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14)
2023(10680)
2022(9376)
2021(8583)
2020(7574)
2019(17535)
2018(17504)
2017(33635)
2016(18949)
2015(21648)
2014(22071)
2013(21794)
2012(20638)
2011(18754)
2010(19324)
2009(18256)
2008(18709)
2007(17176)
2006(15296)
2005(14071)
作者
(58295)
(48964)
(48960)
(46786)
(30986)
(23456)
(22299)
(19010)
(18400)
(17726)
(16868)
(16530)
(15731)
(15596)
(15503)
(15146)
(15081)
(14481)
(14328)
(14131)
(12461)
(12332)
(11981)
(11134)
(11036)
(10990)
(10942)
(10919)
(10103)
(9844)
学科
(76926)
经济(76809)
管理(57872)
(53820)
(44181)
企业(44181)
方法(35030)
数学(30450)
数学方法(30015)
(23663)
(22472)
(20243)
中国(19980)
(17952)
业经(17031)
(14858)
贸易(14854)
(14409)
农业(14388)
(14302)
财务(14257)
财务管理(14212)
地方(14084)
(13813)
银行(13765)
企业财务(13396)
(13325)
(13065)
(12781)
金融(12775)
机构
大学(287217)
学院(283922)
(114890)
经济(112306)
管理(104795)
研究(98717)
理学(89302)
理学院(88180)
管理学(86497)
管理学院(85949)
中国(74944)
科学(61922)
(61147)
(57339)
(53242)
(52417)
研究所(47239)
(45551)
中心(45202)
财经(44365)
业大(44298)
农业(41981)
(39876)
北京(38620)
(38211)
师范(37809)
经济学(35565)
(35488)
(34696)
财经大学(32605)
基金
项目(182367)
科学(142270)
基金(131771)
研究(131147)
(115690)
国家(114732)
科学基金(96492)
社会(82286)
社会科(77805)
社会科学(77776)
(71674)
基金项目(69826)
自然(62674)
教育(61390)
自然科(61184)
自然科学(61159)
(60895)
自然科学基金(60107)
资助(54211)
编号(53082)
成果(45585)
重点(41909)
(41081)
(38726)
课题(37645)
(37337)
(36313)
科研(35251)
创新(35057)
教育部(34834)
期刊
(131469)
经济(131469)
研究(85091)
中国(57516)
(48884)
学报(48880)
(46729)
科学(43444)
管理(37746)
大学(36374)
学学(34212)
农业(32027)
教育(30875)
(27566)
金融(27566)
技术(23722)
财经(22784)
业经(20709)
经济研究(19899)
(19547)
问题(18118)
(16605)
(15256)
(14589)
技术经济(14123)
理论(14000)
统计(13215)
图书(13079)
科技(12514)
实践(12463)
共检索到432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刚  金通  
“公路超载”的根本动因在于公路所具有的公有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属性。在无排他性使用公共产品的条件下,使用者“未来收益权”不能被有效保证,从而导致了对公路的过度使用。公路部门和运输户的成本函数差异将最终导致双方收益最大化条件下最优单趟运输货物量的互相偏离。但是,在完善的制度框架下,公共产品属性并不一定导致“过度利用”的出现。现阶段我国“公路超载”问题是公路的公共产品属性和不完善的制度框架所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是内因,后者是外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维军  刘德海  袁泽沛  
高速公路超载问题是困扰我国公路建设的难点问题。本文运用主观博弈模型和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交通管理部门、稽查工作人员和运输业主之间的复杂博弈关系。研究了造成交通秩序混乱的原因在于各利益相关方的"激励悖论"和"共谋"行为,讨论了为什么交通管理部门整治后仍出现短期内良好秩序和长期屡禁不止的混乱秩序,提出了高速公路超载现象的综合治理方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蔼   姜勇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庞小宁  张旺  
文章通过结合运输者之间和执法者与运输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了货运机动车超限超载的原因,认为运输者的逐利行为和执法者"以罚代管"的"设租——行租"行为,使得非法的超限超载运输合法化,最终导致我国现行的治理超限超载治理措施失效,应借鉴发达国家治理超限超载的经验,建立司法、行政、经济、技术的综合治理超限超载的长效机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卓成娣  黄银娣  闫鹏鹏  
基于执法者监管运输者货运超限超载的角度,以博弈论为基础,通过构建超限超载监督检查博弈模型,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方法,分析了超限超载监管博弈模型中执法者和运输者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而得出执法者通过提高监督效率、降低监督成本、加大处罚力度来促使运输者按照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进行常规的公路货运,最终实现双边共赢。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运输企业超限超载监管的建议,以避免企业货运过程中超限超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梁超  吴群红  郝艳华  高力军  孙宏  梁立波  师梦丽  常娜  齐新业  于淼  潘庆霞  赵苗苗  韩丽媛  
目的:对我国现行医保制度问题进行诊断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共抽取1650名医保相关人员开展问卷调查,运用一般性描述分析、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医保制度问题的严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影响我国现行医保制度问题严重程度的因素为医保整合改革问题的严重程度(OR=2.476)、文化程度(OR=1.834)、医保制度筹资设计的合理性(OR=1.431)、基金运行管理问题的严重程度(OR=1.424)。结论:医保制度改革应重点围绕医保制度设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炜  景维民  
