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84)
2023(14067)
2022(11699)
2021(10629)
2020(8997)
2019(19891)
2018(19443)
2017(38178)
2016(20524)
2015(22439)
2014(21970)
2013(22346)
2012(20236)
2011(18136)
2010(18159)
2009(17222)
2008(17374)
2007(15723)
2006(13935)
2005(12159)
作者
(59698)
(50330)
(50125)
(46794)
(31557)
(24315)
(22429)
(19763)
(18948)
(17767)
(17163)
(16685)
(15884)
(15757)
(15475)
(15111)
(15031)
(14840)
(14392)
(14327)
(12704)
(12423)
(12101)
(11491)
(11333)
(11147)
(11083)
(11045)
(9938)
(9923)
学科
(100626)
经济(100516)
(97967)
(80863)
企业(80863)
管理(76024)
(46576)
方法(45655)
数学(37520)
数学方法(37351)
业经(31486)
农业(30870)
(29338)
中国(21739)
(21244)
财务(21225)
财务管理(21200)
企业财务(20175)
地方(19579)
技术(18655)
(18636)
(18386)
贸易(18381)
(17830)
(16452)
(16066)
(14735)
(14654)
环境(13290)
(13221)
机构
学院(305523)
大学(296405)
(134642)
经济(132463)
管理(127412)
理学(111802)
理学院(110729)
管理学(109382)
管理学院(108836)
研究(93382)
中国(74310)
(66581)
(59116)
(58980)
科学(56208)
农业(51454)
业大(50497)
财经(47888)
(46621)
(45482)
中心(43916)
(43646)
研究所(42228)
经济学(40374)
经济管理(36926)
经济学院(36912)
商学(35875)
(35771)
北京(35581)
商学院(35580)
基金
项目(207374)
科学(166638)
基金(154954)
研究(148716)
(134822)
国家(133540)
科学基金(117069)
社会(100552)
社会科(95340)
社会科学(95316)
基金项目(82915)
(82875)
自然(75868)
自然科(74249)
自然科学(74227)
自然科学基金(73018)
(67404)
教育(66154)
资助(61638)
编号(58227)
(46376)
(46223)
重点(45644)
(45460)
(45361)
成果(43714)
创新(42491)
国家社会(42038)
人文(40127)
教育部(39856)
期刊
(150249)
经济(150249)
研究(79295)
(67088)
中国(52721)
管理(47227)
(47028)
学报(46257)
农业(44953)
科学(44793)
大学(35729)
学学(34934)
业经(32153)
(29721)
金融(29721)
技术(25639)
财经(23908)
(23654)
经济研究(22379)
问题(20788)
(20498)
教育(17856)
技术经济(17468)
商业(16718)
世界(15769)
(15481)
(14566)
农村(14549)
(14549)
现代(14269)
共检索到436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胜春  王永伟  李婷  
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基础,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理论模型及相关假设,通过采集云南、四川、重庆、甘肃等地的农户及相关农企数据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层次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关系"与信任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并通过信任的中介效应间接地影响了承诺、协作和交流等关系质量因子,最终对合作绩效产生影响;且在"关系"差序格局构成中对信任的影响、认同感要强于人情差序和地位差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胜春  阮萍  
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前提,而供应链整合策略的实施也会极大促进参与者间信息与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但现有研究大多基于技术视角。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演绎,提出供应链中的文化因素——成员间"关系"会通过信任的中介,影响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水平;同时,信息能力差异在信任对信息共享的影响路径中也具有显著调节效应的理论模型和相关假设。以中国西南、西北地区农户及相关企业作为供应链参与者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信任的中介作用,"关系"因子显著地正向影响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水平,同时,信息技术的能力差异则会对该路径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翀  钟真  孔祥智  
供应链融资是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重要融资形式。赊账和订单农业是供应链融资的两种主要方式,能有效满足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金融需求。本文以农民合作社提供赊账与农业订单两种供应链融资为例,对影响合作社提供供应链融资的行为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民合作社提供赊账的行为受其实有资产、固定资产占比、自有品牌和承担政府项目等资质特征的影响较为显著;提供农业订单行为则受出资人数、领导者学历的影响更显著;而稳定的销售渠道对两种融资形式的提供都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尹燕飞  吴比  
