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8)
- 2023(12686)
- 2022(10686)
- 2021(9964)
- 2020(8380)
- 2019(19457)
- 2018(19308)
- 2017(37389)
- 2016(20104)
- 2015(23102)
- 2014(23259)
- 2013(23291)
- 2012(21749)
- 2011(19924)
- 2010(20542)
- 2009(19438)
- 2008(19107)
- 2007(17640)
- 2006(15795)
- 2005(14214)
- 学科
- 济(111834)
- 经济(111671)
- 业(57331)
- 农(50689)
- 管理(49834)
- 方法(43621)
- 数学(37865)
- 数学方法(37261)
- 企(37104)
- 企业(37104)
- 农业(33631)
- 业经(26596)
- 地方(24986)
- 中国(24945)
- 学(20009)
- 财(18852)
- 制(17369)
- 贸(15361)
- 贸易(15353)
- 理论(15212)
- 和(14958)
- 发(14874)
- 易(14834)
- 地方经济(13795)
- 策(13233)
- 银(13030)
- 银行(13006)
- 环境(12858)
- 融(12835)
- 金融(12832)
- 机构
- 学院(304480)
- 大学(300087)
- 济(134931)
- 经济(132212)
- 管理(115369)
- 研究(104542)
- 理学(99476)
- 理学院(98401)
- 管理学(96426)
- 管理学院(95885)
- 中国(80166)
- 农(66590)
- 科学(63060)
- 京(62384)
- 财(56976)
- 所(53664)
- 农业(51003)
- 业大(49052)
- 中心(48771)
- 研究所(48490)
- 江(46993)
- 财经(45129)
- 经济学(41356)
- 经(40724)
- 范(39934)
- 师范(39616)
- 北京(39167)
- 经济学院(36995)
- 州(36626)
- 院(35609)
- 基金
- 项目(194992)
- 科学(153078)
- 研究(143937)
- 基金(140422)
- 家(121224)
- 国家(120132)
- 科学基金(102728)
- 社会(93650)
- 社会科(87601)
- 社会科学(87571)
- 省(77911)
- 基金项目(73766)
- 教育(65518)
- 自然(64020)
- 划(63713)
- 自然科(62525)
- 自然科学(62509)
- 自然科学基金(61369)
- 编号(60170)
- 资助(57931)
- 成果(48679)
- 发(43798)
- 重点(43564)
- 部(43303)
- 课题(40867)
- 创(39609)
- 国家社会(38172)
- 创新(36989)
- 科研(36905)
- 教育部(36830)
- 期刊
- 济(160736)
- 经济(160736)
- 研究(89475)
- 农(69398)
- 中国(61116)
- 学报(46873)
- 农业(46871)
- 科学(44245)
- 财(43098)
- 管理(38937)
- 大学(36609)
- 学学(34793)
- 业经(29919)
- 教育(29266)
- 融(29158)
- 金融(29158)
- 技术(27970)
- 经济研究(24438)
- 财经(22711)
- 业(22414)
- 问题(21735)
- 经(19569)
- 统计(18188)
- 技术经济(17522)
- 版(16952)
- 世界(16894)
- 策(15952)
- 农村(15509)
- 村(15509)
- 农业经济(15334)
共检索到460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秦晖
在拙文《封建社会的“关中模式”——土改前关中农村经济研析之一》中,笔者主要引用了关中各县土改档案,描述了土改前即四十年代后期或民国末年关中农村社会经济模式的主要类型学特征,本文将论述“关中模式”产生的社会历史渊源。为此,我们不妨把视线由近及远,作一番历史考察。 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秦晖
为什么要把前近代的关中农村作为一个模式来研究呢?这是因为: 一、关中是中国“黄土文明”的发祥地、封建社会与大一统国家的摇篮,周秦汉唐的立国之基。当中华民族领先于世界民族之林时,关中是灿烂中华的灿烂中心,当中国被世界近代化进程所抛弃时,关中又是停滞中国的停滞典型。中国在世界上由先进变落后,而关中在中国由先进变落后。关中农民曾经是“秦王扫六合”的锐气所依,近代以来又以保守著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弘远
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以社会主又的空想、科学,实践和建设四个阶段为基本线索,比较系统的探讨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如何经历了排斥、兼容到合体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成功地确立了杜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为社会主义奠定了竖实的经济基础,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杜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也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茂
作者秦晖在《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1期上发表的这篇约1.7万字的文章利用大量土改档案资料,分析了土改前关中农村经济不同于通常所理解的的封建社会的种种特点。关中地主很少,占地不多。如渭南各县,土改时划定地主户占总户数高者不超过1.5%,低者仅0.01%。据土改档案有关数字推算,关中大多数地方土地分配的吉尼系数均在0.23以下,可见土地分配相当平均。为数不多的地主多不出租土地,而是雇工经营或放债。关中雇工经营亦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振环
沈阳市沈北新区成立之初,全区40万人口中,70%是农业人口,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为实现新区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沈北新区村镇改造工程是推进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环节,在村镇改造过程中保证农村经济稳步增长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分析沈北新区村镇改造过程中农村经济增长模式。
关键词:
沈北新区 村镇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孟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并强调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农村经济,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具体实践。近年来,山西省以大抓基层为导向,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比如,并村共享模式、校村共建模式、休闲康养模式等,在不断提升农村经济规模和效益中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党建引领 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祥松 罗海平
按照邓小平"两个飞跃"的设想,要真正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这一根本矛盾,突破口仍在发展"集体经济"即实现体制内生产过程的"联合",也就是通过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来实现"大生产",从而以"大生产"应对"大市场"。但创新农村经济组织形式不能"就组织形式谈组织形式"。因而基于新农村建设对"三农"问题的重新定位,借鉴城市企业的改革思路去设计和构建适应"统一大市场"竞争需要的农村经济组织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农联模式"正是根据该思路而构建的以"仿股制"企业"农联"为核心的一系列农村社会的改革模式,其中包括"农联"制度环境和"农联"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的构建和设计。这也是建成旨在促进乡村工业化...
