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56)
2023(14498)
2022(11946)
2021(11020)
2020(9129)
2019(20622)
2018(20138)
2017(39103)
2016(20964)
2015(23383)
2014(23202)
2013(23082)
2012(21463)
2011(19279)
2010(19482)
2009(18425)
2008(18460)
2007(16640)
2006(14956)
2005(14105)
作者
(57426)
(48098)
(47843)
(45665)
(30874)
(22651)
(21525)
(18418)
(18172)
(17316)
(16615)
(16054)
(15793)
(15395)
(15277)
(14649)
(14394)
(13930)
(13872)
(13630)
(12040)
(11688)
(11541)
(11042)
(10786)
(10702)
(10660)
(10628)
(9512)
(9380)
学科
(94464)
经济(94324)
(90644)
管理(83171)
(82016)
企业(82016)
方法(38444)
(35146)
(30597)
业经(30468)
数学(30177)
数学方法(29934)
中国(27083)
(24673)
(23118)
财务(23089)
财务管理(23054)
企业财务(21863)
(21457)
贸易(21446)
(21056)
农业(21011)
(19873)
技术(18460)
(18387)
(17789)
环境(17333)
(17055)
(15861)
银行(15853)
机构
学院(305622)
大学(301324)
(143561)
经济(141124)
管理(123619)
理学(105066)
理学院(104129)
管理学(103113)
管理学院(102525)
研究(102058)
中国(84341)
(71541)
(62709)
财经(55060)
科学(53522)
(50185)
(49383)
(47063)
中心(46228)
经济学(44949)
(44819)
研究所(43606)
财经大学(40663)
经济学院(40503)
北京(39922)
业大(37648)
(36849)
(35916)
商学(35372)
商学院(35029)
基金
项目(191305)
科学(155314)
研究(146521)
基金(144195)
(122523)
国家(121456)
科学基金(107084)
社会(98608)
社会科(93797)
社会科学(93779)
基金项目(74560)
(71713)
教育(65836)
自然(65625)
自然科(64139)
自然科学(64124)
自然科学基金(63113)
(59614)
资助(59077)
编号(57429)
成果(46655)
(45129)
(43032)
(42645)
重点(42397)
国家社会(42007)
(41496)
教育部(39900)
(39690)
课题(39497)
期刊
(165725)
经济(165725)
研究(98878)
中国(62849)
(59554)
管理(52275)
(42981)
科学(38501)
学报(35716)
(34522)
金融(34522)
大学(29663)
农业(29302)
财经(28873)
学学(28085)
技术(27321)
经济研究(26925)
业经(26776)
教育(26764)
(24991)
问题(21477)
(20685)
国际(18071)
(17848)
世界(17834)
技术经济(17530)
现代(15496)
财会(14928)
会计(13880)
经济管理(13828)
共检索到479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康志勇  张宁  汤学良  刘馨  
本文就中国政府2011年开始实施的《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简称"减碳"政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减碳"政策的实施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存在着成本增加效应和创新促进效应,"减碳"政策对企业出口规模影响的实际效果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叠加,且叠加效果会随"减碳"政策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对"减碳"政策与企业出口规模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机制进行了识别:(1)"减碳"政策强度与制造业企业出口规模呈倒"U"形关系,适度"减碳"政策强度下创新促进效应超过成本增加效应,促进企业出口规模扩张;(2)企业研发创新是实现"减碳"政策促进出口规模扩张的关键因素;(3)创新促进效应会随时间推移得到逐步释放,表现为促进出口规模扩张的政策区间逐步扩大。在不同样本和实证方法下,上述结论依然保持稳健。本文认为,实施适度的环境管制政策并不会有损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能实现提高环境质量和出口增长的"双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为  蒋柳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关键。利用1998年至2007年中国30个省区422个制造业小类行业的企业数据,采用各省法律环境与行业契约依赖程度两个维度的指标,运用"差异中差异"的估计方法就法制环境对中国出口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法制环境的改善促进了企业出口扩展边际与集约边际的扩张;营商法制环境的改善对契约依赖度更高行业中的企业出口概率与出口额的促进作用更大;经营年限、平均工资与企业规模对契约依赖度更高行业中的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更大,生产率悖论仅存在于契约依赖程度较低的行业。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孙灵燕  李荣林  
中国贸易增长模式的转变有赖于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而企业的出口参与行为取决于异质性。本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运用世界银行投资环境调查数据,使用probit模型重点考察了企业融资约束异质性对中国企业出口可能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源融资约束是限制企业出口参与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本文发现企业出口参与对外源融资约束的依赖程度因所有制不同存在差异。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外源融资约束对出口参与的影响不显著;而民营企业外源融资约束对其出口参与起到显著的作用。另外,区分出口企业类型的检验结果显示,外源融资约束限制了企业的初始出口,而对于保持出口商地位的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张培丽  黄泰岩  
