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59)
2023(4719)
2022(3812)
2021(3856)
2020(3269)
2019(7981)
2018(8031)
2017(16242)
2016(8730)
2015(10078)
2014(10140)
2013(9649)
2012(8684)
2011(7771)
2010(8159)
2009(7489)
2008(7151)
2007(6141)
2006(5240)
2005(4790)
作者
(23057)
(18903)
(18750)
(17976)
(12274)
(9035)
(8650)
(7375)
(7144)
(6718)
(6585)
(6275)
(6042)
(5935)
(5858)
(5655)
(5592)
(5531)
(5380)
(5353)
(4691)
(4599)
(4563)
(4449)
(4242)
(4240)
(4206)
(4156)
(3796)
(3630)
学科
(36187)
经济(36144)
管理(21891)
(21455)
方法(20513)
数学(18555)
(18233)
企业(18233)
数学方法(18057)
中国(8326)
(8025)
贸易(8021)
(7865)
(7863)
(7771)
(7524)
金融(7523)
理论(7333)
业经(6807)
(6479)
银行(6474)
(6242)
(6207)
(5386)
(5123)
技术(5123)
农业(5041)
地方(4940)
(4685)
教学(4676)
机构
大学(119185)
学院(118582)
(49899)
经济(48894)
管理(47250)
理学(40933)
理学院(40531)
管理学(39578)
管理学院(39369)
研究(37801)
中国(30493)
(24768)
(22910)
科学(21006)
财经(18270)
(18243)
中心(17681)
(16760)
研究所(16491)
(16411)
北京(15870)
经济学(15505)
(15315)
师范(15198)
(15122)
业大(15091)
经济学院(13967)
财经大学(13919)
(13632)
(13509)
基金
项目(77917)
科学(61883)
研究(58085)
基金(57009)
(48978)
国家(48644)
科学基金(42359)
社会(36438)
社会科(34731)
社会科学(34722)
(29441)
基金项目(29019)
教育(28505)
自然(27381)
自然科(26835)
自然科学(26831)
自然科学基金(26344)
资助(25437)
(25301)
编号(23973)
成果(19892)
(17955)
重点(17579)
课题(16585)
(16458)
(16061)
教育部(15892)
大学(15365)
创新(15354)
人文(15225)
期刊
(50565)
经济(50565)
研究(35012)
中国(22092)
管理(17968)
(16670)
教育(15794)
学报(14432)
科学(14247)
(13872)
(13255)
金融(13255)
大学(12022)
技术(12009)
学学(11115)
农业(9897)
经济研究(8826)
财经(8703)
国际(8425)
统计(7797)
业经(7443)
(7432)
(7334)
世界(7043)
(6931)
问题(6521)
(6435)
决策(6242)
技术经济(5873)
理论(5447)
共检索到174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超  陈乐一  
"利率走廊"是中央银行在设定其对普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率从而形成一个政策利率区间的基础上,调控短期市场利率和金融体系流动性的货币调控模式。基于"利率走廊"蕴含的对商业银行的内在利益诱导机制,金融市场的短期利率波动将局限在"走廊"所框定的范围之内。国际经验表明,在适当的基础上,"利率走廊"对引导和稳定短期市场利率能起到较好作用。我国中央银行在借鉴和利用"利率走廊"的实践中,应大力发展各类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商业银行体系,变革现行存款准备制度,积极构建"走廊"各要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巴曙松  尚航飞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央行采用了利率走廊系统作为货币政策实施框架。金融危机后,利率走廊操作模式开始由传统的对称利率走廊系统向地板系统转移。近期,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变和构建问题备受关注。因此,该文首先梳理了金融危机前后利率走廊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而分析了欧盟、美国和瑞典等国(地区)的利率走廊调控经验,最终探讨了利率走廊调控实践对我国未来构建利率走廊系统的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德奎  胡海鸥  
在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中,“利率走廊”(Interest Rate Corri-dor)正逐渐取代公开市场操作的位置,从而在稳定货币市场利率中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表明,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简单透明,有利于正确引导公众预期,并具有更好的调控效果。因此,我国也有必要考虑采用利率走廊调控模式以调控市场利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封思贤  朱闻宇  
市场利率大幅波动不仅会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且会损害实体经济健康运行。为稳定市场利率,不少国家实施了利率走廊机制。关于我国目前是否应该建立利率走廊机制,国内学者存在较大分歧。为提升利率走廊的调控效果,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应选择合理的目标利率工具、保持适度的利率走廊区间、增强利率和汇率等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市场化程度、维持央行的相对独立性并畅通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静敏  
利率走廊渐成国际通用的短期利率调控模式。本文介绍了利率走廊的概念及原理,阐述了其诞生和演变的过程,并指出其与传统的公开市场操作模式相比的诸多优点。此外,本文还总结了部分国家利率走廊机制中的不足,以及这些国家相关的改革措施与效果,并基于中国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目前实施利率走廊所面临的挑战。最后,本文提出了国外利率走廊经济对我国之启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谢静敏  
当前利率走廊已逐渐成为了国际通用的短期利率调控模式,本文介绍了利率走廊的概念及原理,阐述了其诞生和演变的过程,指出其与公开市场操作模式相比存在的诸多优点。本文还总结了部分国家利率走廊机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这些国家相关的改革措施与效果,并分析了我国目前实施利率走廊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国外利率走廊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静  
