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69)
- 2023(16989)
- 2022(14517)
- 2021(13605)
- 2020(11594)
- 2019(26068)
- 2018(25987)
- 2017(50411)
- 2016(27456)
- 2015(30593)
- 2014(29987)
- 2013(29622)
- 2012(26749)
- 2011(23819)
- 2010(23998)
- 2009(22640)
- 2008(22149)
- 2007(19572)
- 2006(17103)
- 2005(15243)
- 学科
- 济(115060)
- 经济(114931)
- 业(99683)
- 管理(92325)
- 企(89679)
- 企业(89679)
- 方法(52014)
- 数学(42113)
- 数学方法(41402)
- 业经(34159)
- 农(33826)
- 财(32054)
- 中国(26838)
- 务(23644)
- 财务(23564)
- 财务管理(23534)
- 农业(23501)
- 企业财务(22264)
- 理论(22079)
- 技术(21586)
- 学(21209)
- 制(21109)
- 地方(21025)
- 和(20687)
- 贸(19697)
- 贸易(19684)
- 划(19589)
- 环境(19296)
- 易(19081)
- 策(17801)
- 机构
- 学院(387455)
- 大学(380904)
- 管理(157779)
- 济(154373)
- 经济(151096)
- 理学(136471)
- 理学院(135030)
- 管理学(132474)
- 管理学院(131791)
- 研究(124202)
- 中国(94142)
- 京(81249)
- 科学(77326)
- 财(69572)
- 农(63820)
- 所(62268)
- 业大(58198)
- 江(57252)
- 研究所(56478)
- 中心(56113)
- 财经(55711)
- 北京(51070)
- 经(50580)
- 农业(49826)
- 范(48538)
- 师范(48126)
- 州(46451)
- 院(45628)
- 经济学(44280)
- 商学(41847)
- 基金
- 项目(261653)
- 科学(207006)
- 研究(192478)
- 基金(189448)
- 家(164286)
- 国家(162860)
- 科学基金(141677)
- 社会(120492)
- 社会科(114107)
- 社会科学(114074)
- 省(104349)
- 基金项目(100169)
- 自然(93210)
- 自然科(91073)
- 自然科学(91054)
- 自然科学基金(89410)
- 教育(88505)
- 划(86181)
- 编号(79552)
- 资助(78360)
- 成果(62679)
- 重点(58416)
- 部(56577)
- 创(56373)
- 发(56001)
- 课题(54113)
- 创新(51982)
- 科研(49573)
- 项目编号(49020)
- 国家社会(48669)
- 期刊
- 济(174427)
- 经济(174427)
- 研究(109776)
- 中国(71780)
- 管理(62697)
- 农(59156)
- 学报(57004)
- 财(55119)
- 科学(54388)
- 大学(43552)
- 教育(42199)
- 学学(41301)
- 农业(41217)
- 技术(36801)
- 业经(31946)
- 融(30982)
- 金融(30982)
- 经济研究(27011)
- 财经(26608)
- 业(23676)
- 经(22883)
- 问题(21939)
- 技术经济(21135)
- 科技(19020)
- 现代(18807)
- 商业(18330)
- 图书(17888)
- 统计(17673)
- 版(17409)
- 理论(17266)
共检索到565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霜 周凤娇 张金龙
生态工业园区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突破资源困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借鉴"势"的定义,本文主要从主客观因素和合作主体之间能力结构匹配性及耦合性两个不同的角度,构建了完整的工业企业合作的企业生态势模型,得出生态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最优选择战略,并结合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企业生态势 企业合作 生态工业园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志军 金志芳
生态工业园区是工业园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生态工业园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来设计工业园区的物流和能流,企业之间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关系,废料得到充分利用,具有生产成本优势。企业进驻生态工业园区,并在资源的使用、信息交流和副产品利用方面建立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共生网络,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获取交易费用优势。生态工业园区企业还具有资源集成共享优势及企业创新优势。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共生 竞争优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冰
生态工业园企业关系具有典型网络性特征,园区内企业间关系表面上呈现为一种经济交易行为,而这种经济交易行为是否高效率的深层次原因却是经济交易行为所嵌入的区域社会关系网络。文章试图从企业间贸易关系、社会关系(非贸易关系)的角度,深层次、全面论述生态工业园区企业关系治理的结构安排。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子舟 贺昌政
工作场所学习,是指发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习者与专家、同事互动,为取得对组织与个体有意义的结果,而习得工作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的过程。工作场所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人们思考、行动就是在学习,如工人练习操作是学习,了解组织
关键词:
工作场所学习 人力资源开发 情境学习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广明 罗松
本文建立结构分解分析(SDA)模型,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为例,定量分析了2001-2010年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驱动因子和效应。结果表明,土地因子对生态工业园区资源环境压力的效应为正,相对较小且稳定,而效应随园区经济发展逐渐减弱则说明土地开发不再是造成资源环境压力的主要因素;经济因子的效应为正且逐年增大,是园区资源环境压力的主要动因,表明典型园区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破坏;技术因子的效应为负,相对较大且稳定,但随着园区经济因子正效应的逐渐增大,技术因子负效应开始抵消不了经济因子的正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吉平
