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10)
- 2023(3761)
- 2022(3195)
- 2021(2971)
- 2020(2477)
- 2019(5213)
- 2018(5151)
- 2017(9701)
- 2016(5085)
- 2015(5466)
- 2014(5248)
- 2013(5011)
- 2012(4801)
- 2011(4470)
- 2010(4593)
- 2009(4536)
- 2008(4468)
- 2007(4208)
- 2006(3829)
- 2005(3664)
- 学科
- 济(21565)
- 经济(21544)
- 管理(20178)
- 业(14914)
- 企(13768)
- 企业(13768)
- 环境(9036)
- 方法(7830)
- 划(6329)
- 学(6230)
- 财(5862)
- 数学(5595)
- 数学方法(5527)
- 中国(5496)
- 理论(5423)
- 业经(5172)
- 农(5153)
- 和(4375)
- 制(4358)
- 规划(4158)
- 教育(4118)
- 贸(4081)
- 贸易(4080)
- 务(4062)
- 财务(4054)
- 财务管理(4046)
- 环境规划(4038)
- 易(3970)
- 企业财务(3921)
- 融(3785)
- 机构
- 大学(79927)
- 学院(79252)
- 济(30947)
- 经济(30290)
- 管理(28414)
- 研究(25208)
- 理学(24023)
- 理学院(23762)
- 管理学(23391)
- 管理学院(23245)
- 中国(19296)
- 京(16756)
- 财(15897)
- 科学(14720)
- 范(12957)
- 师范(12903)
- 财经(12735)
- 所(12418)
- 江(11929)
- 经(11432)
- 中心(11185)
- 研究所(11083)
- 北京(10715)
- 师范大学(10413)
- 州(9962)
- 经济学(9508)
- 财经大学(9265)
- 院(8840)
- 业大(8735)
- 商学(8686)
- 基金
- 项目(48376)
- 科学(38714)
- 研究(37424)
- 基金(35449)
- 家(30154)
- 国家(29849)
- 科学基金(26062)
- 社会(24700)
- 社会科(23318)
- 社会科学(23309)
- 基金项目(18610)
- 省(18375)
- 教育(17470)
- 自然(16052)
- 自然科(15636)
- 自然科学(15633)
- 编号(15391)
- 划(15358)
- 自然科学基金(15334)
- 资助(14024)
- 成果(12877)
- 部(10843)
- 重点(10833)
- 课题(10694)
- 国家社会(10149)
- 发(10148)
- 教育部(9673)
- 项目编号(9656)
- 人文(9603)
- 创(9503)
共检索到121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若愚
自赫伯恩发起对艺术哲学的反思和对自然审美的提倡开始,美学研究就走上了一条革新的道路。环境美学主张环境就是审美的对象,环境中的一切事物都具有审美的相关性。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也毫不例外地从属于环境,从而只能在环境之中进行审美体验。景观美学认为作为审美对象的景观是自然、人工和艺术的复合体,审美就是以"内在者"的立场对景观之于存在的意义的体验。通过对作为审美对象的"环境"和"景观"及其与审美主体关系的分析,认为环境美学和景观美学都继赫伯恩之后实现了审美对象的扩容,并秉持内在于对象的审美立场,从而获得了会通和融合的基本立足点。
关键词:
环境美学 景观美学 环境 景观 内在者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于洋
本文以环境美学理论作为研究基点,通过对图书馆大环境、细节环境的景观设计探究,以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美学功能,优化高校图书馆的形象与服务,从而为高校图书馆读者提供高层次的美学体验,提升读者审美情趣。
关键词:
环境美学 图书馆 景观设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警卫 杨士乐 张莉
为探索环境声音对人们美学感知的作用,通过在城市公园中拍摄的20张照片作为视觉美学评价的媒介,选取五种声音与照片进行配对组合,以大学生为评判者对该组合的美学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纯视觉的美学质量与添加了流水声及鸟鸣声的美学质量相比存在显著差异,而与添加了风声、古典音乐和现代轻音乐的美学质量差异不显著;把流水声设置在拥有自然水体,较高植被覆盖率以及较多大树的环境中能够充分发挥流水声的美学效应,而把鸟鸣声放置在植被覆盖度较高的环境中能够更多地提升游人的环境美学体验;声音的视觉联想以及该联想与声音所处环境
关键词:
