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98)
- 2023(8216)
- 2022(6832)
- 2021(6383)
- 2020(5138)
- 2019(11576)
- 2018(11609)
- 2017(21050)
- 2016(12132)
- 2015(13507)
- 2014(13666)
- 2013(12504)
- 2012(11437)
- 2011(9965)
- 2010(10347)
- 2009(9404)
- 2008(9569)
- 2007(8218)
- 2006(7496)
- 2005(7152)
- 学科
- 管理(39009)
- 济(38376)
- 经济(38296)
- 业(30873)
- 企(28381)
- 企业(28381)
- 制(17166)
- 财(15715)
- 中国(13066)
- 体(12872)
- 方法(12408)
- 体制(11126)
- 业经(10998)
- 农(10692)
- 数学(10181)
- 数学方法(10048)
- 理论(9540)
- 银(8907)
- 银行(8902)
- 行(8536)
- 务(8533)
- 融(8515)
- 财务(8513)
- 金融(8513)
- 财务管理(8489)
- 教学(8351)
- 企业财务(8104)
- 地方(7792)
- 教育(7741)
- 技术(7487)
- 机构
- 学院(156950)
- 大学(150297)
- 济(61087)
- 经济(59634)
- 管理(54989)
- 研究(51263)
- 理学(45975)
- 理学院(45513)
- 管理学(44856)
- 管理学院(44553)
- 中国(40447)
- 财(35439)
- 京(31828)
- 科学(26905)
- 江(26281)
- 财经(26052)
- 所(24272)
- 经(23541)
- 中心(23322)
- 职业(22319)
- 技术(22123)
- 范(21181)
- 研究所(21060)
- 师范(21007)
- 州(20590)
- 北京(20193)
- 经济学(19255)
- 财经大学(19173)
- 农(19135)
- 院(19108)
- 基金
- 项目(97519)
- 研究(81128)
- 科学(77775)
- 基金(67832)
- 家(56830)
- 国家(56276)
- 社会(50450)
- 科学基金(49135)
- 社会科(47596)
- 社会科学(47585)
- 教育(42097)
- 省(40452)
- 编号(35358)
- 基金项目(34900)
- 划(33136)
- 成果(30468)
- 自然(27990)
- 课题(27438)
- 自然科(27294)
- 自然科学(27289)
- 自然科学基金(26802)
- 资助(26735)
- 制(26323)
- 年(23322)
- 重点(23197)
- 部(22597)
- 性(22197)
- 创(21525)
- 项目编号(21032)
- 发(21005)
共检索到254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杰 张俊平 邓子胜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已成为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高职院校开展内部治理改革存在三种动因,其相互影响、共同作用。通过开展"分权制衡、协同联动"的内部管理改革,建立"决策、动力、运行、保障、文化"五种机制,能够有效激发院校的办学活力,构建内生式发展机制,可为高职院校开展内部治理改革提供一种路径和实践样本。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 分权制衡 协同联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涛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专家治学是公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的价值取向。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其基于共同治理等理论构建的内部治理结构模型:办学理事会辅助党委的决策制度、专门委员会策划的院长执行制度、质量管理委员会统筹的监督制度。思考通过章程建设、信息公开、培育组织文化等途径,实施有效治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晓妮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顶层制度设计"滞后,制约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能力的提升;"泛行政化"倾向严重,消解了大学精神和基本使命;内部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督与制衡;治理结构过于封闭,陷入缺乏职责界限的治理困境。为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能力,促进治理结构现代化,必须从整体上把握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走向,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完善大学章程;深化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结构改革,建立开放式治理结构体系;建立分权制衡机制,强化对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培育高职院校的大学文化,发挥文化的整合效应。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结构 权力结构 变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啸宇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改革举措,需要从理论上对这一制度进行系统的研究。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体系、治理目标和治理依据出现了内涵的嬗变,但参与式治理理论、产权激励理论和均衡博弈理论则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使这一嬗变本身具有了合理性。面对这一创新举措需要对实践进路重新规划,应当从调解制度供求关系、确立主体间性的交往关系、探索"院为实体"的改革路径三方面进行,以实现这一改革举措在理论及实践中的意义与优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光臻 王郁葱
完善内部治理是新形势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要求,完善基于院系两级管理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是高职院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动力。树立现代高校治理理念、完善现代大学治理制度、改革机构设置与功能、健全多元化参与机制,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院系两级管理 内部治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庆云
