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4)
- 2023(7129)
- 2022(5778)
- 2021(5479)
- 2020(4472)
- 2019(10078)
- 2018(9831)
- 2017(17754)
- 2016(9633)
- 2015(10658)
- 2014(10604)
- 2013(10290)
- 2012(9948)
- 2011(8882)
- 2010(9843)
- 2009(9237)
- 2008(8975)
- 2007(8464)
- 2006(7635)
- 2005(6806)
- 学科
- 济(39320)
- 经济(39260)
- 业(26909)
- 农(25341)
- 管理(21705)
- 企(17233)
- 企业(17233)
- 农业(17028)
- 中国(14004)
- 方法(13972)
- 审计(12156)
- 业经(12048)
- 数学(11302)
- 数学方法(11049)
- 财(10925)
- 制(9827)
- 地方(9302)
- 学(8907)
- 发(7867)
- 农业经济(7242)
- 融(7088)
- 金融(7087)
- 银(6888)
- 银行(6871)
- 发展(6862)
- 展(6842)
- 收入(6762)
- 策(6762)
- 行(6583)
- 体(5958)
- 机构
- 学院(135307)
- 大学(134682)
- 济(52893)
- 经济(51523)
- 研究(48513)
- 管理(47658)
- 理学(40071)
- 理学院(39576)
- 中国(39149)
- 管理学(38646)
- 管理学院(38382)
- 京(30499)
- 农(29624)
- 科学(29404)
- 财(27491)
- 所(25014)
- 中心(23784)
- 江(23091)
- 研究所(21945)
- 农业(21721)
- 业大(20916)
- 财经(20453)
- 范(19276)
- 师范(19093)
- 北京(18809)
- 省(18554)
- 经(18509)
- 州(17888)
- 院(17024)
- 经济学(16207)
- 基金
- 项目(85814)
- 科学(66480)
- 研究(64608)
- 基金(61416)
- 家(54777)
- 国家(53775)
- 科学基金(44625)
- 社会(41348)
- 社会科(38777)
- 社会科学(38765)
- 省(33940)
- 基金项目(31958)
- 教育(28986)
- 划(27757)
- 自然(26989)
- 编号(26753)
- 自然科(26321)
- 自然科学(26313)
- 自然科学基金(25806)
- 资助(24846)
- 成果(23642)
- 重点(19257)
- 部(19022)
- 发(18864)
- 课题(18580)
- 国家社会(17368)
- 创(17242)
- 性(17013)
- 农(16798)
- 科研(16264)
共检索到228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仲杨梅 张龙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论述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入全面推进新阶段。重塑国家审计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有利于坚定国家审计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地位不动摇。构建以乡村振兴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为主,其他专项审计相协调的乡村全面振兴国家审计监督体系架构,对于促进审计深度协调、提升国家审计监督合力十分重要。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为乡村全面振兴国家审计监督体系架构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指导性原则与方法。新征程上,国家审计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把握好“人民至上”这个审计基准点,把握好“自信自立”这个审计立足点,把握好“守正创新”这个审计关键点,把握好“问题导向”这个审计切入点,把握好“系统观念”这个审计思维点,把握好“胸怀天下”这个审计情怀点。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国家审计 全面振兴“六个坚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后凯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关键词:
底线思维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成立以后,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纪志耿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升级版,在现代化急剧转型过程中面临着绿色清洁生产难、人居环境整治难、乡愁记忆保留难等突出矛盾。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整体谋划、分类推进、渐进实施、引领带动、人文关怀、改革创新"六个取向",搞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规划和设计,保持灵活性和多样性、稳妥性和实效性的统一,重视绿水青山和文化传承,抓住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关键词:
美丽宜居乡村 难点 取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纪志耿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升级版,在现代化急剧转型过程中面临着绿色清洁生产难、人居环境整治难、乡愁记忆保留难等突出矛盾。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整体谋划、分类推进、渐进实施、引领带动、人文关怀、改革创新"六个取向",搞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规划和设计,保持灵活性和多样性、稳妥性和实效性的统一,重视绿水青山和文化传承,抓住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关键词:
美丽宜居乡村 难点 取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本刊特约评论员 王双正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目标。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部署了一系列重大计划、重大工程和重大举措。这是
关键词:
振兴战略 全面振兴 价格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武汉大学乡村振兴研究课题组
实现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确保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课题组在大量调研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就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确保粮食安全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思考及对策建议。一是解决好“谁来种地”和“谁来振兴乡村”的问题,要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开发力度,因势利导推动返乡入乡创业浪潮,夯实乡村人才振兴的制度基础和政策保障,让乡村人气旺起来、人才支撑强起来。二是以繁荣的产业生态筑牢乡村振兴基石,培育壮大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传统农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三是在县域内促进城乡融合,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就近城镇化,加大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力度,健全城乡之间市场双向开放和要素对流的体制机制。