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21)
- 2023(7389)
- 2022(5921)
- 2021(5310)
- 2020(4584)
- 2019(9937)
- 2018(9940)
- 2017(19625)
- 2016(10345)
- 2015(11273)
- 2014(11215)
- 2013(11399)
- 2012(10253)
- 2011(9089)
- 2010(9401)
- 2009(9162)
- 2008(9421)
- 2007(8815)
- 2006(8015)
- 2005(7239)
- 学科
- 业(76393)
- 企(60442)
- 企业(60442)
- 济(50718)
- 经济(50644)
- 管理(44282)
- 农(43552)
- 农业(29054)
- 业经(25759)
- 方法(19966)
- 财(18761)
- 务(15396)
- 财务(15394)
- 财务管理(15387)
- 企业财务(14539)
- 技术(14150)
- 数学(13042)
- 数学方法(13000)
- 策(12948)
- 制(12205)
- 和(10746)
- 中国(10726)
- 体(10601)
- 划(10597)
- 企业经济(10225)
- 经营(9715)
- 农业经济(9664)
- 技术管理(9431)
- 理论(8979)
- 村(8804)
- 机构
- 学院(159440)
- 大学(148703)
- 济(73661)
- 经济(72590)
- 管理(70962)
- 理学(61366)
- 理学院(60963)
- 管理学(60452)
- 管理学院(60175)
- 研究(44254)
- 农(42044)
- 中国(39224)
- 财(32007)
- 农业(31553)
- 京(29245)
- 业大(27484)
- 江(25827)
- 财经(25404)
- 科学(24072)
- 经(22969)
- 经济管理(22685)
- 中心(22075)
- 所(21340)
- 经济学(20651)
- 商学(19852)
- 商学院(19700)
- 州(19691)
- 农业大学(19047)
- 经济学院(18850)
- 研究所(18790)
- 基金
- 项目(100300)
- 科学(81689)
- 研究(78271)
- 基金(74560)
- 家(62217)
- 国家(61415)
- 科学基金(55695)
- 社会(53477)
- 社会科(50381)
- 社会科学(50368)
- 省(41860)
- 基金项目(40444)
- 自然(33821)
- 编号(33200)
- 自然科(33097)
- 自然科学(33090)
- 教育(32625)
- 自然科学基金(32586)
- 划(31476)
- 业(30477)
- 资助(28230)
- 农(25823)
- 创(24623)
- 成果(24425)
- 发(23007)
- 制(22584)
- 部(22558)
- 国家社会(21997)
- 创新(21967)
- 重点(20865)
- 期刊
- 济(93133)
- 经济(93133)
- 农(47938)
- 研究(41778)
- 农业(32258)
- 中国(29615)
- 管理(27362)
- 财(27055)
- 业经(24135)
- 科学(20558)
- 学报(18816)
- 融(17066)
- 金融(17066)
- 业(16282)
- 大学(16116)
- 学学(15518)
- 技术(14991)
- 农业经济(13294)
- 农村(13280)
- 村(13280)
- 问题(12772)
- 财经(12400)
- 经济研究(11882)
- 技术经济(11162)
- 经(10738)
- 世界(10680)
- 经济问题(9518)
- 商业(9153)
- 现代(9024)
- 农村经济(8784)
共检索到239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苹
工农产品交换剪刀差,即农产品以低于价值的价格同工业品相交换,是我国长期以来一贯采取的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它的本质,是国民收入的一种再分配方式,是将农业部门创造的部分国民收入转移到工业部门。我们希望本文对“剪刀差”动态的认识,对剪刀差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所扮角色的分析,对于我们选取正确的宏观调节方式能有所助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凤民
读了《农业经济问题》1992年第2期赵苹同志的《“剪刀差”与农业的贡献》一文,(以下简称“赵文”很有收获,但对这篇论文中的计算方法和剪刀差变动态势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有不同看法,现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关于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幅度的计算方法“赵文”计算的有些数据脱离实际,就拿文中计算的1960年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81.68%来讲,农产品价格只相当于其价值的18.32%。看来,这一结果是如此计算得来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的计算是十分复杂的问题,现在还没有一个很科学的办法。由于剪刀差的含意是"从成本方面来看农产品价格和工业品价格之间的差异",农民"在购买工业品时多付一些钱,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少得一些钱"。就是说农产品价格低而工业品价格高。所以,计算剪刀差就是要计算农产品价格比价值低多少和工业品价格比价值高多少。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玉珠
《中国农村经济》1992年第2期刊登了刘福垣同志的《破除剪刀差的迷雾》一文(下称刘文),该文认为工农业劳动者全年收入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农业劳动者就业不充分,以及对加速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吸收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缩小工农劳动者的收入差距等的分析,读了之后颇受启发,但文中的另一些基本论断,我不能赞同。本文拟对工农业产品剪刀差谈几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以下简称剪刀差),是对工业品和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及其发展趋势的形象概括。多年来,我国一直编制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反映剪刀差变动趋势,但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并不能从根本上说明工农业商品是否等价交换以及剪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作岩
