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4)
2023(11006)
2022(9320)
2021(8425)
2020(7174)
2019(15052)
2018(14891)
2017(27521)
2016(14346)
2015(15385)
2014(14715)
2013(14584)
2012(13056)
2011(11684)
2010(11581)
2009(10611)
2008(10197)
2007(8785)
2006(7420)
2005(6288)
作者
(41920)
(35072)
(34900)
(32945)
(22125)
(16807)
(15528)
(13608)
(13118)
(12192)
(11981)
(11630)
(11228)
(10827)
(10812)
(10582)
(10581)
(10428)
(10123)
(10093)
(8845)
(8410)
(8375)
(7939)
(7893)
(7786)
(7637)
(7623)
(7115)
(6951)
学科
(50466)
(50048)
经济(49989)
管理(46496)
(40193)
企业(40193)
方法(23338)
数学(19985)
数学方法(19825)
技术(16262)
(15068)
中国(14766)
(14435)
业经(13390)
技术管理(12213)
(11940)
(11818)
贸易(11810)
(11479)
(10543)
农业(10183)
(9601)
财务(9593)
财务管理(9585)
企业财务(9187)
(8858)
银行(8821)
(8512)
理论(8418)
(8416)
机构
大学(199368)
学院(198964)
管理(80937)
(79665)
经济(78096)
理学(71320)
理学院(70539)
管理学(69452)
管理学院(69086)
研究(64224)
中国(48408)
科学(41720)
(40322)
(36910)
(35249)
业大(33112)
(31816)
中心(30260)
研究所(29479)
农业(29324)
(28925)
财经(28694)
(26278)
(24765)
北京(24548)
师范(24362)
经济学(23889)
(23624)
商学(22948)
(22831)
基金
项目(146068)
科学(116590)
基金(108286)
研究(100962)
(97507)
国家(96665)
科学基金(83281)
社会(67128)
社会科(63681)
社会科学(63666)
基金项目(58570)
(57479)
自然(55843)
自然科(54696)
自然科学(54681)
自然科学基金(53800)
(48984)
教育(45409)
资助(40982)
编号(38814)
(36514)
重点(33210)
创新(33141)
(31101)
(30828)
成果(29419)
(28582)
国家社会(28501)
科研(28490)
计划(28474)
期刊
(80582)
经济(80582)
研究(51586)
中国(38972)
学报(36200)
科学(32471)
(30703)
管理(30366)
大学(26868)
(26274)
学学(25536)
农业(20609)
教育(18387)
(15449)
金融(15449)
技术(15309)
业经(14476)
经济研究(14285)
财经(13489)
科技(12607)
(12300)
图书(11660)
(11625)
商业(10882)
(10141)
问题(9924)
技术经济(9793)
业大(9443)
(8759)
资源(8554)
共检索到281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腾腾   谢礼珊   刘灿棉  
除了外形的拟人化,生成式AI与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赋能下服务机器人呈现出情感拟人化的新特征。服务机器人通过模仿人际交往中的人类共情对消费者参与人机价值共创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从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即共形与共情,探讨其对消费者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基于社会存在理论对影响的机制路径提供新的解释,并进一步探讨消费者社会互动需求的边界作用。研究进行了3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下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是立体化的,共形与共情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存在正向的交互效应,社会存在感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对社会互动需求高的消费者,社会存在感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本研究明晰了新技术嵌入服务机器人拟人化设计背景下人机价值共创现象中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机理,并在实践上为企业就如何针对服务场景更好地进行服务机器人营销提供了有益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腾腾   谢礼珊   刘灿棉  
除了外形的拟人化,生成式AI与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赋能下服务机器人呈现出情感拟人化的新特征。服务机器人通过模仿人际交往中的人类共情对消费者参与人机价值共创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从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即共形与共情,探讨其对消费者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基于社会存在理论对影响的机制路径提供新的解释,并进一步探讨消费者社会互动需求的边界作用。研究进行了3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下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是立体化的,共形与共情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存在正向的交互效应,社会存在感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对社会互动需求高的消费者,社会存在感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本研究明晰了新技术嵌入服务机器人拟人化设计背景下人机价值共创现象中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机理,并在实践上为企业就如何针对服务场景更好地进行服务机器人营销提供了有益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腾腾   谢礼珊   刘灿棉  
