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3)
2023(9432)
2022(7872)
2021(7322)
2020(6192)
2019(13835)
2018(13617)
2017(25330)
2016(14348)
2015(16326)
2014(16444)
2013(16209)
2012(14574)
2011(12693)
2010(12976)
2009(12543)
2008(12968)
2007(11956)
2006(10703)
2005(10024)
作者
(39646)
(32793)
(32648)
(31517)
(20727)
(15461)
(14919)
(12580)
(12234)
(12043)
(11305)
(11017)
(10778)
(10764)
(10612)
(10008)
(9847)
(9734)
(9457)
(9370)
(8326)
(8097)
(7892)
(7526)
(7491)
(7487)
(7387)
(7228)
(6666)
(6519)
学科
管理(60147)
(47628)
(44105)
企业(44105)
(43638)
经济(43547)
(35063)
(21879)
税收(20429)
(20253)
(18956)
(18528)
财务(18466)
财务管理(18413)
企业财务(17475)
方法(16231)
财政(15602)
中国(14535)
(13521)
(12805)
数学(12739)
数学方法(12532)
(12399)
业经(12061)
(11352)
银行(11333)
体制(10589)
(10494)
(10434)
理论(10306)
机构
学院(193165)
大学(192147)
管理(73518)
(73440)
经济(71502)
研究(61285)
理学(60213)
理学院(59585)
管理学(58767)
管理学院(58359)
(54404)
中国(51753)
(40930)
财经(36454)
科学(35663)
(33248)
(32653)
(31095)
中心(28739)
(27781)
研究所(26756)
财经大学(26480)
北京(25802)
(25519)
业大(24638)
(24436)
(22326)
经济学(22263)
(22057)
师范(21779)
基金
项目(117231)
科学(90988)
研究(88981)
基金(83399)
(71541)
国家(70915)
科学基金(60965)
社会(55349)
社会科(52357)
社会科学(52342)
(46247)
基金项目(43009)
教育(41349)
(38068)
自然(37821)
编号(37358)
自然科(36911)
自然科学(36901)
自然科学基金(36224)
资助(34434)
成果(33086)
(27985)
课题(26620)
重点(26125)
(25880)
(24969)
(24404)
项目编号(24150)
(23346)
创新(22947)
期刊
(91204)
经济(91204)
研究(66161)
(51599)
中国(48277)
管理(32184)
学报(29246)
(25502)
科学(24576)
教育(22927)
大学(22922)
学学(21515)
(20668)
金融(20668)
财经(18965)
(18897)
技术(17423)
农业(16332)
(16149)
(15836)
会计(14583)
财会(14327)
经济研究(14138)
税务(14073)
业经(13235)
问题(10805)
(10299)
财政(10299)
(10116)
(9601)
共检索到323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玉玲  
从对"分税制"、"分级制"概念的剖析开始,探讨由分税制向分级制财政管理体制转变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原则、核心和内容等方面分析分级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优化思路,包括明确"事责与财权相匹配"的原则;以真正的分级预算为核心;内容方面,则要兼顾财政支出与收入两方面,分税、分费、分租(利)、分债,并以财政转移支付实现各级政府的相互联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阮宜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包干制财政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其发展的需要。总结过去的经验,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建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改革和发展的必然。分税制的基来框架是按税种划分收入,中央集中必要的财力,分设税务机构,分别征税,中央对地方实行转移支付制度,这种框架是在公共财政理论的基础上确立的,遵循了市场经济原则。但是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构筑的基本框架还只是粗糙的,初步的,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有待于继续改革,不断完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俊培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下简称"财政体制")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制度,由税收制度、"分税"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三部分构成,其中税收制度是基础。传统税收理论忽视不同税种收入隐含不同的支出要求,忽视税收制度、"分税"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认为,不同税种收入隐含了不同的支出要求;税收制度、"分税"和财政转移支付可以形成相对独立的概念以及各自相对独立的制度安排,这有利于财政体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税负应是中央税安排的前提而不是事后的统计结果;地方税是在中央税体系下根据受益原则设置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保证税收中性和预算中性的最后一道防线。税收问题的研究不应该是孤立的,必须要和财政体制联系起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佐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财政和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开放后,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财税部门在总结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借鉴外国财政管理体制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构想和方案,并于1994年实施。一、分税制的提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振宇  
1994年分税制的成功实施,较好克服了"统收统支"和"包干制"的诸多弊端,实现了从行政性分权向经济性分权的转变。这一重要的制度创新,历经20年的实践运行,初步构建了现代财政体系框架,奠定了市场经济制度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有关分税制的历史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为过。但受改革初始条件的约束,分税制其实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还留了个不小的尾巴。一般地,维系财政体制有效运行有三要素,即政府间事权的划分、政府间收入的划分和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文彬   刘欣  
分税制就是根据各种税收的税源,按照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分工和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将税种划分为中央和地方收入来源的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的具体内容是:重新划分中央财政固定收入,地方财政固定收入和中央、地方共享收入,核定支出基数,合理确定上解和补助数额。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志华  王雍君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运行情况与政策建议张志华王雍君一、改革的主要成效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运行实践证明,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成功的,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促进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分税制前,每年国家财政收入增收额基本徘徊在200—3...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弘力  
到2003年底,分税制财政体制运行整整10个春秋,10年间,我国财政实力不断壮大,财政收入从分税制改革前的5000多亿元增加到2万多亿元,全国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由1993年的12.6%提高到2003年的18.6%;政府间财政关系日趋规范,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大大增强,促进了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目前分税制还存在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不清、基层财政还很困难等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通过制度创新妥善解决。下面刊发的一组文章,对10年来分税制施行情况进行了回顾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有为  
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是推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措施。在启用这两个措施时应注意并加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保持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数额适度的原则;逐步摆脱旧体制的束缚,建立完善的分税制;等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乔  周全林  
文章认为,分税制不是一种财政管理体制,而是税收管理体制的一种形式。现行分税制还很不完善,还存在许多缺陷。文章提出了完善分税制的构想:①进一步划清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使各自的事权和时权统一;②改现行的“基数法”分税制为“因素法”分税制;③统一内、外资企业的税率,实现税负的公平化、改革中性化;④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取消税收返还制度。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振宇  
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由于受改革初始条件的约束及其后续跟进改革创新的不足,逐渐形成了"中国式财政分权"模式,呈现出一定的累退性。文章通过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分析了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的模式特征,并基于多维视角提出了加快改革的基本构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京焕  
一、地区经济等级的划分(一)指标的选择。笔者认为,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根本区别是经济上的差距。衡量这种差距的尺度应主要采用三项指标,即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GDP和人均消费额。首先,GDP是一个国家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子基  唐文倩  
"改革顶层设计"作为"十二五"时期改革开放的战略理念,对推进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它有利于理清政府间财政关系,在我国目前五级行政区划下,优先推动"三级财政"制度的设计,奠定分税制"顶层"大厦的根基;其次,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地方政府主体税种和辅助税种,使地方税系能够稳定满足地方两级政府的财力需求,让搭建的大厦框架能牢固矗立在"底层";再次,结合我国财力上收的实际,为使地方政府财权(力)与事权进一步匹配,必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夯实"顶层"大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为更好地发挥财政在"保发展、促转型、抓创新、惠民生"方面的职能作用,加快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江苏财政逐步构建起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评价、财政监督"四位一体"的财政管理体制,即:把预算编制作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着力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