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9)
- 2023(636)
- 2022(563)
- 2021(586)
- 2020(532)
- 2019(1407)
- 2018(1319)
- 2017(3089)
- 2016(1734)
- 2015(2134)
- 2014(2067)
- 2013(2114)
- 2012(1826)
- 2011(1510)
- 2010(1547)
- 2009(1570)
- 2008(1749)
- 2007(1638)
- 2006(1489)
- 2005(1397)
- 学科
- 企(14881)
- 企业(14881)
- 业(14386)
- 管理(12236)
- 财(8736)
- 务(8541)
- 财务(8541)
- 财务管理(8531)
- 企业财务(8346)
- 济(7230)
- 经济(7212)
- 方法(5414)
- 公司(5006)
- 数学(4804)
- 数学方法(4801)
- 制(2862)
- 体(2623)
- 体制(2581)
- 业经(1671)
- 经营(1644)
- 组织(1584)
- 国公(1569)
- 跨(1569)
- 跨国(1569)
- 跨国公司(1569)
- 划(1406)
- 策(1400)
- 决策(1340)
- 保险(1294)
- 险(1294)
- 机构
- 大学(25527)
- 学院(25362)
- 管理(12509)
- 理学(11082)
- 理学院(11037)
- 管理学(11001)
- 管理学院(10956)
- 济(10372)
- 经济(10221)
- 财(7580)
- 财经(6004)
- 经(5497)
- 中国(5247)
- 京(4748)
- 商学(4698)
- 商学院(4685)
- 研究(4674)
- 会计(4665)
- 财经大学(4652)
- 公司(3814)
- 会计学(3488)
- 会计学院(3346)
- 学会(3155)
- 江(3150)
- 北京(3023)
- 工商(3023)
- 经济管理(2964)
- 融(2933)
- 金融(2810)
- 经济学(2718)
共检索到36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贾伟强 贾仁安
在“公司+农户”经营组织模式中,公司与农户是互为委托人、代理人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下,“公司+农户”存在双重道德风险的发展困境。解决双重道德风险困境的出路在于建立长期的以信誉机制为基础的合作契约。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余建军 郑小欢 黄小泳 朱强强
针对公司与农户合作时存在违约问题,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由风险规避的公司和农户组成的"公司+农户"租赁模型。分析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该模式的激励系数与租金的制定策略,并通过数值仿真探讨了各参数变化对激励系数和租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给予农户的分成比例越高,农户生产努力水平越高,同时公司前期支付给农户的租金越低,后期给予农户的分成比例越高。此外,激励系数随公司风险规避系数、农户生产能力的增加而增加,随农户风险规避系数、外生不确定因素的增加而减小;租金随农户风险规避系数、农户生产能力的增加而增加,随公司风险规避系数、外生不确定因素的增加而减小,并且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存在最优的市场价格使得租金最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艳 李录堂
当前在我国作为单个农户进入市场的替代,"公司+农户"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户在市场上的弱势地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模式开始暴露出它的弊端。本文试图从博弈论中的合约理论出发,探讨"公司+农户"模式存在诸如农民与公司市场地位不平等、农产品交易成本过高以及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并提出建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多方力量支持合作社的发展以及发挥第三方监督的力量的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潘旭 李军 刘悦秋
在农业"公司+农户"模式中,龙头公司的参与投入程度、农户的努力程度、生产能力等因素影响着该模式是否成功。本文研究在该模式中,公司参与投入到农业任务,农户是否会努力完成任务,以及公司如何设计奖励以激励农户更好地完成农业任务,创造更高的产值。因此,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建立公司与农户间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公司的参与投入行为和农户的产值能力对激励强度、努力程度和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的参与投入能促使农户努力,且激励系数也会增长,但到达某一程度时,会减缓增长速度;农户的产值能力能激发其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并为其获
关键词:
公司+农户 参与投入 产值能力 激励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洁 谭加劲
关联交易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但由于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非公允关联交易会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进而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机制越不健全,发生非公允关联交易的可能性越大。鉴于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中的诸多漏洞,我们建议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法律法规等方面改善公司治理机制,以规范关联交易,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关键词:
关联交易 公司治理 委托代理理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岩
在农户进行价格风险管理的各种工具当中,期货市场功能独特。"公司+农户"作为一种典型的农产品生产模式,如果与期货市场发现价格、风险规避功能有效结合,可使期货市场更好地服务"三农"。在目前条件下,可加快"公司+农户"基础较好、关系农户利益的大品种期货推出步伐,推动期货市场融入现行"公司+农户"成功模式,充分利用企业力量进行初期市场培育,同时积极寻求涉农信贷对期货市场的支持。
关键词:
农产品期货市场 “公司+农户” 合作组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邱正山