利率走廊是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调控方式转变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提升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利率走廊的运作机理,并在整理多国央行使用利率走廊机制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使用利率走廊调控宏观经济的客观约束条件,最终提出了实现利率走廊机制调控宏观经济的最终状态:短期强调数量型工具为主、利率走廊机制为辅助的方式,而长期则应当以利率走廊对称系统为主、地板系统为辅的利率调控方式。这一改革思路能使央行在货币政策调控转型过程中最大限度地缩小政策实施成本,提高政策实施效率,最终为稳定宏观经济奠定基础。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静  
利率走廊是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调控方式转变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提升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利率走廊的运作机理,并在整理多国央行使用利率走廊机制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使用利率走廊调控宏观经济的客观约束条件,最终提出了实现利率走廊机制调控宏观经济的最终状态:短期强调数量型工具为主、利率走廊机制为辅助的方式,而长期则应当以利率走廊对称系统为主、地板系统为辅的利率调控方式。这一改革思路能使央行在货币政策调控转型过程中最大限度地缩小政策实施成本,提高政策实施效率,最终为稳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超  陈乐一  
基于利率走廊中蕴含着对商业银行的内在利益诱导机制,金融市场的短期利率波动将局限在"走廊"所框定的范围内。对称型的利率走廊可将短期市场利率控制在与政策目标利率完全一致的水平。国际经验表明,在适当的基础上,利率走廊对于引导和稳定短期市场利率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我国中央银行在借鉴和利用利率走廊的实践中,应不断发展各类金融市场,逐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构建走廊各要素,从而为我国货币政策转型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官慧  刘义圣  
利率走廊是利率市场化后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模式的现实选择。在论述利率走廊模式及其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利率走廊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的国际实践与经验借鉴,分析了中国实施利率走廊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最后提出了确立Shibor市场基准利率、放弃法定准备金制度等构建完善中国利率走廊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佳  段军山  
我国正处于金融创新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数量型货币政策面临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方面的缺陷,亟需对现有的货币政策进行升级调整。利率走廊模式作为一种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研究它对我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新旧货币政策对比和引入国外经验,分析利率走廊模式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影响,最后对利率走廊模式的建立提出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贾德奎  胡海鸥  
对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调控,我国中央银行更倾向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实现,而西方国家近年来的政策实践表明,通过设定利率走廊可以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储备需求行为施加影响,从而引导市场利率向政策利率目标靠近,因此我国有必要借鉴这种新的利率调控思路,从而建立一个操作更为简单透明、效率更高的利率调控框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璐婧  
2014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探索利率走廊。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国家纷纷开始采用利率走廊作为政策工具,成为了"单一目标,单一工具"货币政策规则的代表。理论模型表明利率走廊的原理是预期管理,因此中央银行的公信力是关键。而国际经验则表明,发达国家的通胀目标制透明度高,有助于构建可信的利率走廊,为利率走廊创造了有利的制度环境。这一发现对我国构建利率走廊提出启示,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透明度较低,暂不适宜发展利率走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继志  
利率走廊是中央银行为了调控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而设置的政策操作系统,其运行机制是,中央银行通过向商业银行提供存款便利工具和贷款便利工具,同时配合公开市场操作,将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控制在中央银行政策目标利率附近,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加拿大中央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在利率走廊的构建和运行上积累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可为我国借鉴。我国中央银行的利率走廊上限应为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下限可以选择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为存款类金融机构间债券回购利率(DR),政策目标利率可以选择存款类金融机构间债券隔夜回购利率(DR001)。为了使利率走廊充分发挥作用,还需要采取一些配套政策措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娜  
20世纪90年代以后,诸多国家中央银行逐渐由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向价格型调控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并实施了利率走廊调控模式。本文通过对九个样本经济体的利率走廊操作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梳理了利率走廊要素选择、宽度和对称性等技术,并总结了利率走廊设计及与公开市场操作和准备金管理制度相配合的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