本文从本土和外资企业的不同视角,实证研究了中国省份地区间的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的影响。本文发现,市场分割确实激励了本土企业的出口。而且,市场分割程度越高的省份和地区,生产效率越低;创新能力低以及资本密集度高的本土企业偏向于出口。相反,外资企业出口并不受到市场分割行为的影响。外资企业中创新能力强、生产效率高的企业偏向于在中国本土市场进行销售,这表明外资企业利用了中国迅速成长的本土市场需求空间获得发展机会。由此,有可能造成、强化乃至固化了中国市场上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之间显著、持续的竞争力差距,进而制约本土市场上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真   韩璐爽   宗慧隽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考察了重点产业政策对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组合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重点产业政策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集中度的提高和出口产品范围的扩大。这种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为突出。重点产业政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等渠道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的调整,同时,激烈的国内同业竞争和目的地市场竞争进一步强化了产业政策效应。除了影响受支持企业的出口行为,重点产业政策还能通过融资和创新的溢出效应带动相同二位码行业内非重点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组合,培育其竞争优势。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东北  王珏  唐青青  
以制度质量为视角,构建产业集聚对中国企业出口决策影响的理论机制。同时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针对理论机制的三个研究假说进行验证。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方法以及Heckman选择模型对理论机制进行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促进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产业集聚通过教育发展和金融发展对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通过对不同行业类型、不同窗口期样本以及不同企业所有制类型的计量检验发现,三种研究假说依然稳健。同时,对知识产权保护和法治建设的制度质量视角的进一步讨论,再次验证了产业集聚通过制度质量对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有重要影响。在对渠道进一步识别时发现,金融制度通过融资成本影响企业出口决策,教育制度通过企业的创新活动影响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因此,产业集聚通过金融制度与教育制度促进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微观渠道是企业融资成本与企业创新活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杰  刘斌  
本文运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进出口数据的合并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中国企业出口表现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而对出口数量和产品种类的作用恰恰相反。研究结果说明,在环境规制的压力下,企业更倾向于提升现有出口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而不是追求出口产品种类的多元化和数量的扩张,这种"精—瘦"的产品组合更有益于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低价竞争、数量取胜"的"中国制造"印象。基于工具变量法的估计结果也验证了本文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扩展分析结果进一步发现,相比于市场化环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金祥义  张文菲  
本文从数字金融这一崭新视角入手,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出口贸易的内在作用。实证分析方面,本文结合中国海关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数字金融数据,从微观层面上研究数字金融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出口发展,改善企业的出口贸易边际,优化企业的出口量价结构;数字金融发展带来的出口促进作用,在不同样本分类下存在着异质性。作用机制显示,融资约束是数字金融作用于企业出口的重要渠道。此外,本文进一步考虑了数字金融指标稳健性、零贸易问题、内生性问题后,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稳健成立。本文研究表明,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时代下影响企业出口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利用数字金融,发挥其潜在的贸易效应,引领数字金融发展的前沿,将成为我国实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一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荆逢春  陶攀  高宇  
本文从所有制结构的角度出发,对出口是否促进了我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进行了细致研究。采用1998~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分别从企业所有制虚拟变量的角度,及不同所有制企业资本金密度的角度,对本文的研究问题进行了考察。不管是使用全要素生产率或劳动生产率,本文都得到稳健的结果:出口对于企业的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生产率较低,但随着其资本金比率升高,企业的出口学习能力将进一步增强;私营企业的生产率较高,但其出口学习能力不显著;港澳台投资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本身生产率较高,但出口学习能力受到其自身所有制性质的抑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魏昀妍  程文先  
