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58)
- 2023(16295)
- 2022(13792)
- 2021(12546)
- 2020(10458)
- 2019(23685)
- 2018(23360)
- 2017(44076)
- 2016(24120)
- 2015(26903)
- 2014(26675)
- 2013(26481)
- 2012(24220)
- 2011(21917)
- 2010(22417)
- 2009(21255)
- 2008(21341)
- 2007(19897)
- 2006(17664)
- 2005(15944)
- 学科
- 济(105188)
- 经济(105058)
- 业(96366)
- 管理(78210)
- 企(78107)
- 企业(78107)
- 农(50990)
- 方法(43011)
- 业经(34309)
- 财(34060)
- 数学(33997)
- 农业(33882)
- 数学方法(33700)
- 中国(25726)
- 地方(22768)
- 务(22567)
- 财务(22534)
- 财务管理(22489)
- 税(22119)
- 制(21958)
- 企业财务(21242)
- 税收(20645)
- 收(20470)
- 贸(18990)
- 贸易(18980)
- 技术(18836)
- 和(18689)
- 易(18428)
- 理论(18018)
- 策(17418)
- 机构
- 学院(351651)
- 大学(340388)
- 济(144842)
- 经济(141769)
- 管理(136522)
- 理学(116674)
- 理学院(115485)
- 管理学(113743)
- 管理学院(113092)
- 研究(110298)
- 中国(88792)
- 财(72075)
- 京(70272)
- 农(69308)
- 科学(66766)
- 江(56991)
- 所(55991)
- 财经(55328)
- 农业(53089)
- 业大(52843)
- 中心(52541)
- 研究所(49831)
- 经(49772)
- 州(44910)
- 北京(43646)
- 范(43401)
- 经济学(43220)
- 师范(43029)
- 财经大学(39898)
- 经济学院(39303)
- 基金
- 项目(222629)
- 科学(175640)
- 研究(168522)
- 基金(159716)
- 家(137012)
- 国家(135665)
- 科学基金(117485)
- 社会(107724)
- 社会科(101680)
- 社会科学(101650)
- 省(90346)
- 基金项目(84617)
- 教育(75720)
- 划(73061)
- 自然(73035)
- 编号(71770)
- 自然科(71293)
- 自然科学(71274)
- 自然科学基金(70020)
- 资助(63406)
- 成果(57353)
- 发(49980)
- 重点(49445)
- 创(48733)
- 部(48536)
- 课题(47943)
- 业(44983)
- 创新(44884)
- 国家社会(44148)
- 性(43916)
- 期刊
- 济(173759)
- 经济(173759)
- 研究(103640)
- 农(70320)
- 中国(69419)
- 财(59131)
- 学报(50130)
- 管理(49886)
- 科学(47650)
- 农业(47302)
- 大学(38352)
- 学学(36526)
- 业经(35112)
- 教育(33951)
- 融(33544)
- 金融(33544)
- 技术(32294)
- 财经(26729)
- 经济研究(25513)
- 业(24988)
- 问题(23160)
- 经(23030)
- 技术经济(19642)
- 务(18698)
- 版(18599)
- 商业(17520)
- 财会(17295)
- 现代(16700)
- 世界(16674)
- 贸(16667)
共检索到534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丽美 张红扬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状况决定了国家、基层政府推行村民自治的利益动机,并因此影响着村民自治的实际绩效。在整个20世纪国家内向式积累的宏观历史背景下,基层政府对村民自治的"逆民主"践行,一方面基本保证了国家低成本地汲取乡村资源、维持乡村秩序的利益动机的实现,另一方面违背了国家在农村实现"民主"现代化的动机,致使村民自治制度设计追求的"民主政治"效果并不明显。农业税时代的村民自治,是基层政府以"逆民主"的方式代表国家低成本地汲取乡村资源、维持乡村秩序的制度和组织载体。
关键词:
利益动机 农业税时代 村民自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华 陈柏峰
取消农业税后,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巨变,乡村组织的治理方式、乡村社会的结构和农民生活的价值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给村民自治提出了严重挑战,本文提出的应对之策是:改善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强化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完善村务管理的具体机制。
关键词:
取消农业税 村民自治 社会基础 挑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姣
税费改革后,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征地拆迁、国家向农村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以及我国部分村庄内生利益的存在形塑了中国农村的利益密集性特征,利益分配成为村庄治理的核心任务,这为村民自治制度提供了施展空间。基于对既有文献和村民自治制度运行状况的反思,结合浙江宁海地区"村级权力清单36条"的村庄实践,研究认为可通过自上而下强制性制度输入方式来激活村民自治制度的规范化运行,发挥其治理功能,促使村庄形成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秩序,缓和日益显见的村庄利益冲突和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关键词:
利益密集 村民自治 利益分配 治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双敏 陈尉
取消农业税费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被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由过去农民承担的制度外供给变为制度内供给,全国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逐步增加。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尚待解决。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税费全面取消后,基层政府财政收入受到很大的冲击,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基层政府更是难上加难,由此导致了基层政府供给公共产品能力的萎缩,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突出。第二,自上而下的农村供给决策机制尚未改变,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尚未建立,多层级政府决策程序链过长与满足农民多元化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第三,多层政府自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需矛盾 供给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博 刘祖云
