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7)
2023(6446)
2022(5068)
2021(4843)
2020(3947)
2019(9081)
2018(8917)
2017(17628)
2016(9400)
2015(10696)
2014(10253)
2013(10185)
2012(9180)
2011(8075)
2010(8333)
2009(7803)
2008(8053)
2007(7367)
2006(6428)
2005(5864)
作者
(25203)
(20713)
(20574)
(19608)
(13350)
(9844)
(9235)
(7996)
(7755)
(7636)
(7151)
(7100)
(6770)
(6608)
(6539)
(6407)
(6299)
(6088)
(6060)
(5891)
(5262)
(5005)
(4877)
(4813)
(4798)
(4673)
(4647)
(4644)
(4097)
(3984)
学科
(35739)
经济(35709)
管理(34215)
(32507)
(30081)
企业(30081)
方法(15511)
数学(13405)
数学方法(13278)
技术(12044)
(11829)
中国(10136)
(9872)
(9411)
银行(9404)
技术管理(9278)
(8936)
(8878)
财务(8858)
财务管理(8842)
(8699)
金融(8698)
业经(8651)
企业财务(8374)
(7990)
理论(7882)
(7871)
贸易(7859)
(7638)
(5908)
机构
学院(128442)
大学(127468)
(55770)
经济(54567)
管理(50569)
理学(42057)
理学院(41688)
管理学(41123)
管理学院(40885)
研究(40356)
中国(37393)
(29524)
(26337)
财经(22652)
(20537)
科学(20244)
中心(20066)
(20008)
(19371)
经济学(17921)
财经大学(17110)
北京(17025)
研究所(16740)
(16607)
经济学院(15977)
(15849)
金融(15562)
(15181)
(14913)
商学(14846)
基金
项目(77459)
科学(61595)
研究(59277)
基金(56108)
(47869)
国家(47491)
科学基金(41838)
社会(37995)
社会科(36219)
社会科学(36205)
(30279)
基金项目(29101)
教育(27815)
自然(26071)
自然科(25568)
自然科学(25564)
自然科学基金(25129)
(24862)
编号(23863)
资助(23550)
成果(19780)
(19535)
创新(18464)
(17424)
重点(17315)
课题(16769)
(16009)
(15979)
国家社会(15754)
教育部(15635)
期刊
(63684)
经济(63684)
研究(43239)
中国(29342)
(25631)
(24181)
金融(24181)
管理(22691)
教育(14955)
科学(14854)
学报(14612)
(13425)
技术(12795)
财经(12429)
大学(12040)
学学(11209)
经济研究(11032)
(10674)
业经(9818)
农业(8554)
理论(7523)
问题(7434)
(7211)
技术经济(6854)
国际(6832)
商业(6779)
实践(6629)
(6629)
会计(6595)
财会(6585)
共检索到208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贾德奎  胡海鸥  
在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中 ,“利率走廊”正逐渐取代公开市场操作的位置 ,在稳定货币市场利率中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表明 ,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简单透明 ,有利于正确引导公众预期 ,并具有更好的调控效果。因此 ,我国也有必要考虑采用利率走廊模式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潘敏  周闯  刘姗  
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中央银行预调微调对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考察了其对构建利率走廊的作用。研究发现,预调微调在总体上平抑了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同时预调和微调两者对不同期限利率的影响在结构上具有期限互补的特点。预调通过预期引导缓解了中长期利率的波动,且书面和口头两种操作方式的影响较为一致。微调中的常备借贷便利对超短期利率较好发挥了利率走廊上限的功能,而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加剧了超短期利率的波动。尽管中期借贷便利总体加大了利率的波动,但其对不同期限品种的作用效果差异明显。这表明,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实施的预调微调操作总体上能有效平抑利率波动,降低利率走廊运行成本,有利于实现构建利率走廊的长期目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海鸥  季波  贾德奎  
电子结算系统和电子货币的发展大大减少了基础货币的需求,这种趋势使得加拿大等国的中央银行放弃货币量调控转向了“利率走廊”调控。借助数学模型的分析探究该调控模式的机理实质是无基础货币供给量调控,图像的证明揭示了其运行的机制。加国成功的运作经验更提示我们做好相应的理论研究和操作准备,以应对电子结算系统和电子货币的发展对我国宏观调控、中央银行角色和货币政策设计、整个经济运行,甚至经典经济理论的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燕  张捷  
利率走廊及其实践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几乎每隔二十年都会出现一次大幅度的调整。20世纪90年代以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以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准备金率调整和直接信贷控制为主要手段的数量型货币政策。然而,金融创新使传统的货币层次的划分越来越模糊,货币迷失和错漏等情况导致中央银行对货币数量调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春丽  
作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手段,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走廊有着各具特色的运作机制和实施效果。相关研究表明,公开市场操作与利率走廊之间并非完全排斥,甚至在某个阶段还是可以互补的:一方面,利率走廊可以减轻公开市场操作的调控压力;另一方面,公开市场操作能够确保利率走廊目标利率的实现。基于我国现阶段的特征考虑,单一的公开市场操作或单一的利率走廊都不适应中国当前的利率调控需求,顺应中国当前经济金融环境的利率调控模式应该是公开市场操作与利率走廊的有效结合。未来中国构建利率走廊模式的总体方向是通过设定利率走廊上下限,将货币市场利率控制在利率走廊区间之内,再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将市场利率调控到目标利率水平附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闵远光  
