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0)
- 2023(10221)
- 2022(8224)
- 2021(7558)
- 2020(6099)
- 2019(13897)
- 2018(13649)
- 2017(25732)
- 2016(14128)
- 2015(16052)
- 2014(15715)
- 2013(15483)
- 2012(14399)
- 2011(13338)
- 2010(13237)
- 2009(12132)
- 2008(12009)
- 2007(10673)
- 2006(9832)
- 2005(9126)
- 学科
- 济(63557)
- 经济(63490)
- 管理(36886)
- 业(34486)
- 企(26864)
- 企业(26864)
- 中国(24235)
- 方法(22759)
- 数学(19897)
- 数学方法(19698)
- 农(16724)
- 业经(13599)
- 地方(13479)
- 贸(13318)
- 贸易(13308)
- 易(13016)
- 学(12280)
- 财(12151)
- 制(12040)
- 农业(10940)
- 发(10706)
- 银(9716)
- 银行(9688)
- 环境(9543)
- 行(9406)
- 策(9193)
- 划(8999)
- 融(8973)
- 金融(8973)
- 体(8699)
- 机构
- 大学(204849)
- 学院(201506)
- 济(90385)
- 经济(88610)
- 研究(82877)
- 管理(71421)
- 中国(62273)
- 理学(60489)
- 理学院(59626)
- 管理学(58670)
- 管理学院(58282)
- 科学(49395)
- 京(46735)
- 所(42559)
- 研究所(38757)
- 财(38373)
- 农(37041)
- 中心(34928)
- 财经(30556)
- 院(30410)
- 北京(30322)
- 江(29820)
- 农业(29508)
- 业大(29413)
- 经济学(29371)
- 经(28120)
- 范(27549)
- 师范(27231)
- 经济学院(26292)
- 科学院(25736)
- 基金
- 项目(133724)
- 科学(105835)
- 基金(99622)
- 研究(94385)
- 家(89842)
- 国家(89209)
- 科学基金(74589)
- 社会(62529)
- 社会科(59389)
- 社会科学(59374)
- 基金项目(51120)
- 省(48048)
- 自然(47825)
- 自然科(46770)
- 自然科学(46753)
- 自然科学基金(45939)
- 划(43618)
- 教育(42290)
- 资助(41145)
- 编号(35269)
- 重点(31217)
- 发(30521)
- 部(30432)
- 成果(29117)
- 国家社会(27627)
- 中国(27215)
- 创(27037)
- 课题(26284)
- 教育部(25700)
- 创新(25536)
共检索到318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明星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速度和世界同期相比已经很快,也并不滞后于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不应成为我国城市化的长期目标,通过加速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往往达不到预期目标,城市化发展需要多维支撑系统。"十二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我国城市化应适时提出健康城市化(或新型城市化),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玉和 孙作人
内需不振、城乡发展不协调等问题的积累,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重大问题——城市化严重滞后。本文探讨了城市化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引擎作用,通过对城市化滞后的判断和"十二五"城市化滞后压力释放相关测算,"十二五"期间使年城市化率达到1.2%±,能够拉动GDP增长3.6%。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应该转移到以城市化为中心重构发展模式上来,最终形成集约化的城市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锦华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目前北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还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除东北亚经济圈外,还应构建以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国和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管区为核心地带的北亚经济圈。构建北亚经济圈对于中国21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能源资源战略、水资源战略、生态保护战略、低碳经济战略、欧亚通道经济战略和未来的"北冰洋时代"战略,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构建北亚经济圈也将对内蒙古自治区在国家发展中战略地位的提高和全面对外开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构建北亚经济圈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关键词:
战略 北亚 经济圈 内蒙古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樊纲
中国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特征,一是国内需求而不是供给能力的增长,将起更为主要的作用,二是必须重视缓解社会矛盾。城市化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满足内需具有重要作用。而农民进城为本质的城市化进程,也将为缓解社会矛盾提供条件。要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双轨制逐步实现农民市民化,有效利用农民宅基地和闲置土地,解决城市收入差距问题,加强职业教育以更多地创造就业,鼓励发展大城市,统筹发展城市硬件系统,并制订全国城市化发展规划。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勤勇 唐安国
作者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用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分析它。作者在讨论若干相关问题的基础上,联系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战略性的抉择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征平 俞晓玲