声景观 视觉美学 感知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警卫 杨士乐 张莉
为探索环境声音对人们美学感知的作用,通过在城市公园中拍摄的20张照片作为视觉美学评价的媒介,选取五种声音与照片进行配对组合,以大学生为评判者对该组合的美学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纯视觉的美学质量与添加了流水声及鸟鸣声的美学质量相比存在显著差异,而与添加了风声、古典音乐和现代轻音乐的美学质量差异不显著;把流水声设置在拥有自然水体,较高植被覆盖率以及较多大树的环境中能够充分发挥流水声的美学效应,而把鸟鸣声放置在植被覆盖度较高的环境中能够更多地提升游人的环境美学体验;声音的视觉联想以及该联想与声音所处环境的吻合程度对于人们的美学感知较为重要;声景观设计的关键在于选择或创建与声音的视觉联想相一致的环境。
关键词:
声景观 视觉美学 感知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冬环 姚成旺
根据系统景观美学原理,采用B IB-LCJ法对国内外49个城市滨河区景观进行审美测量,求得公众等4个群体分别对每一景观的审美态度-Z值。通过特尔菲专家问卷调查,确定影响城市滨河区景观美学质量的要素及类目,应用数量化理论进行数据分析,得出4个群体的理想景观模型。提出景观单要素以水体、堤岸等对景观的美景度影响作用突出;在要素的组合作用上,有些要素呈负相关,如植被与水体,且二者的相互作用可以提升景观的美景度。从而为景观规划在选择最佳类目、合理进行要素组合设计以优化景观结构、提升景观美学质量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景观规划 审美测量 美学质量 滨河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邓军海
新农村建设之所以沦为"景观秀",除"政绩冲动"的因素之外,大众审美口味和审美习惯,以及哲学学人、美学学人的"外在者"的理论立场,也难辞其咎。环境美学的理论启迪意义就在于,农村之美,并非景观之美,而是家园之美,是"高贵的村子"之美。新农村建设,并非建设美丽风景线,而是要建设美丽家园,是要建设农人的栖居之地,建设人的情感寓所,建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关怀。
关键词:
环境美学 新农村建设 外在者 内在者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文益君 周根苗 张晓蕾 吕勇
借鉴国内外风景林景观美学评价已有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风景林景观美学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自然性、奇特性、多样性、神秘性和环境协调性5个方面16个评价指标。首次尝试使用粗糙集的理论,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的风景林景观美学评价模型。以湖南龙山森林公园为案例,进行基于粗糙集的风景林景观美学评价模型运算,得出5个景区的景观美学指数,药王景区6.657,铁狮坪景区6.529,飞水涯景区5.868,茶竹景区5.783,白马湖景区4.216。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丹群 徐艳
为土地整治美学设计提供依据,提升农业景观的美感,应用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方法,构建了一套基于体现农业景观特色的土地整治美学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准则层为自然性、多样性、开阔性、整洁性、宁静性、运动性和奇特性,并界定了每个指标设计内涵及标准;对指标进行了量化与标准化处理,探讨了土地整治美学评价的方法。通过土地整治美学表现形式的量化评价研究,可以揭示农业景观的现状问题及改善空间。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农业景观 美学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史宜 曹俊 朱骁
以城市天际线形态的景观美学内涵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了城市天际线对于城市审美感知和城市风貌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之后,尝试从边际轮廓、空间形体和视觉感受三个方面构建城市天际线形态的景观美学构成。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城市天际线形态的美学评价模型,并以典型城市为案例阐述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分析方法。本文所阐述的城市天际线形态的美学构成和评价框架,不仅有助于城市空间美学内涵的理解和辨析,而且对于城市设计中面向城市空间美学形象的优化引导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天际线 美学 评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鑫霞 亢新刚 杜志 包昱君
