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5)
2023(11492)
2022(9758)
2021(8982)
2020(7354)
2019(16674)
2018(16604)
2017(32607)
2016(17393)
2015(19907)
2014(20043)
2013(20223)
2012(19516)
2011(18207)
2010(18929)
2009(17868)
2008(17800)
2007(16266)
2006(15331)
2005(14587)
作者
(52555)
(43615)
(43369)
(41387)
(27925)
(20670)
(19828)
(16804)
(16624)
(15753)
(15062)
(14434)
(14221)
(14183)
(13703)
(13423)
(12961)
(12596)
(12510)
(12304)
(11459)
(10757)
(10694)
(10055)
(9925)
(9923)
(9834)
(9569)
(8879)
(8592)
学科
(98291)
经济(98204)
管理(48887)
(46673)
(35443)
企业(35443)
中国(30150)
方法(29685)
地方(28164)
数学(25685)
数学方法(25420)
(24514)
业经(20277)
(18853)
(18228)
地方经济(17113)
(17080)
银行(17062)
(16656)
农业(16607)
(16594)
(16054)
金融(16053)
(15848)
贸易(15831)
(15252)
(14447)
环境(13980)
(12595)
(12558)
机构
学院(266466)
大学(265188)
(123352)
经济(120752)
研究(99680)
管理(96545)
理学(79917)
中国(79158)
理学院(78919)
管理学(77817)
管理学院(77275)
(58430)
(57975)
科学(56178)
(51510)
研究所(45497)
财经(44396)
中心(43983)
(43092)
(39844)
经济学(38721)
(38439)
北京(38415)
(37412)
师范(37136)
(35329)
(34887)
经济学院(34411)
财经大学(32330)
业大(31840)
基金
项目(155262)
科学(122110)
研究(119417)
基金(110197)
(94044)
国家(93220)
科学基金(78693)
社会(77162)
社会科(73250)
社会科学(73235)
(60618)
基金项目(56834)
教育(53931)
(50779)
编号(49221)
自然(46053)
资助(45937)
自然科(44877)
自然科学(44867)
自然科学基金(44038)
成果(42400)
(40416)
课题(35727)
重点(35565)
(34829)
发展(33616)
(33086)
国家社会(31646)
(31484)
(30498)
期刊
(157949)
经济(157949)
研究(94080)
中国(59316)
(42957)
管理(40278)
(37256)
学报(33824)
科学(33775)
(33678)
金融(33678)
教育(31164)
大学(26477)
经济研究(25637)
业经(25196)
农业(24930)
学学(24479)
技术(24312)
财经(23316)
问题(21229)
(20308)
(17744)
国际(15907)
技术经济(15090)
商业(13918)
世界(13899)
理论(13390)
经济问题(13274)
统计(13231)
现代(13076)
共检索到445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大宇  
“八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以结构变革为中心的新的成长阶段,这就势必推动国内产业空间格局的重新组合。区域问题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之一。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类型多样,如何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制定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就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建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王建与80年代比较,我国经济进入90年代后发生了一系列的转折性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随储蓄率的持续上升,重工业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八五”期间,经济增长率年平均达到12%,比整个80年代提高了3个百分点,出现了加快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一 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01 8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那些久已存在的深层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出来。这些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的滞缓状态上。进入1992年之后,在国民经济新一轮高速增长和市场经济空前活跃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增长滞缓的状况并未出现明显的改观,反而又凸显出种种于农业和农民不利的新的情况和问题,其中包括农业贸易条件继续恶化,收购农产品“打白条”,农业资金外流,开发区圈占耕地,以及农民负担加重等等,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立新  
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刘立新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方针的贯彻执行,既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又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国家将经济发展战略逐步西移,着手解决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使西北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胜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主导形式。我国在加入WTO以后,尤其要注意区域一体化的动向,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我国的贸易发展战略。本文从中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现象出发,在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上解释区域发展状况及其战略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远  
我国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持续升高。近来,外贸依存度偏高的企业有可能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已引起各界关注。本文从我国外向型战略的形成过程入手,在积极评价该战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在新形势下该战略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适时调整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并逐步向内需主导型发展战略模式过渡的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秀山  
一、“福特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西方国家“福特主义”的生产方式占据了主导地位。所谓“福特主义”是指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建立在流水线分工基础上的劳动组织方式和大批量生产模式,它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部分地提高了工人的工资水平,从而使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需求调节成为保持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政策手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晓阳  姜峰  
20世纪90年代,经过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我国高校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以地方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院校布局的变化是高等学校和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不少地方高校由于财政支持较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华南农业大学原为农业部直接管理的高校,于2000年由农业部划为广东省属地方高校。近年来,学校在凝练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上做了积极探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上做了一些富有实效的创新性实践。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豆建民  
本文通过介绍西方的有关区域经济理论 ,首先指出了政府以及区域合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进而从“两个大局”思想到西部大开发战略 ,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过程 ,最后从政府支持和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分析了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白雪  
(一) 总需求膨胀久治不愈。由于我们尚未从理论上深挖出总需求膨胀的根源,也就无法找到根除这一顽症的有效方法。但若这个问题再不解决,不仅会使我国的产业结构畸型化;还会使现有企业的正常发展同总需求的平衡发生冲突;宏观调控将陷入顾此失彼的境地,国民经济就难免出现松紧交替的振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文涛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的经济增长周期,在投资和出口两大基本需求因素的强劲拉动下,GDP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7年更是达到11.9%。然而,由于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减缓,致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难以独善其身,快速发展的经济开始出现放缓的迹象。2008年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小军  何京玲  
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审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依次经历了公平优先的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效率优先的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及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阶段。我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较好地解决了各地区发展,因效率与公平的失衡而引起的价值冲突,为各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成功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民良  
我国的民族地区主要集中于国土的中西部,在天文空间上多位于东经110°以西的地理区域。按国家七五计划,所谓民族区域政策所包括的范围有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3个按少数民族区域对待的省份,即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贵州、云南、青海。8个省区土地面积之和为54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7%,1988年度人口为1.54亿,占全国该年度人口总数的14.07%,堪称得地广人稀。另外,全国许多省份都包括有少数民族自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高翔  吕庆华  
名牌战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对世界品牌实验室"中国500最具品牌价值"排行榜上榜品牌区域分布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品牌数量、品牌价值与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拥有较多名牌数和较高品牌价值总量的区域会占据经济发展的优势地位。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本文对我国区域经济实施名牌战略提供了对策建议,认为名牌战略是需要动员全社会资源的系统工程,需要来自国家政策体系的支持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帮助,才能集中社会资源,营造出最利于品牌企业快速成长的外部环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王建  
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显著特征是"东轻西重、南轻北重",这说明我国经济的空间结构存在着全国分工关系。事实也是如此,从交通运输量看,我国省际经济交流占近三分之一。从美日区域结构模式比较中可以看到,美国由于国土和平原面积辽阔,可以采取全国大分工式的区域布局模式和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日本由于国土狭窄,平原面积更少,只能采取"都市圈"式的区域布局模式,即在国内的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