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92)
- 2023(14766)
- 2022(12028)
- 2021(11021)
- 2020(8882)
- 2019(19719)
- 2018(19657)
- 2017(37710)
- 2016(20561)
- 2015(22953)
- 2014(22806)
- 2013(22444)
- 2012(20719)
- 2011(19019)
- 2010(19627)
- 2009(18413)
- 2008(18078)
- 2007(16732)
- 2006(15524)
- 2005(14423)
- 学科
- 济(91452)
- 经济(91352)
- 业(61152)
- 管理(54894)
- 农(48681)
- 企(38189)
- 企业(38189)
- 农业(32487)
- 中国(30585)
- 地方(25228)
- 业经(24656)
- 方法(24202)
- 数学(20249)
- 数学方法(19903)
- 制(19699)
- 财(19626)
- 银(17102)
- 银行(17085)
- 发(16936)
- 贸(16793)
- 贸易(16778)
- 行(16592)
- 易(16226)
- 融(16000)
- 金融(15999)
- 策(15686)
- 学(15472)
- 发展(13486)
- 展(13444)
- 体(13255)
- 机构
- 学院(291166)
- 大学(283238)
- 济(125128)
- 经济(122349)
- 管理(107884)
- 研究(106532)
- 理学(90059)
- 理学院(89102)
- 管理学(87605)
- 管理学院(87068)
- 中国(85417)
- 农(62421)
- 科学(61490)
- 京(61142)
- 财(58351)
- 所(54657)
- 中心(49834)
- 江(48581)
- 研究所(48394)
- 农业(47312)
- 业大(44489)
- 财经(43614)
- 范(40691)
- 师范(40367)
- 经(39316)
- 北京(39061)
- 州(38412)
- 院(37381)
- 经济学(36394)
- 省(35330)
- 基金
- 项目(180018)
- 科学(142009)
- 研究(140133)
- 基金(127206)
- 家(109029)
- 国家(107945)
- 科学基金(92176)
- 社会(88991)
- 社会科(83913)
- 社会科学(83897)
- 省(72929)
- 基金项目(65699)
- 教育(62964)
- 编号(60348)
- 划(59651)
- 自然(55043)
- 自然科(53721)
- 自然科学(53710)
- 自然科学基金(52714)
- 资助(51108)
- 成果(50408)
- 发(45351)
- 课题(42317)
- 重点(40509)
- 部(39365)
- 创(37447)
- 发展(37442)
- 展(36818)
- 性(36550)
- 国家社会(36256)
- 期刊
- 济(158758)
- 经济(158758)
- 研究(94752)
- 中国(70189)
- 农(65562)
- 农业(43804)
- 财(43043)
- 学报(40237)
- 管理(40080)
- 科学(39737)
- 融(38867)
- 金融(38867)
- 教育(37733)
- 大学(31833)
- 业经(31066)
- 学学(29800)
- 技术(26128)
- 经济研究(23623)
- 问题(21770)
- 业(21539)
- 财经(21046)
- 经(18252)
- 世界(16636)
- 农村(16203)
- 村(16203)
- 贸(15776)
- 农业经济(15566)
- 经济问题(14654)
- 版(14642)
- 技术经济(14295)
共检索到479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晶
农村劳动力的城市转移一般出现在各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之中,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于受到土地和户籍二元化管理制度影响,出现了诸多城市新问题。该文从"农民工"住房问题出发,首先依据多项调查数据明确"农民工"住房供需情况;其次从现行城镇住房政策角度分析造成"农民工"住房供应不足问题等的主要原因;最后借鉴国际经验,比较日、英低收入住房供应政策,提出长期的居住地管理政策改革方向和短期的住房实物供应政策。
关键词:
农民工住房 政策研究 国际经验借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朝晖
当前我国政府尚未将住房保障清晰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外来农民工始终被排斥在城市公共资源共享范围之外,很大的阻力源于市民阶层在政治、经济、社会及心理层面上的自利意识,它不仅给农民工心理造成"相对剥夺感",导致社会动荡,影响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造成农民工城市族群再生的异质共存,阻碍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文章认为,有必要通过提高公共权力机构利益协调能力,强化市民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建立农民工利益表达组织形式等途径,引导市民从心理上认同,并在理性上自觉支持农民工城市住房权的实现,以此缓解农民工沦为底层人群所造成的巨大社会张力。
关键词:
市民自利意识 城市住房问题 农民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三林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农民工住房总体还处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并存的状态。应加快建立农民工住房供应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补贴制度、财税支持制度、金融服务制度、土地供应制度、规划保障制度相互补充"的农民工住房政策体系,使进城农民工的住房条件尽快改善。
关键词:
农民工住房 总体思路 政策框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媛 张悦
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目前,中国城市化水平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我国城市人口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大量外来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其中农民工主体具有很强的住房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探讨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农民工住房问题,有助于促进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基于此,本文以农民工为视角,从理论上构建住房政策分析框架,并提出有效化解住房问题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城市化战略 住房问题 农民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董昕
鉴于目前对中国农民工问题的研究缺乏历史发展脉络的分析,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数据的挖掘、相关政策的梳理、大规模调查的分析以及逻辑推演,回顾了1978—2011年以来中国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发展历程。虽然不同的学者和政府部门采用的调查方法存在着差异,但是却仍然可以反映出不同阶段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共性。研究发现,中国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发展阶段,与中国城镇住房市场的发展阶段更为一致,而不是与中国农民工群体发展的阶段更为一致。
关键词:
农民工 住房问题 住房政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爱民 刘保奎
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和关键,农民工住房问题又是决定农民工能否融入城市的关键因素,而房价居高不下的现实,对于农民工而言更是无法承受之重,我国进城农民工住房问题解决迫在眉睫。尽管我国国家层面出台了诸多政策措施,地方政府也进行了相关探索,但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解决不尽如人意。我国进城农民工住房问题包含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因素,归结起来,包括城乡要素市场分隔形成阻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目标有矛盾、农民工租赁住房建设与现行土地政策有矛盾、农民工需求与支付能力和政策导向存在矛盾4个方面,要彻底解决我国农民工住房问题,需要从系统化、差异化、制度化、精细化的角度入手,实现"四化联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凯 侯爱敏 翟青
城市农民工住房问题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涉及到我国城市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研究,得出一些共性的结论:1.城市农民工居住的现状:居住面积较小,居住环境较差,居住模式复杂且与家人同住比例持续上升,住房来源以租房为主,居住的区位主要在城乡结合部,住房的满意度出乎意料地"高";2.影响城市农民工居住的重要因素主要有:缺少足够的经济来源,缺乏规划指导,住房市场不规范,法律制度不健全以及难以分享的住房政策;3.改善城市农民工住房的建议包括:将城市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城市外来人员集中居住区建设,加强住房市场和居住条件的管理,并提高城市农民工改善住房条件的能力。这些...
