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31)
2023(12552)
2022(10655)
2021(9942)
2020(8327)
2019(18647)
2018(18509)
2017(35509)
2016(19191)
2015(21056)
2014(20351)
2013(19956)
2012(18482)
2011(16621)
2010(16743)
2009(15516)
2008(15373)
2007(13967)
2006(12059)
2005(10977)
作者
(51839)
(43989)
(43336)
(41207)
(28153)
(20904)
(19545)
(16729)
(16608)
(15758)
(14775)
(14760)
(14320)
(13954)
(13695)
(13537)
(12825)
(12795)
(12709)
(12613)
(11012)
(10549)
(10436)
(10134)
(9786)
(9772)
(9700)
(9635)
(8841)
(8731)
学科
(76483)
经济(76382)
管理(61932)
(61492)
(51890)
企业(51890)
方法(28101)
数学(23643)
数学方法(23357)
(22581)
(21656)
中国(20889)
(20721)
业经(19559)
技术(19356)
地方(17392)
(15199)
农业(14730)
(14127)
(13943)
银行(13917)
(13763)
财务(13739)
财务管理(13706)
(13615)
金融(13611)
(13375)
企业财务(13165)
技术管理(13021)
产业(12953)
机构
学院(261159)
大学(260424)
(110909)
经济(108739)
管理(101952)
研究(89364)
理学(87769)
理学院(86799)
管理学(85447)
管理学院(84928)
中国(67584)
(54323)
(54051)
科学(51537)
(43682)
财经(42179)
中心(41554)
(41203)
(41005)
研究所(39137)
(38285)
业大(36508)
经济学(34470)
(34460)
北京(33678)
(32922)
(32581)
师范(32240)
农业(31727)
财经大学(31419)
基金
项目(177291)
科学(142353)
研究(131589)
基金(130126)
(112960)
国家(111997)
科学基金(97452)
社会(86580)
社会科(82243)
社会科学(82226)
(70275)
基金项目(69023)
自然(61642)
自然科(60262)
自然科学(60244)
教育(60093)
自然科学基金(59271)
(58453)
资助(51675)
编号(50983)
(42609)
成果(41974)
重点(39953)
(39725)
创新(39023)
(38902)
(38468)
课题(36583)
国家社会(36296)
(34595)
期刊
(126166)
经济(126166)
研究(79699)
中国(58928)
(43157)
管理(41457)
(39120)
学报(38160)
科学(37062)
大学(30063)
教育(28953)
学学(28383)
(27849)
金融(27849)
农业(26116)
技术(22638)
财经(21599)
业经(20787)
经济研究(19836)
(18694)
问题(16353)
科技(14668)
(14379)
技术经济(13035)
(12668)
(12162)
现代(12068)
(11819)
论坛(11819)
世界(11721)
共检索到401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玲丽  
区域间生产要素价格差异较大时,受市场信号指挥的企业就会自发采取适应性行动,向要素成本较低的区域梯度转移。现实情况却是,产业转移的规模大大滞后于经济学理论预期,主要是受社会学的"嵌入性"机制约束,企业担心转移出去以后,失去其所嵌入发达地区的社会关系网络。因此,各地政府通过制度创新帮助企业突破产业转移的"嵌入性"约束。苏州和宿迁两市政府的做法是,政府作为产业转移的制度创新主体,通过制度安排迫使园区成为产业转移的推动主体,让苏州产业园区与宿迁产业园区合作共建产业转移园,让共建的产业转移园区成为苏州产业园区在宿迁的"飞地经济",充分调动了苏州产业园区管理人员说服企业向外转移的积极性,加快产业转移步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玲丽  
早期产业转移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把产业转移视为一个个单独厂商的独立行为,忽视了现代生产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生产网络和社会网络的联系。该文将企业生产视为一种高度社会嵌入的网络组织,并以苏州和宿迁的合作为例,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对产业转移的约束机制进行考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玲丽  
现实中的产业转移困难重重,主要是受"嵌入性"约束,企业担心转移出去后,失去其所嵌入发达地区的社会关系网络,这种社会关系网络对维持企业生产经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纯粹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引领企业大规模有序转移,此时,政府的制度安排尤为重要。文章以江苏省为例,在"合法性机制"作用下,政府引导南北挂钩共建产业园区的制度安排,使得企业在向外转移的过程中,能够保留嵌入在发达地区的部分社会关系网络,充分调动企业向外转移的积极性;但是,企业转移属于市场行为,政府过度干预会失灵。因此,政府在推动园区共建成功以后,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玲丽  
苏州工业园区的拥挤效应非常明显,但企业自发地从苏州工业园区向外转移的意愿并不明显。其原因是因为中国依旧是个关系型社会,企业的生产"高度嵌入"地方关系网络中,企业一旦离开本地,就失去嵌入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因此,本文从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性"视角,把企业视为一种社会化的网络组织,考察苏州工业园区利用"飞地经济"模式,成功探索了"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对口援建、本土合作"4种模式。提出了超越产业转移的"嵌入性"约束,推动传统制造业有序转移的经验启示:"规划先行"的理念让共建园区站在高起点,吸引企业"脱嵌"到共建园区;管理模式、人才、资金、招商经验、项目、中介服务机构"六项输出"机制突破产业转移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玲丽  
国家、市场和社会三方都可以作为行动主体推动产业转移,但效率各有不同。如果政府作为行动主体,负责产业转移的官员可能缺乏园区管理经验,对企业运作了解甚少,很难劝说发达地区企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如果行业协会和商会等社会力量作为行动主体,由于其动员能力有限,也很难说服企业转移;如果纯粹依靠市场规律引导产业转移,上海和苏南等发达地区的企业不一定要转移到苏北、浙西等后发地带,很可能会转移到内地去,这将违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思想。长三角的做法是成立有政府背景的园区运作公司,在政府政策指引下,由园区开发公司按照市场化运作,这比政府直接推动产业转移更加有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翟俊生  徐建国  徐广  
