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8)
- 2023(2253)
- 2022(1939)
- 2021(1855)
- 2020(1478)
- 2019(3499)
- 2018(3500)
- 2017(4577)
- 2016(2954)
- 2015(3460)
- 2014(3259)
- 2013(2930)
- 2012(2751)
- 2011(2639)
- 2010(2879)
- 2009(2101)
- 2008(2131)
- 2007(1923)
- 2006(1829)
- 2005(1674)
- 学科
- 济(7341)
- 经济(7334)
- 管理(5908)
- 业(5211)
- 教育(4985)
- 教学(4949)
- 理论(4928)
- 中国(4027)
- 企(3760)
- 企业(3760)
- 学法(3413)
- 教学法(3413)
- 农(3407)
- 学理(3087)
- 学理论(3087)
- 研究(2517)
- 方法(2317)
- 学(2258)
- 农业(2222)
- 业经(2206)
- 人事(1729)
- 人事管理(1729)
- 数学(1691)
- 地方(1642)
- 数学方法(1636)
- 制(1600)
- 财(1563)
- 生(1558)
- 技术(1508)
- 工作(1412)
- 机构
- 学院(37259)
- 大学(36804)
- 研究(14459)
- 济(11438)
- 经济(11052)
- 管理(10729)
- 中国(9236)
- 理学(8712)
- 理学院(8571)
- 科学(8479)
- 京(8361)
- 管理学(8330)
- 管理学院(8251)
- 农(7599)
- 所(7367)
- 技术(7162)
- 范(7152)
- 师范(7089)
- 江(7057)
- 教育(6872)
- 研究所(6662)
- 职业(6619)
- 中心(6119)
- 业大(5819)
- 农业(5794)
- 财(5768)
- 师范大学(5556)
- 北京(5455)
- 院(5426)
- 州(5348)
共检索到64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宁娟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的新论断,系统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特别强调培养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柏江 林娟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已成为高职教育界的共同追求。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什么地方需要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用什么资源培养人""用什么标准检验人"等问题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问题,只有搞清楚了这些基本问题,才能形成富有高职教育类型内涵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
高职 人才培养 方案设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陆国栋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先进并切合实际的教学理念能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国外高等教育界有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但中国的大学与国外有很大不同,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国外的理念与做法,否则培养的学生不适应、老师不习惯、教学资源也不够,因此必须不断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路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构建"六个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即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甄增荣 田斌 陈小雨
随着传统出版产业的加快转型以及数字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应用复合型人才短缺问题日益显现,如何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数字出版应用型人才成为现阶段高校和出版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尽管许多高校都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但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通过对出版人才特征、高校人才培养问题分析和培养模式探索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应寻找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跨思维、跨行业、跨课堂、跨校园、跨平台、跨国界"的"六个跨越"培养路径,使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并举,从而加快数字出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数字出版 应用型人才 高校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甄增荣 田斌 陈小雨
随着传统出版产业的加快转型以及数字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应用复合型人才短缺问题日益显现,如何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数字出版应用型人才成为现阶段高校和出版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尽管许多高校都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但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通过对出版人才特征、高校人才培养问题分析和培养模式探索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应寻找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跨思维、跨行业、跨课堂、跨校园、跨平台、跨国界"的"六个跨越"培养路径,使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并举,从而加快数字出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数字出版 应用型人才 高校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华栋 苏镠镠
本文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针对"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设计,结合相关文献、遵循教育规律,提出高校践行"课程思政"理念重点要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养六个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内容设计 教育教学 融入践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俊鹏
人才作为科研院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源动力。只有不断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我国才能从科技创新领域的"跟跑"变为"并跑""领跑"。文章结合当前国际人才竞争形势,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人才观为指引,结合国家人事人才政策,探索科研院所如何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关键词:
人才竞争 新时代 科研院所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卫红
服务外包产业近些年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高端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其国际竞争力。文章基于当前我国服务外包行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造成高端服务外包人才短缺的原因,提出建立高校育人与企业和社会培训相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
服务外包 人才匮乏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群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至关重要。法治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培养导向。利用好校内和校外多种资源,打造多层次多形式的法治人才培养模式。"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治国经邦,人才为先。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法治人才培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性、先导性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了战略部署,提出要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云河 王靖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育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是孵化制造业急需的大国工匠的重要渠道。基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工匠人才培养,主要可依凭三条路径:内发型实践进路、外发型实践进路及综合型实践进路。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工匠人才 职业素质 培养进路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白华 马梅花 赵鹏燕
高校是各类民族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供给侧,但随着新时代形势发展和任务要求的变化,民族语文专业的发展遇到了一系列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开设民族语文专业的16所高校进行抽样调查,共获得在校生问卷4021份,毕业生问卷1013份,从学习过程与结果维度对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发现,在校生与毕业生对民族语文专业的认同度较高,学生的就业路径与方向比较单一、生源质量不高明显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状况。学生所获得的学习成果随着年级增长出现明显增值,但呈现出显著的差异状况,专业知识与应用技能层面需要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学生对于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的评价不高,高校民族语文专业需要顺应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调整而进行变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仲怀公 刘舒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留学生的重要回信,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坚定坚持审计在党的自我革命和国家的经济监督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决心。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地位更加巩固,独特监督作用更加彰显。锚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文章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将“学思用贯通与知信行统一”应用于新时代审计人才培养;通过学习我国的历史、文化、国情,学习审计实务工作场景,认识审计事业规律,塑造审计精神信仰,践行审计职业精神;增强审计人才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源源不断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审计人才,不断充实审计人才后备力量。
关键词:
新时代 审计 人才培养 习近平文化思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绪军 温贻芳
高职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本是立德树人一以贯之,关键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人才培养应该在变革指向、变革策略、变革导向等方面充分理解其变革意蕴,人才培养变革指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变革策略重点从体系贯通、专业升级、培养方案优化、资源共建共享、师资提质、制度保障探索其实施路径;变革导向聚焦从科学性、协同性、贡献度评价其培养成效。同时,高职院校要快速形成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变革意蕴 新时代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建章 路晓兰 赵文峰
文章阐述了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大学生自我实现的助推器,社会良性发展的有效推动力等,并指出创业型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强烈的创业意识,科学的创业精神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六个融合"的高校创业型人才交互式培养模式,例如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专业教师队伍与实践教师队伍相融合等。
关键词:
六个融合 创业型人才 交互式培养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依健
高等院校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旨在通过传授规范化、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出具有高水平艺术专业素养的音乐人才,以适应当代社会对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求。高等院校要及时创新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化音乐学人才。由杨曦帆主编的《创新时代的音乐人才培养》一书深入阐述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并结合学科建设要求,探讨民族传统音乐、西方后现代音乐在音乐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促进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