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6)
- 2023(13297)
- 2022(10620)
- 2021(9709)
- 2020(7968)
- 2019(17803)
- 2018(17633)
- 2017(34105)
- 2016(18773)
- 2015(20795)
- 2014(21050)
- 2013(20187)
- 2012(18446)
- 2011(16620)
- 2010(16907)
- 2009(15915)
- 2008(15895)
- 2007(14670)
- 2006(13334)
- 2005(12260)
- 学科
- 济(69871)
- 经济(69766)
- 管理(58947)
- 业(53876)
- 企(44690)
- 企业(44690)
- 方法(24171)
- 中国(23507)
- 财(22855)
- 农(22832)
- 制(20968)
- 数学(20313)
- 数学方法(19990)
- 业经(18547)
- 地方(15557)
- 农业(14437)
- 体(14322)
- 银(14196)
- 银行(14178)
- 学(14027)
- 策(13807)
- 行(13595)
- 贸(13191)
- 贸易(13183)
- 务(13143)
- 融(13092)
- 金融(13089)
- 财务(13087)
- 财务管理(13058)
- 易(12881)
- 机构
- 学院(261648)
- 大学(260477)
- 济(107754)
- 经济(105275)
- 管理(96579)
- 研究(91770)
- 理学(81535)
- 理学院(80605)
- 管理学(79217)
- 管理学院(78697)
- 中国(70457)
- 财(56204)
- 京(55127)
- 科学(53323)
- 所(45793)
- 江(42923)
- 农(42564)
- 财经(42364)
- 中心(42195)
- 研究所(40801)
- 经(38443)
- 业大(35956)
- 范(34885)
- 北京(34628)
- 师范(34545)
- 院(33786)
- 州(33478)
- 经济学(33424)
- 农业(32793)
- 财经大学(31268)
- 基金
- 项目(168843)
- 科学(133564)
- 研究(127115)
- 基金(121806)
- 家(105818)
- 国家(104891)
- 科学基金(89878)
- 社会(81443)
- 社会科(77108)
- 社会科学(77092)
- 省(65867)
- 基金项目(62923)
- 教育(59103)
- 自然(56139)
- 划(55411)
- 自然科(54835)
- 自然科学(54821)
- 自然科学基金(53866)
- 编号(51914)
- 资助(49369)
- 成果(44498)
- 重点(38498)
- 部(37804)
- 课题(37665)
- 发(36534)
- 制(36244)
- 创(34933)
- 性(34691)
- 国家社会(33855)
- 创新(32730)
共检索到414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兰潇 王世福
在国家战略层面的援藏工作推动下,西藏的城镇化建设迎来了"跨越式"发展。通过对特殊的城镇化模式与特色城镇需要的矛盾反思,结合历次援藏规划与设计实践,对西藏地区城镇建设在产业选择、城市格局、建筑风貌、用地开发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寻求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镇规划与建设的最佳对策。
关键词:
援藏 跨越式发展 城镇化 反思 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弘力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客观存在的,政府和市场应发挥不同的作用,来促进生产要素有效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幅员辽阔,城乡人口分布不均,城镇化率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地理区位、自然环境、资源、人力、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差异,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明 王泽彩 董敬怡 程瑜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和社会发展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就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要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变",并将新型城镇化确定为未来10年到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而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强调,"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元 孙新章
改革开放加速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从1978年至2010年,城镇化率由17.92%迅速提高到49.95%,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一批区域性城市群正在加速形成。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群的形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城镇化也带来了突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过度膨胀,城市病集中爆发,经济增长与宜居性背道而驰;城市面貌千篇一律,野蛮拆迁横行,土地型资本运作难以持续;进城易,定居难,城乡"二元社会"问题正演变为城市内定居群体与流动群体"二元社会"问题;城市间恶性竞争,产业同构,建立分工协作的机制任重道远。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未来10...