关键词:
农联模式 社会主义新农村 产业化 仿股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宋立
不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增长与发展——“关中经验”及其启示宋立一、战略转变:从乡镇企业到多种经营关中地区是陕西乃至整个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地区,但直到80年代初期,农业和农村经济仍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种植业尤以粮食种植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仇小玲 屈勇
在农村社会生活中,人情一直是建构和维系人际关系最为重要的纽带。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关中的定村在生产领域中发生了明显的人际关系变化,并主要表现为村民在生产活动中出现了从"叫人"到"雇人"的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反映了市场化背景下农民思想观念的改变,表现为人际交往对象的扩展以及交往中理性因素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传统人际关系在农村社会生活中的渐变,表现为人情和面子仍然是理性交往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叫人 雇人 人际关系 关中农村 人情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林光祺 高玉强
重商主义、自由重农主义与福利重农主义背后的管制、放任与干预逻辑早已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中出现,只是囿于当时的"共同体本位"结构,因此市场与宪政难以并存、国家市场体系与福利性政府干预互为扞格,最终造成帝国晚期的财政危机与社会崩溃。中世纪晚期的重商主义与近代魁奈式自由重农主义的分歧其实并不在于重视商业还是重视农业之别,而在于重视"管制民权、放任国(官)权"还是重视"保障民权、限制国(官)权"之别。当代的福利重农政策是宪政主义逻辑下大政府责任的体现,因此与前宪政时代重商体系下的大政府弄权截然有别。当代中国应反思管制主义的历史教训,吸取自由重农主义与福利重农主义的双重政治经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倩倩
随着打工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农村婚姻市场形成和自由恋爱逐步兴起,由父母主导的传统"婚配"模式向子女自主选择的"婚恋"模式变迁。在开放的婚姻市场中,对婚姻资源的激烈竞争促使农民的婚姻责任发生了代际重塑,表现为子代在婚姻市场中负责恋爱找对象,父代承担婚姻消费支出。从"子代找得到"与"父代娶得起"两个维度分析农村婚姻缔结过程与光棍形成机制,可建构出农村的三种光棍类型。在紧张的婚姻形势下,为了应对婚姻压力,农民的家庭策略发生了重要变化:传统的小农家计模式难以应对婚姻的竞争性消费,倒逼农民主动进入务工市场;父代通过抬高婚姻支付来增加子代在婚姻市场中的竞争力;农民生育观念随着婚姻压力增大而改变。
关键词:
婚配 婚恋 婚姻压力 农村光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芳,程茂金,王红
我国二元经济状况下,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更加显著,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从农村流动人口的年龄构成、经济状况、疾病特征、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利用等影响因素出发,探索这部分特殊人群的医疗保险模式。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农民 医疗保险模式 二元经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必良
由广东商学院叶祥松教授等撰写的《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农联模式》(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农联模式》)一书,在"组织的团队化"方面做了积极探索。该书通过构建"农联模式"的基本框架和形成机制,创新了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红
在对关中陈文村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与分析半工半耕家庭经济模式对于村庄的影响,尝试解释两个问题:一是半工半耕家庭经济模式的形成及其意义;二是该种模式对于村庄的生活范围与关系模式、生活面向与生活预期、代际责任与伦理三个方面的影响。最后指出陈文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当前国家农村政策的启示意义,即国家在致力于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应注重小农家庭生产的扶持与条件的改善。
关键词:
半工半耕 村庄 小农经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磊
本文以 1 92 8— 1 930年西北大旱灾前后的陕西关中地区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由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变迁对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影响。笔者认为正是因为近现代以来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特殊性而非其它原因 ,才造就了关中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特殊表现形式 ,即频繁的灾荒造成了人口的大量死亡 ,使关中地区的人地关系出现了恶性宽松的局面 ,直接导致了关中地区的自耕农社会。这也是作者所理解的所谓“关中模式”理论的真正本质。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 关中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