除了外形的拟人化,生成式AI与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赋能下服务机器人呈现出情感拟人化的新特征。服务机器人通过模仿人际交往中的人类共情对消费者参与人机价值共创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从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即共形与共情,探讨其对消费者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基于社会存在理论对影响的机制路径提供新的解释,并进一步探讨消费者社会互动需求的边界作用。研究进行了3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下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是立体化的,共形与共情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存在正向的交互效应,社会存在感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对社会互动需求高的消费者,社会存在感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本研究明晰了新技术嵌入服务机器人拟人化设计背景下人机价值共创现象中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机理,并在实践上为企业就如何针对服务场景更好地进行服务机器人营销提供了有益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欣  谢礼珊  黎冬梅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升级,服务机器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日益普遍,许多服务机器人在设计上也会呈现出一些拟人化特征。在服务互动过程中,机器人拟人化水平是否能够影响顾客的价值共创意愿,这一问题有待深入探讨。文章以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探索服务机器人的拟人化对顾客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并检验服务胜任力和感知可爱的双重中介作用,以及控制感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选取了不同旅游服务场景(酒店和机场),设计了3个实验对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论如下:(1)服务机器人的拟人化在顾客的价值共创意愿上存在差异,相比于低拟人化水平的服务机器人,高拟人化水平的服务机器人能够让顾客产生更高的价值共创意愿。(2)顾客感知服务机器人的服务胜任力和可爱程度在其中均起到了中介作用。(3)控制感正向调节了服务胜任力、感知可爱对共创意愿的影响关系,控制感越高,顾客感知到机器人的服务胜任力和可爱程度对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关系越强。(4)控制感正向调节了服务胜任力、感知可爱的中介强度,即控制感越高,拟人化通过两个中介路径作用于价值共创意愿的效应则越强。该研究结论对人工智能在旅游服务中的理论探索和管理实践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仪  王永贵  
机器人拟人化在提高消费者信任感和亲密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了拟人化服务机器人。本文探讨了服务机器人外观拟人化与消费者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并剖析了外观拟人化程度对于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的差异性影响。本文通过3个实验,首次提出了服务机器人外形拟人化程度对于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倒U形影响以及感知智能在其中的驱动作用,验证了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对其感知智能和使用意愿的影响。具体而言,低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低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而高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高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本研究为企业在提供智能服务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感知、减少服务机器人应用的负面效应和扩大服务机器人应用的正面效应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仪  王永贵  
机器人拟人化在提高消费者信任感和亲密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了拟人化服务机器人。本文探讨了服务机器人外观拟人化与消费者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并剖析了外观拟人化程度对于不同社会阶层消费者的差异性影响。本文通过3个实验,首次提出了服务机器人外形拟人化程度对于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倒U形影响以及感知智能在其中的驱动作用,验证了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对其感知智能和使用意愿的影响。具体而言,低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低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而高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外观拟人化程度较高的服务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水平较高,其使用意愿也较高。本研究为企业在提供智能服务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感知、减少服务机器人应用的负面效应和扩大服务机器人应用的正面效应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酒店管理者越来越依靠先进的技术来管理消费者的反馈,改善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如利用在线评论收集消费者的反馈并进行分析,引入智能机器人来辅助管理等。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酒店服务机器人拟人化与在线评论类型对顾客消费意愿的影响,并探讨温暖感知与机器人执行任务属性在此过程中的中介和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酒店服务机器人拟人化与在线评论类型对顾客消费意愿具有交互影响;温暖感知在酒店服务机器人拟人化与在线评论类型对顾客消费意愿的交互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执行任务属性在酒店服务机器人拟人化与在线评论类型对顾客消费意愿的交互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钟科  何云  
要素品牌化是要素生产商通过与最终消费者展开营销沟通,建立品牌、提升议价能力、提高企业绩效的策略。文章采用实验法考察要素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对含有该要素的成品品牌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要素品牌的拟人化能有效地提升消费者对要素品牌的购买意愿。文章进一步将品牌拟人化区分为能力型和温情型,发现了要素品牌拟人化在不同成品类型的情景下对含有要素品牌的成品购买意愿的交互影响,并验证了感知流畅性对这一效应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要素制造商的营销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峰  陈志婷  
