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77)
- 2023(7510)
- 2022(6365)
- 2021(5853)
- 2020(4991)
- 2019(11453)
- 2018(11409)
- 2017(20612)
- 2016(11414)
- 2015(12679)
- 2014(12612)
- 2013(12370)
- 2012(11821)
- 2011(11044)
- 2010(11413)
- 2009(10842)
- 2008(10914)
- 2007(10325)
- 2006(9414)
- 2005(8743)
- 学科
- 济(43752)
- 经济(43683)
- 管理(30624)
- 业(25679)
- 企(22220)
- 企业(22220)
- 学(15481)
- 方法(15476)
- 中国(13641)
- 理论(12165)
- 农(12072)
- 制(11511)
- 财(11428)
- 数学(11262)
- 数学方法(10986)
- 业经(10284)
- 体(9236)
- 教育(8898)
- 融(8457)
- 金融(8449)
- 银(8332)
- 银行(8287)
- 行(8018)
- 地方(7852)
- 和(7643)
- 农业(7536)
- 贸(7101)
- 贸易(7096)
- 策(7014)
- 易(6820)
- 机构
- 大学(174045)
- 学院(168884)
- 研究(67626)
- 济(62640)
- 经济(61009)
- 管理(54734)
- 中国(49970)
- 理学(45124)
- 理学院(44461)
- 科学(43891)
- 管理学(43261)
- 管理学院(42957)
- 京(39733)
- 农(37893)
- 所(37249)
- 研究所(33677)
- 财(32972)
- 农业(30224)
- 中心(28833)
- 江(28748)
- 业大(28466)
- 北京(25736)
- 范(25252)
- 师范(24881)
- 财经(24489)
- 院(24049)
- 省(23573)
- 州(22702)
- 经(22063)
- 技术(20753)
- 基金
- 项目(105689)
- 科学(80448)
- 基金(74307)
- 研究(74191)
- 家(68423)
- 国家(67838)
- 科学基金(54601)
- 社会(44241)
- 社会科(41531)
- 社会科学(41514)
- 省(41337)
- 基金项目(37284)
- 划(36462)
- 自然(36059)
- 自然科(35206)
- 自然科学(35182)
- 教育(35048)
- 自然科学基金(34535)
- 资助(31153)
- 编号(29638)
- 成果(27109)
- 重点(25306)
- 课题(23049)
- 部(22914)
- 发(22742)
- 计划(21383)
- 创(21172)
- 科研(20354)
- 创新(19824)
- 大学(19109)
共检索到281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哲罕
卡尔·施米特无疑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政法学家。因为他所涉研究领域的纷繁复杂,理论观点和政治观点的频繁变动,以及与政治现实的密切关系,所以他总是被其同代人和后代人所反复解读和误读。我们唯有进入其时代背景和政法理论内部的发展脉络,方才可以理解其理论观点和政治观点背后所潜藏的一致性,即施米特一直焦虑地试图为"无根的""现代性-虚无主义"世界寻求一个"根"。他的这种一致性不仅可以解释他前期理论——"决断论"、"总统合宪专政"和"具体秩序"——的发展,而且同时也可以解释他的一系列实际行动。施米特的这种表现其实是近现代德国智识界对自身不能安适于现代世界的一种"症候群"。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才能进一步实现对他的"祛魅"以及内在的批判。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投资者动机和预期调查数据分析”课题组
不同于现有主流理论把投资者的动机和预期理解为投资者实现其效用最大化的计算过程 ,本文认为投资者的动机和预期表明投资者对于投资决策的一种参与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解释框架。这一解释框架把投资者动机和预期所包含的对于投资决策的参与态度及感受定义为参与指数 ,不同的参与指数形成不同的投资者群体 ,而不同投资者群体的互动 ,决定着对投资决策最终发生实际作用的投资秩序的生成与演化 ,不确定性正是刻划了投资秩序生成与演变的主观性和非设计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董志强 张永璟
本文以自然产权为例,建立了一个考察自发社会秩序的行为经济理论模型,证明禀赋效应对自发社会秩序形成有根本性重要作用:禀赋效应使得人们更愿意为拥有之物而战,从而导致他人对先占权的自发尊重;当社会中具有重度禀赋效应的个体达到较高比例,对先占权的尊重就会普遍存在,形成无须依赖第三方实施的自然产权秩序。并且,有利于尊重先占权的重度禀赋效应这一心理倾向,看似非理性,但在时刻面临侵略威胁的社会中却有益于个体生存竞争,所以它们最终得以穿透演化的筛子,为自发社会秩序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关键词:
禀赋效应 社会秩序 自然产权 行为经济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蔡灿新 聂新军
在组织行为中,权力是行动者的行动能力,它产生于行动者对不确定性的控制能力。权力的正当使用无疑有助于组织具体行动体系高效有序地运行,然而,行动者人为地创造不确定性,从而造成具体行动组织的优先权颠倒和目标置换。为了构建有效的组织秩序,促成行动成员间的合作和交换,行动者必须遵守组织游戏规则,遵从经他们相互协商、谈判而达成的成文契约或是不明言的潜在规则。
关键词:
组织行动者 权力 规则 秩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常岐 张昆贤 陈晓蓉
数字化技术的引入对传统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往研究关注传统企业在数字技术发展下的演化路径和新的模式,但鲜有文献从组织内知识转移方式转变的角度关注这种结构变革触发的组织秩序变迁。知识转移方式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经过“设施搭建”“知识搬运”“关系脱嵌”“权力下渗”的系列过程,影响了组织秩序的生成,使其呈现出知识中心化、管理原子化、扩散开放化的特征,最终达致“流动”的稳态。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数字化技术下知识转移方式变革的结构化模型,以作为组织活动之一的知识转移为例,分析了数字技术对传统企业变革的作用机制,并结合商业实践,讨论了这种结构化过程所带来的更为深层次的组织秩序重构。本文为理解数字经济时代下的传统企业组织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
数字化 知识转移 组织秩序 结构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鹏进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土地纠纷急剧增多。有关此问题的解释,学界普遍存在着"特定纠纷类型—特定原因"的解释倾向,而缺少关于农村土地纠纷何以大规模爆发的宏观性、整体性理解,基于此,本文尝试提出"土地产权秩序转型"这一宏观解释框架。"土地产权秩序"意指一个社会中土地产权制度与其形塑下出现的稳态、有序的土地产权行为及其观念;一个社会中人们对于土地的理解主要存在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三重意义和价值维度,不同的土地产权属性对应着不同的土地产权秩序。当前我国农村正在经历着以政治产权属性为基础的土地产权秩序向以经济
