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29)
- 2023(12501)
- 2022(10894)
- 2021(10163)
- 2020(9013)
- 2019(20734)
- 2018(20845)
- 2017(40719)
- 2016(22597)
- 2015(25648)
- 2014(25910)
- 2013(25911)
- 2012(24139)
- 2011(21788)
- 2010(22217)
- 2009(21181)
- 2008(21778)
- 2007(19978)
- 2006(17626)
- 2005(16398)
- 学科
- 济(87246)
- 经济(87111)
- 管理(78706)
- 业(72174)
- 企(61707)
- 企业(61707)
- 方法(41967)
- 数学(36245)
- 数学方法(35884)
- 财(31673)
- 制(27136)
- 中国(24023)
- 农(23986)
- 务(20378)
- 财务(20319)
- 财务管理(20264)
- 业经(19351)
- 企业财务(19233)
- 银(18546)
- 银行(18512)
- 学(18318)
- 体(17620)
- 贸(17582)
- 贸易(17571)
- 行(17490)
- 易(17144)
- 融(15556)
- 金融(15552)
- 农业(14996)
- 体制(14849)
- 机构
- 大学(331669)
- 学院(328619)
- 济(135127)
- 经济(132048)
- 管理(128959)
- 理学(108860)
- 研究(107993)
- 理学院(107659)
- 管理学(105990)
- 管理学院(105342)
- 中国(86933)
- 财(70919)
- 京(70498)
- 科学(64797)
- 所(55866)
- 农(55013)
- 财经(54344)
- 江(51734)
- 中心(50909)
- 研究所(49920)
- 经(49109)
- 业大(47347)
- 北京(44773)
- 农业(43317)
- 经济学(41366)
- 州(40928)
- 范(40636)
- 财经大学(40286)
- 师范(40188)
- 院(38452)
- 基金
- 项目(206216)
- 科学(161880)
- 基金(150793)
- 研究(149475)
- 家(131429)
- 国家(130354)
- 科学基金(110959)
- 社会(94583)
- 社会科(89586)
- 社会科学(89557)
- 基金项目(79824)
- 省(79306)
- 自然(72273)
- 自然科(70575)
- 自然科学(70551)
- 教育(69621)
- 自然科学基金(69370)
- 划(67431)
- 资助(62372)
- 编号(60775)
- 成果(50988)
- 部(47186)
- 重点(46445)
- 发(42527)
- 创(42432)
- 课题(41682)
- 制(41156)
- 教育部(40433)
- 科研(39937)
- 创新(39781)
- 期刊
- 济(154197)
- 经济(154197)
- 研究(98640)
- 中国(67371)
- 财(59748)
- 学报(51273)
- 管理(51020)
- 农(49093)
- 科学(47312)
- 大学(39085)
- 学学(36792)
- 融(35906)
- 金融(35906)
- 教育(32063)
- 农业(31972)
- 财经(28230)
- 技术(27965)
- 业经(24344)
- 经(24180)
- 经济研究(24034)
- 问题(20583)
- 业(18669)
- 贸(17128)
- 理论(16832)
- 技术经济(16652)
- 版(16094)
- 财会(16013)
- 商业(15481)
- 会计(15078)
- 统计(15070)
共检索到505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才良
重点就我国MBO对公司绩效改善不显著的原因进行分析: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制度性缺陷,导致MBO中管理层追求"制度性套利空间"的动因强化和行为扭曲;MBO前、MBO中和MBO后的各种扭曲行为,不利于公司绩效的改善。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制度性套利 公司绩效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凌波 牛庆磊
管理层收购可以解决原有两权分离企业所有制结构下激励不相容问题,使经理人目标与企业发展相容。但是,管理层收购所涉及的资金量一般比较大,远远超过了实际支付能力。管理层能否筹集到所需的大量资金,成为企业能否顺利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关键。因此,融资制度体系是否完善,是我国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融资模式 经理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伟凯 毕淑青
制度是人们交换活动和发生联系的行为准则,它是由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选择和决定的,反过来又规定着人们的行为,决定了人们行为的特殊方式和社会特征。政府对管理层收购行为的规制,对维护市场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规制本身的内在缺陷和规制方式的内在矛盾,使得政府也存在着“规制失灵”的情况。因此,对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制度风险进行分析至关重要。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制度 政府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许艳芳
在股份制公司中,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管理层作为受托人,对股东负有诚信义务,在进行决策时,应以股东利益为出发点,不得为自身利益而侵害股东利益。但在我国的管理层收购中,管理层侵害股东利益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实际上是管理层收购中的一种非伦理行为,违背了管理层对股东的诚信义务。有鉴于此,本文选取张裕集团管理层收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成龙
