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77)
2023(13861)
2022(11211)
2021(10155)
2020(8057)
2019(18003)
2018(17195)
2017(32433)
2016(17218)
2015(19081)
2014(19038)
2013(18612)
2012(17447)
2011(15777)
2010(16282)
2009(15769)
2008(14962)
2007(13691)
2006(12483)
2005(11836)
作者
(49060)
(40600)
(40391)
(38489)
(25719)
(19304)
(18368)
(15561)
(15478)
(14601)
(14069)
(13653)
(13068)
(13042)
(12837)
(12496)
(11908)
(11863)
(11693)
(11573)
(10332)
(9909)
(9895)
(9377)
(9286)
(9210)
(9187)
(9139)
(8148)
(8023)
学科
(72603)
经济(72485)
(53305)
管理(53206)
(41515)
企业(41515)
中国(30323)
(27858)
金融(27855)
(26581)
银行(26566)
(25766)
(24583)
地方(23513)
(22583)
(22382)
业经(20838)
方法(19964)
农业(17607)
数学(16596)
数学方法(16373)
(14347)
(13917)
财务(13872)
财务管理(13838)
企业财务(13248)
(12875)
(12758)
贸易(12740)
环境(12601)
机构
学院(243807)
大学(238967)
(103626)
经济(101265)
研究(87670)
管理(87631)
中国(74393)
理学(72783)
理学院(71974)
管理学(70909)
管理学院(70449)
(54622)
(51418)
科学(48920)
(43716)
中心(41558)
财经(40630)
(39865)
研究所(38532)
(38040)
(36572)
北京(33292)
(32700)
经济学(32500)
(32446)
师范(32393)
(32078)
业大(30940)
财经大学(29873)
经济学院(29106)
基金
项目(152310)
科学(120402)
研究(118747)
基金(107833)
(92230)
国家(91310)
科学基金(78405)
社会(76768)
社会科(72831)
社会科学(72816)
(61755)
基金项目(55726)
教育(53571)
(50491)
编号(48900)
自然(45664)
自然科(44530)
自然科学(44523)
自然科学基金(43703)
资助(42901)
成果(41328)
(39080)
课题(35910)
重点(34951)
(34484)
(33233)
(32858)
发展(32143)
国家社会(31968)
(31601)
期刊
(128271)
经济(128271)
研究(82193)
中国(61098)
(43645)
(42444)
金融(42444)
(38469)
管理(35861)
学报(32582)
科学(31504)
教育(31105)
大学(26272)
农业(25052)
学学(24666)
业经(22162)
技术(21632)
财经(20706)
经济研究(20148)
(17777)
问题(16157)
(12642)
(12237)
国际(11753)
理论(11596)
现代(11428)
世界(11341)
技术经济(11070)
(10940)
论坛(10940)
共检索到405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君  张琦  
外源推动和内源发展是脱贫攻坚中重要机制,但需要对二者概念和各自功能作用进行重新反思,论文对此进行了探讨,进而通过对精准扶贫机制创新的系统梳理发现,精准扶贫强力推动以来,我国扶贫开发机制的总体特征是外源巨力推动下内源发展,外源推动占据重要地位,内源发展相对较弱但逐步显现,未来将必然呈现"内外融合"创新趋势。而这种机制完善创新效果和程度,则取决于外源推动的可持续能力、外源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贫困社区的内源发展能力、外源推动和内源发展的技术手段与实施策略等四个约束条件,由此论文提出了完善精准扶贫机制的几点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君  张琦  
外源推动和内源发展是脱贫攻坚中重要机制,但需要对二者概念和各自功能作用进行重新反思,论文对此进行了探讨,进而通过对精准扶贫机制创新的系统梳理发现,精准扶贫强力推动以来,我国扶贫开发机制的总体特征是外源巨力推动下内源发展,外源推动占据重要地位,内源发展相对较弱但逐步显现,未来将必然呈现"内外融合"创新趋势。而这种机制完善创新效果和程度,则取决于外源推动的可持续能力、外源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贫困社区的内源发展能力、外源推动和内源发展的技术手段与实施策略等四个约束条件,由此论文提出了完善精准扶贫机制的几点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康雁冰  林明  
共享发展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富共享、共建共享四个方面的内涵。共享发展理念下的精准扶贫,有利于保障分配正义、丰富扶贫资源以及提升扶贫效益。这三个方面集中体现了共享发展理念与精准扶贫两者之间的契合。共享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精准扶贫,需要我们实现两者的耦合共进。基于此,文章认为要提升贫困人口参与共享发展的可行能力,强化贫困地区的"共享"制度供给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实现共享发展和精准扶贫的既定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晓峰  邢成举  
农民合作社的制度安排具有益贫性的显著特征,这使其能够成为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理想载体。农民合作社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不合理的根本原因在于普通农户无股权,使合作社与普通农户之间难以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整合国家财政扶贫资源与合作社进行对接,再吸纳贫困农户的自有资源,一方面有助于依托合作社推动建立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合作金融扶贫与农业科技扶贫相结合的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贫困农户在合作社中的股权份额,改善合作社的产权构成,使贫困农户能够更好地参与合作组织并逐步提升合作自治能力,推动合作社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走上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万振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贫困问题始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反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和崇高事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是经济发展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祝慧  莫光辉  于泽堃  