关键词:
土地产权 土地纠纷 产权属性 产权秩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夏伟东
本刊编发一组经济伦理方面的论文,是为迎接全国经济伦理学研讨会在河南财经学院召开所做的理论准备。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经济生活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伦理文化、伦理理念和规则体系。这就是经济伦理学之所以在我国受到从未有过的重视,从而成为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的深层原因。专家们分别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就中国经济伦理学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以及建构新的经济伦理理念和规则,经济与伦理的内在关联,市场经济秩序整治中道德的特殊作用,市场性竞争主体与市场道德秩序,企业合力文化建设的伦理基础等方面,作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有利于学界同仁打开思路。同时,也有抛砖引玉之功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袁礼斌
论流通秩序袁礼斌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博士一、流通秩序和经济秩序流通秩序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经济秩序。流通秩序实质上反映的是商品流通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耦合、配置关系。在流通领域中,一定量的劳动力、资金和流通资料组合在一起,共同推动商品由生产领域向消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冰洋
现代财政制度的理论基础不仅在于提供公共产品,还在于建设合理的公共秩序,实现发展与安全的统筹。与公共产品强调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特征不同,公共秩序强调历史性和社会性特征。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基础上的现代财政制度,对多元社会整合、建设良好公共秩序具有重要作用。现代财政制度的职能为保护性职能、生产性职能和分配性职能,财政政策既包括经济政策也包括秩序政策。中国财政制度沿着"建设财政—公共财政—现代财政"的演变逻辑,呈现"嵌入企业—嵌入经济—嵌入社会"的递进演变。中国现代财政制度构建中,预算制度建设要民主法治、透明高效;财政收入制度要法定统一、嵌入社会;财政支出制度要社会参与、保护社会;政府间财政关系要寓活力于秩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军生 李纪建
文章尝试采用演进主义的视角,从转轨经济改革过程中分权化的角度分析信用秩序。分权化改革,使政府作用结构发生了变异,地方利益的独立化及其与中央的博弈对金融资源的分配结构发生了深刻影响,信用格局分化为三元结构。与此同时,信用秩序的演进分别呈现“权力分配秩序———权力博弈秩序———市场竞争秩序”的特征,市场竞争下的信用秩序形成依赖于政府行为准则的确立。
关键词:
分权化 信用秩序 利益博弈 政府行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孟猛 郑昭阳
本文采用Logit回归方法对 61个国家 1980~2002年间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说明在较完善的制度监管环境下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有利于金融稳定,并且设置合理的组成内容也可促进存款保险制度发挥对金融稳定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雎国余 许秋起
本文在借鉴中外学者有关经济市场化、制度与秩序经济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经济市场化本质上是经济、法律与社会三种秩序维度相互依赖、整体互动、协同演进的过程这一独特的秩序演进观点,并藉此解读了中国经济市场化的"非均衡推进"特征集中体现在外在上的明显梯度、层次推进与深层上的法律、经济与社会三种秩序维度演进程度的差异。文章最后从经济市场化三种秩序角度对中国市场秩序的完善提出了原则性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市场化 秩序 市场化的维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志刚
本文以哈耶克知识与自发秩序理论为基础,拓展了企业认知聚焦组织模型,提出一个经济交往活动的知识结构分析框架,其中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个体和社会知识结构定义了认知异质性,从而得到经济交往之中的合作与创新收益组合。将此模型应用于分析新兴的"共享经济"模式的基本逻辑,揭示和解释了其关键特征并不在于"共享",而在于社会知识结构动态优化,"共享经济"是"知识经济"的发展新阶段和哈耶克"自发秩序"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
哈耶克 知识结构 自发秩序 共享经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邱东 陈梦根
本文首先提出经济主体结构假说 ,认为经济结构从内涵上应该既包括客体结构又包括主体结构。在这一范畴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 ,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质上可以说是一个经济主体的归位过程。根据经济主体结构的思想 ,本文提出了社会经济秩序从功能角度划分为3个层次的观点 ,并指出 ,经济主体归位同时也就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秩序的重构。中国证券市场正是适应于这种经济主体归位和秩序重构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和演进变迁的。依据经济主体归位的理论和分析思路 ,顺应中国经济主体归位与秩序重构的演变趋势与现实要求 ,我们推动证券市场下一步发展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进一步明确证券市场各参与者的经济主体地位 ,消除传统计划体制...
关键词:
经济主体归位 秩序重构 证券市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池春 马华
集体所有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制度根基,其四十年改革变迁是农村生产关系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反映,农民利益保护与利益发展始终是这一进程的核心议题。从国家维度分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农民利益保护的主要制度基础;从市场维度分析,合理有效的产权配置是解决农民利益发展市场化的关键;从农民维度分析,产权要素与市场要素集聚混合所带来的发展新动能与风险并存。农村过渡性市场是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中的秩序均衡策略,其对农村产权安排的稳定性具有调控作用,对农民利益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