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24)
2023(12486)
2022(10999)
2021(10491)
2020(8604)
2019(19791)
2018(19813)
2017(38619)
2016(20976)
2015(23423)
2014(23597)
2013(23224)
2012(21430)
2011(19468)
2010(19548)
2009(17852)
2008(17370)
2007(15179)
2006(13491)
2005(11969)
作者
(59209)
(49016)
(48621)
(46577)
(31524)
(23343)
(22243)
(19327)
(18654)
(17691)
(16709)
(16383)
(15500)
(15489)
(15215)
(15095)
(14707)
(14641)
(14070)
(13907)
(12150)
(12116)
(11784)
(11248)
(10980)
(10861)
(10860)
(10815)
(9800)
(9604)
学科
(82358)
经济(82256)
管理(62311)
(58963)
(49790)
企业(49790)
方法(38379)
数学(32436)
数学方法(32015)
(22633)
(21915)
中国(21428)
业经(18781)
(18732)
理论(15922)
地方(15889)
(15461)
贸易(15457)
农业(15108)
(14967)
(14750)
(14000)
(13780)
(13593)
财务(13526)
财务管理(13506)
企业财务(12852)
环境(12841)
(12770)
银行(12737)
机构
大学(299815)
学院(297978)
管理(121577)
(119042)
经济(116373)
理学(105584)
理学院(104465)
管理学(102761)
管理学院(102233)
研究(97706)
中国(72517)
(63606)
科学(59387)
(55742)
(48165)
财经(44611)
中心(43771)
研究所(43751)
(43095)
(42477)
业大(41963)
(40616)
(40536)
北京(40490)
师范(40342)
(35550)
经济学(34862)
(34859)
农业(33557)
财经大学(33131)
基金
项目(200812)
科学(158352)
研究(150450)
基金(145495)
(124825)
国家(123708)
科学基金(107064)
社会(93574)
社会科(88554)
社会科学(88535)
(77455)
基金项目(77106)
自然(69600)
教育(69277)
自然科(67919)
自然科学(67906)
自然科学基金(66658)
(65072)
编号(63020)
资助(60455)
成果(51746)
(44776)
重点(44025)
课题(42766)
(42049)
(41384)
项目编号(39091)
教育部(38775)
创新(38395)
人文(38131)
期刊
(132976)
经济(132976)
研究(91925)
中国(52467)
管理(44719)
学报(43294)
科学(40806)
(40477)
(38739)
教育(36283)
大学(33255)
学学(30961)
农业(27211)
(26059)
金融(26059)
技术(24825)
业经(22199)
经济研究(21503)
财经(21219)
(18041)
图书(16993)
问题(16438)
理论(15546)
实践(14212)
(14212)
科技(14063)
技术经济(14005)
现代(13927)
商业(13838)
(13281)
共检索到433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爱梅  刘楠  孙海龙  熊冠星  
"内隐人格理论"是人们所持有的对人的基本特征(如智力、品德和人格特质)及周围事物可变性的看法,可分为实体论和渐变论。本文旨在探讨"内隐人格理论"在消费者行为领域的应用。对人的基本特质及周围事物可变性的看法会影响人们的消费动机,从而影响人们的消费决策。实体论者更希望选择能凸显自我且简单易用的商品,同时更加注重消费结果;而渐变论者则更倾向于选择能够使自己得到发展和学习的、需要花费努力才能使用的商品,同时更加注重消费过程。此外,品牌和企业同样可以投射出实体论或渐变论倾向,消费者会据此对企业做出评价。在本文中,我们也探讨了测量和启动内隐人格理论的可能性及其在消费领域的应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伟  唐含宇  郭国庆  
文章聚焦于展望理论中参考点在营销领域的研究,梳理了参考点的概念、形成、分类,分析了消费者决策参考点及其变化。力图弄清决策参考点是解释、预测和影响个体不确定性下选择的关键之一,厘清消费者的决策参考点有助于深刻理解消费者行为,能为企业改进策略提出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薛海波  
消费者购物决策风格是一种心智导向,它表征了消费者做出决策的方式,具有认知和情感特征。它在很长时间内相对稳定,决定着消费者的行为,因此可以作为市场细分的依据。消费者购物决策风格是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消费者购物风格量表(CSI)的引入使得对消费者购物决策风格的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本文详尽回顾了20年来采用CSI研究消费者购物决策风格的发展历程,对相关文献做了梳理和评述,并对CSI在我国的本土化应用进行了展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斌  徐富明  马红宇  王伟  
锚定效应是指在判断过程中,人们以最初的信息(数据或其他参数)为参照点来调整对事件的估计,致使最后的估计值趋向于开始的锚定值,并由此导致错误的决策。本文首先介绍了锚定效应这一广泛存在的独特现象以及主要的理论解释;然后着重探讨了锚定效应对消费者决策产生的影响;最后指出了当前研究局限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永贵   刘俊琴  
在数字经济时代,消费者数据在变得更易获取、更有价值的同时,也比以往更加脆弱。相应地,有关消费者隐私保护问题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相关研究依然较为零散,一系列关键问题亟须探索。通过阐述消费者隐私悖论的形成与化解,梳理消费者隐私保护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探讨顾客、技术、企业和政府多元主体协同的消费者隐私保护路径问题,构建了消费者隐私保护研究的整合框架,并揭示出未来的七个重点研究方向:(1)辨析消费者隐私保护行为在不同情境下的差异,构建隐私应对行为合理性的评价标准;(2)基于多个视角进一步深入挖掘消费者隐私悖论的成因及化解策略;(3)加强对消费者隐私担忧影响隐私保护行为的条件及情境范围的深入考察;(4)进一步深入研究消费者隐私素养的衡量、形成及培育机制;(5)深入考察消费者隐私疲劳的前因与影响机制;(6)综合考虑各方责任与利益动态平衡,突出协同作用,深入挖掘多元主体协同的消费者隐私保护路径;(7)扩展消费者隐私保护的跨文化与本土化研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谢毅  高充彦  童泽林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商业中的广泛应用,消费者隐私以及隐私关注逐渐成为营销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指的是消费者对企业收集和使用其个人信息的行为的忧虑。目前,该主题的研究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是对相关成果的总结和梳理不足。而且,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本文对国内外多个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在界定消费者隐私关注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消费者隐私关注的影响因素,分析了隐私关注对消费者行为产生的直接影响和调节作用,解释了这些影响的主要理论视角,最后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英为  李爱梅  孙海龙  周蕾  