四是统筹好粮食产业的发展与安全,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充分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强化科技支撑,坚持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并重,对乡村的水、土、气等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守住生态底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万龙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工作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本文对何为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行了探讨,探讨了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四个方面的重点内容,即有效拓展乡村振兴政策视野、有效推进乡村建设、有效推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有效促进农民农村走向共同富裕。最后,本文就强化乡村振兴推进工作的制度保障和改革创新、持续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泽峰 左停 林秋香
随着中国政府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防止返贫、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今后的工作重点。遵循返贫问题的事前干预逻辑,本研究针对现有防返贫预警工具的不足,基于六个国家级脱贫县建档立卡户数据,借助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探索并尝试性构建了一种返贫预警模型,为返贫预警工具的构建提供了一种可行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勇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农业农村发展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复杂深刻变化,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农业农村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农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粮食产量达到12358亿斤,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增加。籽粒玉米调减约2000万亩,粮改饲面积超过130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连续两年恢复性增长。农村产业融合
关键词:
振兴战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司浩婷 李晓冬
国家审计赋能乡村振兴问题引发学界的高度关注并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有必要全面梳理与系统总结“新时代五年”(2018~2022年)乡村振兴审计的有关研究成果。为此,首先结合中国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介绍了核心期刊文献发表的总体概况,发现高质量乡村振兴审计的理论研究并不丰富,但热度却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然后对已有文献从乡村振兴审计的基础理论、乡村振兴审计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路径、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以及基于不同侧面和视角的乡村振兴专项审计四个方面进行了划分、梳理与回顾,最后在评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国家审计赋能乡村振兴的未来研究方向。本文旨在对国内学者了解和掌握乡村振兴审计的研究进展有所裨益,同时为审计机关开展乡村振兴审计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参考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后,"三农"领域又一部综合性与基础性的法律。它从法律上明确了"三农"领域的国家职能,服务于解决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构建了城乡融合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法律体系。《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了农民群众、各类市场主体和各级政府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定位,核心是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乡村振兴促进法》的贯彻落实需要其他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配套执行。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冉 刘达培
如何有效地把农民组织起来以克服个体农民的分散性,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需面临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高度聚合和高度分散都不是农民组织化的最优形态,也可能会抑制个体和集体的主体性。要对农民组织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要发现农民组织起来的现实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农民组织起来的限度。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乡村社会具有分散性和聚合力相统一的双重优势,它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农民“何以可能”提供了现实基础,也决定了农民组织化形态的优化方向,要在有限分散基础上对乡村社会进行有限整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黎
坚持以党建创新引领乡村振兴对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山东省淄博市因地制宜,探索以联村党建引领村庄抱团发展、共同发展的新路径,形成了强村带动型、村村互助型、村企联建型、城乡融合型等多样化的联建发展模式,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推动产业发展转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实践效果表明,联村党建是推动基层组织体系创新和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尝试。在新时期,为有效应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建议分类推进联村党建工作,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钟明月 李栖颜 周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的根本途径,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重要价值。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找准路径,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围绕国家审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方式,从政策落实、项目评估、资金使用、信息公开四个方面,提出了国家审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