文章利用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的企业数据,尝试分析地区出口制度复杂度对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从总体上看,地区出口制度复杂度能显著抑制企业的出口风险,延长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第二,通过机制分析发现,地区出口制度复杂度是通过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影响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第三,地区出口制度复杂度对不同分组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其中,对老年企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的影响较为显著。这充分说明地区出口制度复杂度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是具有异质性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叶宁华  包群  张伯伟  
频繁发生的进入与退出出口市场决定了企业出口行为呈现出序贯特征,即企业出口概率不仅依赖于当期出口决策,而且还取决于以前时期企业的出口行为。显然,忽略企业不同时期的出口连续性,将难以准确评估企业出口决策的转变。本文基于序贯决策模型,以新出口企业为分析对象,考察了生产率优势与企业出口动态决策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企业的确需要以生产率优势来克服出口市场的进入成本,但是生产率并非是决定企业出口延续的关键因素。稳健性检验也支持了这一核心结论,即生产率优势对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短期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对企业长期出口却没有产生同样重要的作用。本文为审视生产率与企业出口动态行为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兵兵  田曦  
文章运用2000~2013年美国等11个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企业-产品层面的海关统计数据,从宏观-微观视角实证分析了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导致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这一结论不论是在是否引入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等控制变量或在变换不同产品质量测度指标的情况下,均呈现出较好的稳健性。通过考察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异质性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发现,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显著提高加工贸易企业、贸易型企业、生产中间品及消费品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而对生产差异化产品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对企业出口单一产品数量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明显降低企业出口单一产品的数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鑫霞  朱晶  
本文对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出口企业产品创新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剖析,将2001—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统计数据进行匹配,并运用规范的计量方法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显著抑制了中国出口企业产品创新;在企业异质性视角的实证下,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加工贸易型企业及不享受政府补贴企业的抑制效应明显小于一般贸易型企业及得到政府补贴企业;在变换测度出口产品创新能力指标及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衡量方法的情形下,上述结论依然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对此,政府应强化对内资企业的金融扶持政策,化解其融资约束难题;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造符合现代企业治理、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原生创新能力的企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鹏  岑聪  
基于中国2013年开启自贸试验区建设这一准自然试验,选取2007—2018年中国海关企业出口数据与城市统计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评估自贸试验区设立对企业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设立显著促进了本地城市企业产品出口增长,且这种影响存在持续性与滞后性;自贸试验区设立存在负空间外部性,显著降低了邻近城市企业出口增长;自贸试验区因设立区位不同对企业产品出口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因此,设立自贸试验区作为一项重要的区域性政策安排,在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平台优势促进企业出口增长的同时,其对企业出口的空间再配置效应亦值得关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国高   刘田广   庞明川  
贸易绿色化转型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多产品企业框架研究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出口产品绿色重构的影响,不仅缓解了单一产品企业假设下的估计偏误问题,也拓展了企业应对绿色信贷政策的产品级策略反应。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绿色重构。具体而言,绿色信贷政策会抑制企业棕色产品出口进入和规模增长、促使其棕色产品出口退出;同时也会促进企业绿色产品出口进入、抑制其绿色产品出口退出,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一方面,绿色信贷政策通过棕色产品信贷规模降低与信贷成本提升、绿色产品信贷规模增加与信贷成本降低来驱动企业出口产品绿色重构;另一方面,绿色信贷政策通过促使边缘棕色产品高价低质、降低规模,促使边缘绿色产品提价扩利、扩张新增进而引发企业出口产品绿色重构。拓展性分析结果表明:出口产品绿色重构效果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异质性产品中更为明显;加强绿色信贷政策与命令型环境规制、政府绿色补助协同是全面推进中国企业出口产品绿色重构的重要路径。本文为中国部署绿色金融及一揽子政策组合,加快构建绿色贸易体系和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等提供了有益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