管理层收购作为股权投资者与经理层一起组成一个收购集团实施杠杆收购的一种企业产权交易与重组行为,不仅带动、推进了并购高潮,而且在企业机制、资本结构、金融活动等多方面产生了影响。本文实例分析了三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对中国优化产权结构和降低企业代理成本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管理层收购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应大力发展证券市场,高度重视投资银行家的作用;另一方面还需在制度上进一步规范,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加强监管,防止在此过程中损害国家、集体和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发生。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上市公司 制度创新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永林 叶南峰
管理层收购在中国正处于积极探索实施过程中,对其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学术界莫衷一是。政府的政策也是左右不定。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已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企业并未给公司股东带来明显的财富效应。这种情况由多种原因造成,其中管理层持股比例相对不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激励效应 财富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永林 叶南峰
管理层收购在中国正处于积极探索实施过程中,对其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学术界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证分析,发现目前已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企业并未给公司带来明显的经营绩效的改善。这种情况由多种原因造成,其中管理层持股比例相对不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因子分析 经营绩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加玉
本文分析了管理层收购(MBO)的概念、特点和效用,探讨了我国适用MBO的上市公司的特征和进行MBO的动因,最后提出和分析了几种典型的MBO模式。
关键词:
MBO 动因 模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辛曌
大量的研究检验了MBO的股价效应,发现MBO公告期存在显著的正异常收益。而关于MBO为股东带来异常收益的可能来源存在以下解释:高额利息支付带来的税收节省;从债权人向股东的财富转移;管理层的私人信息显示;代理成本的减少和信息公布费用的减少等。本文以我国MBO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公告日前后的股价效应,发现存在相对较小的异常收益。而这一异常收益的可能来源,并不能被税收节省效应、财富转移效应、信息显示效应和代理成本减少效应所解释。由于我国MBO公司并不退市,因此也不存在信息公布费用减少效应。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股价效应 股东收益来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益华
本文以1999年-2003年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生管理层收购事件的2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管理层收购事件对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管理层收购事件发生期间,这些公司股票存在正向的异常收益率,而且这些异常收益率在2003年进一步提高了。此外,还发现这些异常收益率与收购价/市场价的比率负相关,与管理层持股比例呈非线性关系。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异常收益率 事件研究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宝莉
管理层收购(MBO)在国外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企业并购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我国的MBO过程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和中小企业退出的过程中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但也反映出很多问题,因此,《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的正式实施,将保证我国MBO过程向着规范、公正、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产权 管理层收购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廖洪 张娟
本文以2000~2002年深沪两市发生的18起管理层收购案例为样本,以公司每股净收益(EPS)、净资产收益率(NROA)和主业利润率(CROA)等财务指标为衡量值,根据管理层收购前后3年的数据,对管理层收购的财务绩效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分析,讨论了不同股份转让比例和负债率下的管理层收购的不同效应和结果。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MBO公司呈现出整体业绩下降的趋势;现金流量在MBO后较为紧张,MBO的股份转让比率在10%~30%较为适当;MBO公司负债率上升,不能发挥激励约束作用;MBO公司应加强MBO公告的信息披露内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立胜 王杰芳
一、引言国外关于管理层收购的主要理论有:一是效率提高论。作为MBO的主流解释理论,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代理成本说、防御剥夺说和企业家精神说。(1)代理成本说。詹森指出,随着企业股权的日趋分散,管理层对企业的控制权日趋上升,在那些成熟的企业和行业中产生了大量的自由现金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祁向前 崔晓静 许倩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MBO)广泛流行于欧美国家,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近几年来,管理层收购(MBO)在中国也有了较快的发展。本文的宗旨在于对管理层收购自身的优缺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客观评价,进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产权 代理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