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23)
2023(3157)
2022(2750)
2021(2668)
2020(2252)
2019(5053)
2018(5042)
2017(9386)
2016(5358)
2015(6252)
2014(6106)
2013(5939)
2012(5938)
2011(5460)
2010(5588)
2009(5301)
2008(5497)
2007(5277)
2006(4809)
2005(4481)
作者
(18890)
(15846)
(15646)
(14764)
(10057)
(7804)
(7124)
(6209)
(6156)
(5767)
(5516)
(5389)
(5262)
(5207)
(5129)
(4900)
(4878)
(4823)
(4689)
(4666)
(4111)
(4005)
(3983)
(3721)
(3646)
(3640)
(3603)
(3455)
(3377)
(3344)
学科
(19371)
经济(19334)
管理(14798)
(12847)
(11146)
企业(11146)
方法(8370)
(7658)
数学(6678)
数学方法(6468)
中国(5669)
(5245)
(5165)
理论(5163)
(4835)
业经(4100)
(3757)
贸易(3752)
(3643)
教育(3557)
(3470)
(3401)
(3279)
银行(3250)
农业(3248)
(3225)
金融(3224)
(3198)
(3103)
地方(3075)
机构
大学(83584)
学院(80368)
研究(33140)
(27293)
经济(26518)
管理(25419)
中国(24798)
科学(23553)
理学(21073)
理学院(20752)
(20400)
管理学(20053)
管理学院(19935)
(19858)
(19116)
研究所(17374)
农业(16568)
业大(15212)
中心(14709)
(13818)
(13337)
北京(12759)
(11959)
(11953)
(11494)
师范(11231)
(10813)
技术(10531)
农业大学(10367)
(10359)
基金
项目(51239)
科学(38501)
基金(36347)
(34611)
国家(34315)
研究(32587)
科学基金(27231)
自然(19972)
(19608)
自然科(19530)
自然科学(19519)
自然科学基金(19163)
社会(18638)
基金项目(18322)
(17866)
社会科(17388)
社会科学(17380)
资助(16268)
教育(15306)
编号(12674)
重点(12251)
成果(11659)
计划(11651)
(10927)
科技(10644)
(10613)
科研(10382)
(9887)
课题(9627)
创新(9336)
期刊
(34413)
经济(34413)
研究(24478)
学报(21237)
中国(20913)
(18753)
科学(16980)
大学(15160)
学学(14186)
农业(12615)
教育(11509)
管理(11291)
(10979)
(7167)
金融(7167)
(6959)
技术(6579)
业大(6239)
图书(5802)
(5656)
财经(5650)
经济研究(5273)
农业大学(5235)
(4966)
业经(4410)
书馆(4236)
图书馆(4236)
问题(4163)
(4062)
科技(4014)
共检索到133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彦侨  
在图书馆目录中,过去通过“一般资料标识”来表示资源的类型特征。为满足数字环境下文献类型区分的需要,《资源描述与检索》和《国际标准书目著录(统一版)》均将“一般资料标识”修改为“内容形式”、“媒介类型”。作为机读目录格式的MARC21和UNIMARC也进行了相应修订。本文探讨了内容形式与媒介类型项在中国机读书目格式中的著录规则。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松林  顾犇  
ISBD系列标准中要求在题名与责任说明项中著录的一般资料标识(GMD),不适应现代文献编目的要求,在"国际编目规则第四次专家会议"上已遭中国代表的质疑。2011年版的《ISBD统一版》用内容形式和媒介类型替代GMD,这一做法不仅可以改变世界范围内GMD著录不一致的混乱状况,还可为制定基于FRBR的编目条例奠定重要基础。表2。参考文献8。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胡小菁  
比较RDA与ISBD的内容和媒介类型,指出两者的内容类型/限定均在很大程度上源自《RDA/ONIX资源类型框架》,而《RDA中的内容与载体术语》中的"宽泛内容"构成了RDA内容类型的骨架;两者的媒介类型均依据《RDA/ONIX资源类型框架》的中介工具属性。后组式的ISBD内容形式/内容限定优于先组式的RDA内容类型。在内容部分还需要增加连续性资源的属性。对我国未来编目标准中的内容和媒介类型制订提出四点建议:选用通用术语,内容类型采用后组方式,增加"延伸"属性容纳连续性资源,出版界沟通协调。表4。参考文献12。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平  宋思根  居瑶  
文章研究了多因素对植入式广告有效性的交互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受众敏感性、媒介内容质量和植入类型对受众的广告记忆、植入产品的态度和购买意向都产生了交互影响效应;高敏感受众对高质量媒介内容中的显性植入式广告的记忆水平高于低质量媒介内容中的显性植入式广告,但对植入产品的态度和购买意向却正好相反;高敏感受众对高质量媒介内容中的隐性植入式广告的记忆水平低于低质量媒介内容中的隐性植入式广告,但对植入产品的态度和购买意向均不存在差异;低敏感受众对高质量媒介内容中显性植入式广告的记忆水平低于低质量媒介内容中显性植入式广告,但对植入产品的态度和购买意向却正好相反;低敏感受众对高质量媒介内容与低质量媒介内容中隐性...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丽静  陈瑞金  
介绍了RDA的概念模型之一——书目记录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FRBR)。用图示阐述了FRBR的作品家族,揭示了FRBR第一组实体之间的关系。基于MARC21格式中的336、337、338字段,以中西文文献著录实例说明RDA关于"内容、媒介、载体类型"的编目原则。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崇德  史凯  
论信息媒介和社会文化王崇德史凯(天津师大信息产业学系天津300070)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relationshipbetweeninformationmediaandsocialcul-ture.Itinclud...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宇初  刘洪莲  黄伟群  
