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5)
2023(6338)
2022(5015)
2021(4985)
2020(3600)
2019(8230)
2018(8081)
2017(12251)
2016(7635)
2015(8470)
2014(8414)
2013(7165)
2012(6616)
2011(6069)
2010(6404)
2009(5267)
2008(5049)
2007(4644)
2006(4269)
2005(3893)
作者
(17122)
(14264)
(14026)
(13586)
(9245)
(6792)
(6480)
(5607)
(5245)
(5063)
(4957)
(4811)
(4483)
(4434)
(4424)
(4409)
(4345)
(4217)
(4180)
(4000)
(3707)
(3538)
(3400)
(3369)
(3274)
(3251)
(3155)
(3124)
(2879)
(2874)
学科
教育(19925)
(16528)
经济(16501)
中国(13780)
管理(12817)
(12606)
(9840)
企业(9840)
理论(7853)
(7402)
教学(6630)
(6252)
(5766)
业经(5248)
发展(5229)
(5105)
农业(4881)
(4698)
技术(4224)
方法(4133)
思想(4008)
政治(3963)
研究(3903)
(3818)
(3693)
思想政治(3632)
政治教育(3632)
治教(3632)
德育(3581)
地方(3391)
机构
大学(93926)
学院(90114)
研究(35367)
教育(28967)
(26596)
管理(25866)
经济(25675)
(24360)
师范(24277)
理学(21762)
(21689)
理学院(21352)
管理学(20833)
管理学院(20617)
师范大学(20083)
中国(19880)
科学(19341)
(16796)
(15396)
研究所(15052)
职业(14989)
北京(14855)
中心(14697)
技术(14596)
(14559)
(13100)
(11881)
教育学(11263)
财经(11036)
研究院(10638)
基金
项目(56874)
研究(52778)
科学(46321)
基金(36645)
教育(32660)
(31426)
社会(30879)
国家(30518)
社会科(28751)
社会科学(28742)
编号(24881)
科学基金(24765)
成果(23888)
(23566)
(22188)
课题(20958)
(18685)
基金项目(17812)
规划(15624)
项目编号(15060)
(14804)
重点(14650)
(14169)
(14159)
(13930)
资助(13435)
教育部(13096)
(12886)
(12811)
阶段(12781)
期刊
教育(50159)
研究(38812)
(32730)
经济(32730)
中国(31538)
职业(12706)
学报(11830)
技术(11441)
(10901)
大学(10833)
科学(10600)
(10145)
管理(9637)
技术教育(8294)
职业技术(8294)
职业技术教育(8294)
学学(8281)
农业(7209)
(6905)
论坛(6905)
高等(6060)
(5788)
金融(5788)
(5731)
图书(5676)
业经(5578)
成人(5388)
成人教育(5388)
财经(5364)
高等教育(5330)
共检索到152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尤莉娟   陈鹏  
“匠人之师”理念和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有着内在契合点。新时代,“匠人之师”教育家精神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价值追求。“匠人之师”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包含六点:执着与坚守事业的理想信念、专注与投入教学的道德情操、力行与勤思实践的育人智慧、深潜与探寻研究的躬行态度、关爱与引导学生的仁爱之心、发展与赓续精神的弘道追求。为生成新时代“匠人之师”教育家精神,建议强化职前培养,筑基为师的教育智慧;深入企业实践,积蓄为师的教学深度;构建教学共同体,积聚为师的教学广度;稳固投入持续力,积淀为师的教育情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鹏  
全人教育旨在通过全方位的教育铸就真、善、美的完满发展的职业人。对于一国工匠而言,求真可以促进技能更加高明,求善可以促进技能更加高尚,求美可以促进技能更加高贵。在新的时代,要铸就匠人之健全人格,必须强化职业学校内涵建设,并构建纵向一贯的终身育人框架和横向融通的协同育人体系,实施全方位育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丰   白宗颖  
教育家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教师提出的殷切希冀。在教育家精神引领下,职教教师培养强调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以及弘道追求等具有独特的本质内涵,并在推动教育强国战略实施、优化职教教师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提升职教教师队伍的立德树人能力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价值追求。应发挥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作用,通过优化教师培养顶层设计,探索技术与教育相融合的培养模式;构建教师培养的全过程体系,促进双师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紧密结合;营造培养教师的社会支持环境,形成政校企协同育人整体合力等举措,创新职教教师培养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玲  
探讨教育家精神与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理论逻辑与路径。教育家精神的道德引领和工匠精神的技能追求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家精神与工匠精神不仅共同塑造着职业教育教师道德引领与技能追求的整体精神气质,同时还促进职业教育教师实现技能传承与弘扬职业精神、提升教师的职业尊严与责任感、实践全人教育的理念。尽管历史演进为这两种精神融入职教师资培育提供了文化基础,院校也进行了很多的探索与实践,但是将两种精神融入师资培育全过程的成熟培养模式尚待形成。建议通过价值文化引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校企协同培育以及持续发展与评估等四条路径,实现这两种精神在职教师资培养中的全面融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汉荣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工匠精神"的培育成为职教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诉求。当前,正在全国职业院校展开试点的现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培育与传承又有着诸多契合点。解构"工匠精神"的内涵,找到现代学徒制的当下价值,无疑将有力推动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与职教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胜晖  
中国式绿色职业教育是价值追求、内容选择和持续创新过程的有机统一。中国式绿色职业教育的提出是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传承与超越,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创新与发展,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积极回应与主动作为。新发展阶段,应着重完善现代绿色职业教育制度框架,加快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绿色职业教育融合融通发展机制,全面打通绿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通道;深化职业教育“三教”绿色改革,进一步提升绿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海水  徐莉  