在市场消费者选择日趋多样化的时代,企业必须不断创造新营销方式,使消费者对品牌形成情感依恋。本文以"拟人化沟通"为切入点,通过两个实验分析拟人化沟通、依恋风格和产品类型对消费者品牌依恋的影响,发现拟人化沟通与消费者依恋风格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更容易对品牌产生品牌依恋;产品类型对拟人化沟通、依恋风格之间的交互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即无论是否采用拟人化沟通方式,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对于享乐型产品都更容易产生品牌依恋;对于实用型产品采用拟人化沟通方式时,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更容易产生品牌依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宋潇潇   李云鹏   唐悦   谷慧敏  
基于恐怖谷理论和刻板印象内容模型,选取酒店礼宾问询和前台入住接待两类不同的服务场景,通过三组实验研究,探究机器人外观拟人化对情感型营销结果(顾客-机器人依恋)和交易型营销结果(顾客再次使用意向)的影响机制以及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低机器人外观拟人化水平,高拟人化水平更能够有效强化情感型营销结果,即顾客-机器人依恋;相比于低机器人外观拟人化水平,高拟人化水平更能够强化顾客的温暖与能力感知;进一步地,机器人外观拟人化通过感知温暖的中介作用影响顾客-机器人依恋和再次使用意向。此外,关系规范取向正向调节感知温暖对顾客-机器人依恋的影响关系;无论顾客的关系规范取向是情感导向还是交易导向,感知温暖在机器人外观拟人化和顾客-机器人依恋之间的中介效应均得到加强。研究结论为酒店使用拟人化服务机器人重塑顾客体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新圣  李先国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逐渐成熟和虚拟经济的日益发展,虚拟品牌社区作为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窗口,在品牌营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企业与消费者建立持久、和谐品牌关系的重要工具,是企业与消费者进行价值共创的战略平台。其中,品牌关系质量在虚拟品牌社区特征影响消费者价值共创参与意愿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虚拟品牌社区特征在品牌关系质量的中介作用下,一方面通过消费者对虚拟品牌社区信任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其价值共创参与意愿;一方面通过消费者对社区满意和信任的双层中介作用正向影响消费者价值共创参与意愿。因此,为促使消费者自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新圣  李先国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逐渐成熟和虚拟经济的日益发展,虚拟品牌社区作为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窗口,在品牌营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企业与消费者建立持久、和谐品牌关系的重要工具,是企业与消费者进行价值共创的战略平台。其中,品牌关系质量在虚拟品牌社区特征影响消费者价值共创参与意愿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虚拟品牌社区特征在品牌关系质量的中介作用下,一方面通过消费者对虚拟品牌社区信任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其价值共创参与意愿;一方面通过消费者对社区满意和信任的双层中介作用正向影响消费者价值共创参与意愿。因此,为促使消费者自愿、积极参与企业或品牌价值共创活动,企业虚拟品牌社区创建与运行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品牌战略特点,通过构建独具品牌特色的品牌爱好者线上互动社区,提供特色化服务,获得消费者满意和信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郝书俊  
在新零售背景下,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消费体验,品牌方也根据消费者需求不断升级发展自己的品牌传播策略。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品牌方可以采用拟人化策略来使产品具有人的特质,从而提高营销效果。本文基于新零售背景,研究拟人化策略对消费者消费意愿的影响作用,并探讨品牌认同的中介作用与温暖诉求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企业采用印象型拟人化策略与交互型拟人化策略均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企业采用拟人化策略能够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并进一步提升消费意愿;当企业向消费者提供温暖诉求,拟人化策略对消费意愿的影响作用更显著。本文丰富了拟人化策略、品牌认同与温暖诉求的理论文献,为品牌营销策略制定提供有效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瑾   刘瑞凝   刘聿瑄  
在“十四五”时期,随着人工智能科技的发展,服务型机器人的应用支持了零接触消费模式的实施与普及,对疾病流行环境下的消费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了研究信息线索对服务型机器人使用意愿的影响,本文从疾病信息入手,通过三个实验探究信息线索对消费者使用服务型机器人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疾病信息线索会增强消费者对服务型机器人的使用意愿,对感知风险起到中介作用。另外,机器人能力调节感知风险的中介作用。在弱机器人能力下,消费者感知风险在疾病信息线索对机器人使用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在强机器人能力下,消费者感知风险在疾病信息线索对机器人使用意愿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从客观环境因素的角度分析,本文研究结论补充了关于服务型机器人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并为零接触消费繁荣做出贡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宇  常艺凡  杜建刚  
拟人化已成为企业进行产品或品牌推广的重要手段,拟人化形象类型及其与产品信息的匹配度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文章通过实验方法,探讨产品信息类型与拟人化形象的匹配程度会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认知流畅性,进而影响购买意愿,即当产品属性信息与能力型拟人形象匹配时,产品利益信息与温暖型拟人形象匹配时,可以增强对产品的评价以及采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