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9)
- 2023(8201)
- 2022(6772)
- 2021(6560)
- 2020(5421)
- 2019(11956)
- 2018(12157)
- 2017(23768)
- 2016(13114)
- 2015(14830)
- 2014(14905)
- 2013(15285)
- 2012(14435)
- 2011(13431)
- 2010(14047)
- 2009(13651)
- 2008(13774)
- 2007(12681)
- 2006(11991)
- 2005(11063)
- 学科
- 济(59771)
- 经济(59697)
- 农(49521)
- 业(43475)
- 管理(35094)
- 农业(32846)
- 企(22556)
- 企业(22556)
- 方法(20004)
- 业经(19732)
- 中国(19087)
- 数学(16909)
- 制(16901)
- 数学方法(16752)
- 财(13785)
- 发(12523)
- 农业经济(12450)
- 地方(12105)
- 体(11633)
- 银(11158)
- 银行(11153)
- 学(11088)
- 行(10800)
- 策(10204)
- 贸(10063)
- 贸易(10052)
- 易(9850)
- 发展(9809)
- 展(9787)
- 村(9549)
- 机构
- 学院(199950)
- 大学(197536)
- 济(86121)
- 经济(84205)
- 管理(77835)
- 研究(67539)
- 理学(65814)
- 理学院(65209)
- 管理学(64417)
- 管理学院(64043)
- 中国(56295)
- 农(49602)
- 财(42529)
- 京(42036)
- 科学(37888)
- 农业(37201)
- 所(33829)
- 中心(32804)
- 江(32482)
- 财经(32045)
- 业大(32027)
- 研究所(29837)
- 经(28877)
- 范(27136)
- 师范(26976)
- 北京(26740)
- 州(26095)
- 经济学(25366)
- 经济管理(23292)
- 财经大学(23096)
- 基金
- 项目(120018)
- 研究(95137)
- 科学(93874)
- 基金(85806)
- 家(72889)
- 国家(72104)
- 社会(61637)
- 科学基金(60919)
- 社会科(57807)
- 社会科学(57789)
- 省(47064)
- 基金项目(45070)
- 编号(42468)
- 教育(41554)
- 划(38071)
- 成果(36141)
- 自然(34827)
- 资助(33957)
- 自然科(33776)
- 自然科学(33766)
- 自然科学基金(33176)
- 农(29568)
- 部(27960)
- 发(27480)
- 课题(27416)
- 重点(26263)
- 国家社会(25451)
- 性(25060)
- 制(24722)
- 创(23915)
- 期刊
- 济(109463)
- 经济(109463)
- 研究(62774)
- 农(55888)
- 中国(45392)
- 农业(37680)
- 财(30247)
- 学报(28592)
- 科学(27411)
- 融(25113)
- 金融(25113)
- 管理(24355)
- 业经(24198)
- 大学(22684)
- 教育(21163)
- 学学(21024)
- 问题(16605)
- 业(16385)
- 财经(15979)
- 技术(15223)
- 农业经济(15091)
- 农村(14951)
- 村(14951)
- 经济研究(14125)
- 图书(13990)
- 经(13713)
- 经济问题(11795)
- 版(11621)
- 世界(11185)
- 资源(11129)
共检索到321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理响
公共事物的治理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特别在当前我国农村表现尤为突出。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教授打破了前人在此问题上的国家理论和企业家理论模式,认为人类可以通过自组织的行为有效解决这个困境。文章通过对“公共池塘资源理论”的分析,以皖中一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小生产队公共池塘水资源使用的变迁状况,探讨了当前我国乡村公共事物的治理问题,指出治理过程中的阶段性、时代性和乡土性的三个特征。
关键词:
公共事物治理 公共池塘资源理论 D队实践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荣宇
研究目的:基于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视角,采用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以浙江省的典型实践为例,探讨农村宅基地整理的自组织模式产生的原因,为因地制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供学理支撑和路径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农村宅基地资源规模和农户数量的化整为零可以减轻自组织宅基地整理的阻力;(2)具有充分的社会资本积累和积极有为的村庄领导者的农村社区以及自愿性和利益一致性较强的农户群体倾向于采用自组织模式实施宅基地整理;(3)自组织的宅基地整理还离不开符合地方实际的决策制定、行为选择、信息沟通、成本—收益分配等规则。研究结论:研究提供了来自中国农村宅基地整理的经验证据,印证了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自组织模式成因的经典论断;实践中可以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户结合自身特征,适应好或利用好宅基地资源条件、农村社区特征和起作用的规则,以自组织模式推进农村宅基地整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羊 刘金龙 冯喆 李双成 蔡运龙
由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视角和研究方法各异,使得我们对公共池塘资源管理问题的理解不够系统和全面。论文在综述公共池塘资源和社会-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辨析了公共池塘资源和社会-生态系统的概念;从识别影响公共池塘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变量出发,梳理了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的演变及其局限性,指出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框架为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自然资源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统一的平台,并为资源管理、政策分析和案例比较分析等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该框架对现阶段我国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公共池塘资源 社会-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乃元 朱玉春