"公司+农户"模式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一种主导形式,尽管在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契约的稳定性、风险的转嫁性和产品的安全性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但这种模式在总体上符合我国当前以小农户为主体的农业生产客观实际,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依然起引领作用,全盘否认或一味固守这种模式都会有失偏颇。笔者认为,理性的选择应当是基于"公司+农户"模式而进行组织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冯根福
本文认为西方传统委托代理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单委托代理理论 ,主要是针对以股权分散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而构建的一种公司治理理论 ,不适合作为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分析框架。本文针对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 ,在已有的单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和构建了一种新的上市公司治理问题分析框架———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本文的分析表明 ,对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上市公司而言 ,双重委托代理理论比单委托代理理论的解释力更强 ,更有利于实现降低这类公司的双重代理成本和全体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本文还依据双重委托代理理论 ,初步探讨了进一步完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岳世忠 蔡立民
通过阐释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内部控制的基本内涵和历史沿革,在对上述三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委托代理理论是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共有的理论基础,公司治理结构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控制的好坏,最后提出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
委托代理理论 公司治理结构 内部控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汝丽
本文论述了农业产业化中“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存在的理论基础,系统地分析了此模式的运行方式、优点及实际运行中存在的局限性。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如何充分发挥此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公司 基地 农户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岳柳青 刘咏梅
针对目前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的现状,本文利用信号博弈模型,讨论了"公司+农户"组织模式中导致农户发生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基本模型的分析,发现隐瞒生产信息所需要花费的粉饰成本是影响市场出现分离均衡或混同均衡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引入抽检后的扩展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如果外围市场处罚较小,并不能覆盖低质量农产品的利润与公司检验成本之和时,那么公司进行抽检的动力不大,或者即使抽检,市场中仍旧有违禁农产品的存在。最后讨论了在"公司+农户"模式中,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阔 甘筱青
本文从一个逻辑一致的角度对"公司+农户"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全面回顾,特别是分析"公司+农户"模式类型、演进路径以及稳定性。首先回顾了"公司+农户"模式概念的文献并对运作模式的类型及演进路径进行了梳理;接下来从交易成本理论、契约治理和社会交换理论三个视角层面重点分析了"公司+农户"模式稳定性;同时对文献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工具进行简单的统计梳理;最后进行了总结并展望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何锋
我国医保制度改革正在向全民医保的最终目标迈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党中央、国务院为了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问题,不断完善着医疗保障制度。继1998年我国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后,在2004年又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目前正在一定范围内开
关键词:
医保基金 委托管理 商业保险公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查斯虎 张雨萍 刘慧娥 罗雨国
“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是杨凌农业产业化的有益探索,这种模式的发展和我国农耕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实际经营中出现了各种风险,这些风险直接对公司的经营和农户的安全生产构成了威胁。只有不断地规范公司与农户的行为,完善管理体制,处理好公司与农户的关系,鼓励参加农业保险、加强技术管理、规范合约、参加知识产权保护,才能有效扶持龙头企业,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邵喜武 崔明花
"公司+农户"模式的内涵,目前有两种见解。一种见解认为,它不仅指公司与农户以签约形式建立互惠互利的供销关系,还包括合资、入股的紧密型联合,也包括不受合同约束的松散型联合。另一种见解也是我们的观点。便于问题的研究,我们把"公司+农户"模式的内涵概括为:是指以具有实力的加工、销售型企业为龙头。与农户在平等、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签订经济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及违约责任,通过契约机制结成利益共同体,公司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按合同规定收购农户生产的产品,建立稳定供销关系的合作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