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7)
- 2023(9189)
- 2022(7879)
- 2021(7311)
- 2020(6231)
- 2019(13771)
- 2018(14289)
- 2017(27519)
- 2016(15566)
- 2015(17579)
- 2014(18067)
- 2013(17626)
- 2012(16865)
- 2011(15319)
- 2010(15615)
- 2009(14854)
- 2008(14923)
- 2007(13995)
- 2006(12669)
- 2005(11846)
- 学科
- 济(57181)
- 经济(57078)
- 管理(50896)
- 业(41744)
- 企(34843)
- 企业(34843)
- 方法(22069)
- 制(19889)
- 中国(19496)
- 财(19228)
- 数学(18800)
- 数学方法(18535)
- 农(16451)
- 体(13976)
- 银(13573)
- 银行(13549)
- 业经(13000)
- 学(12982)
- 行(12977)
- 融(11543)
- 金融(11536)
- 环境(11377)
- 贸(11308)
- 贸易(11297)
- 易(11053)
- 务(11034)
- 财务(10994)
- 财务管理(10962)
- 体制(10635)
- 企业财务(10349)
- 机构
- 大学(224025)
- 学院(222399)
- 济(90607)
- 经济(88426)
- 管理(79802)
- 研究(78018)
- 理学(66504)
- 理学院(65763)
- 管理学(64552)
- 管理学院(64153)
- 中国(62922)
- 财(49404)
- 京(49105)
- 科学(45478)
- 所(40298)
- 财经(36964)
- 农(36554)
- 江(36035)
- 中心(35890)
- 研究所(35537)
- 经(33183)
- 北京(31794)
- 业大(30783)
- 农业(28696)
- 范(28621)
- 州(28410)
- 师范(28269)
- 院(28267)
- 经济学(27842)
- 财经大学(27010)
- 基金
- 项目(134715)
- 科学(104369)
- 研究(101254)
- 基金(95744)
- 家(83164)
- 国家(82452)
- 科学基金(68998)
- 社会(62958)
- 社会科(59509)
- 社会科学(59497)
- 省(52355)
- 基金项目(49669)
- 教育(47412)
- 划(44405)
- 自然(42759)
- 编号(42250)
- 自然科(41692)
- 自然科学(41679)
- 自然科学基金(40904)
- 资助(39582)
- 成果(37112)
- 部(30856)
- 重点(30569)
- 课题(30473)
- 制(29896)
- 发(28711)
- 创(27483)
- 性(26687)
- 教育部(26340)
- 创新(25897)
共检索到361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朱松丽 韩文科
"十一五"前三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2.2%,标志着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但同时控制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政策仍然存在着定位不清、战略地位不明确、体制机制不健全等缺憾。2020年温室气体控制目标的提出和复杂的国际谈判形势也为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我国应根据形势变化,从"十一五"后期起对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政策作出调整。
关键词:
能源活动 温室气体 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果庆
本文以我国1953—2005年 GDP 与 TEC(总值能源消耗)数据建立 GDP 与 TEC 非线性动力系统(GDP—TECNLDS)模型,其显示 GDP 与 TEC 之间存在相互加速关系,而 GDP 与 TEC 的耦合对 TEC 增长起抑制作用。实验表明,我国若采取最优控制改变 GDP—TECNLDS 运行轨道,就可以更好地实现"十一五"TEC/GDP 下降20%的目标,为此,我国还必须保持 GDP 较高但不过度的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圣 孙雪丽 赵秀勇 陈辉 左漪
在"十一五"期间,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不仅体现了我国环境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也有效地改善了环境质量,同时还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环境保护各项事业的发展。但是随着环保形势的不断变化,与当前形势相比,大气环境总量控制制度仍存在可以进一步完善优化的地方,对其深入分析可以为我国"十二五"环境管理制度提供借鉴。
关键词:
十一五 大气环境 总量控制 优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丁丁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任务,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新的产业革命具有重要意义。所谓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控制,是指依据有关法律和规定,给定一个国家、地区或行业某一时间段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目标,将所有排放源实际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在设定的目标之内。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翔 牛晨
中国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赖于合理的目标分解和落实。欧盟、美国、墨西哥等在分解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方面提出了不同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中国提供了借鉴。中国应首先确定绝对量排放控制目标,适时实行二氧化碳排放年度控制计划,然后通过明确责任主体,将排放控制目标落实到排放实体,并尝试建立市场机制,推动企业逐步降低二氧化碳减排成本,以实现2020年国家排放控制目标。
关键词:
温室气体排放 目标分解 国外经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吉尔伯特·E.梅特卡夫 张进铭 陶然
在历史上,美国习惯于采用"指挥与控制"法来减少污染物排放。然而,这种规制措施会降低产业部门的生产效率。文章引入基于市场机制的两种碳价政策,一是碳税,二是总量控制与交易计划,并对这两种政策选择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对二者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减排效果、促进政府税收、加强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认为采用一种将碳税和总量控制与交易计划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碳价政策,在效率和分配方面要优于"指挥与控制"法。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碳税 总量控制与交易计划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军 尹学伟 魏灵 王子芳 李清虎 张晓春 鲁远源 王秋月 高明
