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10)
- 2023(17766)
- 2022(15041)
- 2021(13962)
- 2020(11973)
- 2019(27609)
- 2018(27182)
- 2017(50097)
- 2016(27993)
- 2015(31848)
- 2014(31762)
- 2013(30821)
- 2012(28519)
- 2011(25794)
- 2010(25577)
- 2009(23461)
- 2008(23090)
- 2007(20411)
- 2006(17525)
- 2005(15637)
- 学科
- 济(110455)
- 经济(110327)
- 管理(74871)
- 业(71689)
- 企(57550)
- 企业(57550)
- 方法(55612)
- 数学(49906)
- 数学方法(49348)
- 中国(34751)
- 财(30662)
- 农(29392)
- 学(25319)
- 贸(23182)
- 贸易(23175)
- 易(22578)
- 业经(22444)
- 教育(21635)
- 农业(19708)
- 制(19705)
- 地方(18448)
- 理论(18243)
- 务(18213)
- 财务(18170)
- 财务管理(18128)
- 企业财务(17214)
- 技术(17116)
- 银(16568)
- 银行(16504)
- 融(16303)
- 机构
- 大学(402952)
- 学院(395053)
- 济(160673)
- 经济(157544)
- 管理(147501)
- 研究(139950)
- 理学(128758)
- 理学院(127214)
- 管理学(124751)
- 管理学院(124033)
- 中国(101069)
- 科学(86897)
- 京(86152)
- 农(71931)
- 财(71714)
- 所(71384)
- 研究所(65563)
- 中心(63839)
- 业大(62339)
- 财经(58382)
- 江(58000)
- 范(57602)
- 农业(57183)
- 师范(56940)
- 北京(54714)
- 经(53432)
- 经济学(50383)
- 院(50065)
- 师范大学(46672)
- 经济学院(45714)
- 基金
- 项目(271645)
- 科学(214868)
- 基金(198808)
- 研究(193710)
- 家(176668)
- 国家(175173)
- 科学基金(148571)
- 社会(123351)
- 社会科(116851)
- 社会科学(116821)
- 省(104408)
- 基金项目(104113)
- 自然(98091)
- 自然科(95921)
- 自然科学(95886)
- 教育(95200)
- 自然科学基金(94225)
- 划(91556)
- 资助(82137)
- 编号(76905)
- 成果(63460)
- 重点(62986)
- 部(62094)
- 发(57911)
- 创(56456)
- 课题(55391)
- 科研(53329)
- 教育部(53327)
- 创新(52703)
- 国家社会(51645)
- 期刊
- 济(162678)
- 经济(162678)
- 研究(118328)
- 中国(79616)
- 学报(69546)
- 农(62531)
- 科学(61397)
- 教育(61295)
- 财(55257)
- 大学(52326)
- 管理(51209)
- 学学(48446)
- 农业(42441)
- 技术(35089)
- 融(32353)
- 金融(32353)
- 财经(28996)
- 经济研究(28167)
- 业经(24957)
- 经(24930)
- 业(23891)
- 问题(21814)
- 统计(20499)
- 贸(20017)
- 版(19526)
- 技术经济(18403)
- 策(18281)
- 世界(17786)
- 图书(17474)
- 科技(17464)
共检索到577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虢超 丁建军
文章基于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关系"和教育对中国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关系"和教育对中国居民的收入有正向促进作用,在选取有效的工具变量克服了"关系"和教育的内生性之后,上述结果依然稳健,并且"关系"和教育存在负向交叉效应。"关系"的回报率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上升,而教育的回报率却随收入的增加而下降。比较"关系"和教育在不同的分位点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后发现,农村居民"关系"的回报率随收入的增加而上升,而城镇居民"关系"的回报率呈"U"型,并且对在各个分位点上,城镇居民的教育回报率要高于农村居民的教育回报率。
关键词:
分位数回归 社会网络 内生性 U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冰 李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但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仍然较大,农民收入增长在总体上明显放缓。社会资本会影响个人的收入水平,本文建立了计量经济学模型,采用CGSS2018年数据验证了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变量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显著,说明社会资本变量越大,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越高。
关键词:
社会资本收入 农村居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一平 徐英博
互联网作为一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基础设施,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系统分析互联网普及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可为解决中国收入分配不均等的问题提供新的启示。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跟踪调查2010年、2014年和2016年的个体层面微观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互联网普及对中国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普及能够显著地缩小中国总体居民收入差距,这种影响在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具有异质性,对居民脱贫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普及 收入分配 双重差分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林 郭宇畅