协同创新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同样需要多要素的整合协同,树立协同创新观念、建设协同创新队伍、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以促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文章指出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在校内实施全员育人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在校外创立协同创新的"企业德育实践基地"的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万一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正由外延式扩张转入内涵式发展阶段。面对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办学主体单一、行政代替学术、内控机制不健全等制度性问题,急需通过改革内部治理结构进行破解。高职院校应围绕组织发展目标,调整内外利益关系,完善运行机制,在纵向、横向和外向三个维度上积极推进内部治理结构改革。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结构 改革 目标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春明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存在外部制约因素过于显性以及内部治理结构过于封闭等问题,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建设,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制定并实施院校章程以规范内部关系、落实院系两级管理,构建合理的内部治理组织架构,健全决策参与机构,完善内部治理运行机制,加快内部治理改革,提升其治理水平。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 改革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孔生 许长青
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为推进民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供给侧角度可以看到当前我国民办高职院校治理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供给不足、体制机制供给不足、治理权力供给不足、文化供给不足等问题。为此,在思想供给上,要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和顶层设计,推进内部治理变革;在体制机制供给上,要加强完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的统筹与协调;在权力供给上,要围绕学术权力这个重心进行持续的改革与调适;在文化供给上,要按部就班地夯实高职院校的"根"与"魂"。
关键词:
供给侧 民办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建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改革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国家治理改革要求、主动配合产教融合发展需求而进行的自我革新,其改革成效直接决定了高职院校利益相关者参与院校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影响到院校发展质量和水平。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改革要围绕治理结构、治理制度、治理方法、治理保障、治理评价五个方面开展系统性改革,形成内部治理改革的质量闭环,提升内部治理改革的质量和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寿根
公立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亟待改革,必须把握高职院校组织特性,改革和创新内部决策、执行、监督系统:建立董事会制度,变单一的领导决策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横向调适权力,变党、政二重唱为党、政、教、学和谐合奏;纵向下放权力,变系部被动应付为主动经营;重构监督体系,变零星监督为系统控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结构 改革走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勇
本文提出加快学校章程制定、深入探索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与内涵建设、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三结合,构建和完善高职院内部权力结构体系及其运行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宏昌
近年来,伴随我国高职院校由办学规模扩张向注重内涵发展的转变,传统高度集中统一的内部管理体制已不合适宜。为了推进高职教育更好更快发展,高职院校必然要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这既需要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顶层设计"的强力推动,也需要高职院校内部的自我改革与创新。为此,文章以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基本内涵为逻辑起点,在阐述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价值诉求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与创新的思维向度与路径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小娃
治理改革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与研究中的焦点话题。高职院校治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关注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在此理论框架之内,高职院校治理存在政府干预过度、行业企业参与不足及内部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不合理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治理改革的方向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政府、行业企业等主体的角色定位,完善董事会下的治理机制,推进学术权力制度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孟
从高职院校实际出发,当前的高职院校治理更有可能走向共识治理模式,即高职院校内部决策者与广大教师员工、学生等非决策者在充分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基础上进行决策的结构和过程。共识治理在权力配置上首先保证一个强有力的决策主体;在运行机制上,通过构建信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上下结合机制来推动各利益主体实现互相信任、互相协作、互相肯定;在治理操作上主要采用搁置争议、协商协调等共识型的治理手段。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改革走向共识模式的轨迹正逐步清晰化,一是在权力配置上建立了一个强而有力的核心决策主体;二是不断制度化的共识决策机制成为共识治理的规制保证;三是多种共识型治理手段在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改革中得到充分运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