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81)
2023(8944)
2022(7295)
2021(6652)
2020(5649)
2019(12599)
2018(12422)
2017(23950)
2016(12413)
2015(13516)
2014(13169)
2013(12986)
2012(11482)
2011(9731)
2010(10060)
2009(9582)
2008(9976)
2007(9229)
2006(8084)
2005(7422)
作者
(32882)
(27752)
(27537)
(25512)
(17686)
(12883)
(12193)
(10467)
(10316)
(9924)
(9246)
(9163)
(8907)
(8561)
(8462)
(8251)
(8220)
(7904)
(7860)
(7724)
(6736)
(6611)
(6600)
(6322)
(6202)
(6110)
(6100)
(5968)
(5505)
(5271)
学科
(79542)
(76471)
企业(76471)
管理(62353)
(54798)
经济(54732)
业经(26222)
(23884)
方法(22862)
(19994)
(19661)
财务(19653)
财务管理(19636)
技术(19088)
企业财务(18666)
(16085)
数学(15235)
数学方法(15182)
农业(14988)
(13931)
(13639)
技术管理(13493)
(12632)
经营(12628)
中国(12601)
企业经济(12278)
体制(11430)
理论(11429)
(11308)
决策(10181)
机构
学院(177069)
大学(168963)
管理(80534)
(79061)
经济(77722)
理学(68961)
理学院(68475)
管理学(67976)
管理学院(67643)
研究(47654)
中国(42679)
(39514)
(33734)
财经(30651)
(28198)
(27864)
(26165)
科学(25244)
商学(24366)
商学院(24166)
中心(23270)
经济学(22856)
业大(22579)
财经大学(22451)
(21927)
(21908)
经济管理(21695)
经济学院(20691)
北京(20525)
农业(20289)
基金
项目(112045)
科学(92635)
研究(86345)
基金(83915)
(70243)
国家(69557)
科学基金(64097)
社会(58329)
社会科(55525)
社会科学(55516)
(46311)
基金项目(45062)
自然(40362)
自然科(39592)
自然科学(39587)
自然科学基金(39043)
教育(38120)
(35764)
编号(33502)
资助(32012)
(31794)
(31435)
创新(28111)
成果(25167)
(25146)
(24993)
(24373)
国家社会(24103)
重点(23999)
人文(23028)
期刊
(92763)
经济(92763)
研究(51336)
管理(37980)
(36512)
中国(35546)
(25406)
科学(20559)
(19360)
金融(19360)
技术(18244)
业经(18226)
农业(17611)
学报(17545)
财经(15998)
大学(15141)
学学(14692)
经济研究(14054)
(13901)
教育(13182)
(12648)
技术经济(12513)
财会(12220)
问题(11137)
现代(10406)
科技(10190)
会计(10186)
商业(9827)
经济管理(9255)
世界(8759)
共检索到268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华  李伟平  张克彪  李艳红  
文章以专利数量为创新绩效的衡量,通过以获得国家"创新型企业"认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检验了高管的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股权激励对创新具有正向影响;研究发现薪酬对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成员激励的差异性。报酬最高的前三位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总额与专利申请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具有较为显著的边际递减效应,呈现过度激励,但报酬最高的前三位董事会成员的薪酬激励则不存在过度激励问题。文章最后给出了研究结果分析和结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兆国  曹丹婷  张弛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高管团队稳定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高管团队稳定性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正相关;在高管团队稳定性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中,股权激励和老乡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较显著,而货币薪酬和校友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则不显著。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高管团队稳定性对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在非国有控股公司更显著;薪酬激励和老乡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更为显著;校友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在国有控股公司中更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小克  李惠蓉  
创业导向对企业而言具有战略意义,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的成长和组织经营决策有着重要影响,创业导向能否通过对高管激励来影响企业的绩效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选取2009年上市的中国创业板制造业、服务业等365家企业2013—2017五年的数据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高管货币薪酬激励和权益薪酬激励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创业导向对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的调节效应显著为负。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靖宇  刘红霞  
以2010—2018年我国央企和非国企上市公司相关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央企高管薪酬管制政策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结合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政策背景,研究央企内部激励机制的兼容问题。利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和三重差分模型(DDD)检验的结果表明,相较于不受薪酬管制政策影响的非国企样本而言,薪酬管制政策抑制了央企的研发投入水平;股权激励有助于缓解薪酬管制对央企研发投入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薪酬管制政策对央企研发投入水平的抑制强度在不同功能定位的央企之间存在差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越艳  李显君  孟祥莺  魏先华  
面对新形势新环境下要求汽车行业由大变强的转变,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正处于产品创新、生产优化、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对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有了新的要求。汽车制造企业的高管作为创新决策主体,对企业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梳理了汽车行业创新与高管薪酬关系的相关研究,构建了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并选取样本时间跨度从2004年至2014年间上市汽车企业的财务数据及相关信息,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汽车行业高管薪酬与企业的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高管薪酬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越艳  李显君  孟祥莺  魏先华  
面对新形势新环境下要求汽车行业由大变强的转变,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正处于产品创新、生产优化、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对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有了新的要求。汽车制造企业的高管作为创新决策主体,对企业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梳理了汽车行业创新与高管薪酬关系的相关研究,构建了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并选取样本时间跨度从2004年至2014年间上市汽车企业的财务数据及相关信息,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汽车行业高管薪酬与企业的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高管薪酬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持续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宋伟  