【目的】阐明景观要素对长白山地区金沟岭林场森林景观质量的影响,探究研究区森林景观的合理构建技术。【方法】以影响近景景观美学质量的13个景观要素为评价指标,采用SBE法对研究区内的30处林内景观进行评价,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美景度值与各景观类目之间的景观评价模型。【结果】在13个景观要素中,针阔比、树干形态、通视性、下木盖度、郁闭度是影响研究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其偏相关系数t检验结果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复相关系数检验结果达极显著水平(F=10.999)。【结论】针阔比<30%、树干通直、通视性好、灌草覆盖度高、郁闭度为≥0.7~<0.9的森林景观具有最高喜好度。
关键词:
森林景观 质量评价 SBE法 抚育技术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蒋婉求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冶情悦性的物质环境。当旅游者跨进这个独特的旅游审美王国时,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风光旖旎、令人目不暇接的奇异景观:青松参天,红花铺地;丽日苍穹,明月长空;海川飞瀑,惊涛拍岸;峻岭奇峰,幽谷曲涧;黄沙卧雪,清波载航;大漠孤烟,长空夕照。这种造化天成的万千景象,不仅让旅游者心醉神弛,而且也正是其化育万物的自然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加封 沈文星
认为城市户外广告的景观转向遵循从商业功能到城市功能、从消费文化到城市文化、从广告景观到城市景观的演化逻辑;广告景观的空间生产从空间中的生产拓展为空间的生产、从公共产权空间生产延伸到私有产权空间生产、从物质空间生产演进至精神空间生产;户外广告景观的过度生产使城市空间偏离公众的审美体验。因此,必须遵循秩序美学、道德美学和生态美学的原则,对户外广告进行科学与合理的规划监管,实现环境审美与传播沟通的整合。
关键词:
户外广告 广告景观 空间生产 美学规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卢琦 王明付
河南省地处中原,气候资源的南北过渡性,地质构造的地域差异性,地貌类型的复杂多样性,孕育了河南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人文景观时代蝉联,既有峰、石、谷、洞、瀑、溪、泉、林等大自然天斧神工的绝妙佳作,也有窟、寺、塔、陵、亭、台、楼、阁等后人巧夺天工的历史陈迹。旅游景观分布以“两山”为依托,以“两河”为纽带。这些景观既有体现自然美的韵律美、新奇美和意蕴美,又有体现人文美的艺术美和社会美、自然美、人文美的彼此交织,完美结合,便赢得了河南省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景观特征 美学评价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凤云 李俊英 史萌 谷清媛 梁亚男 姚鹏
城市公园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主要因素,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以沈阳市4个典型城市公园林缘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应用美景度评估法,对所选样地的62张照片进行景观美学质量评价,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景观美景度与植物群落结构间的数量化回归模型。建模结果表明:影响沈阳城市公园林缘植物景观美学质量的关键要素有乔木树种比例、乔木平均胸径、草坪盖度。研究结论对公园林缘景观构建及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城市公园 林缘景观 美景度评价 回归分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健健
在当代的西方景观设计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对废弃物重新利用的趋势,这展现出一种另类的景观美学——"垃圾"美学。"垃圾"美学启发人们重新发现废弃物的潜在价值,使它们在经过必要的处理和设计后,产生新的价值。在追溯"垃圾"美学渊源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垃圾"美学的景观设计方法,探讨了废弃物利用对于当代景观设计的意义,并思考了在国内景观设计中应用废弃物的困难和对策。
关键词:
景观 “垃圾”美学 环境 废弃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