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1)
- 2023(12805)
- 2022(10712)
- 2021(9886)
- 2020(7808)
- 2019(17628)
- 2018(17220)
- 2017(32144)
- 2016(16892)
- 2015(18932)
- 2014(18555)
- 2013(18519)
- 2012(17997)
- 2011(16746)
- 2010(16942)
- 2009(15800)
- 2008(15460)
- 2007(13981)
- 2006(12917)
- 2005(11917)
- 学科
- 济(96414)
- 经济(96244)
- 管理(46967)
- 业(44517)
- 企(35574)
- 企业(35574)
- 中国(30590)
- 方法(30500)
- 地方(25801)
- 数学(24859)
- 数学方法(24684)
- 农(22697)
- 业经(21474)
- 技术(16717)
- 贸(16666)
- 贸易(16650)
- 学(16392)
- 易(16104)
- 地方经济(16045)
- 制(15716)
- 财(15181)
- 农业(15157)
- 融(15056)
- 金融(15055)
- 银(15028)
- 银行(15015)
- 行(14768)
- 发(14119)
- 和(13848)
- 环境(13612)
- 机构
- 大学(252201)
- 学院(250065)
- 济(122109)
- 经济(120044)
- 研究(98387)
- 管理(91376)
- 理学(76797)
- 理学院(75843)
- 中国(75804)
- 管理学(74875)
- 管理学院(74366)
- 京(54822)
- 科学(53854)
- 财(53277)
- 所(49179)
- 研究所(44048)
- 中心(42397)
- 财经(41498)
- 经济学(39758)
- 江(37830)
- 经(37775)
- 农(36220)
- 北京(36051)
- 经济学院(35464)
- 范(35133)
- 师范(34872)
- 院(34833)
- 财经大学(30594)
- 州(30177)
- 业大(30037)
- 基金
- 项目(156772)
- 科学(125780)
- 研究(119872)
- 基金(115204)
- 家(99279)
- 国家(98430)
- 科学基金(84309)
- 社会(82857)
- 社会科(77816)
- 社会科学(77797)
- 基金项目(59319)
- 省(58960)
- 教育(53524)
- 划(49525)
- 自然(48507)
- 自然科(47450)
- 自然科学(47439)
- 自然科学基金(46635)
- 资助(46284)
- 编号(46193)
- 发(40322)
- 成果(39030)
- 部(35951)
- 重点(35729)
- 国家社会(35637)
- 创(34790)
- 发展(33775)
- 课题(33551)
- 展(33227)
- 创新(32873)
- 期刊
- 济(147997)
- 经济(147997)
- 研究(88724)
- 中国(59035)
- 管理(38779)
- 财(38609)
- 农(35669)
- 科学(34602)
- 学报(33495)
- 教育(29776)
- 融(28084)
- 金融(28084)
- 大学(26804)
- 经济研究(25488)
- 学学(24774)
- 农业(24553)
- 技术(22327)
- 财经(22321)
- 业经(21943)
- 经(19580)
- 问题(19092)
- 贸(16982)
- 世界(16486)
- 国际(15585)
- 技术经济(14869)
- 业(13781)
- 统计(12020)
- 经济问题(11949)
- 坛(11893)
- 论坛(11893)
共检索到411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孙竞昊 熊明威
中国现代学术在欧风美雨中诞生,其中历史学的进展与近现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紧密相关。中国社会经济史之所以成为一门显学,归功于傅衣凌等先贤的奠基工作。该学科薪火相传的动因之一在于其自身所蕴涵的生命力,而近三十余年来其在宏观方面的迟滞与研究程式的固化、窄化不无干系。当下全球化人文和社会科学语境下的新知识、理论、方法、手段,不仅对包括社会经济史学在内的传统学科和领域带来新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为其内在张力的进一步延展注入了新的酵素和养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建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牟发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方健
人与特定社会形态浑然一体,人的发展受制于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之上所形成的社会形态。文章认为,在自然经济形态下,经济的发展虽然赋予了劳动者部分人身自由,但中国传统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又无时不在和无处不在地、有形和无形地制约着个体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众多劳动者具有独立的人格地位和劳动力产权,去提升自我素质,并通过提高人力资本价值,促使个体得到了更为全面和自由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通过公共支援等方式保障人的生存权利、公平竞争权利、学习权利、创造权利,并且用社会主义制度来保证收入初次分配和收入再
关键词:
中国 社会经济形态 人的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枫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国桢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自一九八二年创刊,迄今已整整十个年头了。这十年,是中国大地发生巨大变革、面貌一新的十年,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蓬勃发展、成果累累的十年。如果说十年以前,中国社会经济史学还没有一块稳定的出版阵地的话,如今已拥有南方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和北方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两家综合性的刊物,《平淮》、《海交史研究》、《中国农史》、《农业考古》、《盐业史研究》等多家部门经济史的刊物,还有一些学术杂志开辟了中国经济史研究专栏,一些大学或学术研究机关出版经济史的论丛或集刊、丛书,各地出版社也对出版经济史论著注以更大的兴趣,一批有份量的经济史论著纷纷面世。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中国社会...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洪钰琳 何子沐