无意识思维是指当有意识注意指向与目标无关的对象时,在无意识层面与目标相关的任务仍得到加工的思维过程。已有研究发现无意识思维比深思熟虑的有意识思维更能促进一些复杂问题的解决。那么,当消费者面临复杂决策时,无意识思维是否也存在优势?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无意识思维的理论发展,然后分消费前的目标识别、消费中的选择过程和消费后的结果评估三个阶段系统归纳了无意识思维对消费者复杂决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消费者个体差异与消费情境特征如何影响无意识思维效应,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袁少锋  
从人类进化的视角探讨进化需求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是当前消费者行为领域的一个前沿研究主题。本文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的回顾,介绍了进化需求的内涵,辨析了驱动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近因与本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激发进化需求的心理机制、进化需求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等问题,最后讨论了现有研究的贡献、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林玲  蒋玉石  苗苗  张红宇  
使用不同的绿色广告诉求是企业进行绿色产品推广的主要途径之一,且不同情境下绿色广告诉求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情景实验法,构建绿色广告诉求与绿色消费意愿的理论模型,并讨论内隐人格在其中与绿色广告诉求的交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绿色广告诉求对消费意愿的影响不同,可行性诉求往往带来更高的产品有效性感知与更高的消费意愿;绿色产品感知有效性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绿色广告诉求与内隐人格的交互作用显著,渐变理论者对可行性诉求产品有效性感知更高,消费意愿更高,实体理论者对可取性诉求产品有效性感知更高,消费意愿更高。研究结论为企业的绿色营销实践提供了参考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红玲  彭坚  
近年来,社会认知理论应用于追随研究领域,诞生了内隐追随这一前沿研究主题。作为追随理论的扩展,内隐追随理论有助于揭示内隐认知在领导—追随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能够为有效利用内隐认知来促进领导者和追随者的积极心理与行为提供理论启示。本文介绍了内隐追随的内涵、结构、测量与加工模型,从个体、环境和文化三个方面厘清了内隐追随原型的形成机理,从近端和远端两个视角概括了追随原型对领导者和追随者的影响结果及其边界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整合的理论框架。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对内隐追随的本土结构、影响结果以及稳定性与可塑性等内容的探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冰  申其辉  
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是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工具。所谓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种商品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尽管消费者剩余理论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对它却一直存在着争论。一、消费者剩余理论的提出法国工程师Jules Dupuit首先在1844年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观点,后来马歇尔将它正式称为"消费者剩余"。 1.Ddupuit的主要观点。Dupuit的消费者剩余思想主要来源于他对当时公共部门融投资问题的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菊华  李进军  
消费者参与是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一个新的方向。消费者参与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对自身位置的感知和对期望价值的追求,因此,心理学中关于个体的理论和群体的理论为消费者参与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将这些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研究消费者参与的原因、消费者参与的程度以及消费者参与对其他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沈鹏熠  
购物价值是消费者在购物中感知到的多种价值组合,体现了消费者对购物体验的综合评价,反映了购物的功能性、享乐性和社会性意义。作为一种从消费者行为视角看待的价值概念,购物价值对零售企业的营销决策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丽叶  卢泰宏  
随着大量的心理学核心概念被引入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心理学派已成为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主流学派。自我建构这一心理学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末被引入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以来,已经成为国际上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对自我建构的概念、类型、测量方法以及有关消费者自我建构的实证研究进行了述评,并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萍  
在线消费者是从事在线业务,即在线浏览、搜寻或交易的消费者。从人口统计特征、消费心理与行为方面的不同分类标准对现有文献所作研究进行回顾,为后续的在线消费者分类研究指明方向,也有助于网站经营者确定自己的细分市场,有针对性地实施营销策略,以实现网站经营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