科学合理的薪酬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激发市场经济活力。文章以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了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差距扩大有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依然成立。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股权集中度这一中介路径实现。进一步分析发现,股权集中度的中介作用受到管理层权力的调节。对此,应以激励、治理、调整为导向,通过优化薪酬晋升渠道、拓展股权结构功能、合理配置管理层权力,持续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供内在驱动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宋伟  
科学合理的薪酬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激发市场经济活力。文章以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了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差距扩大有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依然成立。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股权集中度这一中介路径实现。进一步分析发现,股权集中度的中介作用受到管理层权力的调节。对此,应以激励、治理、调整为导向,通过优化薪酬晋升渠道、拓展股权结构功能、合理配置管理层权力,持续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供内在驱动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霍晓萍  李华伟  孟雅楠  任艺  
高管薪酬与企业创新投资活动关系密切,但现有研究鲜有关于高管薪酬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本文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从激励效应和约束效应两个角度,提出企业高管薪酬水平事前激励创新投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事后约束高管侵占创新投资资源的双重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水平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契约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进一步考察发现高管薪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与股权结构治理机制之间存在替代效应,高管薪酬对国有控股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显著高于非国有控股企业,股权集中度削弱了高管薪酬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本文的研究不仅对高管创新活动的薪酬契约设计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而且对如何设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程度及国有持股比例以获取更高创新绩效提供了经验数据支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和丽芬   史雅慧   王巧义  
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大背景下,ESG责任履行能否提升绿色创新持续性进而推动企业低碳发展,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以2014—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ESG责任履行对绿色创新持续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积极履行ESG责任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持续性,高管薪酬激励发挥了强化二者正向关系的调节作用。机制分析表明ESG责任履行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助力企业持续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显示ESG责任履行对绿色创新持续性的促进作用在成熟期企业、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文章丰富了绿色创新持续性驱动因素和ESG责任履行经济后果的研究,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梅华  
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业态变化较快,其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数字经济体现为数字信息技术等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其是否会影响文旅企业的创新行为呢?文章选取了2012—2022年中国文化旅游类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其创新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以下研究结论: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高文旅企业的创新水平;对其中的影响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提高了企业的市场投资机会,进而促进了企业的创新研发;从管理者薪酬激励角度,研究发现在高管薪酬激励水平更高时,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站杰  买生  
企业社会责任与国际化经营是战略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但已有研究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国际化战略的结论尚未达成一致,且对企业社会责任如何作用于国际化战略的路径探讨也不够深入和完善。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制度理论,利用我国A股355家上市公司2013-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国际化战略的影响,检验了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与高管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发现:(1)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程度越高,国际化程度随之越强,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是国际化战略决策与执行的关键影响因素;(2)创新能力在企业社会责任对国际化战略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可进一步通过创新能力正向作用于国际化战略;(3)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国际化战略间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高管薪酬激励程度越高,企业社会责任对国际化战略的正向影响越弱。研究结论对国际化企业通过改善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获得更高国际化绩效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志忠  朱琳  张文甲  
本文首次运用公司未来的创值水平作为评估激励效果的指标,运用利润与现金薪酬的相关系数衡量现金激励水平,比较了权益激励、现金激励和未安排激励情况下公司的未来创值水平。实证结果表明:(1)高管的现金薪酬越高,企业的未来创值水平越高;(2)安排现金激励的公司未来创值水平比未安排激励的公司高;(3)安排权益激励的公司未来创值水平比安排现金激励和未安排激励的公司都高,这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尤其显著。总体来讲,在薪酬管理实务中,安排权益激励的合约优于安排现金激励的合约,安排现金激励的合约优于未安排激励的合约,高薪的合约优于低薪的合约,高薪的管理者能够给股东创造财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丹  
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不足或过度不是简单的"是"与"非"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效解决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不足或激励过度难题:一是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促使国有企业高管身份完全职业化;二是参照非垄断性行业高管薪酬标准制定垄断性行业高管薪酬标准;三是合理确定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结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文锋  谷方杰  刘磊  
本文基于影响企业绩效各种要素的结构特征,以2014—2016年A股上市的391家国有控股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研究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着重探究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的交互效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下辖国有企业显性激励不显著,只有隐性激励显著,交互作用结果比较复杂,隐性激励与年薪激励相互增强,隐性激励与股权激励相互抑制。自然垄断国有企业隐性激励的效果要明显优于显性激励,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相互增强。自由竞争的国有企业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两种激励方式相互增强,其中,年薪差距和股权差距的激励效果更为明显。基于此,笔者建议,应针对不同产权类型的国有企业实行差异化的高管激励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