2021年是傅衣凌先生诞辰110周年。傅衣凌先生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建设的领军人物,在当代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0年前,傅衣凌先生被遴选为新中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专门史),也是在这一年,他倡导创办《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专业期刊。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傅先生的远见卓识。为纪念傅衣凌先生创建和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卓越贡献,并推进这一领域的学术深耕,
关键词:
傅衣凌 社会经济史学 经济史研究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日根
中国社会经济史,顾名思义就是要将社会与经济相互结合,研究经济制度要与研究经济制度的形成、运行与变化相结合(要自下而上,也要自上而下)。研究理性行为要与研究非理性行为相结合。一、应加强对社会与经济的结合的研究。简单的GDP衡量肯定是有偏颇的,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指标是综合性的,既有经济性的指标如GDP等,也包括人的寿命、幸福指数等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靳光华 孙文生
Thepapersystematicallyanalyzestheimpactsofsocialeconomicdevelopment onfertilitybycombiningquantitativewithqualitativemethods,timeseriesanalysis withcross-sectionanalysis.Theresearchconcludesthatthefinaldeterminantof fertilityiseconomicdevelopmentandthateconomicdevelopmentformsthefounda- tionoffertilitydeclineandlongtermconditiontokeeppopulationundercontro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忠潮 白宏兵
我国是《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它的生效将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依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影响主要存在于能源电力、林业发展、化学工业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而且在每一个方面的影响又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同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牛建林 齐亚强
文章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与县级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通过建立多层线性模型,考察了县级社会经济特征对各地区男女平均教育年限的影响,以及这些社会经济特征与个体和家庭特征之间可能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过去几十年来,地区经济的普遍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城乡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对提高中国居民(特别是女性)的教育水平、缩小教育的性别差异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地区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还有助于降低户口性质、家庭性别偏好等微观因素对个人教育状况的差异性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德馨
影响经济史学科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经济史理论(经济史论、经济史观),另一类是经济史学理论。它们都是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研究的。 经济史理论是经济史学工作者研究经济发展过程后作出的理论概括与抽象。到了现阶段,凡是经济史学科研究的对象几乎都有相关的理论。经济史研究工作者在研究某个问题时,都可以从有关这个问题的一般理论中受到启迪。对于研究者来说,这种启迪或理论指导是极为重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赛玉 张琦
坚持创新是中国脱贫攻坚实现突破和取得胜利的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开展以创新为导向的脱贫攻坚蕴含着清晰的理论逻辑、精神逻辑、实践逻辑,具有深远意义:传承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成果,弘扬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构建了具有深刻的政治性、战略性、人民性、创新性的脱贫攻坚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为世界反贫困注入了中国力量。系统梳理中国脱贫攻坚发展的内在逻辑,科学把握2020年后的贫困治理走向,将助力新发展阶段的贫困治理实现再创新与再突破,这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及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学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支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