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47)
2023(3409)
2022(2834)
2021(2774)
2020(2306)
2019(5116)
2018(5245)
2017(10350)
2016(5631)
2015(6099)
2014(5934)
2013(6102)
2012(5674)
2011(5141)
2010(5354)
2009(4997)
2008(4796)
2007(4674)
2006(4298)
2005(3702)
作者
(15239)
(13694)
(12929)
(12376)
(8025)
(6511)
(5670)
(5115)
(5007)
(4605)
(4529)
(4295)
(4065)
(4036)
(3993)
(3947)
(3896)
(3871)
(3635)
(3607)
(3446)
(3391)
(3260)
(3236)
(3105)
(3092)
(3040)
(2783)
(2770)
(2758)
学科
(43435)
农业(28811)
(25853)
(25116)
经济(25090)
业经(11333)
农业经济(9577)
管理(9154)
(8843)
农村(8839)
(8714)
(6900)
(6875)
土地(6760)
(6481)
劳动(6481)
农业劳动(6284)
(6127)
银行(6125)
中国(6113)
发展(6092)
(6091)
人口(6060)
收入(5978)
(5978)
地方(5756)
动力(5754)
劳动力(5735)
方法(5717)
农业人口(5684)
机构
学院(79206)
大学(72568)
(39238)
(36203)
经济(35595)
管理(31205)
农业(29571)
理学(27133)
理学院(26940)
研究(26728)
管理学(26573)
管理学院(26457)
中国(24344)
业大(20779)
农业大学(17816)
科学(15899)
(14230)
中心(14197)
(14034)
(13981)
(13931)
(12853)
经济管理(12733)
研究所(12447)
(11690)
(11009)
财经(10668)
科学院(10191)
发展(10075)
(10063)
基金
项目(51901)
科学(40625)
研究(40566)
基金(37292)
(32225)
国家(31808)
科学基金(26978)
社会(26473)
(24690)
社会科(24551)
社会科学(24546)
(22040)
基金项目(20524)
编号(18614)
(16623)
教育(16112)
自然(15936)
自然科(15537)
自然科学(15534)
自然科学基金(15260)
成果(13991)
资助(13730)
(12903)
(12757)
(11943)
(11395)
农业(11270)
(11192)
课题(10992)
重点(10959)
期刊
(47840)
经济(47840)
(47753)
农业(32365)
研究(20247)
中国(19141)
业经(15606)
(14214)
金融(14214)
(14152)
学报(13424)
农业经济(13032)
农村(12727)
(12727)
科学(12594)
大学(11254)
学学(11182)
(9001)
农村经济(8542)
问题(7790)
世界(7093)
(6872)
经济问题(6757)
社会(6055)
管理(5907)
业大(5755)
社会科(5696)
社会科学(5696)
农业大学(5564)
技术(5548)
共检索到123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房德华  
山东省郯城县是劳务输出大县,"三夏"农忙时节,郯城县农民再也不用为农田耕、种、管、收而犯愁了,他们与当地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签订了全程"保姆式"或者某环节"订单式"的农田托管协议,按协议支付给托管组织一定的服务费。近年来,郯城县通过引导扶持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开展"农田托管"作业,既缓解了农民不愿种、不会种、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树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为了进一步开拓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托管业务市场,有效支持“三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鹤群  
建设现代农业,首先要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中的许多青壮年劳动力迅速转移,进入城镇二三产业,由此带来今后由谁来种地的新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了农村农业从业人员数量骤减、结构老化、素质较低、后继乏人等问题,总结了南通地区一些地方实行"全托管"的创新之举及其所取得的效果,为化解"谁来种地"这一难题找到了出路。"全托管"释放出了新农村发展的活力,但这一新事物还刚开始,尚需积极引导,在实践中完善发展。作者提出了增强凝聚力,延伸产业链;设施更先进,布局更科学;帮助"扶上马",服务"送一程";强化优质服务、加大政策支撑力度;有关部门协作联手,科学指导;完善保...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锦秀  肖洪安  傅新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芙兰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失地农民日趋增多。土地以各种理由被征用后,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严重地表现出来,许多失地农民面临耕地无着、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成为新的弱势群体。如何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既能满足建设所需的土地,又能切实维护好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确保社会稳定,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当务之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科灶  李健  
改革开放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村级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我国农村村级组织在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方面主要存在筹资难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农民自发形成、自愿参与的合作组织对缓解农村村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问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莹   郭磊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乡村建设逐渐成为缓解相对贫困、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在理论分析数字乡村建设、相对贫困缓解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三者关系的基础上,采用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探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以及相对贫困缓解在二者间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可显著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东部地区而言,数字乡村建设对中部、东北和西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较弱。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通过促进相对贫困缓解驱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未发生较大变化,反映研究结论较为可靠。对此,提出着力打造数字乡村建设高地、纵深驱动各地区数字乡村均衡发展和构建相对贫困缓解长效机制的建议。研究结论有助于政府加快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进程,合理制定相对贫困缓解政策法规,对于驱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孟繁瑜  李莉  房文斌  