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农业供应链发展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等,数字金融在供应链的应用基础初步具备。对传统农业供应链的改变在于:更紧密联结参与主体、数字信用转化为商业信用、更明显的标准化特征、可追溯信息和金融资源轨迹、有效降低融资成本等。基于数字金融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前景,论文提出了农产品管理平台、金融机构参与的协作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搭载农业保险、信用管理系统等多元化的数字金融在农业供应链领域的应用模式。最后论文提出推进公共数据资源整合、加强监管和风险研判、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新基建等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建国  
采用多元多值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依据湖南省50个县(市、区)1059个农户样本数据,考察农业供应链金融对农户信贷约束的缓解效应。结果显示:农户参与农业供应链金融能够缓解供给型与需求型农户信贷约束,缓解效应随着农户收入增长、金融发展和农户社会资本提升而减弱,机制检验证实了信息对称、信用等级、交易成本、抵押替代在缓解农户信贷约束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鉴于此,需要在创新模式、优化环境以及加强引导上着力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曹武军  陈志斐  
在我国当前生鲜农产品易受自然风险影响以及成员合作关系不稳定的现实下,本文通过构建自然风险和农业保险两种模式下的供应链利润模型,首先研究了两部收费制对供应链系统的协调作用及对成员合作关系的影响;然后探讨了农业保险的设定和理赔机制,对比分析了农业保险对供应链利润及成员合作关系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的结果,并给出决策意见。研究表明:自然风险下两部收费制能协调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但供应链合作关系不稳定;引入农业保险不仅可以有效管理自然风险,还能增加供应链整体及各级成员的收益;随着自然灾害系数的上升,农业保险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合作关系稳定性也会下降,但相比较于自然风险下的供应链系统,其稳定性更...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伟  姚振晔  赵璨  
文章以企业创新绩效为切入点,以2008—2016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供应链关系变动的经济后果、作用路径以及企业的应对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供应链关系变动会降低企业创新绩效;(2)作用路径检验发现,供应链关系变动通过提高企业经营风险抑制企业创新绩效,但未发现供应链关系变动通过融资约束和关系维护成本这两条渠道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证据;(3)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适当引入多元化股权结构和实施"互联网+"战略,会弱化供应链关系变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文章拓展了供应链关系对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为企业适当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主动实施"互联网+"战略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景敏  崔利刚  许茂增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供应链发展战略是改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生态、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的重要途径。基于企业创新理论、供应链理论和效率理论,引入组织认同中介变量和差序氛围调节变量,利用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港口—腹地供应链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拔靴法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链主企业创新能力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链主企业创新能力对供应链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能通过科技赋能、产品创新、服务延伸等助力供应链效率变革;组织认同在链主企业创新能力与供应链效率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链主企业创新能力通过组织认同间接影响供应链效率;差序氛围不仅负向调节链主企业创新能力对组织认同的直接影响,而且负向调节链主企业创新能力通过组织认同对供应链效率的间接影响,即当差序氛围淡时,链主企业创新能力通过组织认同对供应链效率的间接效应更加显著。“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应把供应链效率变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大力培育激发链主企业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创新引领作用、链主企业与非链主企业的一体化联盟作用以及政府和行业协会对差序氛围的规范作用,为供应链效率变革提供新动能、营造新生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鲍曙光   董翀   王胜华  
本文构建宏微观数据相结合的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倍差法,实证分析了农业领域PPP对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农业领域PPP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领域PPP对高财力地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存在更显著的促进作用;相较于政府付费,使用者付费模式的农业领域PPP项目具有更高的效率。机制研究表明,农业领域PPP通过结构优化作用机制和资本深化作用机制显著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未来应鼓励各地方稳步推进农业领域PPP项目,强化对农业领域PPP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农业大市等重点地区的资金和政策倾斜力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炜鹏   陈金龙   赵晓阳   汤弘钦  