自主治理理论与中国现实情境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与张力。立足于实践经验,本文尝试借鉴嵌入理论来分析自上而下的国家治理如何形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群自治,进而提出“嵌入式自治”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纳入政府干预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对安徽省W区在河长制政策实施背景下的小微水体治理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解码国家“嵌入”与社群“自治”互动的制度逻辑。研究发现:在自治组织失能、治理规则缺失、社会资本流失的情况下,政府以目标嵌入矫正了基层组织目标偏差、以制度嵌入解决了制度供给的二阶困境、以资源嵌入提高了基层组织治理能力,从而激活了社群内部的应用规则、关键群体以及社会资本,撬动了其“自治”潜能。但“嵌入式自治”本质上受行政逻辑所主导,存在着行政替代自治的可能。本文拓展了自主治理理论,在实践层面为小规模会共池塘资源乃至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思路。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玉琼 胡文期
公共池塘资源的传统治理之道包括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和彻底的私有化两种对立的路径,奥斯特罗姆在此之外提出了解决公共池塘资源滥用问题的第三条道路,即自治组织的自主治理。但这三种治理之道都由于忽略了公共池塘资源本身在产权上的混合性,而在现实应用中陷入了种种困境。基于公共池塘资源自然产权的混合性,将混合产权关系制度化,建立关系明确、可预期的、操作性强的从公共所有权到私人使用权的衔接制度,才能有效治理公共池塘资源。
[期刊] 改革
[作者]
雷玉琼 胡文期
我国公共池塘资源采取了"利维坦"式管理体制,但这一管理体制由于产权方面存在的所有权代理悖论和公有产权体制下私人产权保障性不强的问题而出现了失灵。我国公有产权对私人产权的体制性排他违背了公共池塘资源本身的混合性自然产权,即归属上的共有性和使用中的私益性并存。基于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下,通过产权交易制度将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获取、支配和使用公共池塘资源的过程和行为法制化和规范化,或许不失为我国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有效路径之一。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晨 张坤 王佳男
文章在简要梳理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一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她及其团队对林业和森林治理问题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奥斯特罗姆的林业和森林资源自主治理理论和实践,对发展中国家的林业政策和森林使用者的生计产生广泛影响。在我国,不仅在传统森林经营中,如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所记录的山林制度,与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相契合,在当前集体林权改革深入进展的情况下,尽管绝大多数集体林地分给农户经营,但我国仍存在各种形式的公共池塘森林资源。借鉴奥氏理论,对于衔接传统森林经营与集体林权改革,提高我国的森林可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晨 张坤 王佳男
文章在简要梳理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一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她及其团队对林业和森林治理问题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奥斯特罗姆的林业和森林资源自主治理理论和实践,对发展中国家的林业政策和森林使用者的生计产生广泛影响。在我国,不仅在传统森林经营中,如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所记录的山林制度,与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相契合,在当前集体林权改革深入进展的情况下,尽管绝大多数集体林地分给农户经营,但我国仍存在各种形式的公共池塘森林资源。借鉴奥氏理论,对于衔接传统森林经营与集体林权改革,提高我国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和效率具有借鉴意义。同时,研究我国林业政策和制度的形成机制,探索我国森林治理的一般规律,也是林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建华 郭锴鸣 姜叶飞
了解社会成员在不同的社会两难问题下的决策行为,有助于合理解决社会两难问题。尽管对于公共品和公共池塘资源问题已有大量理论和实证文献,然而缺乏对于这两类社会困境的比较。文章采用经济学实验的研究方法,对二次公共品和二次公共池塘资源这两类社会两难问题精心构造博弈实验环境,对被试在不同实验环境顺序下的决策行为进行了系统性比较,并据此得到一些有意义的实验启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曹军新
面对国内外环境问题的压力,金融管理、财政和环保等部门和组织推出的改革举措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目标尚有较大差距。主要是现有政策和措施碎片化,缺乏顶层设计和部门协作,导致当前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存在一系列系统性问题,是中国作为转型国家融入国际体系过程中绿色金融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要以"两行一金"的治理系统建设为契机,围绕构建"社会参与—部门协作—国家规划—国际合作"四位一体机制,全面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关键词:
绿色金融体系 公共池塘资源 跨界合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在宽 陆建中 陈晓良 刘浩春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石志中 陈鹤平 王建华 蒋科省 王明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理响
本文基于协商民主理论的视角,探索农村公共事物治理的多主体、多中心的协商合作治理模式,探讨了农村公共事物协商合作治理的行动逻辑,从协商权力、协商能力与协商不平等的视角指出了农村公共事物协商合作治理中的困境,并从中国农村协商文化发育、成长与转型的角度分析了当代中国农村公共事物协商合作治理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
公共事物 协商民主 协商合作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