综述了小额信贷的研究与实践,描述了目前城市农民工住房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应借鉴小额信贷在国内外的发展模式,扶助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通过对比不同行业就业条件下的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方式和居住条件,经过合理假设,设计出一个扶助解决城市农民工就业地居住问题的实验性住房小额信贷模式,并就模式的可行性、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衡霞  程世云  
土地托管组织是农村土地规范化流转进程中的一项制度创新,与其他农村经济组织一样构成了农民利益共同体的部分保障,且逐步建立健全了利益联结机制、运行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等,在农民权益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囿于资源、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局限,目前在农民权益保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而有必要在完善该模式定位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使其能更好地发挥农民权益保障功能,尤其在一些灾后重建地区,大力发展土地托管社更有利于产业恢复与结构调整和农民权益保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大哲  朱红根  钱龙  
本文使用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缓解效应及其异质性。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著缓解了农民工相对贫困。在控制城市落户门槛指数、使用财政透明度作为工具变量、调整基本公共服务获取份额临界值、替换不同的相对贫困标准后,结果依然稳健。本文还探索了不同维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农民工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基本社会保险服务均等化对农民工相对贫困缓解作用较为突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没有显著缓解农民工的相对贫困,基本劳动就业服务均等化和基本住房保障服务均等化反而加剧了农民工的相对贫困。进一步地,本文从城市规模差异和农民工群体差异两个方面分析了缓解效应的异质性。研究发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农民工相对贫困的缓解效应在大城市更为突出,且主要缓解了跨省流动和省内跨市流动农民工、老一代农民工群体的相对贫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长流  
现行城乡差别、政府观念以及体制等方面因素使就业需求有失公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度进入使得农民工以其健康负投资行为作为一种“必要”的择业“筹码”低价挤入城市非正式劳动力市场,其健康负担面临多重束缚与压力。因此必须提升农民工健康负担能力,主要应从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累积过程入手,以制度和培训为突破口去构建有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勇辉  刘南南  陈华帅  沈波澜  
农民工群体是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非正规就业的主体。作为劳动权益保护的重要内容,推进社会保障受益公平是缓解农民工当前普遍存在的“过劳”现象,实现体面劳动的重要路径。本文以城乡医保统筹为切入点,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考察医保权益均等化对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城乡医保统筹有效降低了农民工过度劳动发生率,缩减了农民工超时劳动时间。机制分析表明,城乡医保统筹缓解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关键在于提高了农民工应对健康风险冲击的经济能力,增强了他们在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异质性分析表明,“多档制”统筹模式、省级统筹层次能更有效地缓解农民工过度劳动。进一步讨论发现,务工地城乡医保统筹对农民工过度劳动的缓解作用显著大于户籍地城乡医保统筹。本文研究结论为持续完善城乡医保统筹制度,推进社会保障受益公平提供了经验支撑和政策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东生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党的十八大报告对进一步改善民生、做好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扎实做好各项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一)准确把握报告精神实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1.深刻领会十八大主题以今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美球  洪土林  刘桃菊  
建设高标准农田,既是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国变为农业强国的内在需求。然而,这项利国利民的基础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种种困境。主要困境农户配合不够充分。一是沟渠、道路难以落地。项目规划设计时,面对规整的设计图,农户都很赞同,但施工时,却因基建占用承包地的份额不同而遭农户阻工,致使沟渠、道路难以落地。二是表土剥离工程难以实施。不少农户担心自家承包地肥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美球  洪土林  刘桃菊  
建设高标准农田,既是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国变为农业强国的内在需求。然而,这项利国利民的基础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种种困境。主要困境农户配合不够充分。一是沟渠、道路难以落地。项目规划设计时,面对规整的设计图,农户都很赞同,但施工时,却因基建占用承包地的份额不同而遭农户阻工,致使沟渠、道路难以落地。二是表土剥离工程难以实施。不少农户担心自家承包地肥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