供应链数字化是促进供应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契机。基于2008—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TF-IDF方法系统构建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下的组织内供应链数字化指标,实证检验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供应链数字化与企业创新呈现倒U型关系。其中,分项指标物流数字化、产品流数字化与信息流数字化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第二,供应链异质性是供应链数字化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第三,在吸收能力较强、供应链话语权较低的企业,供应链数字化的作用更显著。此外,组织间供应链数字化发挥创新协同效应,行业间供应链数字化发挥创新溢出效应。结论可为企业加快供应链数字化并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凯   杨亚平  
拓宽企业本土供应链的空间布局,对提升供应链质量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OFDI和企业本土供应链布局调整为研究视角,发现OFDI能够扩大企业和本土供应商之间的地理距离,拓宽本土供应链的空间布局。OFDI的技术获取效应、国际市场竞争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是OFDI影响企业本土供应商地理距离的三个机制。异质性检验表明,OFDI对企业本土供应链布局的地理距离扩大效应在非国有性质、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和以发达国家为投资目的地的企业中作用更强。此外,东道国特征会对OFDI的本土供应商地理距离扩大效应产生调节作用,当东道国政治风险越小,与母国文化距离越大,制度距离越小时,OFDI对企业本土供应商地理距离的扩大作用越强。该研究丰富了OFDI和企业供应链的研究视角,为畅通国内要素市场和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袁静  
聚焦于汽车产业供应链中供应商所处位置对其参与整车企业新产品开发程度的作用方式,通过对广东省某整车企业的50家供应商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供应商在供应链上的位置显著正向影响其参与整车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水平,即供应商越靠近供应链下游,其参与整车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水平越高;此外,企业所有权属性也显现出对二者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当供应商为内资企业时,其供应链层级对其参与客户新产品开发水平的影响更强。该研究揭示供应链结构对企业创新的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葛新庭   谢建国   杨洪娜  
提升供应链韧性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与供应商数据,从供应商配置与存货角度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降低供应商集中度,增加企业存货,多元的供应源与充足的存货储备有助于抵御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塑造供应链韧性。机制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企业对外部资源的管控能力和内部资源的整合能力,进而增强了供应链韧性。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工智能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的运用对提升供应链韧性的作用最为明显;外部交易成本高的地区,数字化转型对打造供应链韧性的效果更显著;同时,数字化的稳链作用更多体现在面临外部信息约束较高的企业。进一步研究得出,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使进口供应链多元化,分散进口供应链风险。本文的研究为推进数字技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自敏  杨丹  
农业分工是农业经济内生增长的源动力。利用来自中国6省的调查数据,建立Tobit和Possion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否对农业分工有显著影响,得出了稳健的结果: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显著促进农业分工,而农户禀赋和村级政府特征对农业分工也有显著影响。因此,现阶段中国农村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并配套提升组织对农业分工促进作用的相关政策措施,从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沙振权  周飞  何美贤  
地理临近既不是产业集群优势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而关系临近对于集群企业获得产业集聚所带来的优势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现实中,集群企业之间以及与跨区域伙伴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是集群企业获得企业特有知识的重要方式。地理临近仅仅是增加了企业之间接触的机会,而关系临近则使得集群企业有效地利用本地低成本的供应商,获得本地知识溢出和集体学习所带来的优势。所以,集群企业成长应该更加关注集群企业所处的关系空间,而不仅仅是地理空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关系嵌入为企业个体间的联系提供了关键的桥梁,为企业间发展合作关系,形成稳定的供应链利益共同体提供了平台条件。本文为了验证企业关系嵌入与供应链合作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