幸福是每个人的追求,也是整个人类社会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3年和2015年的数据,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医疗卫生服务与农村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通过Ordered Logit回归方法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3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政府医疗卫生服务对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具有一定影响,其中充足性、公共性和便利性这三个维度对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尤其是便利性对改进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影响较为显著。根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年数据的描述统计,得出医疗卫生服务在当前最需要加强的公共服务中排在第二位,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渐进性与长期性的研究结果。针对实证分析结果以及两次调查的对比,提出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力度,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性以及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便利性等对策,以期进一步促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改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鑫 张贵友
本文利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的农户数据,使用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的收入模拟法,首先估计出不发生土地流转时土地转出户和土地转入户的人均纯收入水平,然后通过比较不发生土地流转和发生土地流转两种情形下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状况,得出土地流转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转入行为对土地转入户的增收贡献较为显著,使其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8050元增加到20013元,增收幅度约10%;土地转出行为对土地转出户收入影响效果较小,使其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7064元略微下降到16854元,下降幅度约为1%;整体的土地流转活动使得全部农户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7227元增加到17765元,增收幅度大约为3%。土地流转活动显著提升了初始收入水平较高的土地转入户的收入,但对初始收入水平较低的土地转出户的收入影响有限,使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基尼系数从0.41176提高到了0.44939,从而扩大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
关键词:
土地流转收入收入分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新铭 邓曲恒
近年来,"二代"现象愈演愈烈表明了我国社会各阶层日趋固化。刻画这种社会固化的重要工具就是代际收入传递。已有大量文献估计了我国的代际收入流动性,但以往研究并没有分析父辈收入是通过何种途径作用于子辈收入,因而也就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利用2008年的天津市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代际收入弹性进行了分解,以分析父辈收入对子辈收入的传导途径。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修正了Blanden等(2007)的错误,进而发展出了新的分解方法,并利用新方法对代际收入弹性进行了分解。分解结果表明,教育是父辈收入作用于子辈收入的
关键词:
收入代际传递机制 代际收入弹性 分解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新铭 邓曲恒
近年来,"二代"现象愈演愈烈表明了我国社会各阶层日趋固化。刻画这种社会固化的重要工具就是代际收入传递。已有大量文献估计了我国的代际收入流动性,但以往研究并没有分析父辈收入是通过何种途径作用于子辈收入,因而也就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利用2008年的天津市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代际收入弹性进行了分解,以分析父辈收入对子辈收入的传导途径。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修正了Blanden等(2007)的错误,进而发展出了新的分解方法,并利用新方法对代际收入弹性进行了分解。分解结果表明,教育是父辈收入作用于子辈收入的主要传导途径。父辈收入也可通过影响子女的所有制、行业和职业等就业特征进而作用于子辈收入,但就业特征这一传导途径的作用幅度要远低于教育。此外,相当大一部分的代际收入弹性无法由教育与就业特征等传导途径得到解释,父母的能力遗传与社会关系等不可观测因素对子女收入的作用不容忽视。
关键词:
收入代际传递机制 代际收入弹性 分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立强 周静
农村居民在非农工作岗位获得稳定的收入是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福祉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的调查数据,运用扩展的Mincer收入决定方程,应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技术,实证研究了不同维度个体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影响,并进行了地区及就业身份的差异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交往、信任、社会互惠、政治参与以及就业身份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下,社会资本和就业身份对非农收入的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立强 周静
农村居民在非农工作岗位获得稳定的收入是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福祉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的调查数据,运用扩展的Mincer收入决定方程,应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技术,实证研究了不同维度个体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影响,并进行了地区及就业身份的差异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交往、信任、社会互惠、政治参与以及就业身份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下,社会资本和就业身份对非农收入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任国强 王福珍 罗玉辉