【目的】稻田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之一,耕作方式和水分管理措施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垄作直播方式是一种新型节本增效的水稻种植方式,探索稻田垄作直播下垄沟水分管理对水稻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丰产减排稻作模式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方法】以2019—2021年垄作直播方式下的水稻-萝卜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传统淹水沟灌(TFI:水分高于垄面约5 cm)、控制沟灌1(CFI1:水分低于垄面约5 cm)、控制沟灌2(CFI2:水分低于垄面约10 cm)、控制沟灌3(CFI3:水分低于垄面约15 cm)4个处理,采取密闭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水稻-萝卜生长季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全球增温潜势,同时测定水稻产量、土壤还原性物质、铵态氮和硝态氮等指标,明确既能减少全球增温潜势(GWP)又能增加作物产量的最佳灌水模式。【结果】综合3年试验结果,与TFI处理相比,控制灌溉能显著降低水稻季CH_4累积排放量22.81%—78.47%,其中CFI3效果最显著;CFI2处理显著增加水稻季N_2O累积排放量20.45%—59.90%,CFI3显著降低水稻季N_2O累积排放量12.08%—68.64%,CFI1对N_2O排放量无显著影响。对于萝卜季而言,与TFI处理相比,控制灌溉能显著降低CH_4累积排放量34.87%—53.31%,其中CFI2和CFI3效果最显著;CFI1、CFI2和CFI3处理能显著增加N_2O累积排放量35.00%—120.00%。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控制灌溉和控制灌溉×试验年份的交互作用对CH_4累积排放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控制灌溉、试验年份及控制灌溉×试验年份的交互作用对N_2O累积排放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闵继胜 周力
本文利用江苏省南京、无锡和盐城三地527份生猪养殖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养猪收入、家庭收入构成对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户主的养猪年数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呈显著的负向关系,而养猪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控制意愿呈显著的正向关系;户主的养猪年数、是否接受过生猪养殖技术培训也会影响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控制意愿。因此,政府在加大沼气池建设补贴力度的同时,应依据养猪户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意愿的大小实行差额补贴,进而提高补贴的使用效率,促进生猪养殖过程中的温室气体减排。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晓雨
基于"十一五"期间中央对地方下达的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控制计划,构造环境规制的政策实验,用三重差分法估计了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计划实施后,要完成更高COD减排目标的省份,COD排放密集型产业产值和就业的相对比重都比其他产业减少更多,即存在环境规制更严格的省份向环境规制更弱省份的污染转移,该结论在一系列检验下均稳健。并且这种转移行为在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中期评估和期末考核年份更明显,这表明地方政府存在为考核达标而突击减排的情况。进一步考察污染转移的方向发现,转移既发生在东中西部大区域之间,也发生在大区域内部不同省份之间,其中大区域之间以东部到中西部的转移为主,区域内部以东部地区内部不同省份之间的转移为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兴艳 佘元冠 邵剑华
能源是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做好能源需求预测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能源需求进行预测,为我国制定能源发展规划提供了定量依据。
关键词:
能源 能源需求 需求预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德文
我国“十五”计划期间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城市初步建立了一个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将着力推进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需要从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增加财政投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监管水平,以及做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整体规划等方面着手,解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所面临的若干深层次问题,从而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
[期刊] 预测
[作者]
何建坤 张阿玲 徐青 卢立新
未来能源需求、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对策何建坤,张阿玲,徐青,卢立新(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00084)FutureEnergySystem.GHGEmissionandReductionOptionHeJungkun,ZhangAlong,XuQ...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任力 倪玲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方法检验了中国的CO2排放量与能源消费、GDP、对外贸易、资本形成、人口等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长期内变量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而在短期内,存在着GDP、能源消费、对外贸易、资本形成到CO2排放量等四种单向因果关系,其中CO2排放、能源消费、GDP和资本形成在各自的因果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尤为显著。实证结果也发现能源消费对CO2排放具有加速影响趋势,对外贸易对CO2排放的影响也十分关键,而且变量之间存在着一个稳定的CO2排放方程。相应的政策建议是,中国应该实施低碳经济战略,加快低碳转型,发展低碳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玉举
"十一五"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得到长足发展一是贸易规模迅速攀升,登上一个新台阶。"十五"末期,我国外贸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迅速增加到2万亿美元以上。仅用4年时间,外贸总额翻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