要保持较高的投资率,并运用指标推算法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投资率的的合理区间。针对目前投资率低下的现状,对“十一五”期间如何提高投资效率,提出了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卓元  
本文归纳的13条重大原则和方针,可以说是中央对“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管理工作的深远考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顾海兵  周智高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作用的不断加强,对财政收入的准确预测也越来越重要了。有财政收入水平的准确预测为前提,在制定未来的规划时才能有充分的依据。从1983年我国税制改革(国有企业的利改税)以来,税收已经成为财政收入的主体内容(见表1)。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勤  王林梅  贺宇路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战略,从各地"十二五"规划看,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首次将其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可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广泛共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