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94)
- 2023(9043)
- 2022(7519)
- 2021(7145)
- 2020(5863)
- 2019(13419)
- 2018(12963)
- 2017(25515)
- 2016(14015)
- 2015(15275)
- 2014(15471)
- 2013(15071)
- 2012(14343)
- 2011(13125)
- 2010(13613)
- 2009(12702)
- 2008(12857)
- 2007(11514)
- 2006(10469)
- 2005(9670)
- 学科
- 济(58578)
- 经济(58508)
- 管理(38250)
- 业(37685)
- 企(30244)
- 企业(30244)
- 方法(24464)
- 数学(20521)
- 数学方法(20191)
- 学(18615)
- 财(16197)
- 农(16072)
- 中国(15696)
- 业经(11997)
- 理论(11512)
- 地方(11361)
- 制(11259)
- 策(10983)
- 农业(10814)
- 贸(10545)
- 贸易(10540)
- 银(10328)
- 银行(10298)
- 易(10216)
- 融(9974)
- 金融(9973)
- 行(9898)
- 务(9190)
- 财务(9171)
- 财务管理(9155)
- 机构
- 大学(209083)
- 学院(206224)
- 济(86486)
- 经济(84662)
- 研究(75900)
- 管理(74930)
- 理学(64066)
- 理学院(63261)
- 管理学(62087)
- 管理学院(61681)
- 中国(55913)
- 科学(46771)
- 京(44050)
- 财(43498)
- 所(39414)
- 农(35901)
- 研究所(35884)
- 财经(33873)
- 中心(33202)
- 江(32290)
- 经(30823)
- 业大(29393)
- 范(29117)
- 师范(28826)
- 农业(28261)
- 经济学(28120)
- 北京(27576)
- 院(27234)
- 州(25252)
- 财经大学(25202)
- 基金
- 项目(132953)
- 科学(104951)
- 基金(97574)
- 研究(96257)
- 家(86273)
- 国家(85572)
- 科学基金(71976)
- 社会(61434)
- 社会科(58177)
- 社会科学(58164)
- 省(50526)
- 基金项目(49732)
- 自然(46388)
- 自然科(45315)
- 自然科学(45298)
- 教育(44987)
- 自然科学基金(44544)
- 划(43515)
- 资助(40872)
- 编号(37951)
- 成果(33501)
- 重点(30906)
- 部(30270)
- 发(28673)
- 课题(27297)
- 创(27202)
- 性(26653)
- 国家社会(25833)
- 教育部(25785)
- 创新(25500)
共检索到314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刚
"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新的增长理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重农主义到亚当.斯密,以及现代人们对传统经济增长观的认识与反思,都为"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学源基础。而收入差距过大、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以及增长价值观的紊乱等构成了"包容性增长"提出的现实背景。"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是多元的,其理论框架除了注重通过"共同参与"消除或缓解贫困外,还应包括通过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重构经济增长价值观等内容。倡导"包容性增长"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平等发展、代际间公平发展以及消除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其他经济社会问题等目标。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臻 赵忠璇
包容性增长本质上是协调和共享的增长,其逻辑起点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并以此推进社会的进步。包容性增长的价值目标就是实现社会和谐,降低经济增长进程中的不稳定性,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协调处理好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和和谐性,政策指向应围绕这个目标加以展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志雄 肖卫东 詹琳
增长根源与增长后果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两大主题,包容性增长实质上就是一种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过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使增长成果能广泛惠及所有民众的发展理念和理论体系,它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是有机地把增长过程和增长结果统一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包容性增长理论有着四个层面的基本要义:经济增长、权利获得、机会平等、福利普惠;同时,也蕴涵着三个层面的宏观政策:培育和提升人力资本使民众获得人力资本价值公平;增强制度设计与政策制定的公平性使民众获得市场竞争环境公平;建立公平的防护性保障体系使民众获得社会保障价值公平。为推行和实践包容性增长战略,还要求聚焦于累积型、创新型、分配型、稳定型和就业型五类政策的实施。作...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机会平等 政策内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荣鑫
贫困的持续存在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威胁和挑战,因而理所当然成为联合国、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必须共同面对和致力解决的问题。贫困减除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对贫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龙龙 李杰
贫益式增长与包容性增长是人的发展经济学领域最新提出的两个概念,旨在重铸第三世界国家新世纪以来的发展目标。消除贫困,促进穷人的全面发展和倡导全社会机会平等、成果共享分别是贫益式增长和包容性增长的本质要求。第三世界各国政府可通过实施一揽子益贫式和包容性政策工具改变原有发展路径,彻底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和两极分化的发展格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茜 廖甍 张红兵
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中枢节点”和“传输纽带”,对激活城市包容性增长与绿色偏向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宽带中国战略视为网络基础设施的外生政策冲击,并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非期望产出的Super-EBM模型,对知识流动与包容性绿色增长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从知识流动视角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发现,第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在非资源型城市更为明显;第二,知识流动是网络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重要中介机制,该中介机制通过地形起伏度、方言多样性指数等工具变量系统识别后仍然成立;第三,绿色创新与创业活力是网络基础设施驱动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调节中介机制,两者均能够强化知识流动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促进作用;第四,城市间知识流动能够进一步推进市场有效整合,使得网络基础设施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机制影响存在明显的链式传导作用。上述结论更深层次地打开了知识流动传导机制黑箱,能够为网络基建规划与城市转型方案提供重要借鉴和政策启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祖云 严燕