可持续发展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标志着人类文明新型发展道路的开辟。但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城市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工业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复杂尖锐。文章通过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的阐述,探讨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作用、原则,提出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建议及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毛瑜 张龙江 张永春 蔡金榜 陶然
生态工业园区既是推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途径,也是生态工业的重要实践形式。文章阐述了生态工业园区的定义及特征,回顾了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理论研究进展及实践概况,总结了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主要措施和经验,分析了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提供理论服务。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进展 展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丽峰 李丹
目前,我国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资源危机日益凸显,生态安全日益严峻,这些都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为了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提出了循环经济理论,用来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环境与生态问题。而生态工业园区作为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大势所趋。传统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海军
在介绍分析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内涵、特征和要求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与改造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园区 生态化 建设与改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久田
本文以鲁北生态工业园区为案例 ,从产业链有机构成、工业生态系统集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总结 ,提出了未来鲁北生态工业园区延伸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鲁北 生态工业园区 案例研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志军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园区内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次利用。生态工业园区有主导产业链型、多产业关联共生型、全新混合型等三种模式。生态工业园区在我国还存在一些政策障碍和制约因素,我国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恶性竞争,园区产业定位模糊,不利于其产业生态化的形成。应高起点地规划设计生态工业园区,建立促进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激励机制及运作机制,完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条件及管理体系。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园区 产业生态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曾辉祥 王一羽 王冬琳 甄婧茹
探索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生态工业园区"物质流-价值流"一体化分析范式,成为加快推进绿色企业与绿色园区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鉴于此,为了将循环经济资源价值流分析方法延伸至生态工业园区层面,在深入剖析分室模型与园区资源价值流分析耦合机理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了基于分室模型的园区二维评价模型;进一步的,以NX工业园区的固体废弃物再制造产业链为例,围绕物质交换与价值流转进行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将分室模型引入循环经济资源价值流分析体系,既有助于优化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实施效果评价决策方法,也对园区循环经济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二旺 田越
园区管理是生态工业园运行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介绍了美国的双组织管理、欧盟的多样化管理与日本产学官一体化管理模式,以及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条块管理模式,并从政府、企业、居民和行业协会与民间组织在园区管理中所发挥作用进行国内外对比研究,旨在总结国外生态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金平 刘巍 李星 赖玢洁 陈吕军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已逾10年。本文综述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概况,总结了其发展特点和实践启示,构建了中国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发展模式图,以期对1 50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生态化发展提供借鉴。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有标准可依,依标准建设,据标准考核,示范试点带动,建立长效机制"的发展路线图,由政府、市场和企业三个方面共同推进,从微观、产业集群、园区和社会四个层面建设实践。微观层面,以企业为主体,通过理念革新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生产力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产生量。产业集群层面,引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构建"园中园"的发展模式,提升竞争力和环境管理。园区层面,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