利率平滑是各国中央银行普遍采用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也正逐渐成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新范式。利率平滑操作是宏观经济均衡价格发现机制,可以平滑经济波动,降低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稳定金融市场,减小经济调整成本,减少政策的动态不一致,增强货币政策可预测性。我国应进一步建立和改善利率平滑操作所需要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贾德奎  胡海鸥  
对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调控,我国中央银行更倾向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实现,而西方国家近年来的政策实践表明,通过设定利率走廊可以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储备需求行为施加影响,从而引导市场利率向政策利率目标靠近,因此我国有必要借鉴这种新的利率调控思路,从而建立一个操作更为简单透明、效率更高的利率调控框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飞鸣  
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而言,原有货币政策操作范式存在较为明显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而在对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征收法定准备金的货币政策调控新范式下,通过对不同地区发放的贷款中央银行分别征收不同的贷款准备金率,就具有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的功效,纾解甚至消除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差异。并且,在存款准备金政策软化的国际背景下,这种货币政策调控新范式可以重塑准备金政策,强化货币政策的效果。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振  吴佳妮  王媞  李元龙  
文章文章从融资行为出发,划分货币市场参与者类型,并将货币市场分层,探讨货币市场结构与基准利率的关系。研究发现,DR能够顺利传导至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其他利率,但DR001相比DR007扰动因素少,起到压舱石的作用,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也更高。非银金融机构作为货币市场重要参与者,正成为基准利率的重要扰动因素,对此需加强监管和防范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再勇  
从2013年下半年至今,货币市场利率出现较大辐度的变化。影响货币市场利率走势的因素应从短期、中期和长期分别加以分析2013年下半年,货币市场利率虽自最高点回落,但利率重心整体上移,相对于往年仍处于较高水平。12月隔夜Shibor的月平均利率3.6834%,虽较6月平均利率(6.6858%)回落了300个基点,比上年同期(2.3694%)仍上涨了131个基点。2014年以来,货币市场利率逐渐回落,4月隔夜Shibor的月平均利率2.4777%,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如何看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笑梅   钮锴  
<正>货币政策工具箱中的利率走廊往往与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和贴现窗口等工具并存,共同保障货币政策顺利实施。文章旨在厘清利率走廊与货币政策传导的关系,并分析了中美欧利率走廊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区别与联系。美国区域银行风险事件引发市场波动,美联储及时响应以维护金融稳定——新设立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为银行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与此同时,市场流动性收缩也触发了传统货币政策工具——贴现窗口的大量使用。
关键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巴曙松  尚航飞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央行采用了利率走廊系统作为货币政策实施框架。金融危机后,利率走廊操作模式开始由传统的对称利率走廊系统向地板系统转移。近期,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变和构建问题备受关注。因此,该文首先梳理了金融危机前后利率走廊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而分析了欧盟、美国和瑞典等国(地区)的利率走廊调控经验,最终探讨了利率走廊调控实践对我国未来构建利率走廊系统的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德奎  胡海鸥  
在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中,“利率走廊”(Interest Rate Corri-dor)正逐渐取代公开市场操作的位置,从而在稳定货币市场利率中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表明,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简单透明,有利于正确引导公众预期,并具有更好的调控效果。因此,我国也有必要考虑采用利率走廊调控模式以调控市场利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达禹  徐斌  赵恒园  
遴选利率走廊击穿时期与常规时期下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以此识别不同时期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调控偏好。结果显示:常规时期下利率调控将兼顾通胀和产出;而在走廊上限击穿时期,中央银行将实施通货膨胀单目标管理,这说明通胀端的单边异动是利率走廊危机管理中所要重点关注的情形。最后,在利率击穿时期,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无法完全平抑通胀波动,这意味着中央银行仍需完善走廊上限击穿时期下的应急管理机制,其中以利率调控配合价格管制等行政干预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政策尝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