苏州把创新社会管理作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内在需求和重要保障,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建设指标体系和行动计划,在制度创新上作出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苏州社会建设制度创新(一)实践大病补充医保模式1.以基本医保制度为基础,以大病商业保险为补充。坚持政府主导、机会公平、互助共济、可持续发展、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宇婷   易加斌  
以社会网络理论、动态能力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研究数字经济产业园区企业网络嵌入对开放式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嵌入显著正向影响数字经济产业园区企业开放式创新。机制分析表明,网络嵌入通过影响数字化能力进而提升数字经济产业园区企业开放式创新水平。进一步讨论发现,网络嵌入的子维度关系性网络嵌入对数字化能力的三个子维度数字感知能力、数字化运营能力、数字资源协同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网络嵌入的子维度结构性网络嵌入对数字化能力的子维度数字感知能力和数字化运营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数字资源整合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对于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构建协同共生网络生态,提高园区企业网络嵌入程度,进而培育和构建数字化能力,提高区域开放式创新水平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践指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大量实践观察表明,社会信用体系缺失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缺位这两种制度层面因素,事实上已成为影响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和集群升级能力的关键因素。这两种制度因素与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之间具有的相互作用关系,影响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加入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不同选择动机、竞争优势来源以及集群升级能力的差异性。考虑到集群分工结构形态的差异,进一步将混合嵌入式集群区分为短距离型集群和准层级型集群,并结合这两种制度层面因素的交互作用,可充分了解二者因竞争优势和升级能力不同所表现出的不同发展能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曙光  郑鸾  梁爽  
产业园区是考察中国制度创新的重要视角,也是中国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园区经历了出口导向型阶段、重视高科技引进和技术创新阶段、重视产业链构建和系统性制度创新阶段。第一阶段的大连模式,第二阶段的苏州工业园区模式,第三阶段的粤港澳大湾区模式、中关村“飞地”模式、企业和政府优势互补模式,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中国工业化和市场经济体制创新产生了深远影响。未来中国产业园区发展将更加重视“有机社区”和产业链构建,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各地应建立有为、有序的政府引导机制,充分尊重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推动中国产业园区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向阳  朱有为   孙津  
从全球价值链理论看,嵌入不同类型的全球价值链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同的产业升级机会。苏州和温州是以不同的方式嵌入两类全球价值链,分别代表着两类产业升级模式。虽然两地产业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利用了国际直接投资和贸易的机会,但并未进入全球价值链的战略环节。因此,争取进入全球价值链的部分战略环节,规避国际产业转移和市场不确定性的风险,应该是两地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取向。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珏  王稳  
本文分析了美国、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的财政转移支付审计制度 ,对转移支付的审计标准、审计方式、审计程序和审计结果的处理等方面作了详细说明。在此基础上 ,归纳总结了各国转移支付审计的特点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琳  孙磊  
政府转移支付是调整地区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手段。为提高行政和经济效率,我国政府不断调整转移支付的方式和比重,但地方政府事权与财力不匹配问题仍未解决。日本的行政体制与我国相似,且转移支付制度较为完善,转移支付体系包含了地方交付税、国库支出金、地方让与税和地方特例交付金四个模块,四种方式的资金来源、划拨方式、影响效果等各不相同。因此,充分了解日本转移支付制度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宗兆礼  
西方国家转移支付制度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共同特征,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对我国有许多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针对我国转移支付制度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应对其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乔军华  杨忠直  
文章探讨了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约束,并基于社会网络嵌入理论提出了社会嵌入性风险的概念。通过对中国转基因育种项目的案例分析,研究了技术创新的社会嵌入性风险的特征,并对如何防范这种风险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玲丽  万陆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地方乡亲血缘关系、地方企业网络、企业与当地政府官员的关系都成为企业嵌入当地的社会资本,这种"不易流动"的社会资本制约着企业的转移行为。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如何通过发达地区控股的"园区共建"模式,成功突破了制约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社会资本约束力,促进了产业的顺利转移。长三角经验对其他地区产业转移具有以下借鉴意义:以市场为导向,把握产业的"内在节奏";发达地区控股、共建园区市场化运作是关键;借助发达地区品牌优势招商引资是成功的秘决;政府搭台助推产业转移是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