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5)
- 2023(14139)
- 2022(11338)
- 2021(10175)
- 2020(8124)
- 2019(18874)
- 2018(18096)
- 2017(34503)
- 2016(18448)
- 2015(20938)
- 2014(20947)
- 2013(20689)
- 2012(19695)
- 2011(17844)
- 2010(18552)
- 2009(17138)
- 2008(16205)
- 2007(14682)
- 2006(13253)
- 2005(12048)
- 学科
- 济(83682)
- 经济(83605)
- 管理(50932)
- 业(50755)
- 企(38974)
- 企业(38974)
- 中国(32793)
- 方法(30457)
- 地方(28150)
- 融(27741)
- 金融(27737)
- 数学(26843)
- 数学方法(26677)
- 银(25929)
- 银行(25919)
- 农(25213)
- 行(25152)
- 财(21015)
- 业经(20121)
- 制(18077)
- 农业(17716)
- 贸(15313)
- 贸易(15294)
- 易(14720)
- 地方经济(13916)
- 学(13674)
- 发(13341)
- 务(13170)
- 财务(13126)
- 财务管理(13099)
- 机构
- 学院(259108)
- 大学(254684)
- 济(107643)
- 经济(105237)
- 管理(94918)
- 研究(91083)
- 理学(79510)
- 理学院(78591)
- 管理学(77438)
- 管理学院(76958)
- 中国(75649)
- 京(55079)
- 财(52792)
- 科学(52137)
- 江(46235)
- 所(44781)
- 中心(44203)
- 农(41424)
- 财经(40453)
- 研究所(39894)
- 范(36938)
- 师范(36548)
- 经(36507)
- 州(34994)
- 北京(34801)
- 业大(34403)
- 院(33636)
- 经济学(33590)
- 农业(31645)
- 经济学院(30317)
- 基金
- 项目(166217)
- 科学(130566)
- 研究(128373)
- 基金(116463)
- 家(100038)
- 国家(99082)
- 科学基金(84971)
- 社会(81338)
- 社会科(77148)
- 社会科学(77130)
- 省(67721)
- 基金项目(60716)
- 教育(59865)
- 划(55409)
- 编号(53676)
- 自然(51103)
- 自然科(49797)
- 自然科学(49787)
- 自然科学基金(48850)
- 资助(47554)
- 成果(44479)
- 发(41779)
- 课题(39278)
- 重点(38446)
- 部(36558)
- 创(35178)
- 发展(34115)
- 展(33550)
- 国家社会(33367)
- 创新(32838)
- 期刊
- 济(128378)
- 经济(128378)
- 研究(83831)
- 中国(63622)
- 融(42618)
- 金融(42618)
- 财(40435)
- 农(38869)
- 教育(38507)
- 管理(36586)
- 学报(35492)
- 科学(33273)
- 大学(27958)
- 农业(25910)
- 学学(25759)
- 技术(24762)
- 业经(22543)
- 财经(20792)
- 经济研究(20355)
- 经(17833)
- 问题(16448)
- 业(13982)
- 图书(13641)
- 贸(13045)
- 商业(12595)
- 职业(12334)
- 坛(12274)
- 论坛(12274)
- 技术经济(11956)
- 理论(11730)
共检索到421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曾学文 徐拓远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共富式”金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内在要求,是强化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重要体现。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探索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共富式”金融体系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与条件。目前,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转型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农村产权金融、金融科技等领域深入开展产品和服务体系创新,充分发挥了金融的要素配置功能,助推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未来“共富式”金融体系的完善仍需在强化顶层设计与协调机制、扩大转型金融成果运用范围、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金融服务精准性、构建完善金融产品创新政策体系、建立“三农”数据统筹共享机制等方面不断优化调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立峰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坚定决心,为浙江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根本遵循。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意见》要求,扎实推动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示范区建设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祖辉 傅琳琳
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浙江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承担着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的重要历史使命。当前的共同富裕是“经济发展以效率优先,但要重视公平;公共保障以公平优先,但也要重视效率”的共同富裕,要聚焦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在瞄准广大农村居民、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外来农民工群体这些重点对象的基础上,重点解决收入分配、公共保障、人居环境和文化生活等发展短板问题,其中,解决收入差距悬殊问题是主要难点。浙江确立“扩中”“提低”和“稳底板、扬长板、补短板、创新板、树样板”的共同富裕发展思路,围绕缩小地区差距、缩小城乡差距、缩小收入差距、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打造精神文明高地、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六大领域开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实践探索。展望未来,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民农村共富,以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富,以“扩中”“提低”加快群体共富。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选取部分地区先行先试、作出示范。浙江省在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具备开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和优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全刚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共同富裕,重中之重是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渠道不足、增信缺乏、信息孤岛、数字鸿沟等短板问题依然突出,金融服务农民农村门槛高、成本高、效率低、精度低,亟需进一步改进提升。立足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际,论文重点研究商业银行精准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首先,阐释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的发展背景、主要功能和现实挑战。其次,结合浙江实际,深入分析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过程中涌现的重点需求,并研究提出金融服务的重点和难点,归纳总结经验启示。最后,从“渠道、数据、产品、场景、队伍、宣传、政策”七个维度,系统提出金融精准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与相关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良雨