关键词:
城市 农民工 住房 综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国胜 王征
如何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住房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通过对其他国家解决城市外来人口的住房、治理贫民窟的经验与教训的分析,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住房政策应该是:政府高度重视并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公共住房视野、大力推进公共住房建设并出台配套政策和长远规划、培育城市房屋租赁市场、改变农民工安置区的建设理念、妥善规划城乡结合部的发展、集合社会大众的力量等。
关键词:
农民工 农民工市民化 住房政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东风 吴立群
实践证明,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将半城市化的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市民是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的重点任务,这其中,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解决显得尤为关键。通过对江苏案例的实证分析,认为农民工住房存在保障低、环境差、配套少、区位远等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需要通过机制与政策创新,引导更多的农民工进入中小城镇,加强城市规划与住房规划的协同,并将住房保障覆盖面扩大至广大农民工,全面改善农民工住区环境,提高农民工就业收入水平以便从根本上增强其住房消费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贾江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使用,住房公积金事业的发展将面临着迭代升级。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实际上是资金的运作和管理,依靠的是信息化手段,文章分别从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角度分析信息化下公积金将面临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旨在进一步挖掘住房公积金的服务效率和保值增值作用。
关键词:
信息化 公积金 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勇辉 刘南南 李小琴
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296个城市的城市特征数据,通过Biprobit模型和IV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同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农地流转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总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了分解。结果显示:①农地流转能显著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意愿;②对于全样本农民工,农地流转推动了农民工住房由非正规住房向市场整租房、自有住房过渡,进而提高了其市民化意愿,加速其市民化进程;对于农地流转农民工,农地流转租金的提高能推动农民工住房由非正规住房向自有住房过渡,提升其市民化能力,进而增强其市民化意愿;③从边际效应看,提高农地流转租金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边际效应远小于农地流转的边际效应,表明现阶段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整体偏低,相较于提升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来推动其市民化进程,农地流转更多起到为农民工与农村、农业解绑的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藏波 吕萍
农民工家庭住房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人地挂钩"是促进城乡土地资源互通的重要理论构想,从该视角下运用比较分析法和组织分析方法,分析现有农民工家庭住房问题的解困思路,以期对现有模式的整合、整体机制的把控以及制度创新思路提供有益启发。研究结论:(1)赋予农民工市民保障,加强农民工宅基地的财产性收益成为各模式进行创新的重要支撑。(2)天津模式更适合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实施和推广;(3)重庆模式与地区整体房价水平偏低的现实基底密不可分,并不适用于北京、上海等住房价格高企的一线城市;(4)广州模式是真正意义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创新,但由于其特定的地区优势不可复制,大范围的推广仍有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欧阳力胜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具备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和条件。但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农民工未能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福利待遇。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迫切需要加快市民化进程。农民工市民化不仅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工身份的转变(农民工→市民),更重要的是在劳动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城市融入、政治民主等多个领域进行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使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最终实现从传统乡村文明向现代城市文明的整体转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清勇
本文是为认识住房、住房问题和住房政策而从文献入手开展的一项研究。通过对文献的回顾,讨论了住房、住房问题和住房政策的含义,探讨政府是否要介入和如何参与住房事务的问题,并介绍了不同的住房政策体制和各国住房政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住房 住房问题 住房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任荣荣 贺志浩
通过2020年46个地级及其以上市农民工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农业转移人口住房问题有一定特殊性和区域差异性。20%以上农业转移人口以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作为居住方式,住房政策在解决农业转移人口住房问题上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农业转移人口住房消费尚有释放空间,解决农业转移人口住房问题需要新思路。建议以居住年限为标准,将农业转移人口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发挥住房公积金对提高农业转移人口住房支付能力的作用,多途径提高农业转移人口住房消费意愿,增加过渡性住房供给,构建与农业转移人口住房需求特点相匹配的区域差别化住房支持政策。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农业转移人口住房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