城市化动力问题, 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与速度的重大问题。新中国建立之后, 由于其城市化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政治抉择, 因而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客观经济规律的内在作用, 也使整个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其工业化发展水平。在今天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 其城市化动力模式对市场机制作用的吸纳, 亦成为当前加速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城市化 动力模式 产业 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肖金成 申现杰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既是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也是现代化的主要动力。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我国工业化需满足更高的后发赶超要求,信息化肩负弯道超车的重要使命,城镇化事关经济内生动力生成,农业现代化则最具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在空间落实上采取效率优先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从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类型出发,推动最具潜力和最具优势的地区率先实现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质量变革,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为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率先探索和引领示范作用。区域重大战略的六大区域有三个位于东部地区,一个位于西部地区,两个横贯东中西三大地带,在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分别承担不同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区域重大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非简单的从属关系,两者并行不悖,均是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凯 刘向东
"十二五"时期,中国对外投资战略规划是中国全球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未来5~10年,对外投资的总体规划应以"十二五"规划为切入点,实现对外直接投资流出和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趋向平衡的总体目标,具体可分三步走。第一步,从2010年年初至2012年年初,有重点地让有条件的企业率先"走出去",多出现几家全球性的五百强跨国公司。第二步,从2012年年初至2015年年末,形成一个"多条腿"相联合"走出去"的清晰脉络,出现几条完整的全球产业链。第三步,从2016年至2020年或更长时期内,形成各类机构全面"走出去"的战略格局,出现较完善的全球生产服务体系。围绕上述阶段性分步目标,文章提出,中国企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茂林
聚集式发展:湖南及中西部城市化战略抉择王茂林“九五”到2010年期间,随着开放内移和国家宏观区域倾斜政策的调整,中西部地区面临着历史性的良好发展机遇。通过城市的优先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工业化的国际经验,亦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建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湘桃
珠三角位于东亚与东南亚区域结合部的位置,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是一个具有活力和竞争的区域,是湘、赣、黔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和"桥头堡"。对融入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华南经济圈来说,湖南区位态势极其优越,融入华南经济圈是最优抉择。文章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就珠三角、湖南的区位态势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湖南加速融入华南经济圈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
珠三角 区位 湖南 战略构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龙隆
"十二五"的意义在于开启共和国的第三个30年。"十二五"的重点是城市化发展方式的转型,公共品供给的制度安排是关键路线。中国的城市化有四大特征:时空压缩、空间扭曲、户籍制+土地国有、内部人化。房价和住房问题是中国特色城市化的问题,只能有中国式的解。打压房价不能解决住房问题,住房保障的关键不是数量保障,而是公平保障。取消一切形式、对一切人的货币化实物分房,应该是中国新住房制度的基础条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文钦 王东芳
阿特巴赫的中心-边缘理论将世界高等教育场域划分为中心国家与边缘国家。但是,该理论在事实层面忽略了中心内部的差异性,在理论层面无法解释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美国化趋势。从高等教育规模和高等教育质量两大维度出发,选取若干关键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可将世界高等教育划分为五大梯队。其中,处在第一梯队的美国在当今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其高等教育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不断上升并成为世界各国学习的范本。美国的成功源自其在借鉴他国经验基础上的制度创新,因此中国要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应注重探索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在制度上形成比较优势。
关键词:
世界高等教育体系 五大梯队 战略决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十二五”时期服务业体制创新应遵循的战略——与郭怀英商榷
关于“十二五”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战略思考——《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解读
卓越、扩张、公平——印度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三极”战略述评
职业与终身教育战略报告摘要:上海“十二五”职业与终身教育发展规划的重点
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关于构建国家开放大学体系的思考
规划建设亚欧大陆桥新线的重大战略意义——兼论山西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
区域战略规划质量保证核心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我国省级十二五规划实证研究
关键时期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访著名经济学家、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
战略环境监管指标体系的分析与构建——以“十二五”规划环境监管约束性指标为例
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我国“十二五”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