"三螺旋"是解释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协同创新的一种理论框架。在中国的国家理论创新中,也存在着一个类似的"三螺旋"力量,即国家理论创新的"三螺旋"模式。通过"包容性增长"与"包容性发展"的个案考察,这一模式可以清晰地获得表达,即基于社会问题的"政治发动",它是国家理论创新的引擎;处于广度舆论动员地位的"媒体关注";处于深度理论思考地位的"学术研究"。这三者以螺旋状之关系共同构筑了中国国家理论创新的发生机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潘雅茹 罗良文
本文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模型,对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门限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廉洁度、基础设施投资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廉洁度和基础设施投资均对包容性增长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但现阶段廉洁度水平削弱了基础设施投资对包容性增长的提升作用,且上述结论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基础设施投资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存在廉洁度门槛,不同廉洁度水平下,基础设施投资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高廉洁度时基础设施投资显著促进了包容性增长的提升,而低廉洁度时基础设施投资显著阻碍了包容性增长的提升,且相对于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而言,一般性基础设施投资对廉洁度的要求更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勋 万广华
本文首次提出一个分析包容性增长的实证研究框架,把收入决定因素(包括政策)所带来的收入增长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置于同一个框架里进行评估。考虑到基础设施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角色,本文将这个新框架运用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以估算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座机电话和自来水等农村基础设施总体上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帮助缩小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更重要的是,收入较低的群体从农村基础设施中获益更多,这意味着农村基础设施还可以改善农村内部的收入不均等。因此,中国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包容性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这些基础设施是农村居民获取人力资本(教育和经验)回报的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志刚
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税收政策的主题是结构性减税,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税收政策导向应适当调整。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提出是人们对经济增长理论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这一理念为我国今后的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要符合包容性增长的要求,税收政策应该注重扩大内需,注重公平收入分配,注重促进就业。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税收政策 机会平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路春城 黄志刚
结构性减税是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积极财政政策中的重要一环,该政策的目的不应局限于通过"减税"来刺激经济增长。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结构性减税政策的采用应更加注重税制的完善,符合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提出是人们对贫困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减税是世界税制改革的大趋势,今后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采取应在减税的同时更加注三个方面:一是公平收入分配,二是促进就业,三是有利于环保,这才符合包容性增长的要求。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结构性减税 社会保障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学义
人口转变、人口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介绍了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研究的基本思路,确立了核心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主体内容,并针对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差异,指出了人口转变、人口政策影响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区域性研究应把握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彩平 罗丞志
本文利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算了2007—2020年间284个城市的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并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且政策具有推广与累积效应;城市技术创新和居民就业规模是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促进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重要机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促进效应,在具有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非资源依赖型的城市更为显著。此外,低碳试点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包容性绿色增长产生了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彩平 罗丞志
本文利用定基极差熵权法测算了2007—2020年间284个城市的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并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且政策具有推广与累积效应;城市技术创新和居民就业规模是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促进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重要机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促进效应,在具有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非资源依赖型的城市更为显著。此外,低碳试点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包容性绿色增长产生了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许薛璐 王文
利用CFPS数据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基础型人力资本(正规教育)和扩展型人力资本(信息获取与自我学习)的可能作用。基于HDFE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数字基础设施能够通过提升扩展型人力资本积累推动收入增长,并显著降低高-低收入群体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包容性增长,但城乡收入差距有效收敛依赖于基础型人力资本水平的不断提升。基础型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越高,数字基础设施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