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76)
- 2023(6549)
- 2022(5592)
- 2021(5636)
- 2020(4657)
- 2019(10663)
- 2018(10373)
- 2017(18489)
- 2016(10250)
- 2015(11514)
- 2014(11328)
- 2013(11066)
- 2012(10502)
- 2011(9436)
- 2010(9681)
- 2009(9110)
- 2008(9260)
- 2007(8357)
- 2006(7428)
- 2005(6701)
- 学科
- 农(44383)
- 济(39762)
- 经济(39722)
- 业(34423)
- 农业(29473)
- 管理(18745)
- 企(13954)
- 企业(13954)
- 业经(13099)
- 中国(11913)
- 方法(11897)
- 数学(10704)
- 数学方法(10448)
- 农业经济(9782)
- 学(9463)
- 制(9097)
- 村(8935)
- 农村(8924)
- 发(8679)
- 地方(7948)
- 财(7814)
- 策(7594)
- 土地(7504)
- 发展(7344)
- 展(7341)
- 及其(7294)
- 收入(7139)
- 贸(7052)
- 贸易(7047)
- 易(6942)
- 机构
- 学院(139593)
- 大学(134825)
- 济(57406)
- 经济(56057)
- 研究(54849)
- 管理(50995)
- 农(50447)
- 中国(43900)
- 理学(43307)
- 理学院(42793)
- 管理学(41843)
- 管理学院(41593)
- 农业(38470)
- 科学(34839)
- 业大(30679)
- 京(30202)
- 所(29069)
- 中心(26723)
- 研究所(26271)
- 财(23280)
- 农业大学(23278)
- 江(22855)
- 省(20013)
- 业(19442)
- 院(19150)
- 北京(18849)
- 范(18318)
- 师范(18094)
- 科学院(17853)
- 州(17516)
- 基金
- 项目(93103)
- 科学(71331)
- 研究(68296)
- 基金(65594)
- 家(59554)
- 国家(58520)
- 科学基金(48128)
- 社会(41475)
- 社会科(38627)
- 社会科学(38616)
- 省(37870)
- 基金项目(34537)
- 划(31341)
- 自然(30982)
- 自然科(30203)
- 自然科学(30192)
- 自然科学基金(29629)
- 编号(29375)
- 教育(29156)
- 农(28999)
- 资助(26342)
- 成果(23422)
- 发(21470)
- 重点(21067)
- 部(20246)
- 课题(19572)
- 业(18934)
- 创(18854)
- 科研(17859)
- 性(17740)
共检索到229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顺鹏 沈标 顾向阳
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如土壤、河流、地下水污染,粮食、瓜果、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由于食物链的生物富集,即使不超标,农药残留也会以数倍的量富集,最终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南京农业大学李顺鹏、沈标、顾向阳等经过数年的研究,终于找到了利用微生物资源消除土壤中的农药残留的新技术。经过试验与大面积推广应用已取得很好的效果,稻米中的农药残留消除90%以上。现在已有几十万 kg 无农药残留绿色大米陆续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中利 崔利霞 黄彦 闫新 何健 李顺鹏
农药污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环境污染热点问题。微生物因其种类丰富、分布广泛、适应性强和代谢途径多样的特点显现出自身在农药污染治理方面的优势。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物重点开放实验室在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方面取得的进展,从降解性微生物资源的分离收集,到微生物降解代谢途径分析、降解过程中的关键基因或基因簇的克隆,及在微生物遗传操作方法 SEFA PCR(self-formed adaptor PCR)、基因工程菌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旨在为降解性微生物在环境修复、生物转化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子余 吕巍然
在国家实行火炬计划的政策背景下,以2009~2016年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考察资本市场对国家火炬计划扶持政策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对火炬计划扶持政策呈现积极正面的市场反应,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公司在公告日则有显著为正的超额收益;相对于大规模高新技术企业,中小规模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在公告日则有更高的超额收益。对较长时间窗口的检验还发现,相对于国有高新技术企业,非国有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更高的累计超额回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章维华 陈道文 杨红 朱红梅
以HPLC和GC MS为检测手段 ,对臭氧降解大白菜中农药残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用臭氧处理时间愈长 ,大白菜中农药愈易降解 ,处理 30min后 ,久效磷、甲基对硫磷、乐果及灭多威的降解率均超过 5 0 %。
关键词:
蔬菜 农药残留 臭氧 检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韶松 陈静 唐旭斌
连续2a的消解动态表明,2.5%溴氰菊酯乳油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在香料烟叶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消解模式,其半衰期分别为5.28~5.73d和7.05~8.98d,施药后30d残留量分别在0.012 8mg/kg和0.358 2mg/kg以下,降解率达95%以上。最终残留试验表明,2.5%溴氰菊酯乳油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按其推荐剂量分别作2次和3次2种施药处理,采收间隔期15d后,香料烟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低于0.307 8 mg/kg和0.762 1 mg/kg,均低于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烟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超 郭灵安 胡莉 代晓航 毛建霏