一、剪刀差的实质 剪刀差所反映的工农产品之间的不等价交换,其基础和实质是工农产品价值的不等量交换。只有从工农产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上,即相符或背离程度的变化来进行考察,才能比较全面地、客观地反映剪刀差的变化。但是,价值毕竟要通过价格表现出来,交换比价同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相辅相成,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构成了剪刀差概念的整体。因此,剪刀差与工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素阁
在过渡时期(1949年10月—1956年),人民政府为调整工农业产品比价花了很大的力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也留下不少的问题。研究过渡时期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以下简称“剪刀差”)的演变情况与有关的工作经验,对当前继续解决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过渡时期剪刀差的演变情况(一)1950—1956年剪刀差的变化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西营 邢莹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一直是经济理论界关注的课题。“剪刀差”的讨论始自60年代,至今尚在继续。从“剪刀差”的内涵、本质、作用和影响,到“剪刀差”的测度、量值、政策取向、控制方式与方法,无不留有激烈争论的痕迹。90年代初至今新一轮的“剪刀差”论战方兴未艾。目前出现了一种近乎全盘否定“剪刀差”之争、主张“剪刀差之争可以休矣”的观点(见王忠海:《走出剪刀差的误区》,《经济研究》1993年第1期),我们认为这并不是积极的选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郝玉柱
“剪刀差”形成原因新探郝玉柱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简称“剪刀差”)问题,一直是我国理论界,特别是价格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讨论的热门话题,但对于产生“剪刀差”的原因,众说纷坛,认识很不一致。由于对“剪刀差”形成原因认识上的模糊,导致了工农业产品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晓斌
论“剪刀差”存在的必然性顾晓斌一、“剪刀差”含义的界定关于“剪刀差”的概念,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为了不至于引起误解,在本文开始之前,有必要对“剪刀差”的定义作个明确的说明。本文所指的是比值剪刀差,即剪刀差是反映商品价格与其价值偏离程度的经济指标,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董浚哲
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的实质是工农业品的不等价交换关系。这种不等价的交换关系表现为工业品价格长期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长期低于价值。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还进一步影响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长期以来人们都在努力使之缩小,甚至想在不长时间之内加以消灭。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不仅未被缩小和消灭,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实际上像韭菜一样——掐了它又重生。那么是为什么呢?我认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形成工农业品价格剪刀差的原因,只有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采取相应正确的战略措施退步改变它的形成原因,才能使之缩小和消灭。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忠海
自“剪刀差”这一概念产生以来,人们对此便有了争论。最初的争论发生在苏联,核心是要不要采取“剪刀差”政策。在我国,由于将“剪刀差”在旧中国的存在作为一个没有争论的既存事实,因而新中国成立后在这一问题上主要是对“剪刀差”概念的争论及如何“缩小剪刀差”的探讨。由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同一事物(概念),或者由于人们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福垣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理论在我国经济学界的形成由来已久,且已几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形成共识。刘福垣同志在本文中对此理论提出质疑,认为工农业劳动者收入差异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工农业产品交换中价格的不平等,而在于工农业劳动者占用生产资料的不平等,是农业劳动力就业不充分。从整体上看,工农业产品的比价剪刀差是不存在的。本刊在此特予刊出,并热忱希望有兴趣的同志就此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柱锡
工农业产品价格的高低及其“剪刀差”的大小,是亿万劳动人民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之一,并且直接关系到工农业两大物质生产部门能否保持长期稳定协调的成长、发展,因而一直引起理论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兴趣。本文试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从“剪刀差”研究的基本方法着手,剖析各国多年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即所谓可比劳动法的缺陷,提出一种可以避免缺陷的新方法,用于估计我国工农业产品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幅度及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忠海
自“剪刀差”这一概念提出以来,人们对之的争论便开始了。最初的争论是在前苏联展开的,其核心是要不要采取“剪刀差”政策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我国的争论主要是对“剪刀差”概念的认识及如何“缩小剪刀差”。至今这一探讨仍无定论。其中有的争论是有益的,但我们也深感理论界在“剪刀差”的问题上明显地存在着重大的理论误区。基于这一认识,本文试图对“剪刀差”之争做一清理,并阐述我们的观点——“剪刀差”之争可以休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