文章概括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历程和新发展理念内涵,指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困境是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之间的落差、资源利用与实际需求之间的距离、发展能力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等。文章认为,新发展理念与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政策导向、过程导向和路径导向方面存在价值契合,应从创新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理念、梳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优势和难点、整合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资源、发掘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潜力、改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方法、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持续发展内生能力等六方面建构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策略,以促进少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方慧  
国家扶贫已进入攻坚阶段。职业教育因具有提升贫困人口的职业技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功效而受到重视。本研究依托文献法和开发研究法,深入分析了"互联网+"的时代背景,梳理了信息化在职教扶贫中的价值与诉求,提出了以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扶贫路径的精准设计、扶贫过程的适应性调节、扶贫效果的精准反馈为着力点,构建以信息化推进职教精准扶贫的层次机制、形式机制和功能机制,并基于此设计了依托信息化推进职教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以期为国家实施基于信息化的职教精准扶贫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忠军  曹宏丽  侯玉霞  韦俊峰  
在旅游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以机制设计理论为研究范式,阐明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的架构目标、各主体理性、约束条件和实现路径,并提出从旅游精准识别信息体系、旅游精准帮扶激励体系、旅游精准管理协调体系、旅游脱贫考核激励体系、旅游脱贫监督保障体系对我国旅游精准扶贫机制进行调适与路径研究,以期进一步厘清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的设计骨架,明确机制建构对旅游精准扶贫的引领性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向红梅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事业,能够充分助力"精准扶贫"战略的全面落实,有效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加快实现乡村社会的全面振兴。而受制于发展理念滞后、运营模式单一以及管理体制陈旧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战略并未形成深度对接、交互协同的双赢格局。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战略的全方位融合,稳步构建起开放、高效、创新的运作体系,释放乡村经济的巨大潜力与活力,从而驱动农村社会的协调、长效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媚  
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仍然面临着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师资队伍有待提升、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给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据此,应围绕精准扶贫的战略要求,加大教育投入,拓宽农村职业教育资金来源;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加强教师培养和聘用,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大宣传,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优化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精准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君  
农村精准扶贫的复杂性要求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为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精准扶贫提供了机会和空间,社会组织因其自身具备的优势被纳入精准扶贫的政策执行过程中。然而由于制度困境和对资源的依赖,加上社会组织自身存在的能力困境,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精准扶贫受到了制约。只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解决社会组织对外部资源的过度依赖,增强自身专业能力,才能更好的让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精准扶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毅  黄承伟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2014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201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到2020年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还有4年,农村还有超过4300万的贫困人口,今后4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毅  黄承伟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2014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201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到2020年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还有4年,农村还有超过4300万的贫困人口,今后4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慧娟  蹇莉  陶恒  
乡村旅游将农村、农业、农民串联起来,成为扶贫开发中的重要载体。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扶贫的有效模式,但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如何实现"带"的功能仍缺乏理论层面的探讨。针对旅游扶贫中出现的精准度不高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本文从空间作用机制、动力机制、受益机制三方面辅以模型进行分析,并基于模型的原理,从景区、贫困村、贫困户的角度,提出了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五大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永超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下,需要"预见未来"创新精准扶贫考核机制。"预见性评估"是创新精准扶贫考核机制的路径。创新的方法有:基于"可行能力方法"预先评估"考核设计"是否促进可持续发展,基于四象限方法预见"考核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未来三角法"预见"考核结果"运用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