新时代赋予了企业家精神新的内涵。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包括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工匠精神等多方面内容。实体机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民族文化以及企业家自身素质等会对企业家精神的形成产生影响。培育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应从坚持党的领导、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引导作用、提升企业家素质、积极支持企业家走出去等多方面努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刚  
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特质是具有一种"教育精神",并能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因此没有必要区分教育家与教育学家,因为在其内在特质上两者是完全一致的;也不必把教育家视为一个高不可攀的层次,只要他们具有教育精神并坚守初心,他们都在履行教育家的角色。教育精神包括"无差别性"、"真诚性"、"导引性"和"反思性"四个方面。今天提出并讨论教育精神,旨在从规范性维度应对教育活动的不确定性,并重构教育共同体的专业承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云河  王靖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育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是孵化制造业急需的大国工匠的重要渠道。基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工匠人才培养,主要可依凭三条路径:内发型实践进路、外发型实践进路及综合型实践进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文  谭璐  
新时代工匠精神拥有了全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精益求精的极致追求、沉静执着的恪守之心、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以及技道合一的崇高境界。新时代加强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应以"双轮驱动"为导向,营造有利于工匠精神传播和发展的环境;以"三元文化"为依托,构建集教育链、就业链与产业链为一体的工匠精神培育生态;以"四进"工程为载体,打造完善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以"五位合一"为保障,实现工匠精神培育的全流程化运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芬芳  刘晶璟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工匠型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基于对近四年我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梳理,运用政策分析、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类型、工匠型人才、现代工匠精神、工匠型人才培养路径进行系统分析后提出,现代工匠精神核心内涵包括七个方面:精益求精的严谨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高职院校将主要通过以下四个路径培养工匠型人才:以目标为导向,将现代工匠精神的目标置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系中;以实践为导向,将现代工匠精神的培育落实到不同层次的产教融合中;以价值为导向,将现代工匠精神的价值观贯穿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以文化人,全面推进现代工匠精神在校园文化、专业文化中融合融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匡瑛  
我国正在向智能化时代迈进,且呈现出三大核心特征,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在这一新背景下,强调工匠精神将有利于打破三大壁垒,发挥不同以往的重要作用。正是在此新的背景下,其意涵也随着时代要求发生流变,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涵盖了"守"、"求"、"创"、"合"四个方面。为此,在培育路径上要转变功利取向,关注技术的人文向度和人的整体性育成;聚焦创新能力,推动习得性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借助普职渗透和职业体验,搭建工匠精神的成长阶梯;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助力持之以恒、追求卓越品质之陶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章荣  
职教领域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具有鲜明的教育家精神特质。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家精神的阐释,对2010年以来的职教领域24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材料进行分析,将他们身上彰显的精神品质凝练概括为:钟情职教、志在强国的理想信念;涵养师德、以身立教的道德情操;深耕教学、科研育人的育人智慧;勇于挑战、追求卓越的躬耕态度;关爱学生、筑梦成才的仁爱之心;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弘道追求。职教领域教育家精神特质的生成得益于“需求-改变”“信念-支撑”“实践-养成”“价值-驱动”的实践机制,其培育路径为:榜样示范,引领职教教师热爱职教;尊师重教,提升职教教师职业地位;强化实践,提升职教教师专业素养;筑牢保障,支持职教教师笃志从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宁   符刚  
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对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明确了总体要求,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应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感染力。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应从理想信念、精神力量、行为准则三个层面准确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其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构建“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把握知信行循序渐进的内在转化逻辑,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法与载体,推动爱国主义与技能教育融合共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常亚慧  李永康  
传统中作为引导者与价值传承者的"师者"身负多种职能,其中要者乃在于道德和神启,专业能力居于次位。教师专业化则秉持"专业教师"之现代教师观,强调作为专门职业的教师所应具备的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其根源是现代社会所信奉的工具理性。由此,教学工作变成了一项技术任务,教师则成了"匠人"式的普通职业者。教师专业化在两种不同的教师观之间产生了内在张力,受此影响的教师教育又加剧了这一情况。谨防表层专业化、确立合理教师观、革新教师教育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