众所周知收入能够直接影响健康,但是个体收入剥夺产生的间接收入影响对于健康是否同样重要仍处于讨论之中。本文在CGSS2010截面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运用Ordered LOGiStiC模型及半参数模型分别研究了个人收入及收入剥夺对个人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Ordered LOGiStiC模型,引入个体收入剥夺之前,收入对城市居民自评健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农村居民自评健康和城乡居民心理健康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引入个体收入剥夺之后,收入、个体收入剥夺对整体健康都呈反向显著关系。无论采用Ordered LOGiStiC模型还是半参数模型,个体收入剥夺对城乡居民的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都...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祥云 刘慧 陈芸
本文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我国教育扩展、教育分布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我国教育扩展和教育分布均对收入差距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分布越平等,居民收入差距越小,而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目前我国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处于"倒U"曲线的左边。从长远来看,促进教育分布公平和扩大中高等教育规模都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关键词:
教育扩展 教育分布 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波 王修华 彭建刚
该文首先综合比较了三种测度机会不平等的方法,事后法对机会不平等的测度相对准确,但需要较大的数据样本;事前法在操作上较为便捷,但低估了机会不平等的贡献程度;相比于事前法和事后法,基于联立方程的方法在假设上更为合理,并且可以将机会不平等分解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部分,但测度结果依赖于模型的估计精度。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我国居民收入在地区、城乡等方面的差异较大,以及较弱的代际流动性,该文以地区、户口类型、性别和父母受教育水平作为外生条件,并综合采用以上三种方法测度机会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程度,并结合CGSS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机会不平等是近年来我国收入差距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机会不平等 赛尔第二指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苏林森 程思琪
已有的收入对文化消费影响的研究多基于宏观层面,较少关注"收入→消费"作用机制的中介和调节因素。基于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数据,从个体层面分析了收入等因素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收入、消费主义和社会交往对文化消费均具有直接促进作用,且收入通过消费主义和社会交往可间接促进文化消费;城市居民收入对其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农村居民。
关键词:
收入 文化消费 中介效果 调节效果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康建英
文章在财政分权理论的框架下,利用21个省市区1995~2004年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中国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发现:财政分权对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整体扩大起到推动作用,但对西部地区的整体和农村的收入差距具有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浓度、人力资本和城市化等控制变量对收入差距也有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收入不平等 基尼系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云 任国强 周云波
为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居民健康不容忽视。虽然采用跨国数据进行的研究基本上证实了收入不平等对人口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但采用跨地区和个体层面数据的研究仍未得出一致结论,因此本文利用CGSS2015数据,采用Ordered Logit模型分析了个体和群体收入不平等对农村居民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体收入不平等(Podder指数、Kakwani指数、全样本Yitzhaki指数)对农村居民自评和心理健康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群体收入不平等(基尼系数)对农村居民自评和心理健康在整体上都存在"U型"影响关系,但这种"U型"关系的具体形状存在差异,在自评健康的"U型"关系中大部分样本位于其右侧,心理健康中大部分样本位于左侧。除此之外,部分个体层面、家庭层面、社会层面的变量对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也有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业聚集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信息获取媒介对农村居民生计选择的影响研究——基于CGSS2013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基于小波分析法的居民收入消费关系实证
中国居民阅读行为对社会治理绩效感知的影响研究——基于CGSS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
非正规就业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基于PSM模型的实证分析
教育和经验对中国居民收入的影响——基于分位数回归和审查分位数回归的实证研究
养老保险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的实证分析
城乡居民收入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改革开放30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收入差距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我国消费补贴对象和产业选择实证研究——基于城镇居民收入消费面板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