本文试验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对5批次草莓样品进行10种农药残留检测,并对其进行微生物整体水平调查和典型微生物分离。结果表明,其中多菌灵、嘧霉胺和腐霉利在4批次样品中有均检出。分离鉴定得到5种细菌和4种真菌,其中的少动鞘氨醇单胞菌为草莓常见细菌,白粉菌、灰葡萄球孢菌为草莓常见致病真菌。对分离真菌和细菌进行对抗试验,发现某些细菌和部分真菌在草莓中共生。本研究显示在一定的农药施用条件下草莓表面微生物菌群状况,此结果将为草莓农药施用,食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草莓 农药残留 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对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秀兵 段学艺 张宝林 陈娟 何莲 胡华健
为了解绿茶加工过程中各工序卫生质量安全污染状况及来源,并找出关键控制点,以贵州湄潭翠芽为例,对绿茶加工过程中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茶加工过程中,联苯菊酯、吡虫啉和多菌灵的降解率分别为23.32%、100%和14.65%,以干燥工序农药降解率最大,杀青工序次之;铜和锌含量在各工序中无显著变化,但铅含量在杀青后显著增加;菌落数和大肠杆菌数随着加工的进行逐渐减少,霉菌数呈波形变化,在杀青后大量增加。在干燥工序,菌落数、霉菌数和大肠杆菌数均达到最小值。说明,杀青和干燥工序对绿茶中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和微生物数量有显著影响,是控制绿茶卫生质量安全的关键点,应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向午燕 冯晨 冯良山 刘琪 张丽莉 白伟 杨宁 郑家明 孙占祥
为明确全生物降解地膜在辽西半干旱区农田中的降解特性,以普通地膜(CPF)为对照,设置2年田间试验,结合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定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BPF)的降解及残留指标。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从玉米苗期(40d左右)开始出现降解,拔节时地膜降解已进入破裂期,抽穗之后进入崩解期。随着覆盖年限的增加,地膜残留量也相应增加,普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表层残膜累积量分别增加165%和47%,残片总数分别增加80%和21%;2种地膜残留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但伴随覆膜年限增加,深层土壤中残膜占残膜总量比例呈增加趋势,其中,普通地膜比例由8.2%增至12.4%,全生物降解地膜由2.9%增至3.7%。通过2年覆盖,表层土壤中普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残片数分别为277万和236万片/hm~2,残膜质量分别为73.6和57.6kg/hm~2,与普通地膜相比,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可实现自身降解,有效减少农田残留,以其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辽西半干旱区玉米覆盖栽培具有可行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云柯 周云横 卫亚红
聚乙烯醇(PVA)因具有良好的粘附性、浆膜强韧性和耐磨性而被广泛应用,已成为全球需求量最大的高分子聚合材料之一。因此PVA的降解也受到了关注,对PVA降解微生物的采样环境和筛选方法、降解微生物的存在形式和降解机理研究现状进行疏理,分析降解微生物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限制因素,并对今后PVA降解微生物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聚乙烯醇 降解菌 降解机理 研究进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颜晓畅 黄桂田
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产业政策的必要性及有效性问题,始终广受关注。本文以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为样本,通过四个面板回归模型,测度三种主要科技活动经费来源、税收、土地及人才优惠政策对经济产出和科技产出的扶持效应,并比较中央及地方政府资金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资金、中央政府资金、税收优惠、土地优惠和人才优惠政策对软件基地的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而金融贷款和地方政府资金的影响不显著;其中,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效应最大。因此,政府扶持政策总体上是必要且有效的,但不同扶持政策的实际效果存在差异,需优化扶持内容,增强针对性、有效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穆恭谦
一、宗旨“火炬计划”作为发展我国高技术、新技术产业的一个指导性计划其宗旨是: (一)、创造一个有利于高技术、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为此,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大胆进行改革、开放的试点,制定配套政策和法规,开辟筹集资金的多种渠道,建立各种类型的支持服务系统,提倡开拓、务实、进取的创业精神并形成社会舆论。(二)、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每年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杜敬霆 孙朋飞 张昕