共同富裕的推进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涉及国家的各个层面与诸多领域的协调发展。其中,教育与共同富裕之间也存在较强的共同演进关系。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在教育领域的诉求,在相对贫困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科技创新驱动上,与共同富裕存在明显的交汇点,并构成二者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但现实中,职业教育资源供给的有效性缺乏、效率优先主导下公共价值的现实偏离、普及性科学教育推进的滞后性等问题,成为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驱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有效发挥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政策工具组合、公共价值整合、创新环境优化等机制建设来实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姜起晓 赵敏慧 章若川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其中,广大山区县是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短板补齐重点。浙江自2021年6月获批创建共同富裕示范区,相关探索走在前列。作为浙江省26个山区县之一的天台县,当地人民银行找准山区共富发展实际,牵头着力发挥金融有力支撑,以“构建金融助富路线图、优化民营经济创富链、铸就乡村奔富主引擎、构筑全民造富生态圈、筑牢山区安富服务网”等探索实践,精准助力共同富裕标杆县建设。
关键词:
金融助力 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 天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卫良
职业教育社会培训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能包括国家层面顶层设计对职业教育社会培训的方向引领、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对职业教育社会培训的现实启示、地方层面对职业教育社会培训的路径部署。职业教育社会培训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有自主设计系统性不足、组织管理系统性不足、平台建设系统性不足、品牌建设系统性不足。据此,提出基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职业教育社会培训体系优化策略: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同向同行的职业教育社会培训认知体系;规范组织建设,构建精准施策的职业教育社会培训管理体系;打造实战平台,构建多点多维的职业教育社会培训实施体系;培育拳头产品,构建“一校一品”的职业教育社会培训品牌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长岩
"移动支付之省"建设,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措施。本文从工作实践出发,总结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牵头组织实施浙江"移动支付之省"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移动支付之省"建设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下一阶段全面推进"移动支付之省"建设向纵深发展的主要工作举措。
关键词:
移动支付之省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钱挺 来佳飞 张旭
自2021年共同富裕示范区落地建设以来,浙江省进行了一系列先行先试改革探索。本文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选取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三类与民生紧密相关的公共服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浙江省2020年、2021年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前后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状况、影响因素的时空演变情况。研究发现:(1)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与其人均供给之间的趋势不同,在平衡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时,要将人口因素纳入考虑范围;(2)从影响供给的因素看,公共财政的能力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影响需求的因素看,生均教师数、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数、城市化率是影响三类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因素。基于此,应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加快调节财政支出再分配,加大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财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费太安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本文对照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从中国人口规模、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三个维度,利用近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是人的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在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目标导向下,应从生产、分配、生活三个维度,综合考察人口与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以及不同城市人口规模的综合福利效应。未来数字经济时代,生产组织方式扁平化、分散化,人口可以更多地聚集在县城等中小城市。本研究展现了数字经济时代,通过改进生产要素与公共服务配置引导人口优化地区分布的思路,揭示了从生产端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以及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敏安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尤其是城乡发展失衡问题较为突出,国内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也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再次面临挑战,推动共同富裕任重而道远。共同富裕对于普惠金融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 普惠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四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围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作出重要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坚定决心。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应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促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
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 中等收入群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丹霞 王兴
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体两面,两者辩证统一、互为前提、同向同行。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为共同富裕提供重要支撑,共同富裕夯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职业教育通过助力“人人成才梦”、实现“区域发展梦”、打造“技能强国梦”,为实现富裕和促进公平提供直接支撑。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要求下,职业教育还需要从提升内部动力机制、完善自身形态结构和提高对外开放融合水平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 内在逻辑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朱德全 冯丹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作为同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身处其中“应有所为”且能“大有作为”。高质量发展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在空间视域下可诠释为精神空间的求真求善式发展、社会空间的优质均衡式发展、自然空间的共生持存式发展,是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行动旨归所在。作为有别于普通教育的类型教育,职业教育在服务共同富裕所对应的三维空间高质量发展时应立足于自身“和而不同”的功能属性,通过对高质量发展主体意识层、社会发展层、环境支撑层的精准发力,实现供给角色的类型化转型。未来,职业教育应以落实厘正“道与器”的理性教育、兼顾“富与均”的生产教育、贯通“用与创”的生态教育,稳固共同富裕实现的精神点、行动面、时间线,将自身类型化发展嵌刻于共同富裕实现的伟大征程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