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29)
- 2023(11944)
- 2022(10303)
- 2021(9913)
- 2020(7989)
- 2019(18437)
- 2018(18521)
- 2017(35999)
- 2016(19516)
- 2015(22019)
- 2014(22003)
- 2013(21856)
- 2012(19747)
- 2011(17835)
- 2010(17787)
- 2009(16140)
- 2008(15450)
- 2007(13677)
- 2006(12040)
- 2005(10270)
- 学科
- 济(79055)
- 经济(78974)
- 业(59704)
- 管理(50682)
- 农(47715)
- 企(38677)
- 企业(38677)
- 方法(33592)
- 农业(31815)
- 数学(29278)
- 数学方法(28965)
- 业经(22039)
- 中国(19942)
- 地方(17161)
- 财(16799)
- 学(15866)
- 制(14829)
- 贸(13209)
- 贸易(13203)
- 易(12852)
- 技术(12482)
- 发(12245)
- 理论(12042)
- 环境(11937)
- 策(11456)
- 和(11397)
- 农业经济(11077)
- 教育(11043)
- 银(10993)
- 银行(10958)
- 机构
- 学院(274728)
- 大学(270696)
- 管理(112982)
- 济(108042)
- 经济(105689)
- 理学(98962)
- 理学院(97969)
- 管理学(96415)
- 管理学院(95938)
- 研究(89400)
- 中国(66862)
- 农(62120)
- 京(56952)
- 科学(56562)
- 业大(48329)
- 农业(47491)
- 财(45307)
- 所(44241)
- 中心(41862)
- 研究所(40527)
- 江(39506)
- 财经(36762)
- 范(36397)
- 师范(36134)
- 北京(35281)
- 经(33599)
- 州(32209)
- 经济管理(31750)
- 院(31694)
- 农业大学(29931)
- 基金
- 项目(193441)
- 科学(151774)
- 研究(145788)
- 基金(138741)
- 家(119853)
- 国家(118744)
- 科学基金(102076)
- 社会(90334)
- 社会科(85070)
- 社会科学(85045)
- 省(77357)
- 基金项目(74994)
- 自然(65448)
- 教育(65349)
- 自然科(63837)
- 自然科学(63826)
- 划(63649)
- 自然科学基金(62659)
- 编号(62598)
- 资助(55506)
- 成果(49736)
- 重点(42470)
- 部(42408)
- 发(42391)
- 课题(41419)
- 创(40314)
- 创新(37408)
- 科研(36410)
- 项目编号(36230)
- 国家社会(36178)
- 期刊
- 济(122060)
- 经济(122060)
- 研究(77009)
- 农(64956)
- 中国(51711)
- 农业(44360)
- 学报(43666)
- 科学(40877)
- 管理(36168)
- 大学(33801)
- 学学(32076)
- 财(31023)
- 教育(30870)
- 业经(26249)
- 融(24252)
- 金融(24252)
- 技术(23639)
- 业(20123)
- 问题(17174)
- 经济研究(16480)
- 财经(16361)
- 版(14785)
- 农业经济(14473)
- 科技(14164)
- 图书(14076)
- 农村(13926)
- 村(13926)
- 理论(13891)
- 经(13700)
- 技术经济(13309)
共检索到391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政
"农超对接"是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变革和供应链的优化,打造农产品产地到终端销售点的直通车,构建农民、消费者、销售商多赢的长效机制,降低了流通成本,稳定了农产品价格,保障了农产品安全,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在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农超对接"在实施中面临不少阻碍,需采取更有效的运行途径。
关键词:
农超对接 障碍 途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丁吉萍 高玉娟
农超对接的出现是传统食品供应链向现代化供应链的转型,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减贫和促进农业发展方面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农超对接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了农超对接中农户的参与意愿影响因素,总结了农超对接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挑战。研究结果表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均会影响农户参与农超对接。消费者、超市和农户在农超对接中实现了3方共赢。然而,超市与农户之间的信用问题、进入门槛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以及有限的物流配送能力仍然是农超对接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
农超对接 参与意愿 效果 挑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纪丽娟
我国农产品"农超对接"模式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存在着各种门槛和障碍,文章在分析其运行基本模式和运行机理后,建议把各方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进行多方合作,达到规避风险,提高稳定性的目的。文章最后提出加强"农超对接"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产品生产和运输的信息化共享和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协调推进作用等措施,以实现"农超对接"的有效发展策略。
关键词:
农超对接 发展机理 运行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鉴君
内审转型要求内审工作必须从理论、理念和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更新,同时也需要对有效途径进行积极探索按照现代审计理念,做好内审转型工作,是当前人民银行基层行内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内审转型的有效途径。坚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深化转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启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岁
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笔者认为解决此问题的根本要着眼于挖掘农业内部的潜能,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解决农村“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问题。从辽宁省新民市抓专业乡村入手组织产业化的经验中可以看到,农业自身的产业化运作,既可以使农民较快致富,又可以容纳较多的农村劳动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建国 罗尔豪
近日,河南省淅川县厚坡镇烟叶收购站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繁荣景象,载满金黄色烟叶的农用车川流不息拥入烟站大院,农民交烟查钱喜上眉梢,信用社代付烟款、收贷收息忙个不停。这是该社2006年3月以来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行“政府、烟站、农信社三环联保富三农,支农资金封闭运行得双赢”的一个缩影。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三农现代化,需要直接以农业、农民和农村为发展对象。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在农业中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其中最为突出的:一是科技要素,二是人力资本要素。鼓励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农业的关键是提高农业投入收益率。城乡一体化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城镇城市化和村庄集中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克服城乡二元体制是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保证。农民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是农民不进城就市民化。其内容是农民享受平等的城市人的市民权利,城乡居民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平等,城乡生活方式的趋同,公共物品的享受权利平等。
关键词:
三农问题 现代化 城乡一体化 市民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龙根 孙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对越来越多涌入城市的农民工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国家大力提倡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但收效甚微,这与当前的培训形式不能适应农民工教育的特殊要求有关。而社区教育的蓬勃发展,因其收费低、全员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色,成为我们新时期农民工教育的最有效途径。
关键词:
社区 农民工 教育 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经勇
解决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有效途径许经勇我国农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农业比较利益偏低,严重地削弱了农业的扩大再生产能力。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农村改革以来,我国政府每每试图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来解决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问题。但这项政策的实际运作,并没有达...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俊强 姜利军
在新农村建设面临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的挑战面前,技术扩散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速技术扩散,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农民两个积极性,拓展科技示范园区和技术扩散信息平台两个途径。
关键词:
新农村 技术扩散 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及时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冯及时江泽民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作了全面阐述,明确了当前农业工作的任务和重点,指出要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走符合自身实际的路子,实行农业产业化,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这对我们矿产资源匮乏、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和平 张忠根
我国农业技改的目标模式是:生态农作制+生物工程+微电脑+农工商一体化。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途径有:(1)建立和健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新机制;(2)发展规模经济;(3)走国外引进与国内创新相结合的路子;(4)组建科企联合集团,实现科技产业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