多溴联苯醚(PBDEs)作为阻燃剂被广泛使用。因为它对人类的器官、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危害以及向周边环境的不断迁移,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迫切需要处理的污染物之一。以同系物4-溴联苯醚(BDE-3)作为降解对象,将海藻酸钠和生物碳混合制成微球制剂,对该制剂吸附BDE-3的潜力、机制及添加降解菌sPhingomonas sP.DZ3后微球菌剂的吸附增益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的海藻酸钠为微球制备的最佳质量浓度,该微球制剂在液相中的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和ELovich方程,微球的最大吸附量为28.6 mg·g~(-1)。用添加微生物的微球菌剂对BDE-3污染水体进行修复时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章程 冯瑶 刘元望 成登苗 郑宇 李兆君
【目的】研究抗生素在土壤中残留情况及其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为今后抗生素类污染物的土壤微生物修复和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在种植菠菜土壤中添加抗生素的盆栽试验,以庆大霉素和泰乐菌素及对应功能降解微生物(庆大霉素降解真菌FZC3和泰乐菌素降解细菌无色杆菌)为研究对象,设计7个处理,分别为庆大霉素(CG)、庆大霉素+FZC3(CGF)、泰乐菌素(CT)、泰乐菌素+无色杆菌(CTW)、两种抗生素(CM)、两种抗生素+两种降解菌(CMM)和空白(CC),其中庆大霉素残留率的对比组为CG、CGF、CM和CMM处理;泰乐菌素残留率的对比组为CT、CTW、CM和CMM处理。借助固相萃取-液质联用及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试验过程中抗生素残留及其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添加FZC3和无色杆菌可分别显著提高土壤中庆大霉素和泰乐菌素的去除效果,但随着菠菜的生长,各处理间抗生素残留率差异逐渐变小:第一周不同处理抗生素残留率差异最为显著,其中CMM处理中庆大霉素的残留率最低,为53.93%;CTW处理中泰乐菌素的残留率最低,为3.92%。第一周CGF处理比CG处理中庆大霉素残留率下降了约3.3%,CTW处理比CT处理中泰乐菌素的残留率降低了4.1%。同时,添加抗生素及其降解菌会不同程度影响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与CC相比,CG、CTW和CMM 3个处理中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有显著差异(P<0.05)。FZC3可以缓解庆大霉素对土壤细菌的抑制作用,与CC处理相比,CG处理马赛菌和芽胞杆菌的相对丰度更高,而CGF与CC组群落结构相似;无色杆菌对土壤细菌菌群的影响程度大于其对缓解泰乐菌素毒性抑制作用的影响,相较于CT和CC处理,CTW处理中无色杆菌的添加抑制了土壤其他细菌的生长,而CT与CC处理各属细菌菌群相对丰度差异不显著。CM与CC处理相比,土壤中细菌丰富度、多样性和细菌群落结构均无显著差异,表明两种抗生素同时添加其相互间呈现拮抗作用。【结论】土壤中庆大霉素和泰乐菌素的残留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添加功能微生物可以提高两种抗生素的去除效率,FZC3添加可以缓解庆大霉素对土壤细菌的影响,而无色杆菌添加对土壤细菌菌群影响较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婷 黄越 李吴晗 周琪欢 陈翔 莫建初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共生微生物在秸秆综合性应用中的潜能,为生产上秸秆的生物降解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从黑翅土白蚁肠道和菌圃中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平板为分离培养基,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出7种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潜力的微生物。进一步鉴定后,测定木质纤维素降解优势酶活并进行菌株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构建固-液发酵体系,评估不同微生物与其组合菌系对玉米(Zea mays)秸秆的降解效果;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晶体衍射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对玉米秸秆生物降解前后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分离得到的二叉毛壳属(Dichotomopilus sp.)真菌F1具有较强的纤维素降解能力,处理12 d即能对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有28.74%的降解率;普里斯特氏菌属(Priestia sp.)细菌G1、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细菌G2、二叉毛壳属真菌F1和青霉菌属(Penicillium sp.)真菌F2四种菌组成的复合菌系对玉米秸秆的木质纤维素降解效果相对最佳,处理12 d对玉米秸秆的干重、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分别为23.65%、23.84%、46.39%和27.08%。同时,玉米秸秆表面结构分崩离析、结晶度由38.02%下降至33.63%、木质纤维素有关化学键强度减弱。[结论]本研究发掘了极具秸秆降解潜能的菌株二叉毛壳属真菌F1,以其为基础构建了高效的四菌降解菌系,在产业化利用上具有进一步开发潜能,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智 孙运军 钱荣华 丁学知 夏立秋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安全型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应用,生物农药年产值不断攀升,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微生物农药是生物农药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农药研究应用的主要方向。安全型生物农药代替有残留化学农药,高效的基因工程产品代替天然生物制剂将是未来农药市场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安全型生物农药 微生物农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