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旨在实现村庄社会的民主自治。但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的村庄治理呈现为乡村精英治理。本文对历史上乡村精英治理的几个典型阶段进行了回溯,并对精英治理的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认为,乡村精英治理具有向更高一级村级民主自治形式过渡的必然,并就乡村精英治理的变革逻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村民自治 乡村精英 治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硕夫
针对当前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潜力与研究局限,基于内部视角,以川西平原H村为例,展现村民参与休闲农业时不断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并通过分析村民对村庄组织、文化和生态资源的再生产,探寻H村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依靠资源再生不断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地方智慧,村民在参与休闲农业的过程中可实现从浅层在场到深度融入的转变,地方资源也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H村结合村民参与和资源再生的休闲农业发展路径,对分散型村庄转化地方优势、重建村庄共同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村民参与 资源再生 休闲农业 川西平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小丽
随着税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业税的逐步取消,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在农村基层凸现出来,亟待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以解决。笔者结合在湖北省英山县的调研实际,探讨了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税 英山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苍永东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实施村民自治制度以来,发源于"生产队"的村民小组逐渐成为村民内心最为认同的乡村自治组织,改善了乡村治理的结构和效果。然而,"合村并组"的不断深入弱化了村民小组的自治效能,因此应客观认识和重新审视村民小组的价值所在,充分发挥村民小组在村镇两级组织与村民之间的节点作用,以降低乡村治理的难度并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村民小组 乡村治理 功能 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包先康 朱士群
根据村民自治制度的设计,村民会议是村级最高决策形式,但是,在很多地区村民会议难以发挥作用,而村民代表会议正在取代村民会议成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因此,村民代表权力的运作的合法性就成为成为问题的焦点。根据对村民代表应然权域和实然权域的考察发现,在村庄事务中村民代表的权力运作,既存在着越域,也存在着限域,很多情况下两者并存。要克服上述困境,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公民教育,探索出消解村民代表权力运作过程中的"合法性困境"的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正丽
"有效治理"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要求,必须依靠健全的乡村民主治理体系予以支撑,因而村民自治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也反映出国家的整体治理水平。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已然发生了重大变革,诸多基础性社会问题的出现制约了村民自治作用的发挥,因而需要准确审视农村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陈病旧疾"和新生问题,并探索"良善之治"以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姜丽红 李强彬
今年是我国农村全面进入“后农业税时代”的第一年,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农村的治理事关重大。农业税的废止减轻了农民负担,在经济上提升了农民的地位,但同时也使许多原来隐匿的问题凸现出来,如公共产品提供严重不足等。如何在“后农业税时代”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实现农民的“增收”,促进农村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新时代农村面临的新课题。NGO作为新型的公共管理手段,能将国家和社会的力量整合起来,对“后农业税时代”新问题的解决、新农村的建设和治理有积极可取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NGO 后农业税时代 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玉洁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开展有助于整合农业产业链资源,推动农业金融模式创新,为农业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研究阐述了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内涵及价值;从制度环境、运营模式、风险管理及信息系统等角度分析了金融抑制视角下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所面临的困境;给出农业供应链金融战略定位创新、运营模式创新、风险防控创新及完善金融信息系统等可行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
金融抑制 农业金融 供应链金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合平 王卫东
村民自治是农村村民在民主的基础上自主处理集体事务的权利,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自治,它是村民所应该享有的一种固有权利。我国的群众集体所有制为其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市民社会学说则为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法理 市民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