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0)
- 2023(10882)
- 2022(8894)
- 2021(8296)
- 2020(6617)
- 2019(15224)
- 2018(14743)
- 2017(27185)
- 2016(15183)
- 2015(17226)
- 2014(17005)
- 2013(16302)
- 2012(15409)
- 2011(13982)
- 2010(14035)
- 2009(12716)
- 2008(12727)
- 2007(11468)
- 2006(10598)
- 2005(9118)
- 学科
- 济(61142)
- 经济(61083)
- 管理(36146)
- 业(28922)
- 地方(23304)
- 企(21591)
- 企业(21591)
- 中国(19829)
- 农(19157)
- 方法(18754)
- 数学(15863)
- 数学方法(15586)
- 业经(14072)
- 学(13317)
- 农业(13106)
- 财(12290)
- 地方经济(11854)
- 教育(11370)
- 环境(10816)
- 理论(10564)
- 制(10232)
- 和(9162)
- 发(8740)
- 融(8545)
- 金融(8541)
- 贸(8532)
- 贸易(8521)
- 易(8077)
- 划(7946)
- 银(7723)
- 机构
- 大学(205223)
- 学院(203103)
- 研究(76510)
- 济(75882)
- 经济(73970)
- 管理(69878)
- 理学(59190)
- 理学院(58251)
- 管理学(56849)
- 管理学院(56448)
- 中国(55445)
- 科学(48238)
- 京(46077)
- 所(38472)
- 江(38305)
- 财(36361)
- 研究所(35047)
- 农(34641)
- 中心(34587)
- 范(34216)
- 师范(33931)
- 业大(30029)
- 院(28815)
- 北京(28329)
- 财经(27625)
- 州(27469)
- 师范大学(27384)
- 农业(26898)
- 经(24909)
- 省(24240)
- 基金
- 项目(137978)
- 科学(108730)
- 研究(106233)
- 基金(95788)
- 家(83537)
- 国家(82761)
- 科学基金(69899)
- 社会(65580)
- 社会科(61699)
- 社会科学(61677)
- 省(57393)
- 基金项目(50584)
- 教育(50455)
- 划(47908)
- 编号(44530)
- 自然(43155)
- 自然科(42018)
- 自然科学(42007)
- 自然科学基金(41195)
- 成果(38338)
- 资助(37544)
- 课题(34044)
- 重点(32768)
- 发(32664)
- 部(29772)
- 创(28660)
- 年(28014)
- 大学(26812)
- 创新(26626)
- 性(26553)
共检索到327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立彬
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为何要办这样一所的大学?如何办成一所这样的大学?这是每位办学者无法回避但必须认真面对和审慎思考的问题,从中折射出办学者的文化自觉。而这种文化自觉是体现在对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深切感悟、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质性把握、对学校办学基础和条件的深思熟虑,最终落脚在对大学办学目标的定位上。笔者以浙江工业大学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为蓝本,在对"区域特色、全国一流"内涵解读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的策略选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袁强
作为国家战略,"双一流"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对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地方高水平大学的转型发展也将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深入分析"双一流"建设对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转型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真研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双一流” 地方高水平大学 转型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超 樊媛 贾克斌 杜修力
北京工业大学作为一所入选"双一流"建设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在新一轮的学科建设中,围绕学科建设由"211工程"时期的硬件建设模式,向软性的环境建设转变。从宏观上,以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需求为外生动力,以服务地方,成为北京人自己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定位,培育学科创新生长点;从中观上,以实施"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新型学部制为方式,突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从微观上,以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为举措,教学、科研、人才培养齐头并进。在开展一流学科建设的实践道路上,北京工业大学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追求和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浩淼 刘宇陆 王瑛
我国应用型高校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通过对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系统审视,在把握目前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基础上,阐述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战略定位及遵循的基本原则,构建了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目标及其实现的闭环耦合机制模型,为地方高校向高水平应用型高校迈进提供了方法引导和路径支撑。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 目标定位 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小年
确立国内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体现了新时代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自觉追求卓越、勇于改革和探索的发展思路。本文在对建设国内一流研究型大学需求分析和内涵解读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国内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地方高水平大学 办学定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轩兴荣 李柏林
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如何按照"双一流"要求发展,实现自身的建设目标,需要学校统筹谋划,将自身置于世界的坐标中自我审视、自我定位、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标准为指引,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举措,推进学校的建设,实现自我彰显、自我提高。研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简述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战略设计与发展策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广林
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对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领域,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对于促进科技发展和经济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世界一流学科的标准和生成逻辑,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重应用技术研究轻基础理论研究、传统学科突出而相关学科薄弱严重阻碍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过程中,要兼顾创建世界一流与服务国家发展,以优势特色学科为抓手,在重视应用技术研究、攻克行业关键技术难题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同时,也应注重基础性研究,产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创性理论成果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要以优势特色学科为龙头,着力提高相关学科建设水平,构建互利共生的学科生态体系,在高原上筑高峰,应该是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应然选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勤
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有三个质点:地方性、高水平、特色化,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应立足三种路径:立足地方性,促进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协调发展;坚持高水平,促进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全面发展;打造特色化,促进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地方性 高水平 特色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浙江工业大学中小企业创新管理研究团队,形成于2012年,团队负责人为陈衍泰教授,团队成员主要有13人,包括池仁勇教授、吴宝教授、程聪研究员、王黎萤教授、张光曦副教授等。主要从事企业创新管理、战略管理、数字化转型等相关研究。研究团队立足浙江、扎根中国、面向全球,旨在构建国内民营(中小)企业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智库建设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成为本领域建设和社会服务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建
行业特色型大学是面向重点行业的知识创新基地、技术创新基地、人才培养基地。新形势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行业特色型大学新的发展,就是要用科学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过去、研究现在、谋划未来,深入思考"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好教育"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样两个根本问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日华 乐传永
在当前我国的"双一流"建设中,高层次人才对加快地方大学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这些大学在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需求规划、招揽方式、权力行使以及价值导向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为破解这些困境,亟需转变人才引进规划的常规思维,以"先人后事"理念引领高层次人才引进需求;建立国内人才市场回归"学术本位"的制度体系;健全海外市场保障,构建实施差异化"走出去"战略的新格局;进一步强化学校层面对人才的监管甄别;进一步完善政府项目实施。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地方大学 高层次人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鲍健强
文章通过对浙江工业大学50年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发展现状的理性思考和发展目标的科学认识,凝炼了浙江工业大学的办学特色:一是以"浙江精神"办学,即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具体特征为:确立办学的新思路和新理念;实践现代"工程化"教育的新思想;构建大学管理的新体系;二是与浙江经济互动,即主动适应、有效服务,具体表现为:满足社会需求,成为浙江省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产学研结合,成为浙江省科技研发的创新基地;开展软科学研究,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关键词:
浙江精神 办学特色 大学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光旭 姚若侠 孔祥利
师范类高水平大学在国家实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中,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师范类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流学科,不能脱离中国国情,必须彰显中国特色。在师范类高水平大学教师教育特色与综合性、研究型并不矛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卓君
与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部署相呼应,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呼声趋于强烈。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建设高教强国中举足轻重,把这批大学进一步办好办强已时不我待。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战略的实施,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高潮。"新江苏"的"新"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就是要实现江苏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转变,具体到高等教育领域就是要实现由"高教大省"向"高教强省"的跨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华伟
教育行政部门对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大学开展评估,可整合现有评估项目,从强化评估引领、细化评估分类、聚焦相关利益群体、合理使用评估结果等方面,深入推进综合评估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综合评估 教育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