在Helpman Elhanan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制度因素,将制度积累划分为强制型制度变迁积累与诱致型制度变迁积累两种机制。结合中国1997~2009年30个省份的多个制度因素指标及经济发展面板数据,通过引入一阶序列相关系统广义矩阵,对FDI流入的影响进行了估计分析。研究表明制度对FDI的流入具有正向效应,其中政府制度、市场制度、法律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在诱致型制度变迁模式下,有利于FDI的流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娥芳  
本文采用湖北武汉、荆门、黄石、孝感、恩施等地的小微企业为样本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小微企业运营制度环境的满意度及其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为改善和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应由政府主导,立足长远,切实有效地缓解融资难、市场准入难的问题;以"公开、公正、公平"为导向来建立健全相关法制法规;同时,应逐步简化小微企业审批相关制度手续、彻底打破"玻璃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娥芳  
本文采用湖北武汉、荆门、黄石、孝感、恩施等地的小微企业为样本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小微企业运营制度环境的满意度及其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为改善和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应由政府主导,立足长远,切实有效地缓解融资难、市场准入难的问题;以"公开、公正、公平"为导向来建立健全相关法制法规;同时,应逐步简化小微企业审批相关制度手续、彻底打破"玻璃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白永亮  
公路超载超限问题及其治理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暴露出的一大公共问题,本文首先运用经济学的逻辑方法,从公路的公共性、私人供给的可能性、公路的维护及运营、超载超限的外部性、治理难、公路系统利益链等角度对我国公路超载超限及对其治理问题做出了经济学解释;然后,按照市场配置和组织控制的划分基本市场主体的原理,将我国公路运行的有关系统进行分类和梳理,在明确各系统的关系的基础上,构建治理模型。以期从理论上系统认识这一问题,为构建治理长效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勇  张雪飞  周侃  王传胜  徐小任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和对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而超载成因分析既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制定超载区域限制性政策的基础。本文在搭建超载成因分析总体框架、阐述关键因素识别和成因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陆域/海域基础和专项评价结果以及综合预警超载成因分析的要点,进而在京津冀地区进行了实证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导致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超载的因素涉及自然、发展和管理各个类别,但关键因素的作用程度及其组合叠加状况在基础评价结果、专项评价结果和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勇  张雪飞  周侃  王传胜  徐小任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和对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而超载成因分析既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制定超载区域限制性政策的基础。本文在搭建超载成因分析总体框架、阐述关键因素识别和成因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陆域/海域基础和专项评价结果以及综合预警超载成因分析的要点,进而在京津冀地区进行了实证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导致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超载的因素涉及自然、发展和管理各个类别,但关键因素的作用程度及其组合叠加状况在基础评价结果、专项评价结果和综合预警超载成因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形和气象等自然条件是导致超载的基础原因;人口和产业过度集聚以及低端产业、能源消费结构等发展类因素是超载的首要原因;内海净化能力差和海域生态退化、海岸开发强度大综合导致了海域生态环境超载;现行的资源环境管理政策尚不具备有效遏制和解决资源环境超载的能力。既有的超载成因分析框架、方法及要点可供各省、市、自治区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殷毅  
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受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二种经济体制的决定。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虽然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但是此时期的特点、思维方式、经营传统、体制建设,均在过渡时期。所以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志敏  
以1995年以来历年公布的环境公报及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主要依据,分析了1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表征,论证了其生成的制度性因素,揭示了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缺陷与不足,最后提出了改善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