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2)
- 2023(657)
- 2022(507)
- 2021(413)
- 2020(392)
- 2019(812)
- 2018(796)
- 2017(1607)
- 2016(763)
- 2015(788)
- 2014(765)
- 2013(829)
- 2012(638)
- 2011(505)
- 2010(557)
- 2009(503)
- 2008(511)
- 2007(537)
- 2006(409)
- 2005(386)
- 学科
- 企(5542)
- 企业(5542)
- 业(5402)
- 管理(4221)
- 济(3292)
- 经济(3290)
- 财(1830)
- 业经(1827)
- 务(1721)
- 财务(1721)
- 财务管理(1721)
- 企业财务(1623)
- 方法(1553)
- 技术(1123)
- 理论(999)
- 和(991)
- 划(898)
- 企业经济(882)
- 农(880)
- 经营(870)
- 策(853)
- 数学(849)
- 数学方法(844)
- 技术管理(833)
- 经济理论(762)
- 决策(712)
- 农业(703)
- 制(698)
- 计划(676)
- 体(601)
- 机构
- 学院(11060)
- 大学(10271)
- 管理(5326)
- 理学(4728)
- 理学院(4688)
- 管理学(4671)
- 管理学院(4645)
- 济(4531)
- 经济(4464)
- 研究(2437)
- 财(2174)
- 中国(2100)
- 京(1848)
- 财经(1779)
- 商学(1706)
- 商学院(1695)
- 经(1596)
- 江(1548)
- 经济管理(1445)
- 业大(1348)
- 财经大学(1304)
- 州(1296)
- 中心(1259)
- 科学(1259)
- 工商(1213)
- 经济学(1196)
- 农(1124)
- 经济学院(1095)
- 北京(1091)
- 技术(1070)
共检索到14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胜男 方法林
中国当前经济增长压力加大,社会产业整体转型,就业之难已成常态,可见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大量培养是时代所需。"创新创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产生的。"创新创业+"为我国高校培养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了较为具体的推进模型与行为方式,解决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互为孤岛"的问题,适应了学生和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莹 徐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文化还没有形成。高职院校构建创新创业文化,主要从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对创业精神的理解、完善创新创业文化机制和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几个方面着手,从而在高职院校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为社会的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文化 构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绪辉 沈书生
创客空间建设是推动教育改革、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创客教育旨在有效提升学习者多种学科素养,成为实现教育创新的支点。创客空间蕴含多重教育价值,构建高效的创客空间,需要以信息技术、快速原型技术等多种技术的混搭作为着力点,以合适的物理空间作为依托,以优质的课题项目作为载体,以完善的学习共同体作为驱动。空间的构建过程中还需要对知识产权、学习评价、资金保障等方面加以关注。
关键词:
创客 创客教育 创客空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丹中
教育部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成为全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热点。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概念的辨析入手,基于高等教育自身规律,通过对基本概念内涵的分析,阐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起点、节点和重点,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创新创业载体的功能等进行了探讨,提供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案例。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内涵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庄建军 张志俭 葛中芹 施毅 徐骏 郑兴福 董婷 崔萌
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通过转变培养理念、改变工作思路、调整运行模式、完善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方式、突出创新创业、加强条件保障、注重文化建设等手段,不断探索和持续改革,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引入了"互联网+"时代下全天候的实验教学新方式,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实施了"前沿引领、突出创新、以人为本"的卓越本科人才培养新方法。实践结果表明,在校电子信息类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获得了显著提升。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创客空间 示范中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洪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为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良机。然而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一个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就是如何对创新创业能力进行测量,如果不能对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科学测量,则创新创业教育就失去了有效凭据。要对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科学测量就必须首先对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科学阐释,否则就难以突破。在遵循学术界关于创新创业能力基本共识的基础上,运用哲学透视方法,发现创新创业能力实质上是人的自我发展能力的展现,包括七个关键能力,反映了人才成长基本规律,可作为创新创业能力测量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创新创业能力 哲学透视 科学内涵 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雍莉莉 侯彦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提升就业能力的需要,现阶段各高校不应仅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更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构建创新创业体系,要从优化政府职能、强化宏观调控能力、加强意识培养、完善课程建设、加强实践训练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 体系构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方燕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具备创业能力、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是当前时代的客观要求,从德育教育视角来看,将德育内容渗透至创新创业教育中,能够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构建系统的教育体系。文章分析了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共通之处,探索具有德育内涵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方式。
关键词:
德育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共通点 教育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东锋 梁晴
在新时代的高校教学中,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成为新方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多种方式,其中,利用课程思政的引导能够让学生创新创业的目标更明确、方向更清晰、实践更积极。教学者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教授课程思政,能够让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由汤锐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一书,讲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理念和实践方式,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指南,对大学生成功创业、积极创新有重要参考价值。该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为导论篇,介绍了创新创业的内涵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类型、理念和意义;第二篇为创新篇,全面介绍了创新的内容,包括创新意识、思维、方法、能力、精神和成果;第三篇为创业篇,具体介绍了创业者、创业环境,创业计划方案、创业融资以及企业发展等内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南旭光
文章围绕夯实专业能力、塑造工匠精神、增强开放协同、促进全面发展四个角度,阐释了"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的价值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构建发展战略和政策机制、变革教育体制和育人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构支撑平台和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策略,以期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借鉴,促进"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潘经强
从知识维、逻辑维、时间维三个维度构建地方院校物流创新创业人才胜任特征"冰山模型",涵盖知识储备、专业资质、创新意识、创业意识、挑战精神、洞察力等特征因子。需要分阶段、渐进式推进模型完善,同时发挥竞赛效应的驱动和建构主义的深化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晓苗
企业微创新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涌现出的一种新的创新模式,但目前对其内涵、特征等基本问题的探讨较为感性粗糙,同时缺乏从系统、动态视角出发对企业微创新价值实现机理的深入把握。基于现有微创新理论与企业实践成果,本文对企业微创新内涵、特征做了系统性归纳界定,从过程视角出发对企业微创新价值实现机理做了概括,并借助"企业微创新火箭模型"对机理进行了直观描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贺元
从实践来看,一部分典型学科在高校创新创业中起到了支撑和引领作用,是创新创业的心脏地带,基于创业型大学的理念,其可被称为创业型学科。创业型学科强调创业精神和创业方向,具有三个特征: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学科运行不断向外拓展;学科理念明确。在构建路径上,要以学科改革意识统领创新创业实践;以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构建创新创业团队;以学科方向凝练创新创业方向;学科平台对接创新创业平台。
关键词:
学术心脏地带 创新创业 创业型学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志华 周斌 蔡三发 许涛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大学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内容之一。创新创业教育应有所侧重,定位准确,目标合适,路径多样,策略各异。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目标、标准和模式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大学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内容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国内主要"双一流"建设高校负责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的调研,梳理出这些机构的职能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杜建群 杜尚荣
正确把握课程价值,合理定位课程目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效性,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价值取向:多元与统整从价值所体现的主客体利益关系角度分析,"课程价值就是指课程满足主体一定需要的属性,即是说课程的存在、作用及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适合"。~([1])而课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