通过分析北京市大学生抽样调查数据,发现大学生对传统媒介和数字媒介公信力的评价无显著差异,但在具体评价维度上,大学生认为数字媒介信息量更大、反映群众意见更加充分、揭露坏人坏事更加有力;在新闻类型方面,大学生更倾向于相信传统媒介上的经济、文教和科技新闻;对于政治、社会、娱乐新闻等,则更倾向于相信数字媒介上的报道。同时,从受众角度分析媒介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发现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媒介公信力评价没有显著影响,但媒介使用情况对传统媒介公信力评价有显著影响;大学生对不同媒介公信力的评价与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的态度显著相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灵  张舒予  
多种媒介融合的进程赋予媒介素养教育新的内涵,推进了当前语境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变革。媒介融合的时代语境要求媒介素养教育应当融合信息素养教育与视觉素养教育。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视觉素养结合起来,建构VMIL的新概念并开展相应教育活动,不仅具有可能性,也具有必要性。时代需要具备多元媒介素养的人才,VMIL的融合培养探索正是媒介素养教育在当前新形势下的一种有益尝试和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灵  张舒予  
多种媒介融合的进程赋予媒介素养教育新的内涵,推进了当前语境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变革。媒介融合的时代语境要求媒介素养教育应当融合信息素养教育与视觉素养教育。将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视觉素养结合起来,建构VMIL的新概念并开展相应教育活动,不仅具有可能性,也具有必要性。时代需要具备多元媒介素养的人才,VMIL的融合培养探索正是媒介素养教育在当前新形势下的一种有益尝试和创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松林  
文章举例介绍了CNMARC的综合著录格式与方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卫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许多人不可能顺从别的什么暗示和启发超过顺从媒介文化了。如果把媒介文化理解为正在媒介中栖居的那些意识形态以及时尚的潮流.就会发现.对于媒介文化的跟从是如此的自然,以至于这种顺从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是人们生活中向往和精心构筑的一部分。观察大家越来越相似的居住就可以得到支持的依据:如果对居住形态进行扫描,那个应当聚焦的位置,在日渐趋于相似的居室单元中的中心,每个家庭的起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花家明  
新媒体时代,出现了新兴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人们对广告媒体这个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几乎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成为广告媒体。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广告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笑  
大众媒介的社会价值对其经济价值的实现从多方面做出了内在限制。媒介的经济生存是以实现社会价值增长优势为理论前提的,同时,又以媒介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合理分立为实践前提,因为两者在人力资源要素等主要方面是分立的,导致了成本和收益结构上存在相应的客观差异,需要以相对独立的组织形态来追求各自利益目标的更高一致性。媒介社会与经济价值合理分立的基本原则是确保社会价值的主导作用和交易成本的最小化。"超级女声"成为2005年我国媒介产业的焦点事件,根本意义在于它对合理分立媒介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本文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媒介的经济生存进行了有益探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道勇  
轶事记录表明,无论是口述时代、书写时代还是读图时代,对媒介的不同应用方式都起到过划分人群的效果。不同时代都出现过媒介鸿沟,媒介鸿沟不是数字时代的专利。教育一方面参与制造了各种媒介鸿沟,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各种媒介鸿沟形成干预。当前,新媒介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被普遍看好。然而,上述研究发现表明,媒介鸿沟不会因为技术更新而自动消失,劣势人群对于新媒介的态度进一步拉大了他们和优势人群之间的距离。带动人们放弃低劣的媒介应用方式是民主时代的教育技术派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仇开域   夏翠娟  
本文通过跨媒介叙事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两条路径,探讨了跨媒介叙事在数字人文研究与实践中的应用,并基于对具体实践应用项目的总结提炼,抽象出跨媒介叙事在GLAMs机构所提供的数字人文服务中的应用方法和路线,为多模态文化遗产的活化和传播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首先从跨媒介叙事的概念、特征入手,阐述其叙事方法及与数字人文研究范式的一致性及必要性,并对当前领域内跨媒介叙事的实践案例进行了分析,梳理了跨媒介叙事在数字人文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思路及当前问题。接着结合上海图书馆的碑帖、家谱及老唱片资源素材分别进行跨媒介叙事实践,从实际应用层面探索了通过跨媒介叙事进行数字人文叙事空间营建、活化文化遗产、促进知识普及、构建文化记忆的可行性。基于文献研究及实践经验总结,提出GLAMs机构数字人文服务中跨媒介叙事的应用方法和路线,并结合案例分析进一步探讨其可用性和通用性,以期对跨媒介叙事在数字人文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