关键词:
城镇化 改革开放 反思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宗劲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现行农地制度的内在缺陷和深层次矛盾日渐显露,农民权益遭到严重侵犯,农地制度的再次改革势在必行。重新安排土地征用制度运行的环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城镇化 农地制度 缺陷 路径依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健
2012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6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标准,我国已经处于中高收入国家行列。根据国际经验,在跨入高等收入国家的过程极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通过国别比较和目前国情,在未来的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中,应该科学规划城镇体系、慎重土地流转、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构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以避免重蹈拉美国家覆辙。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城镇化 土地流转 城乡统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志勇
本文针对城镇化进程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理论分析入手,结合山东济南城镇化发展实际,深入剖析当前难点和障碍因素,探索城镇化发展模式、动力和着力点。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问题原因 发展模式 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宏伟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城镇地区出现了"非转农""劳动力回流"等"逆城市化"现象。文章从"非转农""劳动力回流"这两种主流现象出发,具体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中存在的"逆城市化"现象特征,认为产生这些"逆城市化"现象的诱因主要表现在城市生活成本增加、城市管理压力增大、社会机制不够健全、农村拆迁征地利益巨大等方面,并从制度改革与政策创新方面反思如何消除我国"逆城市化"现象。
关键词:
“逆城市化” 诱因 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宏伟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城镇地区出现了"非转农""劳动力回流"等"逆城市化"现象。文章从"非转农""劳动力回流"这两种主流现象出发,具体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中存在的"逆城市化"现象特征,认为产生这些"逆城市化"现象的诱因主要表现在城市生活成本增加、城市管理压力增大、社会机制不够健全、农村拆迁征地利益巨大等方面,并从制度改革与政策创新方面反思如何消除我国"逆城市化"现象。
关键词:
“逆城市化” 诱因 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宏伟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城镇地区出现了"非转农""劳动力回流"等"逆城市化"现象。文章从"非转农""劳动力回流"这两种主流现象出发,具体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中存在的"逆城市化"现象特征,认为产生这些"逆城市化"现象的诱因主要表现在城市生活成本增加、城市管理压力增大、社会机制不够健全、农村拆迁征地利益巨大等方面,并从制度改革与政策创新方面反思如何消除我国"逆城市化"现象。
关键词:
“逆城市化” 诱因 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广
只有把土地农转非的溢价增长过快和如何公平有效分配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加以研究,进行顶层系统设计,才能真正有效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是改革我国的城镇化不仅长期滞后,而且质量和效率严重偏低,当前亟须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摒弃以土地扩张为核心、"见房不见人"的旧式城镇化模式,走一条以资源节约、效率优先、"见房见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需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农民工的市民化)、消费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松年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市(镇)化在转轨转型中逐步摆脱"自我造城"的传统老路,走出一条与化解"三农"难题相结合的创新之路,城镇体系建设和城市群体整合都走在全国前面,城乡收入差距在全国相对较低。但各地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整体功能仍然不能适应"减少农民、致富农民"的迫切要求。本文认为,在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导向下,有必要遵循城镇化自身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相应提出深化推进城镇化转型走新路的战略思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娜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期,城镇化顶层制度承载着城乡体制机制改革的转型任务,是我国扩大内需的根本保障,同时也存在着农民工市民化、社会分配、户籍制度、公共服务体系等多重待解之题。为了实现重点城市群与高端龙头城市的城镇化顶层制度大格局,和功能完善型与城乡联动特色的城镇化顶层制度小格局,本文以城镇化顶层制度与城乡体制改革为核心内容,探索了符合我国体制机制的政策性架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曾智洪
如何妥善处理城市财富积累速率与民生幸福要求的不同步、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与要素集约水平的不匹配、城市规模的适度控制与流动人口的过分集聚的不协调以及城镇化高速发展与现代城市管理水平的不相宜等现实问题,是目前城镇化发展亟需破解的困境。中国的城镇化建设需要转型升级和扩大内需,需要全民参与和广泛创新,需要从排斥性演进向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创新转变。结合包容性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和金字塔底层人民的协同创新,不仅能从根本上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结构性变革和功能性转型,还能在全社会实现"机会均等"、"社会公平"和"成果共享"。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阳敏
新型城镇化需要产业支撑已成各界共识,但如何根据当地特色优势布局产业的新型城镇化却至今没有完整模板。在大量调研访谈案例基础上,运用制度资本理论,扎根地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微观主体(居民、企业和政府)的行为,探索包容性城镇化具体模式及其特征、本质及其适用范围等。新型城镇化的包容性与居民、企业和政府的参与程度紧密相关,而城镇化成败与城镇化模式密切相关。新型城镇化实质是民营企业(城镇化主体之一)的企业家通过制度经营(城镇化独特新商业模式)形成制度资本(城镇化新资本形态)的过程,而城镇化是民营企业实现制度资本积累的载体。
关键词:
包容性城镇化 制度资本 微观动力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